隨著我國鄉村振興戰略的逐漸推進,鄉村文化振興開始成為一項主要任務。鄉村學校作為鄉村社會中文化傳承與發展的關鍵場所,肩負著培養鄉村后代、傳承鄉土文化的重要使命。在這一背景下,小學校長作為學校教育領導的核心,其課程領導力對實現鄉村文化振興具有重要意義。
農村小學校長課程領導力優化的意義
一、推動鄉村文化振興
農村小學校長作為鄉村教育領導的核心,其課程領導力的優化對于推動鄉村文化振興具有重要意義。首先,優化農村小學課程領導力有助于傳承和發展鄉土文化,通過豐富多樣的課程設置,可以將鄉土文化融入學校教育當中,讓學生了解并且熱愛家鄉的文化傳統,從而更好地傳承和發展鄉土文化。其次,優化課程領導力也將會提升農村小學教育質量,一位具備優秀課程領導力的校長將會帶領教師團隊開展有效的教育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水平,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為鄉村學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機會。此外,優化課程領導力也將有助于促進鄉村學生的全面發展,通過豐富多元的課程設置,可以更好地關注學生的興趣與特長,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精神。
二、培養鄉村學生的核心素養
農村小學校長課程領導力的優化對于培養鄉村學生的核心素養具有重要意義,優化課程領導力將會更好地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水平。通過豐富多樣化的課程設置,關注學生的精神世界,可以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讓學生在成長期間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其次,優化課程領導力也將會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通過科學課程的設置以及實踐活動的開展,能夠培養學生科學精神與實際探究能力,讓學生在面對科學問題時擁有基本的科學素養以及探究能力。再次,優化課程領導力也將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通過藝術課程的設置以及藝術活動的開展,能夠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讓學生在藝術領域當中欣賞美、創造美、表達自我。
三、提升農村小學教育質量
首先,優化課程領導力有助于提升教師的專業素質和教學能力。一位具備優秀課程領導力的校長能夠引領教師團隊開展專業學習和教學研究,提升教師的專業素質和教學能力,從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其次,優化課程領導力有助于推動課程改革和創新。通過關注教育發展趨勢和鄉村學生需求,優化課程設置和教學方法,推動課程改革和創新,使教育教學更加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發展需要。再次,優化課程領導力有助于創設良好的教育環境。通過關注學校文化建設和教育氛圍的營造,創設一個安全、和諧、充滿活力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潛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鄉村文化振興對小學校長課程領導力的要求
一、傳承和弘揚鄉土文化
鄉村文化振興作為我國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校長作為鄉村教育的領路人,其肩負著傳承與弘揚鄉土文化的重要使命和關鍵工作。因此,鄉村文化振興對小學校長課程領導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首先,小學校長需要深入挖掘并且研究鄉土文化,將其有機融合進入學校課程設置當中,讓學生在學習期間感受到鄉土文化的魅力以及好處。其次,小學校長需要積極倡導以鄉土文化為核心的教育理念,引導教師在教學中更多地關注鄉土文化,提升學生對鄉土文化的認同感與自豪感。另外,小學校長還需要積極開展鄉土文化實踐活動,例如組織鄉土文化展覽、舉辦鄉土文化節等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傳承和弘揚鄉土文化。
二、培養具有鄉土文化素養的人才
鄉村文化振興的目標之一是培養具有鄉土文化素養的新一代農村建設者,這就要求小學校長在課程領導力方面能夠把握培養學生鄉土文化素養的方向,制定合適的課程目標和內容。首先,小學校長應注重培養學生的鄉土文化認知能力,讓學生了解家鄉的歷史、民俗、風情等,為今后傳承和發展鄉土文化奠定基礎。其次,小學校長應關注學生的鄉土文化情感態度,引導學生熱愛家鄉、關注鄉土文化,培養他們的家鄉情懷。此外,小學校長還需關注學生的鄉土文化創新能力,鼓勵學生將鄉土文化與現代科技、藝術等相結合,為鄉土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提升農村小學教育質量
農村小學校長在課程領導力方面必須要關注教育質量的提升與優化,從而更好地適應鄉村文化振興發展要求。小學校長必須要擁有先進的教育理念,關注學生實現全面發展,不斷優化課程設置,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與水平。另外,小學校長還需要擁有較為出色的課程設計與實施能力,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與鄉村文化特色進行分析,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課程方案,提升教育教學效果與質量。除此之外,小學校長也需要關注教師隊伍建設,提升教師教育教學水平與科研能力,為農村小學教育質量的提升提供保障與支持。
四、促進鄉村學生全面發展
在鄉村文化振興發展背景下,小學校長課程領導力也需要關注鄉村學生全面發展。首先,小學校長必須要注重學生的心理健康,營造出一個關愛、尊重、包容的成長環境,幫助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其次,小學校長還需要關注學生的綜合素養培養工作,通過更加豐富多樣的課程設置與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團隊合作能力、藝術素養等。另外,小學校長還需要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尊重學生的興趣與特長,從而為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指導及幫助,通過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進而為鄉村人才培養貢獻力量。
農村小學校長課程領導力存在的問題
一、課程領導意識存在偏差
當前,一些農村小學校長在課程領導方面存在意識上的偏差,首先,一些校長對課程領導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將其看作為一項可有可無的工作,這導致課程領導工作被忽視。其次,一些校長對課程領導的理解存在誤區,將其等同于課程設計與教學方法的創新,但是忽略了課程領導涵蓋的廣泛內容,例如課程規劃、實施、評價等,這種誤解導致課程領導工作呈現出表面化、形式化的狀態。再次,一些校長過于強調課程領導結果,忽視了課程領導過程中學生的參與以及教師的成長,這導致課程領導失去了應有的價值以及內涵。最后,還有一些校長在課程領導期間缺乏創新精神,僅依靠傳統的教學模式與課程資源難以滿足農村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
二、課程領導知識匱乏
農村小學校長在課程領導知識方面存在匱乏現象,目前來看,部分校長缺乏系統的課程理論知識和課程領導相關技能,對課程發展的趨勢和前沿動態了解不足。這使得他們在課程領導工作中難以準確把握方向,也無法為教師提供有效的指導。其次,一些校長對課程標準、教學大綱等課程文件的理解和運用不夠準確,導致課程領導工作的偏離。再次,農村小學校長在課程領導中往往缺乏跨學科的知識儲備,難以將不同學科領域的優勢整合到課程中,從而降低了課程的整體質量。最后,農村小學校長在課程領導中往往忽視了對學生個性化需求的關注,缺乏對學生心理、生理、認知等方面特點的研究,使得課程領導工作難以真正滿足學生的成長需求。
三、課程領導實施失當
一些校長在開展課程領導期間缺乏明確的規劃以及合理的教學策略,直接導致課程缺乏系統性、連貫性、穩定性。另外,一些校長在課程領導期間過于依賴行政手段,忽視了教師的主體地位以及學生的積極參與,直接導致課程領導工作陷入被動當中。對于農村小學校長來說,課程領導工作需要推行有效的監督管控與評價機制,對課程實施過程進行及時的調整與優化。除此之外,一些校長在課程領導期間過于追求短期的效果,忽視了課程對學生長期發展的影響,導致課程領導工作因此陷入功利主義陷阱當中。
四、課程環境創設能力欠缺
當下,一些農村小學校長對課程環境的理解局限于物理空間與教學設施,但是忽略了課程環境當中的文化內涵與心理氛圍。還有一些農村小學校長在課程環境創設期間缺乏整體規劃與設計工作,直接導致課程環境與學校文化、教育理念等方面出現脫節。還有一些農村小學校長在課程環境創設期間往往忽視了教師與學生的需求,缺乏針對性與人性化的設計。最后,一些校長在課程環境創設過程中過于依賴外部資源,忽視了校內資源的挖掘與整合。
鄉村文化振興背景下的小學校長課程" " " " " " " 領導力優化策略
一、強化校長的課程領導意識
在鄉村文化振興背景下,小學校長首先需要強化課程領導意識。這一工作的開展,意味著校長需要深刻意識到課程領導在推動鄉村教育發展、傳承鄉村文化、提升學生素養方面的作用和意義。校長需要將課程領導作為學校工作的主要內容,將其納入學校發展規劃以及日常管理工作當中。除此之外,校長還需要關注鄉村文化特色,將鄉村文化融入課程領導工作期間,從而讓其成為培養學生熱愛家鄉、傳承文化的重要方式與關鍵途徑。
二、提升校長的課程領導專業知識
小學校長在課程領導方面的專業知識直接影響了課程領導工作的質量,因此必須要在專業知識水平層面進行拓展與優化。針對這一問題與需求,校長需要通過參與培訓、學習相關理論,從而深入地了解課程政策以及當下的實際情況,在這一基礎上不斷地提升自己的課程領導專業知識儲備。同時,校長也需要關注鄉村教育發展趨勢,掌握鄉村學生的特點,從而在課程領導期間更好地把握方向,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
三、優化課程領導的實施過程
首先,明確課程目標,確保課程內容與鄉村文化振興目標相契合。在課程目標的制定上,校長應充分考慮鄉村文化振興的要求,將傳承和弘揚鄉村文化作為課程的重要目標。同時,課程內容應與鄉村的特色產業、歷史傳統、民俗風情等緊密相連,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深入了解和熱愛自己的家鄉。其次,注重課程設計的創新,將鄉村特色文化融入課程,提高課程的針對性。課程設計應突破傳統的教育模式,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通過開展實地考察、社會實踐、傳統文化學習等活動,讓學生在親身體驗中感受鄉村文化的魅力,激發他們對家鄉文化的熱愛。
四、創設有利于課程領導的校園文化環境
在鄉村文化振興的大背景下,小學校長需要將校園文化環境的創設作為課程領導工作的重點。首先,校長需要關注對學生文化自信的培養,其中包括深入了解鄉村歷史、文化、民俗等,從而增強對家鄉文化的自豪感及認同感。除此之外,還需要積極通過課堂教學、實踐活動等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讓學生成為具有鄉村文化底蘊的現代人才。另外,還需要將鄉村文化特色融入校園文化建設當中,學校可以設立鄉村文化展示區,展示鄉村的歷史、民俗、特色產業等,讓學生在日常學習期間感受到鄉村文化的魅力。同時,還可以將鄉村文化元素融入校園景觀、建筑風格當中,使其成為校園文化的一部分。
在鄉村文化振興背景下,小學校長課程領導力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和關鍵價值。通過深入討論鄉村小學校長課程領導力提升期間的問題與挑戰,以及鄉村文化振興對課程領導力的影響,可以發現兩者之間具有緊密關系。在工作期間,必須要始終堅持明確課程領導力提升的重要意義和關鍵價值,通過創新的方式來進行優化與改進,激發學生對鄉村文化的熱愛。
作者簡介:
范煜,1995年生,女,漢族,安徽阜陽人,助教,碩士,研究方向:基礎教育、農村教育;范琪,2004年生,男,漢族,安徽阜陽人,專科生,研究方向:基礎教育、職業教育;王予涵,2004年生,女,漢族,安徽安慶人,本科生,研究方向:基礎教育。本文系2022年度安徽省高校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皖北教育振興視域下的鄉村小學校長課程領導力研究”(項目編號:2022AH051285)成果。作者單位:范煜、王予涵,阜陽師范大學;范琪,安徽商貿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