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進程中,高等教育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特別是高校二級學院,直接擔負著一流大學、一流學科建設,以及高水平人才培養的艱巨任務,加強高校二級學院基層治理和改革是實現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必然面對的現實問題。蘭州大學物理學院著眼基層治理面臨的迫切問題,堅持“四個結合”改革導向,從發展咨詢、議事決策、執行落實、日常管理、評價考核五個維度立體推進基層治理改革,著力推動學院跨越式發展。文章以蘭州大學物理學院為例,主要介紹了基層治理改革的導向、五個方面的改革路徑及相關經驗。
關鍵詞 高校二級學院;基層治理;改革路徑
中圖分類號:G647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DOI:10.16400/j.cnki.kjdk.2024.31.004
Research on the Reform Path of Grassroots Governance in Secondary Colleges
of Univers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ouble First Class\" Construction
WU Guojun, MA Jun, GAO Daqiang
(School of Phys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anzhou University, Lanzhou, Gansu 730000)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higher education play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especially the secondary colleg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hich directly shoulder the arduous task of first-class universities, first-class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and high-level talent training." Strengthening the grass-roots governance and reform of secondary colleg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a practical problem that must be faced to achiev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School of Physics at Lanzhou University focuses on the urgent problems faced by grassroots governance, adheres to the \"four combinations\" reform orientation, and promotes grassroots governance reform from five dimensions: development consulting, deliberation and decision-making, execution and implementation, daily management, evaluation and assessment, focusing on promoting the leapfrog development of the college." This article takes the School of Physics at Lanzhou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mainly introducing the guidance of grassroots governance reform, five reform paths, and related experiences.
Keywords secondary colleges of universities; grassroots governance; reform path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1]。高校作為三大戰略的交匯點,肩負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眾所周知,二級學院(有的仍稱為系)是高校落實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和國際交流合作五大職能的校內實體性辦學機構[2],是貫徹高等教育各項方針政策的前沿陣地,在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過程中扮演著末端樞紐的重要角色[3]。
近年來,高校二級學院治理體系在不斷完善,管理理念和模式總體上從“校辦院”向“院辦校”轉變[4],二級學院的辦學自主權空間有所拓展,內部治理機制有所改進,整體辦學活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激發。但是,隨著治理體系改革的深入,二級學院基層組織的定位、權力、職責等方面在推動高校發展過程中的協同聯動作用得不到有效發揮,治理效能亟待提升。蘭州大學物理學院近年來針對基層治理中遇到的關鍵問題,積極構建發展咨詢、議事決策、執行落實、日常管理、評價考核的完備治理體系,激發基層組織的主動性和能動性,提高現代化治理能力。本文以蘭州大學物理學院為例,重點介紹了高校二級學院基層治理的改革導向和改革路徑,相關做法對該領域的理論研究和經驗推廣具有較好的參考價值。
1" 高校二級學院基層治理面臨的問題
1.1" 個體的積極性調動存在困難
教師是高校的主要組成人員,是推進“雙一流”建設的主力軍,是建設教育強國的決定性因素。各大高校都制訂了比較完善的教師考核規定,考核一般分為基礎性和目標性兩類,基礎性考核相對簡單、容易完成,目標性考核難度大、不易完成。一方面,教師本身存在能力的個體化差異,在完成考核任務的過程中會出現選擇性和趨向性;另一方面,考核機制能否良性運行直接影響教師對考核制度的認知、遵守和執行,運行不暢容易挫傷教師的積極性,造成教師“躺平”現象。在物質層面滿足教師“體面”需求的前提下,如果實現目標任務所帶來的物質刺激和精神激勵吸引力不足,則難以調動教師的積極性。
1.2" 發展的適應性匹配存在困難
隨著高等教育綜合改革的不斷深化,高校對學科建設的各項要求也越來越高,陳舊的基層治理體系明顯已經不適應學科建設的時代需要。一流學科建設的關鍵要素指標在分解的過程中經常遇到教師或團隊認領任務主動性不足、分配任務相關性不高、落實任務責任心不強等問題,基層組織的“組織員”“管理員”作用不夠,促使二級學院必須完善基層治理,從而適應學校層面的管理運轉。
1.3" 效能的協同性發揮存在困難
高校二級學院基層組織雖然有明確的職責定位和運行章程,但因各類基層組織所涉及的業務領域不同,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單打獨斗,缺乏“一盤棋”“集群式”解決問題的理念和方式,導致一些工作重復性開展,工作落實程度不夠,工作效果大打折扣。教師奔波于基層組織的各種會議和活動,難以集中精力從事教學科研工作,甚至滋生厭煩情緒,對基層組織應有的歸屬感和信任感下降,不愿參與集體性、聯合性攻關任務。基層組織之間缺乏有效的交流溝通,缺少相互補位、協同聯動的意識,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科學化治理和一流學科事業的發展。
2" 高校二級學院基層治理改革導向
2.1" 堅持樹立目標和直面問題相結合
2015年國務院發布了《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是我國實現高等教育進入世界領先行列的戰略規劃[5]。二級學院是高校推進“雙一流”建設的主體單位,最大限度調動二級學院在“雙一流”建設中的主動性和能動性是高校科學治理的重要內容。要把落實一流學科建設各項任務作為基層組織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站在時代發展的角度推動改革,秉持新發展理念,積聚新發展動能。要聚焦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參照一流學科找差距,把解決問題、促進發展、趕超進位作為基層治理改革的導向,確保改革為實現高質量學科建設目標服務。
2.2" 堅持擴大參與和集思廣益相結合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只要我們始終堅持為了人民、依靠人民,尊重人民群眾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把人民群眾中蘊藏著的智慧和力量充分激發出來,就一定能夠不斷創造出更多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間奇跡![6]建設一流學科需要全體師生、校友共同參與、群策群力,這就對基層組織的凝聚力、號召力、執行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層治理改革過程中,高校要開展系統調查研究,借鑒國內外同類學院的先進經驗,充分挖掘兄弟學院中的有益做法和良性機制;要加強交流論證,把握關鍵要素,廣泛征求學校職能部門、師生、校友等的意見需求;要強化宣傳和引導,把基層治理改革作為提高認識、統一思想的過程,增強師生對基層治理改革的認同感。
2.3" 堅持拓展服務和提升效率相結合
教育部等五部門印發的《關于深化高等教育領域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的若干意見》明確指出:高校根據辦學實際需要和精簡、效能的原則,自主確定教學、科研、行政職能部門等內設機構的設置和人員配備[7]。構建富有效率、有利發展的組織機制是推進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趨勢和重要內容。要明確各類基層組織的職能屬性和工作范疇,細化服務領域和服務群體,確保各項工作有組織承接、有人員落實;要制訂健全各類基層組織管理辦法,創新工作方式,促進基層組織運行順暢、有章可依;要以關鍵核心指標的完成效率為主要評價要素,激發團隊活力。
2.4" 堅持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相結合
高等教育作為國之大計、黨之大計,關乎黨和國家前途命運,關乎民族興衰和社會發展,任何改革變動都需要慎之又慎。要樹立系統思維,綜合分析外部要求和內部現狀,充分考慮基層組織之間的邏輯性和系統性,既要從頂層設計上謀劃,又要從執行操作上著手,確保全方位一體化推進。要樹立破壁思維,緊緊抓住一流學科建設中的瓶頸問題,破解發展中遇到的各種難點痛點堵點。要樹立實踐思維,以實際效能發揮為目標,制訂具有創新性、可行性、有效性的改革思路,分層分批逐步調整優化基層組織體系。
3" 高校二級學院基層治理改革路徑
3.1" 構建戰略性發展咨詢體系
成立戰略發展委員會,強化戰略決策及頂層設計。戰略發展委員會是學院和學科發展的“智庫”,由著名專家學者、知名校友、企業家和管理專家組成,負責對學院的發展規劃、重大戰略、改革舉措等事項提供前瞻性咨詢和科學化建議,是學院密切外界聯絡、獲取資源支持、進行科學決策、增強社會影響的重要載體,主要職能范圍包括研究人才培養方案、建設高水平人才隊伍、研判科研方向、申報重大項目、推動產學研深度合作等。
3.2" 構建規范化議事決策體系
制訂黨委會和黨政聯席會議事規則,明確議事決策范圍、原則和程序、事項執行與監督。黨政聯席會議討論和決定學院工作中的重要事項,有關黨的建設,由學院黨委會議研究決定,涉及辦學方向、教師隊伍、師生切身利益等重大事項,由學院黨委會議先行把關,再提交黨政聯席會議決定。保證黨政聯席會議對學院重要事項的決定權,同時不能用黨政聯席會議代替學院黨委會[8]。規范落實學術委員會、教學指導委員會、學位評定分委員會的各項章程,加強其在學科建設、學術評價、教育教學、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前期研究作用。
3.3" 構建高效能執行落實體系
組建人才招聘、學術交流、文化建設、課程思政、創新創業、安全管理等專門化工作小組,分類落實各項具體工作,按照“以崗定責、以績定薪”的原則,優化整合內設服務管理結構,分設專業化辦公機構,對接校內各個職能部門,提升管理服務水平。建立院長工作例會和基層組織負責人例會制度,及時解決工作推進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3.4" 構建一體化日常管理體系
建立教研室、教工黨支部和工會小組“三位一體”日常管理體系,根據學科專業特點及承擔教學任務類型設立教研室,發揮業務主體作用,以教研室為基礎、按照學科相近思路設置教職工黨支部,發揮政治核心作用,以教職工黨支部為核心組建工會小組,發揮組織服務作用。教學科研人員、實驗技術人員、博士后全部劃入相應教研室。教工黨支部書記任教研室主任或副主任,工會小組組長由所在教研室主任或教工黨支部書記兼任,負責人按照相關條例具體制訂內部管理細則并負責日常管理工作。
3.5" 構建目標化評價考核體系
建立學院考核基層組織、基層組織考核個人的兩級考核機制,堅持目標和績效導向原則,分類制訂基層組織年度或長周期目標任務績效考核辦法。建立基層組織負責人述職評議機制,每年對基層組織開展目標任務評價考核,評價考核結果作為內部資源配置的重要依據。在績效工資分配方案中專門設置優秀基層組織獎勵績效,用于獎勵優秀基層組織和優秀基層組織負責人。基層組織目標任務考核圍繞一流學科評估關鍵指標要素進行。基層組織通過落實目標任務,建立自我管理、學院監督、協同發展的運行機制。
4" 結語
在“雙一流”建設背景下,高校二級學院是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的核心引擎,高校二級學院內部治理改革是激發高校內生動力和活力的重要手段[9-10]。隨著高校體制機制改革的不斷深入,高校二級學院內部治理改革越來越引起大家的重視,“雙一流”建設重心下移的導向還有待進一步加強,基層組織的高效能發揮還需進一步提升。高校二級學院基層組織改革既需要自下而上地主動探索,也需要自上而下地全面支持,只有緊緊圍繞“雙一流”建設目標,完善基層組織內部治理體系,充分調動師生投身“雙一流”建設的積極性,才能真正實現高等教育的高質量發展,培養更多適應中國式現代化需求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 張彥鐸.深化創新教育改革賦能創新人才培養[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23(5):1.
[2] 于游,崔潤東.新時代完善高校二級學院權力運行機制研究[J].沈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24(5):594-598.
[3] 王驥,查永軍.治理能力現代化視野下我國高校職能部門的越位與復位[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8,36(10):66-69.
[4] 南國君,衛婷婷.新時代高校二級學院治理體系改革困境及路徑重構[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20(5):41-46,67.
[5] 雷水清,李永松.高校二級學院“雙一流”建設管理思路[J].大學,2023(25):34-37.
[6] 韓延明.人民至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精髓[J].黨建,2022(7):32-35.
[7] 吳振利.《“放管服”意見》下的普通本科院校二級學院治理探討[J].高校教育管理,2017,11(4):31-37,46.
[8] 李瑛,吳榮順.巡察視域下的大學院(系)治理結構優化研究[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23(S2):178-181.
[9] 龍寶新.“雙一流”建設背景下二級學院內部治理的機制與架構[J].高校教育管理,2019,13(4):18-26.
[10] 吳德垠,姚飛,李東,等.普通公立高校二級學院內部治理結構的優化設計[J].山東高等教育,2016,4(4):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