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數字化技術的飛速發展推動企業財務管理向智能化、精準化和透明化轉型。如何將大數據分析、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等技術有效融入會計教育體系,構建理論與實踐并重、技術與應用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是當下高校會計教育亟待解決的課題。文章通過分析當前高校會計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提出要立足財會行業發展趨勢,明確人才目標;樹立數字化教學理念,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深化數字技術應用,構建數字實訓教學平臺,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服務社會經濟發展,推動會計教育在數字化時代實現新飛躍,為社會培養更多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會計專業人才。
關鍵詞 數字化;高校;會計;人才
中圖分類號:G712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DOI:10.16400/j.cnki.kjdk.2024.31.047
Exploration of the Reform of Accounting Talent Training Mode 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LIAO Yue
(Jiangxi Technical College of Manufacturing, Nanchang, Jiangxi 330200)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digital technology is driv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enterprise financial management towards intelligence, precision, and transparency. How to effectively integrate big data analysis, 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other technologies into the accounting education system, and build a talent training model that emphasizes both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combines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is an urgent issue that needs to be addressed in current accounting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By analyzing the current problems in the cultivation of accounting talents in universities, we should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accounting industry and clarify talent goals; Establishing digital teaching concepts and innovating talent cultivation models; Deepen the application of digital technology and build a digital training and teaching platform. To implemen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cultivating morality and talents, serve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promote accounting education to achieve a new leap in the digital age, and cultivate more accounting professionals with core competitiveness for society.
Keywords digitization; universities; accounting; personnel
隨著數字化轉型日益加速,全球經濟格局和企業運營模式正經歷深刻變革。財政部發布的《會計改革與發展“十四五”規劃綱要》進一步明確了財務數字化轉型的方向,標志著會計行業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1]。在此背景下,高校會計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亟須進行深度改革,以應對數字經濟時代的挑戰和機遇。數字化技術的應用不僅是工具層面的革新,還是教學理念和培養目標的轉變。高校應主動將數字技術、工具納入會計專業課程教學,實現個性化、精準化人才培養目標,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1" 數字化轉型對會計人才的新要求
1.1" 對會計人才核心技術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傳統會計工作側重于財務數據的記錄、整理和報告,在數字化轉型背景下,其基礎性的工作正被自動化和智能化技術取代。大數據、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的廣泛應用,使會計工作內容和職責發生了巨大變化。現代會計人才不僅需要具備傳統的會計知識和技能,還必須掌握最新的數字化技術,具備數據分析、決策支持和風險管理等能力,能高效獲取、整合和分析大量的財務數據,利用智能工具提供準確的財務預測和決策支持,提升企業的經營效益和戰略管理水平[2]。具體而言,大數據技術使會計崗位的價值定位從傳統的財務報告和合規監督,轉變為通過多維數據分析提供有價值的管理建議和決策支持。會計人員需要熟練運用大數據分析工具,從海量數據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并通過數據可視化技術,直觀地展示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云計算技術提供了高效的數據存儲和處理平臺,使企業財務信息能實時傳遞和共享,提高會計處理的效率和準確性。
1.2" 對會計人才的數字素養提出更高的要求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會計人員需具備廣泛的數字素養,包括數據素養、技術素養和信息素養等。其中數據素養是指會計人員能夠理解和使用數據進行分析和決策的能力,具體包括數據獲取、數據整理、數據分析和數據可視化等方面;技術素養是指會計人員能夠熟練掌握和應用各類信息技術工具,提升工作效率和效果;信息素養是指會計人員能夠高效獲取、評估和利用信息資源,為企業提供有價值的信息支持。特別是會計人員需要掌握Python等編程技術,能夠通過編程實現數據的自動化處理和分析,從而提高工作效率和準確性[3]。隨著財務工作的自動化和智能化發展,簡單重復的財務工作將逐漸被淘汰,會計人員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質和綜合能力,才能在競爭激烈的職場中脫穎而出。
2" 數字化轉型背景下高校會計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
2.1" 人才培養目標尚不明確
伴隨數字化轉型的推進,一些高校在制訂人才培養目標時,仍未緊密結合數字經濟時代的發展需求,培養目標不夠明確[4],難以適應行業的轉型升級。例如,部分高校依然停留在傳統會計人才培養的框架內,重視基礎核算和監督管理等傳統技能的傳授,忽略了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等新興技術在會計領域中的重要應用,學生在畢業后難以適應快速變化的行業需求,缺乏應對復雜財務環境的能力。另外,部分高校的人才培養方案缺乏系統性和前瞻性,未能有效融入前沿科技和最新行業實踐,學生在知識結構和能力素養上與實際工作要求脫節。
2.2" 數字化教學理念未落實
在數字化轉型的推動下,會計教育的教學理念和模式需要進行深刻的變革。然而,一些高校在實際教學中,依然沿用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方法,未能充分落實數字化教學理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處于被動地位,難以激發其學習興趣和主動性。例如,一些教師在會計教學中主要依靠講授和板書,過于重視理論知識灌輸而缺乏互動性和實踐性,學生在學習中容易產生疲勞感和厭學情緒,尤其對于需要運用大量公式和計算的會計專業課程,傳統的教學方法難以有效提升學生的理解和應用能力。
2.3" 數字化實訓活動不全面
會計專業教學中實訓環節不可或缺,雖然高校在會計基礎技能實訓方面已逐步完善,但隨著數字技術、工具的引進,其實訓教學也需創新與優化。然而,目前高校在大數據與會計專業的實訓活動方面還存在不足,實訓內容和形式不夠全面,無法有效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部分高校由于資金和資源有限,難以建設完善的數字化實訓平臺和設施,實訓活動主要集中在傳統的手工操作和基礎軟件應用上,缺乏大數據分析、智能審計和區塊鏈應用等前沿技術的實訓內容,學生難以獲得真實的實踐體驗和技能提升,無法滿足現代企業對高素質會計人才的需求。
3" 高校會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策略
3.1" 明確人才培養目標,精準對接行業發展需求
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應以服務區域經濟為己任,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在此過程中,要以“價值引領、市場導向、內涵提升、特色發展”為基本原則[5],塑造學生的價值觀和道德觀,并緊跟市場需求,鼓勵高校根據自身優勢和區域特點,發展獨具特色的教育模式。要踐行“誠信為本、質量至上、特色發展”的辦學理念,不斷提升自身教育質量,為社會輸送大批優秀的會計人才。因此,在數字化轉型背景下,高校要根據財會行業發展趨勢,以培養學生數字素養、數字技能為抓手,明確新時代會計人才培養目標。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高校應根據行業需求,設計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涵蓋理論與實踐并重的教學內容。理論課程應包括財務會計、管理會計、審計學等傳統會計核心課程,同時新增智能財務、大數據會計和數字財務管理等前沿課程,實踐課程應注重培養學生在財務數據分析、智能審計和數據決策等方面的實操能力。例如,增加Python、R語言和數據可視化工具的教學,使學生能夠掌握現代數據處理和分析技術。與此同時,高校可與行業協會、企業和科研機構合作,建立標準化的人才培養體系,確保教育內容的前瞻性和實用性,如邀請行業專家參與課程設計和教學活動,定期開展專題講座和實踐訓練,使學生能了解行業最新動態,掌握實戰技能,從而更好地滿足企業對高素質會計人才的需求。
在明確人才培養目標的基礎上,高校還應注重學生綜合素質和職業道德的培養。在數字經濟時代,會計人員不僅需要具備高水平的專業技能,還應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和社會責任感。高校應在教學中融入職業道德教育,培養學生誠信、敬業和團隊合作精神,提升其職業素養和道德水平[6]。例如,在智能審計課程中,可以設置與職業道德相關的專題討論,通過模擬審計案例,教育學生在實際工作中如何堅持職業道德標準,做出合規和負責任的決策。
3.2" 樹立數字教學理念,創新會計人才培養模式
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快速發展,會計專業教學必須突破傳統框架,融入數字化元素,培養學生的數字化思維和技術應用能力。為此,高校應從根本上轉變教學思維,將數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理念貫穿會計教育的各個環節。
樹立數字教學理念是推進會計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務。高校要積極引入現代化的教學工具和平臺,將信息技術與教學過程深度融合,構建智慧教學環境。例如,利用在線教育平臺和虛擬現實(VR)技術,提供沉浸式的學習體驗,增強教學的互動性和實踐性。大數據分析技術可以用于實時監控學生的學習進度和效果,教師可根據數據反饋進行個性化的教學輔導,幫助學生克服學習中的難點和瓶頸。另外,高校應推動跨學科教學,將會計與信息技術、管理學等學科相結合,培養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例如,設立跨學科的聯合實驗室,讓學生在真實的業務環境中進行實踐操作,體驗會計工作與數字技術的融合。
在教學方法上,高校應貫徹“學生中心、產出導向、持續改進”的成果導向教育理念,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個性化、差異化實施教學。具體而言,教師應有效結合案例教學、項目導向教學、討論法、PBL等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例如,在智能財務課程中,教師可采用項目導向教學法,設計與企業實際業務相關的項目任務,讓學生分組合作完成,使其在實際操作中鍛煉團隊合作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與此同時,借助翻轉課堂模式,學生在課前通過在線平臺自學課程內容,課堂上重點進行互動討論和實踐操作,進一步深化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
3.3" 深化數字技術應用,構建數字實訓教學平臺
在數字化轉型的驅動下,高校會計教育必須深化數字技術的應用,打造集大數據分析、智能審計和云計算應用于一體的綜合實訓平臺,以培養適應現代企業需求的高素質會計人才。在實施過程中,高校可利用云計算和大數據平臺,建立一個虛擬化的財務管理和會計實訓環境,通過這一平臺,學生可以進行實時的財務數據處理、智能報表生成和動態審計等操作。比如,在財務報表生成和分析的過程中,學生利用大數據技術對企業的海量財務數據進行挖掘和分析,發現潛在的財務風險和管理問題。學生可以在平臺上模擬真實的企業財務操作流程,練習如何使用大數據分析工具進行財務預測和決策支持,還可利用智能審計系統,體驗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動化審計過程,提高對異常數據和風險的識別能力。
為實現這一目標,高校要積極推動產教融合,加強與企業和專業技術公司的合作,共同開發和運營數字實訓平臺。在此期間,企業可以提供真實的業務數據和案例,高校根據這些數據和案例設計實訓項目,讓學生能在真實的業務環境中進行實踐操作;技術公司可以提供先進的技術支持,確保實訓平臺的高效運行和持續更新。例如,企業可以提供其財務管理中的真實數據,幫助學生了解實際操作中的問題和解決方案;技術公司可以提供最新的技術支持,如大數據分析工具、智能審計軟件和云計算平臺,讓學生接觸到最前沿的技術應用。另外,高校應注重實訓平臺的可持續發展,要定期更新和維護,保持其與行業同步發展。實訓平臺應結合最新的行業動態和技術發展,不斷引入新的實訓項目和應用場景,使學生能夠持續接觸到行業前沿的技術和方法。
4" 結語
在數字化轉型背景下,高校會計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創新,不僅是教育發展的內在需求,也是推動經濟社會轉型升級的重要動力。高職院校必須緊跟技術發展的步伐,全面革新會計人才培養的理念、內容和方法,以培養能夠駕馭數字化工具、具備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的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張棟良.我國會計本科人才培養的現狀、挑戰與未來發展對策[J].中國總會計師,2024(5):170-173.
[2] 魏晶晶,魯曉妮.基于產教融合的高校會計類專業智能財務人才培養探究[J].西部素質教育,2024,10(8):81-85.
[3] 張煥平,王曉軍,路吊霞.數字經濟時代地方高校會計學專業教學改革路徑研究——以陜西地方高校為例[J].陜西教育(高教),2024(3):18-20.
[4] 張紅.高校財務數字化轉型發展研究——以科研經費管理為例[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23(6):112-114.
[5] 姚麗瓊,樓繼承,林靈,等.數智化時代管理會計人才培養路徑探索[J].寧波工程學院學報,2023,35(3):101-108.
[6] 李靜,劉鴻明.數字化轉型背景下“智能財務”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西安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26(2):7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