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要爭取所有學生都學有所得,對于學有余力,又有天分,對信息科技有著濃厚興趣的學生,我們將他們吸納到創意智造社團中,讓他們在造物的過程中,揮灑自己的創意,汲取更多知識,成長為國家需要的創新人才。在創意智造社團的開設的這幾年,我們與學生共同成長,以下是我們的探索歷程。
1.凝智聚力編寫校本課程,在學習實踐中提升師能
創意智造社團草創初期,我們主動“外出求學”,先后到北京景山學校、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河南省創客教育研究院等多所學校和機構觀摩學習,積極參加全國中小學STEAM教育大會等各種培訓活動,了解創客教育在國際國內的發展狀況,明晰教學理念、思路、方法并找準目標定位。結合我校實際,開發了低成本,具有普惠意義的校本課程——《我們一起學習編程吧(Mixly版)》,并自組套件,自研教具,我們研發的開源硬件學習實驗箱不僅取得了國家專利,隨后在山東省中小學優秀自制教具展評活動中獲得三等獎,秉承共享精神,我們將圖紙開源,廣受好評。
2.同心協力辦好創客社團,厚植探索與發現的沃土
為了給學生搭建創新思維、創造發明的平臺,我們以精致社團建設為依托,在初中各年級遴選有特長、愛好的學生組成創意智造社團。在社團活動中,教師注重以真實的問題創設情境,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思維的“自由”訓練,從廣度、深度、新度、速度等維度聚力突破舊思維的桎梏。在社團學生設計“抽獎大轉盤”時,我們鼓勵學生從編程、結構、功能、性能上加以分析和優化,并通過作品展示交流來激發學生獨具個性、富有特色的創造潛能,讓學生享受創意智造的樂趣。
3.科研成果陸續顯現,師生收獲感持續增強
在省教育學會立項的課題《基于STEM理念的初中開源硬件課程開發與應用研究》,是農村中小學開展創客教育的一次探索性嘗試,促成了課題組技術學習、集體研討的工作常態,成為學科發展的新動能。教研組教師在《中國信息技術教育》等雜志上發表多篇專業論文,參與編寫創客類書籍2本,學生在省市級比賽中皆取得不斐的成績。
教學研究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我們的研究仍然在路上,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我們將更加努力學習,深入研究,提升學生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