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研究了廣東省高職院校體育場地服務管理的現狀及改進策略,旨在提升場地使用效率和服務質量。研究目的在于解決當前存在的場地利用率低、管理體制不完善、設施維護不到位及缺乏專業管理團隊等問題。研究方法包括文獻綜述、實地調研,通過對廣東省多所高職院校的體育場地管理情況進行詳細調查,提出了一系列改進措施。這些改進措施可顯著提升廣東省高職院校體育場地服務管理水平,提供安全、舒適的體育環境,滿足學生多樣化需求,推動學校體育教育的全面發展。為高職院校體育場地的科學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關鍵詞:高職院校" 體育場地" 服務管理" 改進策略
中圖分類號:G8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902-(2024)-24-013-3-ZQ
1、引言
廣東省作為中國經濟發達的省份,其職業教育體系在全國具有重要地位。高職院校在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方面發揮關鍵作用,隨著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體育運動已成為日常生活和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高職院校體育場地服務管理尤為重要。然而,當前廣東省高職院校的體育場地服務管理普遍存在問題,影響場地使用效率并制約學生體育運動積極性。本文深入研究了廣東省高職院校體育場地服務管理現狀,分析存在問題,提出改進策略,旨在提升體育教學質量,增強學生體質,促進師生全面發展。
2、廣東省高職院校體育場地服務管理的現狀分析
2.1、體育場地利用率不高,存在資源浪費現象
廣東省高職院校體育場地盡管數量龐大,但實際利用率卻相對較低,存在明顯的資源浪費現象。首先,體育場地的規劃和布局缺乏科學性,導致部分場地閑置或使用效率低下。諸多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機構在體育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未能全面評估師生的實際使用需求,從而出現了設施分布的不均衡以及使用效率存在差異。在一些教育機構內,體育設施如籃球和足球場地往往未被充分利用,而羽毛球和健身場所卻持續處于滿員狀態,體育設施的管理與維護不善,致使器材設施加速老化破損,從而負面影響了其使用效率,眾多體育設施缺少專業管理人員,其后續的衛生清理及保養不盡如人意,由此使用頻率降低,使用者包括師生在內的參與意愿不高。綜合來看,廣東省高職院校體育場地率不高、資源浪費現象嚴重,需要從科學規劃、優化管理和合理使用等多個方面進行改進,以提升場地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發揮其教育和社會效益。
2.2、學生的體育需求多樣化,現有服務難以滿足
在廣東省高職院校中,學生的體育需求呈現出明顯的多樣化趨勢,但現有的體育場地服務難以全面滿足這些需求。首先,隨著健康意識的增強和體育活動的普及,學生對體育項目的興趣和參與度顯著提升,不再局限于傳統的籃球、足球等項目,而是逐漸擴展到瑜伽、健身操、攀巖等新興項目。然而,當前許多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在體育基礎設施和運動場地配置方面,還固守著傳統的體育項目,未能跟進新興體育活動的需求,從而使得學生們的多元體育需求無法得到充分滿足。當前,學校體育設施的種類與數量尚不充足,難以滿足各類學生的體能需求及個性化愛好,在一些教育機構內,健身場所的設施老化且分布不足,致使眾多學生在高峰時段爭用有限的資源,從而影響了他們的鍛煉體驗。在一些教育機構中,體育教學內容往往過于單調,缺少必要的創新與適應性,未能充分考慮學生的個人喜好和需要,這進而影響了學生在體育項目中的參與熱情和活躍度。在體育設施的管理及服務方面,諸多校園呈現出不一致的水準,一些教育機構由于缺少資質較高的管理及指導人員,未能對學生體育鍛煉提供基于專業知識的指導與必要的安全保護,從而限制了學生體育活動需求的充分滿足。綜合來看,為了提升學生的體育體驗和滿足其多樣化需求,廣東省高職院校需要在體育場地設施的規劃建設、課程設置以及管理服務等方面進行全面優化,以提供更為豐富和高質量的體育服務。
3、廣東省高職院校體育場地服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3.1、管理體制不夠完善,責任不明確
廣東省高職院校在體育場地服務管理方面存在的一個顯著問題是管理體制不夠完善,責任不明確。首先,許多高職院校在體育場地的管理上缺乏系統性和規范性,導致不同部門之間的協調和合作不夠緊密。體育場館的運行、保養及其開放時間的規劃通常牽涉到眾多部門,包括體育、后勤及教學部門,然而,責任分工的不明晰和缺乏統一的管理體系往往導致各部門間職責不清,從而出現管理上的漏洞。在一些教育機構中,負責體育設施的運營管理者專業能力不一,這直接影響了管理效率和服務品質的穩定性。體育設施的管理體系與規則尚不完善,具體操作指南與標準缺失,致使實際管理過程中呈現出混亂與執行力度不足的現象。在學校體育設施的使用過程中,未能實施有效的監管與評估體系,從而致使場館設施出現老化、損壞等問題,這不僅降低了學生的使用滿意度,也降低了設施的使用效率,體育設施的運營管理方式缺乏靈活性,未能充分顧及學生與教職工的實際需求,由此造成資源使用效率不高。
3.2、場地設施維護不到位,安全隱患較多
廣東省高職院校在體育場地服務管理中,場地設施維護不到位和安全隱患較多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首先,許多高職院校的體育場地設施由于長期缺乏有效的維護和保養,出現了設備老化、損壞嚴重等現象。例如,塑膠跑道表面破損、籃球場地面開裂、健身器材生銹等,這不僅影響了學生的使用體驗,更重要的是給學生的體育活動帶來了安全隱患。體育設施的保養維護,若未建立在系統規劃與專業技術基礎上,往往僅停留于淺層次的修復,未能觸及問題的根本。在一些教育機構中,一旦體育相關的設施出現故障,所采取的通常是臨時性的修復,這種做法并不能確保其在未來能夠安全地使用。在一些教育機構中,因為財政預算的制約,對于體育設施的資本投入及更新維護存在欠缺,這使得一些過時設施無法得到必要的替換與提升,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安全風險。對于體育場館,管理維護人員的專業能力不足,未能及時識別并妥善處理設施潛在的安全問題,致使相關問題未能在第一時間得到解決。綜合來看,場地設施維護不到位和安全隱患較多的問題,不僅影響了學生的體育活動質量,也對學校的管理水平提出了嚴峻挑戰。
3.3、缺乏專業化管理團隊,服務質量參差不齊
廣東省高職院校在體育場地服務管理方面還存在缺乏專業化管理團隊、服務質量參差不齊的問題。一方面,許多高職院校在體育場地管理上并未配置專業的管理團隊,管理人員大多由其他崗位轉任,這些人員普遍缺乏體育場地管理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導致管理水平不高,服務質量難以保障。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系統的培訓和規范的管理制度,管理人員在實際操作中往往經驗不足,處理問題的能力有限。在對體育場館和設施的保養、組織活動的安排與調整以及應對突發事件上,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和迅速的反應。在體育設施的管理方面,各個院校之間呈現出顯著的差異性,某些院校對體育設施的管理與服務給予了高度重視,相應地投入了較多的資源,并實現了較高的管理效率。部分院校則因財政預算及人力資源的限制,在設施管理與服務方面暴露出諸多缺陷,這直接造成了服務質量的參差不齊,諸多體育場館在使用上未能達到預期效率,原因在于缺少專業化管理團隊,這直接影響了學生體育活動和鍛煉的質量。綜合來看,缺乏專業化管理團隊和服務質量參差不齊的問題,不僅制約了體育場地服務管理的提升,也對學校整體的體育教育質量產生了不利影響。
4、改進廣東省高職院校體育場地服務管理的策略
4.1、建立健全的管理體制,明確責任分工
在廣東省范圍內,針對高等職業院校,優化管理體系,對于提高體育設施的服務質量至關重要。針對體育設施,學校須構建專門的行政管理組織,明晰該組織的職能與權力范圍,以保證體育設施的管理秩序井然。一個組織應當涵蓋設施保養、活動策劃、資源分配等多個業務部門,這些部門需要緊密協作,構建出一個高效的管理體系。在管理體系中,分工明確是確保機制完善的根本,對于管理職責的各個節點,須有詳細的職能界定,以便管理者確切知曉自身的職位任務與責任界限。場地的日常監督、維修與保養工作,應由設施維護人員負責,以保障其安全與正常功能;負責策劃和組織的是活動組織人員,他們在校園中開展多樣化的體育活動,旨在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與興趣愛好,從而豐富校園的體育生活;體育設施和器材的管理人員需通過合理的分配與運用,來保障其使用效率的最大化。學校管理層需制定一套全面的績效評價機制,以確保管理人員的職責得到有效執行與周期性檢視,管理人員的績效評估涉及多維度標準,如任務完成質量、職業態度、創造性思維等。學校管理工作的公信力和透明度可通過構建一套信息公開機制來加強,該機制需定期向全體師生公開涉及體育場地管理的信息,包括設施保養狀況、使用計劃以及資源分配詳情等方面,開放信息的共享機制,顯著提升行政事務的透明度,并且加深教職員工及學生對管理層面活動的認識與贊成,進而推動管理流程的無縫對接。為了提高廣東省高職院校體育設施的服務質量,必須構建一個完善的管理系統,并明晰各方的職責劃分,通過構建專門的管理架構,分化明確各個機構的職能與權限界限,形成健全的績效評估機制和透明度高的信息公開規則,打造既安全又便捷,且能滿足不同需求的多功能體育環境,從而推動校園體育教育的全面進步。
4.2、加強場地設施維護與更新,確保安全可靠
為了改進廣東省高職院校的體育場地服務管理,加強場地設施的維護與更新是確保其安全可靠的關鍵策略之一。首先,學校應制訂詳細的維護計劃,定期對體育場地設施進行全面檢查和保養,及時發現和處理潛在的問題,以防止因設施老化或損壞引發安全隱患。例如,進行常規審查,針對聚氨酯塑膠跑道、硬地籃球場,以及各類健身設備,檢驗其表層是否完好無缺,并確認各項功能是否正常運作。為了迎合現代體育教學與活動之需求,必須構建一個基于科學標準的設施更新流程,這一流程的關鍵在于,對于那些使用時間較長或功能已經滯后的設施,應進行及時的替換與技術提升,采用物聯網和大數據分析等前沿管理技術,對體育場館使用狀況進行實時監控與管理,預先分析和解決潛在故障,從而提升設施運行的效率及安全性。學校需要增加財政支出,以保障體育設施維護與更新的資金需求,確保相關工作的連續性與有效性。對于學校而言,保障設施維護人員專業素養不斷精進至關重要,須定期舉辦技能進修課程,使其與時俱進地熟悉掌握前沿的維護技術與安全管理資訊,以此提升工作效率及服務質量。采納此項策略,體育設施的耐用性將得到增強,不測事件的可能性將降低,同時還能確保為學生打造一個既安全又便利的健身空間,從而從本質上提高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和滿意度。總之,加強場地設施的維護與更新,不僅是保障學生安全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體育場地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的必要舉措,對于促進學校體育教育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4.3、培養專業化管理人才,提升服務水平
為了進一步提升廣東省高職院校體育場地的服務管理水平,培養專業化的管理人才至關重要。學校應建立系統的培訓機制,定期組織管理人員參加專業培訓和技能提升課程,確保他們掌握最新的管理理論和實踐技能,包括場地維護、安全管理、活動組織等方面的知識。培訓包括設施維護技術、應急處理能力、信息化管理手段等多方面,旨在顯著提升管理人員的綜合能力。管理人員應當積極投身于專業資格的認證過程,通過參加特定的專業考試,從而獲得職業資格證書,此舉旨在提升他們的專業技能和管理實力,教育機構若與優秀的體育管理機構或企業達成伙伴關系,將迎來行業專家開展的演講及現場輔導,這將為管理層提供洞察行業前沿的機會,并增強他們在實際工作中的技能。為了促進管理層的個人職業成長,有必要為其設計具體的職業晉升路徑,建立旨在提高工作動力及積極性的獎勵體系。這樣,管理人員能夠在職位上持續取得進步,通過組織溝通與合作活動,實現管理人員的知識與技能交流,從而促進團隊協作精神的培養,并顯著提高管理活動的整體效率。通過培養專業化的管理人才,不僅可以顯著提升體育場地的服務水平和管理質量,還能為學生提供優質的體育活動環境,進一步推動學校體育教育的全面發展。
5、結論
在廣東省范圍內,針對高職院校的體育場地,通過專業化的管理人才培養以及設施的維護更新,將極大地提高其服務水平和管理水平。對于體育設施,進行定期的審查、保養和升級是至關重要的,這不僅保障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還顯著增加了其預期使用周期。與此同時,引進和培養具有專業背景的管理人才,可以提升管理的專業性和科學性,確保體育場地的高效運作。實施這些策略,旨在構筑一個既安全又宜人的體育活動空間,以此推動體育教育的全面進步,迎合學生對體育日益擴大的需求,并終極達成提升整個學校教育質量的目標,增強學校的吸引力及競爭力。
參考文獻:
[1]一凡,馬兆明.我國體育場地設施高質量發展的價值及優化路徑研究[J].遼寧體育科技,2024,46(02).
[2]慕劍雄.高校體育場地器材現狀及對訓練的影響研究[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4(06).
[3]譚福.職業院校體育教學與職業素養有效融合路徑研究[J].鹿城學刊,2023,35(03).
[4]任遠金,李辰,趙鉑川,等.21世紀以來我國學校體育場地設施政策研究——基于公共政策功能視角[J].肇慶學院學報,2022,43(05).
[5]溫洪澤.我國學校體育場館發展問題及對策[J].體育文化導刊,2021(08).
作者簡介:劉日莉(1990-),女,漢族,廣東羅定人,本科,講師,研究方向:體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