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時代新征程下,高校體育教育作為培養全面素質人才的重要環節,其重要性日益凸顯。排球運動作為一項集競技性、健身性與娛樂性于一體的體育項目,在高校中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但其發展現狀卻面臨著諸多困境。該文探討了當前高校排球運動的發展現狀,提出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強化基礎支撐;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激發內在活力;拓展合作交流渠道,促進資源共享;強化文化引領作用,營造良好氛圍等高校排球運動發展的路徑。
關鍵詞:高校;排球運動;體育教育;發展現狀;資源配置
College Volleyball Development Status and Path Selection
LIU Jun
(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Shanghai, 200439 China)
Abstract: Under the new era and new journey, the importance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as an important link in cultivating all-round talents. Volleyball, as a competitive, fitness and entertainment sport, has a wide mass ba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ut its development situation is facing many difficulties. Therefore, in order to discuss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of volleyball spor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t is proposed to optimize the allocation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and strengthen the foundation support; Deepen the reform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to stimulate the inner vitality; Expand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 channels and promote resource sharing; Strengthening the leading role of culture and creating a good atmosphere are the development paths of volleyball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 Universities; Volleyball; Physical education;Volleyball
近年來,國家層面對于體育尤其是高等教育體育的重視程度顯著提升,二十大報告當中明確指出“加強青少年體育工作”。高校作為發展青少年體育素養以及綜合素質的關鍵場所,隨著新時代的到來,我國社會經濟持續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升,對高質量體育運動的需求日益增長。同時,排球運動作為一項具有高度團隊合作精神和競技性的大眾運動,逐漸成為高校體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水平的排球運動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還能加強其團隊意識、溝通能力以及心理素質。然而,即使高校排球運動在普及與推廣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仍面臨諸多挑戰與困境。一方面,隨著社會節奏的加快和學業壓力的增大,學生參與排球運動的時間和精力受到擠壓,導致排球運動在高校中的普及度有所下降。另一方面,高校排球運動在資源配置、師資力量、訓練水平等方面存在不足,限制了其發展。此外,排球運動的文化內涵和競技價值在高校中未能得到充分挖掘與展現,也影響了學生參與排球運動的積極性和熱情[ ]。事實上,相關學者對排球基礎技術的教學效果和訓練方法進行了探討,提出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強調興趣激發和參與感提升的重要性[ ]。也有學者分析了重點高校中運動員的競技表現,分析了影響運動員排球成績的因素,提出了提升競爭力的建議[ ]。然而,對于排球運動的可持續發展路徑探討仍然存在不足。因此,本文基于文獻研究以及邏輯分析等方法,旨在全面系統的分析高校排球運動的發展現狀,深入剖析其面臨的困境與挑戰,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發展路徑。從而推動高校動排球運動的普及和發展,進一步促進大學生身體素質的全面提升,為建設體育強國奠定堅實的基礎。
1高校排球運動發展現狀
1.1普及程度與參與熱情:從廣泛到精細的演變
排球作為高校體育課程中的傳統項目,憑借其獨特的魅力和廣泛的群眾基礎,在高校中得到了普遍推廣。自上世紀八十年代起,隨著國家對體育事業的重視和高校體育教育的改革,排球運動逐漸成為高校體育課程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各大高校紛紛開設排球課程,配備專業教師,建設排球場地,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學習和訓練環境。起初,學生們被排球運動的趣味性、團隊協作精神以及鍛煉身體的效果所吸引,紛紛加入到排球運動的行列中來。無論是作為體育課程的選擇,還是參與校隊、俱樂部等形式的訓練與比賽,學生們都展現出了極高的熱情。隨著校園體育文化的不斷豐富和多元化,排球運動也逐漸與其他校園文化活動相結合。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和學生需求的多樣化,高校排球運動也面臨著新的挑戰。一方面,學生不再滿足于簡單的參與和體驗,而是希望能夠在排球運動中獲得更多的成長和收獲。其要求高校排球運動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訓練模式等方面進行精細化改進,以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另一方面,隨著其他新興體育項目的興起和普及,排球運動在高校中的競爭壓力也日益增大。
1.2師資力量與教學水平:專業與創新的并進
近年來,隨著高校對體育教育的重視,排球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有了顯著提升。一方面,高校積極引進具有高水平排球專業技能和豐富教學經驗的教師,其不僅具備扎實的排球理論知識,還能將實戰經驗融入教學中。另一方面,高校鼓勵現有教師繼續深造,通過攻讀碩士、博士學位或參加專業培訓,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在性別結構上,雖然目前高校排球教師仍以男性為主,但女性教師的比例正在逐漸增加。其有助于更好地滿足女大學生的特殊需求,促進排球運動的普及與發展。同時,高校也注重教師年齡結構的優化,確保既有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傳授傳統技藝,又有充滿活力的青年教師帶來創新思維。此外,傳統的教學方法往往側重于技術動作的示范與模仿,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造力。因此,高校排球教學開始探索多元化、個性化的教學模式。一方面,高校排球教師通過視頻分析、動作捕捉等方式,使學生更直觀地理解技術動作,提高學習效率。另一方面,高校排球教學不再局限于傳統的技術動作教學,而是更加注重戰術意識、心理素質等方面的培養。高校通過組織模擬比賽,開展學術講座等方式,使學生了解排球運動的深層次內涵,提升綜合競技能力。
1.3場地設施與資源配置:從基礎到優化的跨越
隨著國家對教育投入的增加和高校體育教育的重視,大多數高校都建設了基本的排球場地,包括室外硬地球場和室內木質或塑膠球場,為排球教學、訓練和比賽提供了基本保障,滿足了學生基本的運動需求。然而,基礎建設的普及并不意味著完全滿足。部分高校在排球場地設施方面仍存在明顯不足,如場地數量有限、設施陳舊、維護不善等問題[ ]。特別是在學生人數眾多、體育活動需求旺盛的高校,排球場地資源緊張成為制約排球運動發展的瓶頸。此外,一些高校對排球場地設施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投入不足,導致場地設施條件難以適應現代排球運動的發展需求。面對基礎建設的不足和排球運動發展的新需求,高校排球運動場地設施的優化升級成為必然趨勢。優化升級不僅體現在場地數量的增加和設施的更新上,更體現在場地設施的功能性、安全性、環保性和智能化等方面的全面提升。除了場地設施的優化升級外,資源配置的均衡與高效也是推動高校排球運動發展的重要因素[ ]。高校應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和排球運動的發展需求,合理配置資源,確保資源的有效利用和最大化效益。
1.4競技水平與賽事組織:從校內到校際的拓展
近年來,隨著高校對體育教育的重視和投入的增加,校內排球運動的競技水平得到了顯著提升。一方面,高校通過開設排球選修課程、組織校內聯賽和訓練營等形式,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排球學習和實踐機會。另一方面,高校注重排球教練隊伍的建設和培養,引進高水平教練和退役運動員,為學生提供專業的指導和訓練。同時,高校排球運動也積極向校際拓展,通過組織和參與各類校際賽事,促進校際間的體育交流與合作。并且,高校排球運動的競技水平與賽事組織之間存在著相互促進的關系。一方面,競技水平的提升為賽事組織提供了更好的參賽隊伍和更精彩的比賽內容,吸引了更多觀眾和贊助商的關注和支持。另一方面,賽事組織的規范化、專業化和品牌化也促進了競技水平的進一步提升。隨著賽事的激烈競爭,激發了學生的斗志和拼搏精神,推動了高校排球運動的快速發展。然而,隨著國家對體育事業的重視和投入的增加,以及高校體育教育的不斷改革和創新,高校將繼續加強排球教練隊伍的建設和培養,提高教練員的業務水平和教學能力;積極組織和參與各類校際賽事,擴大賽事規模和影響力,推動高校排球運動的普及和發展。
2高校排球運動發展路徑
2.1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強化基礎支撐
首先,高校排球運動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完善的場地設施。因此,必須加大資金投入,對現有的排球場地進行升級改造,并注重功能性、安全性和環保性的統一,確保場地能夠滿足教學、訓練和比賽的多重需求。其次,引入先進教學設備和技術,提高教學效果。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先進的教學設備和技術在高校排球教學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應積極引入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和技術,如多媒體教學系統、虛擬現實技術等,豐富教學手段和方法,提高教學效果。再次,高校排球運動的高質量發展需要完善的課程體系作為支撐[ ]。應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和排球運動的特點,構建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在課程設置上,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既要有基礎理論的傳授,又要有實踐技能的訓練。并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設置不同難度和深度的課程內容,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最后,合理配置教學資源,提高師資力量。高校排球運動的發展離不開高素質的師資隊伍。應合理配置教學資源,加大對排球教師的引進和培養力度。如通過招聘高水平排球運動員或退役運動員進入高校任教,提升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此外,還應加強對現有教師的培訓和進修,提高他們的業務能力和教學水平,以建立完善的教師激勵機制,激發教師的工作熱情和創造力
2.2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激發內在活力
首先,傳統的排球教學往往側重于技能傳授和競技成績,而忽視了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在新時代背景下,高校排球運動應樹立全面發展觀,將體育教育融入素質教育之中,注重學生身心健康、體育品德和社會適應能力的全面發展。即通過排球教學,提升學生的運動技能,培養其團隊合作精神、頑強拼搏的意志品質和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其次,高校排球教學應打破傳統教學內容的局限,引入多元化的教學內容。如結合氣排球等新興項目,增加教學的趣味性和觀賞性。再次,教學方法的創新是提升教學質量的關鍵。高校排球教學應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如翻轉課堂、混合式教學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同時,注重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的有機結合,提高學生的實戰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最后,傳統的排球教學評價體系往往以競技成績為主要標準,忽視了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評價。為了激發內在活力,必須改革評價體系,注重多元評價。一方面,建立全面的評價指標體系,將學生的運動技能、體育品德、學習態度等多個方面納入評價范圍;另一方面,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如學生自評、互評、教師評價、社會評價等,確保評價的客觀性和公正性[ ]。通過多元評價體系的建立和實施,全面地反映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排球運動水平,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和潛能。
2.3拓展合作交流渠道,促進資源共享
首先,高校之間應打破壁壘,加強排球運動的校際合作,構建協同發展網絡。通過組織校際排球聯賽、友誼賽、訓練營等活動,提升學生的競技水平,增進校際間的友誼與理解。同時,建立校際排球教師交流平臺,定期舉辦教學研討會、經驗分享會等,促進教學方法、訓練理念等方面的交流與融合,共同提升教學質量。其次,高校可以積極尋求與體育用品企業、體育科技公司等的合作,爭取資金贊助和技術支持,改善排球教學訓練條件,提升運動裝備水平。同時與企業共同開展科研項目,探索排球運動技術創新、體能訓練新方法等,推動排球運動的科技進步。再次,在新時代背景下,高校排球運動的發展必須具備國際視野。因此,推進國際交流是提升高校排球運動競爭力、促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高校可以積極與國外高校建立排球運動交流合作關系,組織師生赴國外交流學習、參加國際比賽等,了解國際排球運動發展趨勢和技術動態,提升師生的國際視野和競技水平。最后,為了更好地促進高校排球運動的資源共享與成果轉化,需要搭建起高效、便捷的交流平臺[ ]。一方面,可以建立線上交流平臺,如微信公眾號、微博、論壇等,方便師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另一方面,可以定期舉辦線下交流活動,如排球文化節、運動科學論壇等,為師生提供展示自我、交流思想的舞臺。
2.4強化文化引領作用,營造良好氛圍
首先,排球精神是排球運動的核心與靈魂,其蘊含著團結協作、勇于拼搏、永不言敗等積極向上的價值觀。高校在推動排球運動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應深入挖掘并廣泛弘揚排球精神,通過組織專題講座、觀看經典賽事回放、分享優秀運動員故事等方式,引導學生深刻理解排球精神的內涵,樹立正確的價值導向,激發其的愛國熱情、集體榮譽感和個人奮斗精神。其次,學校可以通過舉辦排球文化節、排球主題月等活動,將排球運動與學術、藝術、娛樂等多元元素相結合,豐富校園體育文化的內涵。同時,鼓勵各院系、班級組建排球隊伍,參與校內外比賽與交流,形成濃厚的排球運動氛圍。再次,高校排球運動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構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品牌。這要求學校根據自身的歷史傳統、地域文化和學生特點等因素,打造獨具特色的排球運動品牌形象。如設計具有鮮明特色的隊服、隊旗、隊歌等標志性元素;制定科學的訓練計劃和管理制度;舉辦高水平的排球賽事和表演活動等。最后,在新媒體時代,高校排球運動的宣傳和推廣離不開媒體的助力。學校應充分利用校園網、微信公眾號、短視頻平臺等新媒體渠道,加強對排球運動賽事、活動、人物等方面的報道和宣傳。通過制作精美的圖文、視頻內容,展示排球運動的魅力與風采。此外,積極與主流媒體建立合作關系,擴大宣傳覆蓋面和影響力。
3結語
高校排球運動作為體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提升學生身體素質、培養團隊精神和綜合素質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對新時代背景下的新挑戰與新機遇,高校排球運動應以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強化基礎支撐;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激發內在活力;拓展合作交流渠道,促進資源共享;強化文化引領作用,營造良好氛圍等路徑,推動高校排球運動的普及與提升,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為體育強國建設提供有力支撐,為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和社會責任感的高素質人才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 李立業.近年來影響我國高校高水平運動員學訓矛盾的因素及發展對策研究[D].南昌大學,2023.
[2] 衛榮輝.高校排球教學現狀與教學方式改進之策——評《排球技術教學方法與訓練》[J].中國教育學刊,2018,(05):148.
[3] 侯萌萌.太原市高校氣排球課程開展的可行性研究[D].山西大學,2023.
[4] 陳東海.體育中考背景下排球項目的發展優勢與實踐措施[J].青少年體育,2021,(06):126-127.
[5] 陳婉紅.高校排球訓練現狀及策略研究[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2,(15):121-123.
[6] 辛玲,張孔軍.校園排球發展的機遇、問題及其發展模式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23,13(21):156-160.
[7] 周星瀚.高職院校排球運動的發展現狀及創新路徑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23,13(30):58-61.
[8] 張青娟.體育游戲在高校排球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21,11(10):106-108.
[9] 王延飛.排球運動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與推廣前景[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3,(17):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