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在人的一生中,青少年期是尤為重要的階段之一,而在青少年心理及身體發展方面,體育教育發揮著不容忽視的重要作用,既是青少年鍛煉身體的手段,又是對其全面發展進行培養的重要基礎。推進體教融合,既可為體育發展提供政策支持,指明體育發展方向,又能對青少年身體與心理發展產生有力推動作用。然而目前,南充市青少年體教融合模式的實施受到思想、目標、資源與措施層面的制約,需要發揮政府政策導向作用,增強利益主體自覺意識,提升各利益主體能動性,通過多方面策略的優化,深化南充市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實現全面發展。
關鍵詞:南充市;青少年;全面發展;體育訓練;教育教學;體教融合
Research on the Integrated Model of Physical Education based on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Young People in Nanchong City
LIU Yanbo
Sichu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Deyang, Sichuan Province,618000China
Abstract:In people's life, adolescenc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tages, and physical educ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sychological and physical development of adolescents, which is not only a means for adolescents to exercise their bodies, but also an important basis for their overall development. Promoting the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education can not only provide policy support for sports development, point out the direction of sports development, but also play a strong role in promoting the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of young people. However, at presen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tegrated model of sports education for young people in Nanchong is restricted by ideology, goals, resources and measures. It is necessary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guiding role of government policies, enhance the self-consciousness of stakeholders, enhance the initiative of stakeholders, and deepen the integration of sports education in Nanchong through the optimization of various strategies to promote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teenagers.
KeyWords:Nanchong City;Youth;All-round development;Sports training;Education and teaching;Physical education integration
體教融合不僅僅是目標,還是路徑與手段。從教育與體育訓練兩個層面進行分析,當前青少年全面發展中至少面臨兩個主要問題:其一,體育教育難以得到應有普及;其二,競技體育運動后備人才文化水平相對較低[1]。為了實現對上述問題的全面有效解決,需要對體育訓練和教育進行融合。基于這一背景,南充市深入落實《四川省青少年體育發展“十四五”規劃》,持續探索體校職能的深入轉變,力求實現以往單純的訓練單位向管理機構的轉變,在體校職能持續調整與優化、教練員隊伍管理深化以及賽事體系不斷改進的過程中,全面促進“大體校”改革[2],真正實現青少年全面發展重要目標。
1體教融合對體育及青少年全面發展的意義
體育既能夠將對青少年在校期間身體、心理以及社會適應維度健康進行維護的基石作用有效發揮出來,又能對青少年進行培養,讓其終身對身體、心理以及社會適應維度上的健康予以保持[3]。圖1所示為體教融合對體育及青少年全面發展的影響機制。
1.1對體育發展的意義
(1)為體育發展提供政策支持。自從《關于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出臺之后,不管是學校體育教育活動還是競技型體育人才培養均與之相伴隨而進入全新發展階段,體育訓練與教育之間的隔閡相應減小,資源的融合渠道被拓寬,高質量體育人才培養、體育競賽組織結構優化、體育骨干隊伍建設均取得明顯的進步。
(2)指明體育發展方向。雖然我國當前制定一系列政策,并采取有效措施對政策予以落實,然而青少年全面發展問題依舊未得到完全解決,青少年群體體質健康指標在現階段出現顯著停滯問題,整體情況并不理想。在當前新時期背景下,體教融合為今后體育治理及發展指明方向[4]:其一,以青少年健康為中心,體教融合的重要理念一致于健康中國以及全民健身戰略;其二,體育訓練活動應與文化學習結合與協同,將教育功能與社會功能同時發揮出來,讓學生在體會運動樂趣、提升運動技能的同時,增強團隊意識與競爭精神;其三,健全青少年體育賽事體系,在教育體系中循序漸進地融合運動員選拔及培養,在明顯程度上激發青少年體育興趣與積極性,營造優秀的體育文化環境。
1.2對青少年全面發展的意義
(1)對青少年身體發展產生有力的推動作用。在體態方面,青少年正處于生長發育的重要時期,通過適宜體育活動的長期開展,既可以促進其身體發育,又能為良好體態的塑造提供重要支持。青少年身體的可塑性非常強,能在體育活動的高效推進中增大肌肉體積并增粗韌帶,對于骨骼結實度的增加亦具有積極意義。所以,通過體育運動與訓練,既能發揮出對學生健康體魄及良好體態的塑造作用,又可以為其健康成長及發展提供支持與保障。在身體機能方面,體育運動及訓練能夠對中樞神經系統產生影響,對神經過程均衡性與靈活性進行調節,在此基礎上強化大腦綜合分析能力,讓思維變得更為敏捷[5]。舉例而言,球類等高度要求技巧的運動能夠為人體腦神經細胞運作效率的提升提供重要支持。而通過體育訓練,亦能發揮對消化系統的刺激作用,加快血液循環及腸道蠕動,進而實現消化系統功能的優化。在體能方面,為了實現體能的全面協調發展及進步,青少年需要持續進行體育運動與訓練,這是實現體能全面和諧發展的重要先決條件。基于生動與有趣的手段及方法的支持,青少年運動自主性及積極性均能得到有效激發,在此基礎上提升體能水平,為身體健康及運動能力增強奠定扎實基礎。
(2)對青少年心理發展產生有力的推動作用。在智力水平方面,體育運動與訓練對于人腦長期學習及工作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長期進行體育運動,可增加青少年肺活量,提高肌肉群的發達程度,這些均能為心臟提供重要支持,在學習過程中保證能源物質及氧氣供給,進而長時間保持頭腦的清晰性,提高學習效率。另外,體育訓練過程中青少年還會接受感官刺激并對其進行快速準確判斷,做出適宜反應,對學生觀察力、注意力以及反應能力等的提升作用突出。在情緒狀態方面,通過進行體育運動與訓練,可以讓青少年積累更多經驗并取得成功,而這能將其自信心喚起,賦予其相應的成就感,降低心理問題發生率,不僅如此,還可以通過運動對個體的負面情緒進行釋放,實現精神壓力的緩解[6]。在意志品質方面,體育運動與訓練環境具有獨特性,能夠為青少年提供豐富的對堅韌意志進行培養的機會,例如在球類等對抗賽中增強學生承受挫折及失敗的能力等。在各類極具挑戰性、疲勞性以及競技性等特征的體育運動下,青少年能夠將各類困難克服,進而提升自覺性、獨立性及果斷性。
2南充市青少年體教融合模式實施制約因素
2.1思想層面的制約
四川省屬于體育大省,在體教結合的時代背景下有諸多成績取得,亦實現對較多經驗的總結,對“傳統項目進校園”“體育冬夏令營”等均有涉及,然而對南充市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并未從真正意義上對體教融合理念給予高度的重視,對其原因進行分析,主要是受到發展理念缺失以及創新理念不足兩個主要因素的影響。體教融合制度層面的創新在較為明顯的程度上對學校體育工作機制改革產生推動作用,亦將創新理念的轉變速度加快。現階段,南充市出現體校萎縮的情況,但是該校對體校體育工作的承擔明顯乏力,無論是師資還是賽制,較多資源都沒有形成相互協調與整合的積極局面,受此影響,學校存在高水平體育教師欠缺的問題,體育訓練科學性與專業性不足,亦無法在學校內部成立專業社團與校隊參與市級體育比賽。另外,學校體育工作的開展還面臨課程內容薄弱、訓練方法單一、訓練強度較小等問題,難以對學生體育運動及訓練興趣進行有效激發。據此可知,在具體的實踐中,南充市存在政府與學校規范化管理制度及理念的不足,基于體教融合的宏觀背景,后備人才培養在學校體育教學中融入的不足對青少年全面發展形成制約。
2.2目標層面的制約
體育系統與教育系統在管理體制與目標上均存在相應差異,南充市在體教融合的過程中,并沒有對體育系統與教育系統進行科學有效結合,反而存在各自為政程度加劇的問題,盡管體教融合的本質目標在于對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接班人進行培養,然而受到體制因素的影響,目前南充市體育系統中存在學生過于看重訓練而忽視學業的問題,基礎教育明顯不足,體校文化課程所受重視程度欠缺,專業隊為了成績而短于文化教育,文化課與技能并不理想的運動員在退役之后沒有理想的立身之處,這是從直接層面對青少年競技體育可持續發展形成制約的問題。諸多問題顯示,學、訓、校之間融合的缺位不利于體育與教育平衡發展積極局面的形成。
2.3資源層面的制約
在較長一段時間以來,南充市體育與教育部門一直各負其責,兩個部門均有自身運行管理機制,部門間壁壘的存在使得二者無法充分有效融合資源,在此影響下,競技體育與學校體育分別由體育部門和教育系統各自承擔職責,相互之間并不干涉。調查研究結果顯示,目前南充市依舊存在青少年運動員學習與訓練矛盾,而對該問題產生影響的因素非常多。在退役之后,優秀的運動員想要從事教育工作難度非常大,個人安置機制明顯不夠健全。基于體教融合理念與政策的指引,南充市目前開始對理念的創新,然而從整體層面上來看,并未形成多元化與一體化的資源融合積極局面,體育與教育系統之間的流通依舊欠缺暢通性,市場資源共享不足,對問題本質原因進行分析,主要是政府資源融合組織尚沒有在政策制定、方向主導以及監督評價等方面形成完善與高效的體系。
2.4措施層面的制約
在體教結合時期,南充市體育后備人才的培養存在較多問題,包括學訓矛盾、出口不暢等,進入體教融合時代后,南充市體育后備人才培養進一步出現模式單一的不足,選材路徑亦具有較為突出的封閉性特征,體育訓練方法欠缺科學性,運動員在退役之后無法享受應有的社會保障。對上述各類問題原因進行分析,依舊是體育與教育在體制機制上存在差異,無法實現資源的充分高效共享。分析目前實際形式,南充市依舊在“三級訓練”體系下停留,學校體育想要參與體育賽事并沒有相關政策與資源支撐,體育教師技術水平相應不足,而青少年運動員又存在專業教練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的狀況,進不來出不去局面的客觀存在在明顯程度上阻礙后備人才的培養,退役運動員再就業制度健全性明顯不足。
3青少年全面發展訴求下南充市體教融合優化策略
基于對上述制約因素的分析,南充市體教融合應明確圖2所示重點,為青少年全面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3.1發揮政府政策導向作用
對于南充市而言,要想從真正意義上實現體教融合的縱深發展,整個社會應將共同責任積極主動承擔起來,各利益相關群體需要有效協調,加強合作,時刻保持與政府政策指導思想的一致性。其一,應將“健康第一”教育理念樹立起來,將其作為南充市教育與體育一致努力的重要方向,在該政策的導向作用下尋求青少年全面發展的實現,使其成為對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產生有力推動作用,塑造個性的指南。其二,應將學校體育的中心地位精準確定下來,充分肯定學校體育在青少年全面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對此,南充市需最大限度地利用學校這一重要力量,對青少年體育鍛煉興趣進行激發,讓其積極主動參與體育運動及鍛煉,強健體魄,健全人格,并高效解決校內課程不足、評價機制不完善等問題。其三,建立健全清單式責任落實機制,南充市政府相關部門應在全市范圍內加大青少年體育工作的開展力度,圍繞職責劃分、落實情況以及機制運行等各個層面展開,明確清單式責任標準,細化重要職責的分配,為政策執行過程中精細化管理目標的順利高效達成提供重要保證。
3.2增強利益主體自覺意識
在當前新形勢下,南充市應在教育事業中明確學校體育這一舉措的關鍵地位,將學校體育的獨特作用充分有效發揮出來,積極主動響應體教融合重大戰略部署,加大青少年體育開展力度,從學校、社會和家庭多個層面展開,持續拓展資源需求規模。其一,建立健全多元化校園治理體系。對當前南充市學校自主發展、自我約束機制完善性較為欠缺的客觀形勢有一個清楚把握,在教育治理的過程中,政府相關部門合理向學校分權,有針對性地擴大學校辦學自主權,并為其提供相應保證。要想從真正意義上實現地方學校體育發展目標,南充市應在學校內部實施“二次分權”,在政府將權力下放給學校之后,進一步向教師、學生以及家長等各相關主體下放,全面有效提升內部治理結構完善性,打造分權共治積極局面。其二,深化體校改革,學校為改革提供助力。體教結合時期存在“學訓矛盾”的問題,并經過一定時間的發展遺留下來,進入體教融合時代以后,國家對以學校為依托的后備人才培養進行倡導,強調體校和中小學之間建立良好合作關系,通過冬夏令營等的聯合創辦實現體校功能的多元化目的,并為其文化教育水平提供有力支撐。南充市需要以體育局的力量為依托,向優秀的退役運動員發出邀請,由其進入學校進行體育教學,提升體育工作,既能為師資水平與能力提供重要保證,又能達到科學有效利用體育場館的重要目的,打造“資源對接”積極局面,將體校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
3.3提升各利益主體能動性
對學校體育的特征進行分析,非常突出的兩點即長期持久性、逐漸完善性,既是各個學校均會開設的一門課程,又是對家校社進行聯結的中堅力量,社會應積極主動為學校與家長提供幫助,更為深入地推進青少年體育及其全面發展。其一,建立健全協同組織機制。在當前體教融合的時代背景下,需要采取有效措施科學分配各類優質資源,在青少年健康發展及其體育后備優秀人才的培養方面提供重要支撐,開辟新的道路。南充市應制定與落實場地設施共享策略,在大型體育場館合理組織部分青少年體育活動,并將其作為綜合評價體系,針對青少年進場,實施免費或低收費策略,以此實現對體育運動與訓練場地問題的解決。另外,明確體育運動項目選拔規則、訓練條件以及普及程度等的不同,將其作為重要基礎,多元化青少年體育后備人才培養機構,對機構進行鼓勵,打造從訓練、提升、比賽到輸送人才的一條龍模式,以此全面有效提升青少年后備人才培養成果。其二,對競技體育資源進行積極有效引導,使其面向全民健身;基于競技體育優勢資源的支撐對群眾體育資源的欠缺進行彌補,將群眾體育和競技體育之間的隔閡有效消除,真正實現多層次、多結構體育賽事體系的構建,更好地實現對青少年愈發多樣化的體育需求的滿足。其三,對體育明星進行積極有效動員,為社會公益事業提供良好服務,將明星效應更加合理有效地發揮出來,對體育明星產生吸引作用,讓其積極參與社區活動,對自身經歷進行講解,以此產生對更多青少年的有效帶動作用,加大全民健身推廣力度。除此之外,還可以以家庭為單位,組織與明星的同臺競技活動,并對多種賽事目標等級進行設定,吸引更多體育愛好者參與。
4結語
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與希望,加強青少年體育工作十分重要。含南充市在內的各地區均應提高對青少年體育的重視程度,將其在加快加強體育強國建設中的先手棋作用充分有效發揮出來,真正成為推動群眾體育與競技體育全面發展的重要基礎。在青少年體育工作的實際開展過程中,體教融合是尤為重要的舉措之一,在此背景下,南充市學校體育與體校改革機遇與挑戰并存,需要積極主動面對各項挑戰,緊抓重要機遇,精準對標,持續加大新形勢下全面深化體教融合樣板的打造力度,真正發揮出對青少年全面發展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王世君,蔣東云,馮富生,等.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體質健康的困境與進路[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24,42(04):92-96.
[2]石陸.體教融合:青少年體育健康發展的現實困境與完善路徑[J].當代體育科技,2023,13(30):125-129.
[3]王小雙.深化體教融合背景下青少年體育發展的現實困境與應對策略[J].漢江師范學院學報,2023,43(03):140-144.
[4]康敏,閆紅橋,張佃波.學校深化體教融合視域下青少年體質健康發展機遇、問題與展望[J].青少年體育,2023(04):44-47.
[5]馬超.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發展研究[J].青少年體育,2022(12):97-99.
[6]唐潔如.體教融合背景下小學智慧體育教學改革困境與對策研究[D].南京:南京體育學院,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