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教育數字化的時代發展趨勢下,探討高職公共體育課程智慧化轉型的發展邏輯,在普適性、系統性的要求下提出高職公共體育課程智慧化轉型的實施框架與推進策略。研究認為:應搭建智慧體育平臺形成智慧生態體系、構建智慧體育管理體系營造良好環境、創建智慧體育育人機制發揮牽引作用、搭建智慧體育資源制度實現系統發展、建立智慧體育組織實現多元協同治理、建設智慧體育評價通道完善反饋機制。
關鍵詞:教育數字化;高職公共體育課程;系統性;智慧化轉型
Intelligent Transform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ducation Digitalization: Logical Base Point, Implementation Framework, and Promotion Strategy
YU Han-zhou 1,Huang Ge2
(1.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128, China)
Abstract: Under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education digitaliz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logic of intelligent transform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public sports courses, and puts forward the implementation framework and promotion strategy of intelligent transform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public sports courses under the requirements of universality and systematic. The study believes that a smart sports platform should be built to form a smart ecosystem, a smart sports management system should be built to create a good environment, a smart sports education mechanism should be created to play a leading role, a smart sports resource system should be built to achieve systematic development, a smart sports organization should be established to achieve diversified and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a smart sports evaluation channel should be built, and the feedback mechanism should be improved
Keywords: digitalization of education; Higher vocational public sports courses; systematicness;Intelligent transformation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始終貫穿人類文明,是人類文明不斷發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黨的二十大報告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進行“三位一體”統籌安排、一體部署,首次將“推進教育數字化”寫入報告,賦予了教育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中新的使命任務,明確了教育數字化未來發展的行動綱領,對教育教學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高職公共體育課程作為學校體育體系中的重要構成,具有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實現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效用,而在教育數字化背景下,高職公共體育課程在教學方法、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等方面已無法適應技術發展的進程,高職公共體育課程的教學亟需在技術加持下朝著數字化、智慧化轉變。而高職公共體育課程作為較為細化的分支領域少有針對性的研究,高職公共體育課程如何實現智慧化轉型、從哪些方面開始轉型,其實施框架與推進策略如何都需有系統的理論與實踐進行總結。
1 "教育數字化背景下高職公共體育課程智慧化轉型的邏輯基點
1.1技術演進下高職公共體育課程革新的必然之舉
《“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提出通過推進教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構建高質量教育支撐體系[1]。截至2020年,全國共有普通高校2756所,其中職業本科高校32所、高職院校1486所,合計占比55.08%,高職院校從數量上占據了高等教育領域的“半壁江山”,高職教育要實現提質增效的關鍵是要“補短板,拓強項”。而高職公共體育課程課程結構、教學質量評價體系不科學等諸多問題,是限制高職院校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因素[3]。技術創新和發展造就了社會系統內各個領域的深刻變革[4],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云計算、虛擬現實等數字技術的不斷演進,將為解決高職公共體育課程中存在的問題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因此,高職公共體育課程智慧化轉型勢在必行,但如何綜合利用數字技術實現高職公共體育課程的智慧化轉型,亟需在理論與實踐中不斷探索,才能形成科學、合理的實施方案。
1.2戰略支撐下高職公共體育課程轉型的應有之義
高職公共體育課程智慧化轉型作為含納了職業教育、學校體育、教育數字化等多元化的綜合場域,所涉及的戰略支撐較為廣泛,包括教育強國、數字強國、體育強國、健康中國等多項戰略,在多項戰略的支撐下高職公共體育課程智慧化轉型具有緊迫性、重要性、規范性,有利于充分調動各項資源促進高職公共體育課程智慧化轉型的系統化、科學化發展, 從而推動高職公共體育課程革新教學方法、教學范式、教學手段等,提高高職公共體育課程教學質量,完善高職教育體系。人才作為國家發展的重要資源,培育高素質的職業型青年領軍人才是職業教育的使命與歸宿,因此更應關注人才培育的綜合素養,而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作為人才培育中重要構成要素,高職公共體育課程仍需不斷改革創新,適應國家戰略對人才培育的要求。
1.3教學改革下高職公共體育課程創新的必經之路
2021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強化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創新教學模式和方法等[5],而高職體育教師仍存在信息化教學素養不高,課程信息化教學標準不統一,信息技術運用的工具化,信息化教學技能培訓力度不夠,信息化教學資源開發、制作能力不足等問題[6],這無疑掣肘了高職公共體育課程向智慧化轉型的發展,也正因為高職體育教師存在的諸多問題,高職公共體育課程智慧化轉型刻不容緩,教學改革下高職公共體育課程應重構教學體系,扭轉高職體育教師教學觀念,提升高職體育教師信息素養、數字素養等,需以技術創新帶動高職公共體育課程創新,借助教育數字化轉型的契機推動高職公共體育課程的智慧化轉型,及時更新發展定位與實施框架,助推高職公共體育課程全方位升級。
1.4特色辦學下高職公共體育課程變革的必要之措
高職院校在體育教學上,以加強學生的身體素質為目標,難以凸顯高職院校的辦學特色[7]。2020年教育部等九部門發布《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年)》的通知,提出加快構建縱向貫通、橫向融通的中國特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8]。高職公共體育課程若在教學內容、形式、方法、手段都與本科體育課程趨同,高職公共體育課程將成為僵硬化的復刻版本,缺乏自身特色與優勢。因此,亟需通過高職公共體育課程智慧化轉型實現其特色化發展,突出高職教育辦學特色、質量,提高數字技術在高職公共體育課程中的應用與實踐,突出教師教學和人才培育的現代化、數字化,推動高職公共體育課程在特色辦學理念下,以智慧化轉型推動高職公共體育課程變革教學內容、形式等,以就業需求為導向促進高職公共體育課程改革創新,以滿足學生個性化需求為出發點,靈活調整教學內容、方式,不斷利用數字技術打造特色體育基礎設施、形成特色體育教學觀念。
2 " 教育數字化背景下高職公共體育課程智慧化轉型的實施框架
教育數字化背景下高職公共體育課程智慧化轉型要具有普適性、系統性,仍需在規范的標準下實施,在統一的標準下積極開展理論與實踐,堅持實踐第一的原則,從實際出發制定高職公共體育課程智慧化轉型的實施框架。依據全國高等職業(專科)院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試行)中提出的課程目標、課程設置與結構、課程內容與教學方法、課程建設、組織與保障、課程評價來構建高職公共體育課程智慧化轉型的實施框架[9]。
2.1 構建課程目標完成度檢驗方案
高職公共體育課程的目標設置旨在實現學生體育基本養成和職業發展需要,但傳統高職公共體育課程關于目標完成度仍處于較為主觀的定性分析,缺乏足夠的量化支撐,而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的不斷發展,讓高職公共體育課程目標完成度有了量化的標準和技術支撐。因此,學校需搭建課程目標完成度檢驗方案,以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式檢驗學生體育基本養成目標和職業發展需要目標。如南陽師范學院搭建的智慧體育平臺,對學生體育學習、課外鍛煉、體質測試、競賽參與等相關運動數據的精確采集和科學分析[10],能精確的反映學生課前、課中、課后對體育運動項目的掌握情況,并通過數據反饋靈活調整體育課程目標,以期促進學生與高職公共體育課程的契合度,形成以課程目標為導向的智慧化高職公共體育課程體系,
2.2 優化課程設置與結構實施過程
傳統高職公共體育課程普遍存在課程設置與結構的不合理,其原因在于學生身體條件、性格、興趣、專業的差異,傳統高職公共體育課程統一化的課程設置難以滿足部分學生的要求,如體育師資限制了高職公共體育課程所能開設的項目具有明顯的局限性,學生難以按自身性格、身體條件、興趣、專業等來選擇符合自身的體育運動項目,而高職公共體育課程若要實現個性化發展,所投入的場地建設、師資配置將耗費巨大。而在課程結構上傳統高職公共體育課程與社團活動、運動訓練與競賽、課外體育鍛煉間缺乏足夠的聯系,其原因在于傳統高職公共體育課程在結構上沒有與其銜接,從而導致傳統高職公共體育課程的功能被分化。因此,亟需推動高職公共體育課程管理的智慧化,以智慧體育管理系統優化課程設置,以滿足不同層次、水平、興趣學生的需要,以大數據技術收集學生的興趣與意向,針對性設置相關課程,以智慧體育管理系統統籌課程結構,形成以興趣、水平雙結構發展的高職公共體育課程體系,推動高職公共體育課程、社團活動、運動訓練與競賽、課外體育鍛煉的縱橫銜接。
2.3 革新課程內容與教學方法體系
以往高職公共體育課程一直面臨課程內容重復與教學方法單一,具體體現在學生依據自身興趣、需求選取某項運動開展學習后,若繼續選修該運動項目則面臨學習相同課程內容的困境,打消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其原因是高職公共體育課程選修課程內容是固定的缺乏層次性、漸進性,而高職體育教師在教學方法上以掌握運動技能為導向缺乏趣味性、競技性,單調的教學方法導致學生對于體育運動厭煩,抵觸,反而進一步影響學生對基本運動技能的掌握。因此,亟需革新課程內容體系與教學方法體系,推動高職公共體育課程培育機制的智慧化,以智慧體育平臺為核心搭設鏈條化課程內容與教師研修功能,鏈條化課程內容即以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實現課程內容的分層設置,通過技術把握學生課程內容的學習程度,從而將學生編入同層次的班級學習,對于仍需繼續深化學習基礎運動技能的學生編入基礎運動技能為主導的技能學習班,對于缺乏理論知識的學生編入以理論知識學習為主導的理論學習班,對于基礎技能與理論知識掌握較好的學生編入以競賽為主導的競賽學習班,從避免課程內容的簡單重復與無效重復。
2.4 推動課程建設的區域共建共享
高職公共體育課程建設所面臨的是課程開發、教材開發、課程資源缺乏特色以及質量不高,這是基于高職院校自身的體量與本科院校有一定的差距,并且高職體育教師的人數較為稀缺,導致缺乏足夠的人力、財力等資源進行課程建設。因此,若高職院校都積極搭建智慧體育平臺,并基于智慧體育平臺實現區域內高職院校的聯動,共建共享課程、教材、資源,將實現課程建設的特色化、高質化、智慧化,積極建設新興運動項目等特色課程如氣排球、板式網球、飛盤等,以及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等地方特色課程如舞龍舞獅、毽球、高腳競速等,構建數字化課程資源滿足學生自我學習、社團活動、課下鍛煉所需,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不斷強化學生所學課程,推動學生對運動項目的熟練掌握,在整體上促進區域內給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質量以及人才培育的質量。
2.5 積極完善組織實施與保障措施
組織實施與保障措施作為高職公共體育課程智慧化轉型的實施關鍵,需完善相關制度與基礎設施建設,形成一套完善的組織實施與保障措施體系,需在課程建設的區域共建共享的基礎上,聯動區域內高職院校智慧體育平臺實施體育課程的跨區域教學,以適應學生興趣需要。其次搭建區域內校級、市級、省級三級聯賽機制,推動高職院校體育課程學練賽一體化,搭建獎勵機制對帶領學生取得競賽榮譽的指導教師以及獲取競賽名次的學生進行獎勵。在體育基礎設施方面推動高職體育場館的智慧化轉型,需利用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從硬件上優化其基礎設施如根據場景需求以多樣化智控方式實現身份識別的便捷化、場館管理的無人化等,從而減少人力成本 [11],搭設智慧體育教學輔助設備,如智能穿戴設備手環、手表等,鏈接智慧體育平臺實施教學監測,完善教學過程的智慧化管理,通過硬件軟件設施的智慧化營造良好的智慧體育環境,從而促進高職公共體育課程的全面智慧化。
3 " 教育數字化背景下高職公共體育課程智慧化轉型的推進策略
3.1 搭建智慧體育平臺形成智慧生態體系
智慧體育平臺作為高職公共體育課程智慧化轉型的技術載體,將從各方面搭建高職體育學科的智慧生態體系,而智慧體育平臺作為中樞,全面可行的技術框架是促進高職公共體育課程智慧化轉型的重點。第一,構建智慧體育平臺建設標準,國家及地方積極推動智慧體育平臺三級建設標準的構建,各省、各市、各校以區域聯動為核心積極開展實踐,各校共同委托相關公司建設智慧體育平臺,以校-市-省為縱向貫通路線,最終銜接國家智慧教育平臺,推動數據共享、區域交流、協同發展。第二,明確智慧體育平臺主體功能,如利用互聯網、物聯網、5G、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搭建包含高職公共體育課程教學、課外體育鍛煉、運動訓練與競賽、體育社團活動、體質健康測試等主體功能的服務板塊。
3.2構建智慧體育管理體系營造良好環境
高職公共體育課程智慧化轉型除了需要政策及戰略支撐,也需從管理端構建落實的路徑,而智慧體育管理體系的形成能營造智慧化發展的良好環境,智慧管理體系將是推進高職公共體育課程智慧化轉型進程的重大支撐,需從學校領導層、教師層貫通智慧體育管理體系。第一,領導層:建立數字化管理觀念,各校領導作為把控決策與執行的話事人,要具有數字化管理的思維及觀念,才能避免讓高職公共體育課程智慧化轉型成為形式之舉,推動學生檔案管理、體質數據管理、訓練及競賽管理、社團活動管理等方面的智慧化,形成與之相對應的智慧化管理體系,并銜接獎助體系及評優評獎。第二,教師層:提升體育教師數字素養,高職體育教師作為高職公共體育課程智慧化轉型的具體落實者,能否合理利用數字技術革新教學方式、進行教學管理等是衡量其智慧化轉型質量的關鍵。職業院校教師數字素養是職業院校教師適當利用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各種新興數字技術手段,對數字信息和資源進行獲取、加工、應用、管理、創新和評價的一種綜合能力[12]。因此,高職體育教師亟需提升數字素養以適應高職公共體育課程智慧化轉型需要,合理運用數字技術完善對學生的智慧化管理。
3.3 創建智慧體育育人機制發揮牽引作用
體育綜合育人是高校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13],而高職公共體育課程智慧化轉型如何更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形成終身體育的觀念,需創建智慧體育育人機制以智慧體育牽引學生主動參與體育課程、競賽、鍛煉,創新體育綜合育人新路徑。第一,推動教學-訓練-競賽-獎勵智慧化,以課堂教學為引領將學生體質數據、身體狀況錄入智慧體育平臺,通過課堂教學以及人工智能分析進行運動選材,為每個學生挑選適合自身的運動項目,以運動訓練為強化建立三級訓練網,根據學生參與意愿、興趣、水平分為三級,進行分類訓練,構建晉升途徑,培育學生運動參與積極性,強化學生對基礎運動技能的掌握,以運動競賽為深化建立三級競賽網,校-市-省級聯賽對應三級訓練網,靈活調整訓練強度、內容以適應不同學生的發展需要,以競賽獎勵機制督促學生參與訓練、競賽,智慧體育育人機制的形成,能較好的發揮學生主動性,形成良好的校園體育氛圍,持續推動高職公共體育課程的長效發展。第二,推動設備-場館智慧化,教學設備、體育場館作為高職公共體育課程的應用場景,其智慧化推動了云+端網絡的形成,以智慧穿戴設備貫穿課堂教學、課下鍛煉、社團活動、運動訓練、競賽等收集學生運動表現數據,并反饋智慧體育平臺進行智慧化分析給予分析報告,以智慧體育場館采集學生運動次數,對參與過少或過多的學生給予智慧化提醒。
3.4 搭建智慧體育資源制度實現系統發展
智慧體育資源的建設是實施高職公共體育課程智慧化轉型的重要保障,需搭建智慧體育資源制度以實現高職公共體育課程智慧化轉型的系統發展,從分類制度、共建制度、共享制度、共評制度來形成系統穩定的資源保障。第一,智慧體育資源分類制度,智慧體育資源涉及范圍較廣,若不建立分類制度,不利于學校、教師、學生對智慧體育資源的利用,同時也不方便對其進行管理。研究根據使用主體將智慧體育資源分成以下幾類:1)智慧體育數據資源,學校作為使用主體以收集學生數據以進行宏觀統籌的智慧化資源,包含體質健康、運動鍛煉、競賽成績等數據。2)智慧體育教學資源,體育教師作為使用主體以促進體育教學工作開展的智慧化資源,包含教師教學、教師教案、教師研修等。3)智慧體育學習資源,以學生為主體促進學生體育學習、鍛煉的智慧化資源,包含線上課程、校園跑app等。第二,智慧體育資源共建制度,在分類的基礎上通過整合區域類高職院校的優質資源共同完成智慧體育資源建設,以市域下的區縣為單位,每個區縣內的高職院校以智慧體育平臺為橋梁,搭建高職體育共同體,共同開發智慧體育資源。第三,智慧體育資源共享制度,構建三級共享機制即以區縣內校-校共享、區縣共享、市-市共享,由小到大推動區域內優質資源、數據的互動,推動高職公共體育課程的共同發展。第四,智慧體育資源共評制度,建立區縣優質智慧體育資源-市級智慧體育資源-省級智慧體育資源-國家級智慧體育資源共評通道并設予獎勵,推動所屬區域各校對智慧體育資源的建設,以共評制度推動智慧體育資源的高質量發展。
3.5 建立智慧體育組織實現多元協同治理
體育組織是由眾多不同性質的機構逐步形成,以參與體育活動為共同目標使人群聚集的一種社會現象,體育組織由參與人員、規章制度、目標計劃和組織資源共同構成[14]。智慧體育組織是以數字技術對傳統體育組織進行智慧化變革,實現數據采集、分析、決策、管理。而在高職院校建立智慧體育組織的目的是實現對高職教師教學、高職學生競賽、高職體育場館的多元治理,以推動高職公共體育課程智慧化轉型的發展,需從參與成員、組織形式、發展目標、設施建設來構建智慧體育組織。第一,參與成員,以高職院校體育教師為主體,充分吸納相關專家、教授、領導進行指導工作,開展相關培訓提升組織內部成員對數字技術的認知和應用,并以考核的形式考察成員的數字素養及相關能力,并根據能力將成員劃入不同級別的智慧體育組織。第二,組織形式,充分利用數字技術以線下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搭建校級智慧體育組織共同體、市級智慧體育組織共同體、省級智慧體育組織共同體,以三級智慧體育組織實現教師教學、各級聯賽、多類場館的多元治理。第三,發展目標,各級智慧體育組織形成的共同體幫助轄區高職體育教師提升數字教學能力,組織高職學生競賽收集并分析學生競賽數據,推動高職體育場館智慧化轉型升級優化基礎設施。第四,設施建設,選擇合適的數字技術提升組織運行效率和數據處理分析能力,如校級智慧體育組織以本校智慧體育平臺為依托完善教學、競賽、體測、場館治理,并根據本校實際情況擴充平臺系統和功能,維護平臺安全及隱私防護。
4 "結語
在教育數字化的背景下,高職公共體育課程的智慧化轉型不僅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實現教育公平與提升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實施智慧化轉型,不僅需要教育工作者更新觀念,積極探索適合高職院校特點的教學模式,還要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和自主學習能力。同時,教育管理部門應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與資源保障,促進各高職院校之間的經驗交流與合作,形成良性發展的教育生態。
參考文獻:
[1] 陳廷柱,管輝.教育數字化:轉型還是賦能[J].中國遠程教育,2023,43(06):11-18.
[2] 教育部.2020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EB/OL].(2022-09-14)[2024-09-24]. http://www.moe.gov.cn/jyb_sjzl/sjzl_fztjgb/202209/t20220914_660850.html.
[3] 楊朝剛,葉洪,張露.高職院校公共體育教學質量評估體系構建研究——以湖南民族職業學院為例[J].開封文化藝術職業學院學報,2020,40(10):138-139.
[4] 祝智庭,魏非,胡姣,楊淑婷.開放教育數字化轉型與融創發展:新議題、新思維、新行動[J].中國遠程教育,2023,43(06):19-28.
[5]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EB/OL].(2021-10-12)[2023-06-04].https://www.gov.cn/zhengce/2021-10/12/content_5642120.htm
[6] 呂梅軍,田野,張欽德.高職體育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現狀及提升策略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23,13(04):53-56+63.
[7] 譚麗清.職業能力導向下的高職體育教學改革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37(21):24-25.
[8] 教育部.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年)[EB/OL].(2022-09-14)[2023-06-04].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9/29/content_5548106.htm
[9] 河北政法職業學院體育部.全國高等職業(專科)院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試行)[EB/OL].(2021-09-18)[2023-06-04].http://tyb.helc.edu.cn/Html/NewsView.asp?ID=478amp;SortID=34
[10] 孔沖.基于智慧化管理的大學體育教學綜合改革模式構建與實踐[N].河南日報,2021-12-20(08)
[11] 劉周敏,黃格,張洋源.數字經濟時代下體育場館共享化建設邏輯、困境及路徑[J].體育文化導刊,2022(11):83-88+110.
[12] 周如俊.職業院校教師數字素養:內涵溯源、框架構建和實踐路向[J].江蘇高職教育,2023,23(02):11-20+72.
[13] 陳克正.關于高校發揮體育綜合育人功能的思考[J].中國高等教育,2022(01):21-23.
[14] ALAIN F,SCOTT M.Marketing the sports organization: building networks and relationships [M].New York:Routledge,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