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國有企業三年改革行動方案的實施,內部審計服務國有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作用日益顯現,尤其是2023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審計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發表“要用好審計成果,提高監督質效”的重要講話之后,如何運用內部審計成果服務國有企業的發展受到了越來越多管理人員的重視。文章簡要介紹Y集團的內部審計成果運用情況,總結內部審計成果運用的經驗和有效做法,提出了深化內部審計成果運用的有關建議,為國有企業優化內部審計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國有企業;內部審計;成果運用
1" " "研究背景、研究內容與方法
如今,審計作為經濟監督的重要方式,在國有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過程中發揮著保駕護航的作用,尤其是,對審計成果運用的不斷深化,審計的價值功能日益凸顯。近年來,審計成果運用受到廣泛關注,對于內部審計成果運用方面的要求也越來越明確。
2021年6月,中央審計委員會辦公室、審計署印發的《“十四五”國家審計工作發展規劃》指出,當
前,審計工作還有一些短板,審計成果的質量等有待提升,要不斷加強審計成果的運用,進一步延伸審計監督的廣度、深度。
2021年10月,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第二次修正后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新《審計法》規定:審計結果以及整改情況應當作為考核、任免、獎懲領導干部和制定政策、完善制度的重要參考。
2023年5月,習近平在二十屆中央審計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強調要深化審計成果運用,用好審計成果,有效發揮審計作用,增強監督合力,進一步推動審計工作的高質量發展[1]。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案例分析法、調查法以及觀察法等,主要通過對相關文獻的收集與分析,簡要闡述國有企業內部審計成果運用的必要性,然后以Y集團為例,介紹該集團內部審計成果運用的實際情況,并提出相關建議。
2" " "內部審計成果運用的重要性
近年來,國內越來越重視審計工作,黨的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通過了《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在黨中央層面,成立了中央審計委員會,委員會辦公室設在審計署,不僅加強了黨中央對審計工作的領導,也有利于構建集中統一、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審計監督體系,隨著機構改革的不斷深化,國有企業相繼成立審計與風險管理委員會,單獨設立內部審計機構,為內部審計服務企業發展提供了組織基礎[2]。在此,需要強調的是,審計機構作為組織的一部分,必須要為組織的發展服務。這不僅是審計價值的體現,也是審計機構的立身之本,因此必須做好審計成果運用工作。對于國有企業而言,內部審計成果的運用主要是指,國有企業根據內部審計機構提交的審計報告,按照公司治理監督體系的管理需要,以抓好被審計單位對審計發現問題的整改,同時根據問題對被審計單位進行責任追究、考核等,切實將審計成果運用到公司的管理當中,夯實公司管理基礎,促進公司的高質量發展。其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2.1" "內部審計成果運用可以為企業決策提供依據
隨著國有企業內部審計的作用越來越得到管理者的認可,內部審計機構發現的問題不只局限于呈現在審計報告當中,還可以以審計專報、審計調查結論等方式呈現給企業管理人員,為國有企業管理者從更全面、客觀的角度去看待企業的日常經營業務,及時了解企業存在的內部控制管理缺陷或管理風險,更有利于管理者做出科學、合理的決策行為,避免企業因決策失誤而發生損失[3]。
2.2" "內部審計成果運用可以提高企業的治理能力
內部審計機構作為國有企業治理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通過現場審計工作,實施必要的審計程序,結合審計發現的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處理意見或者建議,并以審計報告等方式呈現給企業的管理人員,有利于將審計結果向審計成果轉化,不僅充分發揮了內部審計的治理監督作用,同時還督促被審計單位通過落實審計發現問題整改,進一步規范管理行為,提升自身管理能力,實現對風險的有效防控。
2.3" "內部審計成果運用可以與其他監督形成合力
內部審計機構作為國有企業的職能部門,在日常管理當中,會經常與其他監督部門進行溝通、聯系,尤其是審計發現問題的整改,可能涉及的部門、人員較多,內部審計機構往往將相關問題同時抄送給企業內部的黨委巡察、紀檢監察等部門。與其他監督部門形成監督合力,不僅有利于對審計發現問題的整改,還有利于促進被審計單位重視審計成果的運用,共同助力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3" " "Y集團的內部審計成果運用現狀
Y集團于2020年12月成立,注冊資本2億元人民幣,是一家集公路交通養護,試驗檢測及咨詢,材料與設備研發、生產、銷售等綜合業務為一體的高新企業,現有直屬企業6家,分公司2家。自成立以來,Y集團以“樹立一流品牌,成為一流企業”為企業愿景。截至2022年12月31日,Y集團資產總額約11億元,營業收入總額約15億元,利潤總額約1億元,員工約500人,連續三年未發生重大風險事件,實現風險有效防控。
Y集團十分重視內部審計工作,自成立之初便獨立設立內部審計機構,在董事長直接領導和協管領導分管下開展內部審計工作。審計部人員編制為5人,實際到位5人(含部門負責人),均具有5年以上的審計或財務相關工作經驗。主要負責對集團公司和下屬單位貫徹落實國家重大政策措施、財務收支、經濟效益等情況進行審計;負責對集團公司所屬單位主要負責人進行經濟責任審計;負責對集團公司下屬單位實施過程跟蹤審計、完工審計等;負責對集團公司和下屬單位內部控制及風險管理審計;負責對集團公司及下屬單位實施以問題、風險為導向的各類專項審計;跟蹤督促審計發現問題和上級有關部門指出問題的整改,提升審計成果運用水平,提高內部審計服務集團公司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作用。
歷年來,審計部按照各年度審計計劃及Y集團領導有關工作安排積極開展審計工作,認真開展各類型審計項目29個,發現問題251個。具體問題如下:①公司治理及組織架構方面4個,表現為直屬企業部分業務部門職能不明確,人員崗位職責不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不健全等;②三重一大”決策方面6個,表現為個別直屬企業年度經營計劃等未經集體決策,建設方案及資金預算等重大事項未經集體決策;業務部門機構設置未經集體決策等;③內部控制管理制度設計方面10個,表現為直屬企業個別制度條款內容未及時修訂、完善,部分與公司生產經營管理密切相關的內控管理制度缺失,內控手冊未及時編制等;④內部控制管理制度執行之合同管理方面58個,表現為部分勞務隊管理人員授權委托手續缺失;部分勞務隊收方結算資料未按現場實際測量的收方數據填報;部分勞務隊結算不及時等;⑤內部控制管理制度執行之材料管理方面56個,表現為部分材料入庫由勞務隊人員簽收,未見項目管理人員簽認;部分勞務隊領用甲供材料手續缺失;部分材料出庫未見項目管理人員進行簽字確認等;⑥內部控制管理制度執行之設備管理方面43個,表現為部分機械設備進場未見辦理驗收手續、未見設備證照資料;部分機械設備安全技術交底由勞務隊人員對機手進行;部分租賃車輛所有權不屬于出租方不符合租賃合同要求等;⑦內部控制管理制度執行之工程管理方面18個,表現為部分變更未獲批先施工;部分變更已完工未獲批;部分變更資料編制不規范等;⑧內部控制管理制度執行之安全管理方面33個,表現為部分項目的班前安全教育、安全技術交底資料缺失;個別項目安全生產經費未足額計提使用;個別項目施工進行吊裝作業時,作業人員未穿戴安全防護用品等;⑨內部控制管理制度執行之財務管理方面23個,表現為部分物資材料未通過“原材料”科目進行會計核算;個別安全維護人工費未通過安全生產費相關科目進行核算;個別項目成本費用入賬不及時等。
Y集團審計部為強化審計整改,深化審計成果的運用,實行審計發現問題的清單管理機制,每一個審計項目的審計報告正式印發時,同步建立審計發現問題清單,并下發至被審計單位與相關業務的主管部門,在清單中注明審計發現問題的性質類別、涉及金額、處理意見以及審計建議等信息,由審計人員與相關業務主管部門人員共同指導、監督被審計單位按照問題清單逐條進行認領以及開展整改。
Y集團審計部為確保整改工作的有效落地,嚴格落實審計整改掛銷號管理制度,每個項目單獨制訂審計整改方案,即在審計發現問題清單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整改期限、整改責任部門/單位、整改責任人、整改歸口業務部門及負責人、整改跟蹤部門及負責人等,在整改方案中,明確相關部門人員的責任、時限,在整改工作中,加強與業務主管部門的協同合作,確保審計發現問題的真抓實改,對不認真整改、整改不及時、整改不徹底等問題,加大通報處理力度,確保審計整改工作落地、見效。
Y集團審計部為進一步深化審計成果的運用,每年度完成當年的審計工作計劃后,會對當年度的審計項目進行復盤,同時對當年度的審計結果進行總結、提煉,形成審計案例,供業務部門、下屬單位借鑒,讓有關單位以此為鑒,自行排查自行堵塞管理漏洞,夯實管理基礎,進一步擴大了審計成果的運用范圍,有效提高了審計成果的運用水平。
Y集團審計部為繼續用好審計成果,還積極將審計發現的問題線索進行分類、梳理、篩選,并按照Y集團內部大監督體系機制的要求,及時將審計發現的有價值的線索移交黨委巡視巡察部門、紀檢監察部門以及風控部門等,共享審計發現的問題與線索,著力推動黨內監督、業務監督、職能監督的高度融合,有效形成監督合力,充分發揮審計成果價值,推動Y集團實現高質量發展。
4" " "對國有企業深化內部審計成果運用的建議
如上所述,內部審計成果的運用對國有企業的高質量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結合Y集團審計部內部審計成果運用的有效做法和經驗,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4.1" "抓好審計工作質量,強化審計成果運用的理念
審計結果能否有效轉化為審計成果,關鍵在于內部審計的工作質量,審計工作質量的高低也決定了企業管理人員對內部審計工作的認可程度,所以要想企業管理人員重視內部審計工作,必須不斷提高審計人員的業務能力,包括創新審計方法、提高審計效率、提高報告撰寫能力與溝通表達能力等,進一步提高審計工作質量,還要時刻牢記審計成果運用的工作理念,切實圍繞企業管理目標,重點留意企業管理人員關注的重要業務與流程節點,深挖潛在風險事項,切實為企業管理人員排憂解難。
4.2" "抓實審計問題整改,有效確保審計成果的運用
審計發現問題的整改是審計成果運用的基礎,國有企業內部審計機構要建立、健全審計整改工作機制,并嚴格執行審計整改相關制度要求,及時建立審計發現問題清單,督促被審計單位成立整改工作小組,制訂整改工作方案,明確問題整改期限、整改責任部門/單位、整改責任人等,限期上報整改工作情況,同時,國有企業內部審計機構要組織人員扎實開展“回頭看”工作,根據被審計單位提供的整改佐證資料,核查整改落實情況,印發檢查意見,并將整改結果抄送企業組織人事部門,作為有關單位或人員的考核、獎懲依據,給被審計單位加強了問題整改的緊迫性,有效確保審計成果的進一步運用[4]。
4.3" "發揮協同聯動作用,進一步深化審計成果運用
隨著國有企業治理監督體系的不斷完善,內部審計機構要推動企業內部監督力量的整合,加強與企業黨委巡視巡察部門、紀委監察部門、風控管理部門的溝通與聯系,不僅要及時將審計發現的問題按照協同機制抄送上述有關部門,提高監督的威懾力,提高審計成果的運用[5],同時,還要加強與相關業務分管領導以及主管部門負責人的溝通,取得相關管理人員的支持與認可,有利于推動有關人員更加重視審計問題整改與審計成果的運用,主動堵塞管理漏洞,提升自身管理能力,共同服務企業高質量發展大局。
5" " "結束語
本文結合Y集團的內部審計成果運用情況,分享其內部審計成果運用的經驗和有效做法,提出了深化國有企業內部審計成果運用的幾點建議,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夠為國有企業進一步深化內部審計成果的運用提供借鑒。
主要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二十屆中央審計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
[Z].2023.
[2]鄧敏順.內部審計結果運用存在的問題及策略[J].財政監督,2020(13):92-93.
[3]中鐵四局集團有限公司.堵住“出血點”提升“增效點”強化內部審計結果運用[J].中國內部審計,2020(8):76-77.
[4]董建喬.構建中央企業內部審計結果運用體系[J].中國農業會計,2022(12):48-49.
[5]鮑國明.推動內部審計結果運用促進內部審計高質量發展
[J].中國內部審計,2020(1):7-8.
[收稿日期]2023-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