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網絡直播作為一種新興的傳播形式,正逐漸改變人們的信息消費習慣,其獨特的產業特征和發展規律引人關注。網絡直播作為新興的信息傳播方式,正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深入理解其產業特征和發展規律,對于把握這一行業的未來走向,推動其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在未來的發展中,網絡直播有望進一步拓展其應用場景,融入更多元化的內容。本文綜述了網絡直播產業特征以及其發展規律,以期為網絡直播產業相關研究和實踐提供參考。
[關鍵詞]網絡直播;產業特征;發展規律
0" " "引 言
網絡直播,作為一種新型的媒體形式,近年來在全球范圍內迅速發展,已經成為互聯網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僅改變了傳統媒體的傳播方式,也對社會經濟、文化、教育等多個領域產生了深遠影響。網絡直播的興起,使得信息的傳播更加即時、具有互動作用,也為人們提供了更多元化的娛樂和學習方式。網絡直播產業在全球范圍內呈現出爆發式增長,吸引了大量的資本和創業者,本文將對網絡直播的產業特征及發展規律進行深入探討[1]。
1" " "網絡直播發展現狀與存在問題分析
1.1" "網絡直播發展現狀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和網民規模的持續擴大,網絡直播產業呈現出蓬勃的發展態勢。這一新興的互聯網文化業態逐漸進入更多人的視野,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20年,中國直播行業的市場規模達到了驚人的1826億元,較2019年同比增長了30.4%。這一增長主要得益于疫情期間宅經濟的影響,用戶上網時間明顯增多,觀看直播的人數也呈現出爆發式增長[2]。許多人宅在家里通過網絡購物,在電商帶貨直播的帶動下,直播行業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
截至2021年6月,我國網絡直播用戶規模已經達到了6.38億,與2020年同期相比增長了47.2%,占網民整體的63.1%。這一數據充分說明了網絡直播在當前社會中的重要地位。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深入發展,網絡直播生態鏈備受關注,網絡直播用戶規模持續上升,直播行業擁有巨大的市場發展空間。
然而,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和觀眾需求的多樣化,網絡直播行業也面臨著一些挑戰。例如,近兩年來,直播主播頻繁出現負面事件,這使得直播平臺需要加強自身監管,集中資源優勢發展壯大。此外,“直播+”模式持續發展,在線直播的商業價值將進一步開發。但同時,直播內容生產門檻被大幅降低,裂變能力強、互動性高的私域營銷直播成為發展趨勢。
總體來說,網絡直播行業在我國迅速嶄露頭角,成為新媒體時代的一大亮點。從2010年年初至今,行業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和體系。未來,隨著技術的進一步深入發展和市場的不斷拓展,網絡直播行業仍將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和市場空間。為了應對挑戰并抓住機遇,直播平臺需要不斷創新和完善自身的運營模式,提高內容質量,加大監管力度,以實現可持續發展[3]。
1.2" "網絡直播存在問題分析
1.2.1" "內容低俗化問題
色情、暴力等違法違規內容泛濫,對青少年產生不良影響。應加強內容監管,凈化網絡直播環境,完善法律法規,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建立舉報機制,鼓勵公眾參與監督。
1.2.2" "消費者權益保護不足
虛假宣傳、欺詐行為頻發,售后服務不完善,消費者維權困難。應加強保護消費者權益,提高行業服務質量,加強對直播平臺的資質審查和信用評價,完善售后服務體系,提高消費者維權效率[4]。
1.2.3" "行業監管不力
準入門檻低,行業競爭激烈,監管部門對直播平臺的監管力度不夠。應加強行業監管,規范市場秩序,提高準入門檻,引導行業健康發展,加大執法力度,嚴懲違法違規行為。
1.2.4" "技術與文化因素對消費者審美的影響
技術發展導致消費者審美個性化被重塑,文化因素對消費者消費決策產生影響。應引導技術與文化因素的健康發展,培養消費者獨立審美能力,抵制不良風氣影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升消費者文化素養[5]。
2" " "網絡直播的產業特征
2.1" "實時互動性強
網絡直播的最大特點是實時互動,在網絡直播中,觀眾可以通過彈幕、評論等方式與主播進行實時交流,這種互動性使得網絡直播具有極高的用戶黏性。主播可以根據觀眾的反饋及時調整直播內容,提高觀眾的參與度和滿意度。與傳統媒體相比,網絡直播能夠實時接收觀眾反饋,形成即時互動,這種實時的互動性不僅增強了觀眾的參與感,也為主播與觀眾之間的情感交流提供了平臺。其次,網絡直播具有鮮明的社交屬性。直播平臺不僅是一個信息傳播工具,更是一個社交場所,用戶可以在這里建立關系、分享經驗,形成獨特的社區文化[6]。
2.2" "內容豐富多樣化
網絡直播涵蓋了各種各樣的內容,內容涵蓋了娛樂、教育、生活等各個領域,滿足了不同用戶的需求。無論是音樂、舞蹈、游戲,還是美食、旅游、健身、教育等,都可以在網絡直播中找到,這種內容多樣性不僅滿足了不同群體的需求,還使每個人都能在網絡直播中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內容[7]。
2.3" "技術驅動
網絡直播的發展離不開先進的技術支持,包括流媒體技術、云計算技術、大數據技術等。這些技術保證了直播的流暢性、穩定性和個性化,也為直播的數據分析和精準營銷提供了可能[8]。
2.4" "商業模式多樣具有價值性
網絡直播的商業價值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如廣告植入與直播帶貨,網絡直播的商業模式包括廣告模式、付費模式、打賞模式等,這些模式為網絡直播的盈利提供了可能。廣告模式是最常見的商業模式,品牌商通過植入廣告獲取收入并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銷售額;付費模式是用戶為觀看特定內容付費;打賞模式是用戶對主播的支持和鼓勵,主播可以通過接受打賞獲取收入。通過直播帶貨,主播可以通過直播向觀眾推銷商品,實現流量變現[9]。
3" " "網絡直播的發展趨勢與規律
3.1" "網絡直播的發展趨勢
隨著5G技術的普及和人工智能的發展,網絡直播產業將迎來更多的發展機遇。一方面,5G技術的高速度、低延遲和大容量將為網絡直播提供更好的技術支撐;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將在內容推薦、互動體驗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進一步提高網絡直播的用戶體驗。政策監管對網絡直播的發展也有重要影響。合理的監管能夠規范市場秩序,推動產業健康、有序發展;反之,則可能制約其活力,阻礙發展。因此,如何在保障健康發展的前提下充分釋放網絡直播的活力,是監管部門面臨的重要課題[10]。
3.2" "網絡直播的發展規律
3.2.1" "從野蠻生長到規范發展
直播行業起源于2005年,但真正爆發是在2016年。從最初的PC端直播,到后來的移動端直播,直播內容也從單一的秀場直播逐漸滲透到電商、體育、教育、社交等多個領域。網絡直播在初期階段,由于監管不力,出現了一些亂象,如低俗內容、虛假宣傳等。為了確保行業的健康發展,國家相關部門已經開始對網絡直播行業進行專項整治,對違法違規的行為進行了嚴格的打擊,隨著政府對網絡直播的監管力度加大,網絡直播行業正在逐步走向規范,這不僅是為了防止不良信息的傳播,也是為了保護用戶的權益[11]。同時,各大平臺也在加強對直播內容的審核和管理,提高主播素質,營造一個良好的網絡直播環境。然而,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和不斷變化的用戶需求,網絡直播行業仍然面臨著諸多挑戰,如如何保持創新能力、如何提高用戶體驗、如何在合規的前提下實現可持續發展等。
3.2.2" "從內容競爭到平臺競爭
在初期階段,網絡直播的競爭主要集中在內容上。但隨著行業的發展,平臺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平臺的規模和影響力成為決定其競爭力的關鍵因素。平臺需要提供優質的服務,吸引和留住用戶,同時也需要不斷創新,滿足用戶的需求[12]。
3.2.3" "從單一模式到多元模式
網絡直播的商業模式正在從單一的廣告模式向多元化的模式轉變,包括付費模式、打賞模式、電商模式等。這些模式不僅可以為平臺帶來更多的收入,也可以為用戶提供更多的選擇[13]。隨著互聯網的高速發展與網民規模的持續增加,網絡直播產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中國網絡表演(直播)行業發展報告(2021—2022)》顯示,2021年我國網絡表演(直播)行業市場規模達到了1 844.42億元,主播賬號累計近1.4億個。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直播帶貨成為一種新的銷售模式,網絡直播的覆蓋用戶規模更是超過了5.6億人。
3.2.4" "從線下到線上線下融合
隨著技術的發展,網絡直播正在從線下走向線上線下融合,如線上直播+線下活動、線上直播+線下購物等。這種融合不僅可以擴大直播的影響力,也可以為用戶提供更豐富的體驗[14]。
3.2.5" "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它的發展與互聯網技術的進步緊密相連。隨著5G、AI等新技術的普及,網絡直播在畫質、流暢度等方面將會有質的飛躍,這將進一步推動其發展。這些技術為直播帶來了更多的互動性和趣味性,也為主播和觀眾提供了更加豐富和多樣的體驗,例如通過AR技術,觀眾可以在直播中看到虛擬的商品展示和試穿效果;通過VR技術,觀眾可以身臨其境地參與到直播場景中,感受到更加真實的體驗。此外,短視頻、直播+社交等新興業態也在不斷涌現,為網絡直播行業帶來更多的可能性和發展空間。其次,內容創新在網絡直播的發展中起到關鍵作用。只有提供豐富、優質的內容,才能吸引并留住觀眾,從而促使產業持續發展[15]。綜上所述,網絡直播行業的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技術、市場、用戶、內容和規范等多個方面。在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市場的不斷擴大,網絡直播行業仍然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4" " "結 論
網絡直播作為一種新型的媒體形式,其產業特征和發展規律具有明顯的特點。隨著技術的發展和市場的變化,網絡直播行業將會有更多的創新和變革。同時,政府也需要加強對網絡直播行業的監管,以促進其健康、有序的發展。對于用戶來說,網絡直播不僅是一種娛樂方式,也是一種學習和交流的方式。例如,在線教育、遠程辦公、電商直播等領域都可能成為網絡直播新的增長點。此外,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技術的融合也將為網絡直播帶來更多可能性,使觀眾能夠沉浸式參與到直播過程中。
同時,隨著網絡直播的普及,其社會影響力也將逐漸擴大。網絡直播有望成為社會公共議題的重要傳播渠道,為社會輿論場注入新的活力。同時,網絡直播也面臨如何保證信息真實性和公序良俗的問題。因此,除了技術進步和內容創新,提升網絡直播行業的道德水準和社會責任感也尤為重要。未來,只有不斷創新、緊跟時代步伐、尊重公共價值,網絡直播行業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更好地服務于社會和人民。
網絡直播以其獨特的實時互動性、內容多樣性和商業價值性,正逐漸成為人們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網絡直播產業將迎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我們期待網絡直播產業在滿足人們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時,也能為社會創造更多的價值。
主要參考文獻
[1]張玲. 重構與破圈:廣播電視媒體直播帶貨發展研究[J]. 視聽理論與實踐,2023(6):91-96.
[2]盛虎,張開陽,李靜怡. 內容、用戶和收入:網絡視頻平臺差異化管理模式研究[J]. 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3,31(11):26-44.
[3]顧小偉. 電商直播與消費模式認同的變化:以東方甄選為例 [J]. 學海,2023(6):43-51.
[4]夏燾. 直播帶貨助力農產品營銷策略[J]. 全國流通經濟,2023(21):40-43.
[5]郭甜甜,劉麗萍,劉春燕,等. 數字經濟時代下體育網絡直播類型識別及研究綜述[C]//中國體育科學學會. 第十三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集——專題報告(體育產業分會). 西安交通大學體育中心,2023.
[6]王晴,闞中華. 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的涉農直播電商生態系統探析[J]. 武漢商學院學報,2023,37(5):67-73.
[7]王勝源,王珍. 我國直播電商研究的基本脈絡與熱點議題[J]. 新媒體研究,2023,9(20):1-7,28.
[8]胡雨桐,劉立榮,袁淑蕓. 基于扎根理論的用戶持續使用直播電商的影響因素與機制模型研究:以李佳琦直播間為例
[J]. 梧州學院學報,2023,33(5):7-21.
[9]劉敏. 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直播電商人才培養的價值、困境與路徑[J]. 湖南教育(C版),2023(10):48-50.
[10]田維鋼,趙海蘊,劉有鵬. 我國網絡視頻監管政策的演進表征及作用機理探究[J]. 中國新聞傳播研究,2023(1): 202-214.
[11]葉雨繁,魏依柯,瞿建平. 杭州市直播電商生態企業空間格局演化與類型分異特征[C]//中國城市規劃學會. 人民城市,規劃賦能——2022中國城市規劃年會論文集(14區域規劃與城市經濟). 浙江工業大學,2023.
[12]趙祎慧. 網絡服務場景對農產品直播間流量影響分析研究 [J]. 現代農機,2023(5):56-59.
[13]孫玉,史后波. 基于客戶讓渡價值理論的農副產品直播帶貨研究:以東方甄選為例[J]. 綏化學院學報,2023,43(9):5-7.
[14]劉婷艷. 直播帶貨中用戶信息交互行為及信息交互效果評價研究[D]. 長春:吉林大學,2023.
[15]王廣瓏. 數字經濟賦能背景下農產品直播電商營銷策略
[J]. 全國流通經濟,2023(15):84-87.
[收稿日期]2023-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