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了解大學生體育健康知識知曉現狀及其影響因素,為高校開展體育健康知識宣傳教育提供建議。方法 采用隨機抽樣,對河南省高校1536名在校大學生開展體育健康知識知曉現狀問卷調查,并對其影響因素進行二元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 大學生體育健康知識總知曉率為75.2%;運動生理健康知識維度及體質健康測試知識維度多個條目知曉率均≤80%;專科(OR =0.632,95% CI:0.499~0.800)、大三(OR =0.492,95% CI:0.361~0.670)、大四(OR =0.289,95% CI:0.206~0.405)、大五(OR =0.280,95% CI:0.115~0.678)、≥2501(元)(OR =0.472,95% CI:0.297~0.749)、最近體測結果良好(OR =0.485,95% CI:0.376~0.624)、最近體測結果合格(OR =0.188,95% CI:0.126~0.282)、最近體測結果不及格(OR =0.119,95% CI:0.065~0.219)顯著影響大學生體育健康知識知曉水平。結論 大學生體育健康知識知曉率整體較低,尤其是在運動生理健康知識、體質健康測試知識等方面。建議針對不同特征的大學生群體加強體育健康相關知識宣傳教育力度。
【關鍵詞】 大學生 體育運動 健康知識 知曉現狀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中圖分類號:G804.49;G807.4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24.27.000
基金項目:河南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2024-ZZJH-455)。
備注:無
作者簡介:張少嚴(1994—),男,碩士研究生,初級-助教; 研究方向為健康促進與健康教育學。
通信作者:張少嚴(1994—),男,碩士研究生,初級-助教; 研究方向為健康促進與健康教育學,778383558@qq.com。
普通作者:孫締英(1987—),男,碩士研究生,中級-講師; 研究方向為體育教育學。
時靜宇(1995—),男,碩士研究生,初級-助教; 研究方向為體育健康促進。
基金項目:河南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2024-ZZJH-455)
第一作者/通訊作者:張少嚴,1994年,男,碩士研究生,助教,主要研究方向:健康促進與健康教育學;E-mail:778383558@qq.com;
第二作者:孫締英,1987年,男,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學。
第三作者:時靜宇,1995年,男,碩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體育健康促進。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knowled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in the context of \"sports power\"
Zhang Shaoyan*;Sun Danying Shi Jingyu
Henan Water Conservancy and Environment Vocational College"" Henan Zhengzhou 450000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knowled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to provide suggestions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carry out the promo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knowledge. Method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on 1536 college students in Henan Province by random sampling, and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performed to analyze their influencing factors. Results The total awareness rate of college students' physical health knowledge was 75.2%; The awareness rate of multiple items in the dimension of exercise physiology health knowledge and physical health test knowledge dimension was ≤ 80%; the knowledge rate of specialties (OR = 0.632, 95% CI: 0.499~0.800), juniors (OR = 0.492, 95% CI: 0.361~0.670), seniors (OR = 0.289, 95% CI: 0.206~0.405), junior (OR = 0.280, 95% CI: 0.115~0.678), ≥2501 (OR = 0.472, 95% CI: 0.297~0.749), and good results on recent physical test (OR = 0.485, 95% CI: 0.376~0.624), Pass in recent physical test result (OR = 0.188, 95% CI: 0.126~0.282), and Fail in recent physical test result (OR = 0.119, 95% CI: 0.065~0.219) significantly affected the level of college students' physical fitness knowledge. Conclusion The knowledge level of college students' sports and health knowledge is low, especially in the knowledge of exercise physiological health, physical fitness test, etc. It is recommended to further strengthen the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sports and health related knowledge for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 groups.
【Keywords】college students;Physical activity;Health literacy;Knowledge rate
2019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頒布《體育強國建設綱要》中指出,到2035年,青少年體育服務體系更加健全,其身體素養及健康狀況明顯改善[1]。但研究發現,我國高校大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目前仍處于較低水平[2-3]。依據知信行理論:知識是建立積極態度,進而改變健康相關行為的基礎[4],想要改善大學生健康狀況及其健康素養水平,首先要了解其對體育健康知識的知曉程度。因此,在“體育強國”背景下,了解當代大學生體育健康知識知曉水平及其影響因素,對促進大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提升有著重要的意義。本研究將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對河南省高校在校大學生體育健康知識知曉現狀及影響因素進行調查分析,以期為后期高校開展大學生體育健康知識宣傳教育活動提供建議參考。
1 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以大學生體育健康知識知曉現狀及其影響因素為研究對象,以河南省高校在校大學生為調查對象。采用隨機抽樣方法,選取河南省高校(本科、專科)1536名在校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
1.2 調查方法
由課題組成員查閱相關書籍文獻[5-8],自行設計結構式問卷。問卷由課題組成員及調査員通過問卷星電子問卷及紙質問卷方法發放收回。調査內容包括:①個人基本情況:性別、學歷層次、生源地等8個方面。②大學生體育健康知識:問卷主要包含體育健康相關概念知識、運動生理健康知識、體質健康測試知識、運動鍛煉知識、體育品德知識5個方面共計25個條目,各條目均為單項選擇題。采用Likert量表5級打分法(1分為“完全不了解”,5級為“非常了解”)。當條目得分為4分或5分時定義為知曉該條目內容;當條目得分為1分、2分及3分時定義為不知曉該條目內容。總知曉率(%)=知曉條目數合計/(知曉人數×25)×100%;全部知曉率(%)=25個條目全知曉人數/答題人數×100%;各條目知曉率(%)=各條目知曉人數/答題人數×100%。當知曉率≥80%定義為優秀。
1.3 統計分析
運用Excel、SPSS26.0進行收集整理數據及數據統計分析。基本情況采用一般描述性計數方法;影響因素分析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單因素ANOVA檢驗及二元Logistic回歸。以α=0.05作為檢驗水準,以Plt;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基本情況
本次調查最終共收集有效問卷1536份。其中男生837人,占54.5%;女生699人,占45.5%;本科874人,占56.9%;專科662人,占43.1%;不同的性別、學歷層次、生源地等8各方面的大學生體育健康知識的全部知曉率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見表1。
2.2 大學生體育健康知識知曉率情況
大學生體育健康知識總知曉率為75.2%。知曉率超過80%共有17個條目。其中體育健康相關概念知識條目1“健康包括軀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運動生理健康知識條目3“健康成年人心率次數為60~100次/分鐘”、條目4“健康成年人運動后心率次數計算方式:最低運動心率=(220—實際年齡)×0.6”、條目5“健康成年人正常血壓值(高壓/低壓)范圍為120/90mmHg”、條目6“健康成年人運動后正常血壓值(高壓/低壓)的變化范圍為20~40mmHg”、條目7“健康成年人正常體脂(男性/女性)范圍:15%~18%/20%~25%”、條目8“體重指數BMI(身高/體重的平方)公式及正常體重的BMI值是18.5≤BMIlt;23.9”;體質健康測試知識條目9“短跑、長跑主要反映機體的爆發力、耐力及心肺功能等綜合素質”、條目10“肺活量體質量指數反映心肺功能情況”,以上9個條目均≤80%。另體育健康相關概念知識維度條目2“體育鍛煉可以增強體質,增進健康,有助于智力的發展和道德品質的培養”知曉率最高,為86.9%;運動生理健康知識維度的條目7“健康成年人正常體脂(男性/女性)范圍:15%~18%/20%~25%”知曉率最低,僅為55.0%。見表2。
2.3 大學生體育健康知識知曉率影響因素分析
將大學生體育健康知識總知曉率(取中位數為分界,賦值低=1,高=2)作為因變量,將單因素分析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的變量性別(男=1、女=2)、學歷層次(本科=1、專科=2)、年級(大一=1、大二=2、大三=3、大四=4、大五=5)、專業(理工科=1、文史科=2)、生源地(城鎮=1、農村=2)、每月可支配收入(≤1500=1、1501-2000=2、2001-2500=3、≥2501=4)、有無亞健康癥狀(有=1、無=2)、最近一次體質健康測評結果(優秀=1、良好=2、合格=3、不及格=4)作為自變量,進行二元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專科(OR =0.632,95% CI:0.499~0.800)、大三(OR =0.492,95% CI:0.361~0.670)、大四(OR =0.289,95% CI:0.206~0.405)、大五(OR =0.280,95% CI:0.115~0.678)、≥2501(元)(OR =0.472,95% CI:0.297~0.749)、最近體測結果良好(OR =0.485,95% CI:0.376~0.624)、最近體測結果合格(OR =0.188,95% CI:0.126~0.282)、最近體測結果不及格(OR =0.119,95% CI:0.065~0.219)顯著影響大學生體育健康知識的知曉水平。見表3。
3 討論與建議
調查研究顯示:大學生體育健康知識知曉率較低且各條目得分差異較大,其中運動生理健康知識維度、體質健康測試知識維度各條目知曉率較低;運動防護知識維度各條目知曉率較高,這一結果與黃家成、李建鑫等人的研究結果一致[9-10]。筆者分析主要是由于兩方面原因:第一,目前多數高校存在體育教學及其相關健康宣傳教育內容較為單一的現象,體育教學少有運動生理健康知識的融入[11]。第二,大學生自身對運動生理健康知識的儲備量不足。另進一步研究發現,不同年級、不同學歷層次及不同每月可支配收入顯著影響大學生體育健康知識的知曉率。筆者分析認為有可能是由于不同年級學生在校學習任務的不同安排直接決定了其是否有充足業余時間去了解體育健康知識,加之其學歷層次及經濟水平又可間接反映出其相匹配的獲取知識能力和日常對生活的要求,故最終直接影響大學生對體育健康知識的掌握了解程度。
因此,高校在今后的體育教學及其相關健康宣傳教育中,首先,補充運動生理健康知識部分的教學內容。提高體育健康課程教學質量,進一步完善體育教學目標及考核評價體系,從而豐富大學生體育健康知識體系。其次,構建線上線下混合式教育教學模式。充分發揮智慧樹、慕課等線上課程便捷優勢,加大課余時間體育健康知識的宣傳教育力度,以體育健康知識專題講座的形式,拓寬大學生課余時間獲取體育健康知識渠道,提高大學生運動生理健康知識儲備量,重點講解運動生理相關的健康知識和科學鍛煉方法,進一步加強大學生體育健康防護意識和能力,增強其養成健康運動鍛煉習慣的信心。最后,完善大學生體育健康宣傳教育機制。充分發揮高校大學生體育社團優勢,建立激勵機制,鼓勵大學生日常定期開展體育健康知識教育活動,開展演講、板報、講座等多種形式的體育健康知識宣傳活動,對活動中優秀的作品給予適當的嘉獎與鼓勵,進一步提升大學生學習體育健康知識的積極性。
4.小結
綜上所述,大學生體育健康知識知曉率較低,有待進一步提高,學歷層次、年級、每月可支配收入、體測結果是影響大學生體育健康知識知曉率的主要因素。建議各高校體育教育工作者在今后的大學生體育健康知識宣傳教育中,應在不同特征的大學生人群中開展廣泛的健康教育。本研究的不足之處在于某些分析變量劃分過細,加之研究對象僅涉及河南省部分高校,調查范圍及樣本量的代表性可能不足,導致在因素分析中出現某一層樣本量較少及其結果不穩定的情況,后期有待增加其樣本量開展進一步的研究分析。
參考文獻
[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體育強國建設綱要的通知.[EB/OL].(2019-09-02)[2024-8-01].http://www.gov.cn/xinwen/content5426485.htm
[2]袁雪晴,于天賀,李路旋,等.河北省大學生健康素養水平與健康狀況的關系研究[J].中國健康教育,2018,34(12):1072-1075+1089.
[3]李長振,林文弢.健康中國視域下高校大學生主動健康促進的管理機制構建[J].體育學刊,2023,30(02):89-94.
[4]何小易.基于知信行理論的大學生體育鍛煉行為習慣改善研究[D].重慶.重慶工商大學,2022.
[5]榮湘江.劉華等.體育康復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23.
[6]潘華山.王艷.運動醫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22.
[7]姚鴻恩.體育保健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8]郎松亭.李堅.體育與健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9]黃家成,張守忠,李建鑫,等.哈爾濱市高校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知識知曉情況及影響因素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24,14(13):174-177.
[10]李建鑫,黃家成,焉石.高校體育教學中大學生運動生理學知識知曉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23,13(33):10-12+16.
[11]李垂坤.一流課程背景下基于OBE理念的運動生理學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23,13(18):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