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財務報表分析是企業財務管理的重中之重,通過財務報表分析,企業經營者能夠真實掌握企業的財務狀況,了解企業當前的經營情況,保證財務信息公開透明,規避財務風險。基于此,本文圍繞企業財務管理與財務報表分析展開了研究,在闡述財務報表分析重要性的基礎上,分析了當前企業財務報表分析中存在的問題,探討了加強財務報表分析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運用策略,以期為提高企業財務管理水平、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企業;財務管理;財務報表分析;運用策略
在一般情況下,企業財務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通過對比、分析財務報表數據,企業管理層能夠真實了解企業當前的財務狀況與經營成果,從而做出科學的經營決策。隨著企業經營規模的不斷擴大,財務管理的覆蓋范圍越發廣泛,財務報表分析在財務管理中的重要性也日益凸顯。在開展財務報表分析時,企業需要合理選用報表分析方法,深度挖掘財務報表數據的價值,為財務管理與經營活動提供數據支持。
(一)有助于管理層了解企業真實財務狀況
財務報表詳細記錄了企業一定時期內的財務活動開展情況,有助于企業管理層及時了解企業的財務狀況,以便做出合理的決策。例如,資產負債表詳細記錄了企業所擁有的各類資產,客觀揭示了企業的短期與長期債務情況。通過分析資產負債表,企業管理層能夠了解企業的資產結構與償債能力,客觀評估企業的財務穩定性和債務風險。
(二)有助于債權人評估企業的盈利能力
財務報表分析是債權人評估企業經營活動開展情況和企業盈利能力的關鍵手段。財務報表信息能夠深入揭示企業的盈利能力、運營效率、償債能力,便于債權人準確掌握企業的經濟實力與未來發展潛力,進而做出更加精確、明智的決策。[1]例如,通過分析利潤表,債權人可以了解企業近期的收入與支出情況,進而科學評估企業的盈利能力;通過分析現金流量表,債權人可以評估企業的經營風險與流動性風險,準確掌握企業一定時期內的資金流動情況,并根據資金周轉速度判斷企業的經營情況。
(三)有助于企業規避財務風險
財務報表數據源于企業日常運營中的各項交易和事項。通過分析財務報表,企業管理層能夠更好地了解當前企業的經營現狀與資金運轉情況,動態跟蹤財務活動,規范財務管理行為,進而規避財務風險。例如,通過分析財務報表,企業管理層能夠了解企業內部的生產成本,明確內部開支是否合理、手續是否規范、票據是否合法、預算是否支出等,進而降低違規操作帶來的風險。再例如,通過分析財務報表,企業管理層可以準確判斷存貨周轉率,細化存貨采購計劃,從而加快資金回籠速度,降低資金風險。
(四)有助于管理層做出經營決策
財務報表是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的綜合反映,為企業管理層的經營決策提供了必要的數據支持。例如,通過分析財務報表,企業管理層可以掌握不同產品線的獲利狀況,并結合市場及行業實際,制訂未來發展規劃。
(一)財務報表分析意識薄弱
部分企業不重視財務報表分析工作,財務報表分析意識薄弱,導致財務報表分析的作用難以得到充分發揮。事實上,財務報表分析是管理會計的重要職責。然而,部分企業尚未建立系統的管理會計體系,也缺乏專門的管理會計人員,財務報表分析工作主要由財務人員負責。[2]財務人員不熟悉管理會計的工作流程,且缺乏財務報表分析方面的知識和經驗,因此,他們難以充分發揮個人價值,也無法通過財務報表分析為企業經營決策提供可靠的支持。
(二)財務報表數據真實性不足
財務報表分析是一項嚴謹性較強的工作。然而,部分企業在處理財務數據時不夠細致,對數據構成及數據的真實性把控不嚴,導致財務報表數據缺乏真實性而引發一系列問題。在一般情況下,企業在編制財務報表時,往往會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尺度來記錄相關數據。這種記錄方法存在較大的誤差,無法保證報表數據的準確性,難以真實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無法為企業決策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持。另外,部分企業編制的財務報表較為片面,沒有匯總、整合前期數據,甚至存在原始憑證記錄有偏差的問題。
(三)財務報表分析模式不科學
由于財務報表種類較多,財務報表分析方法多種多樣,因此,企業在分析財務報表時難以保證精確性。[3]同時,部分企業的財務人員在分析財務報表時,存在以下問題:①沒有結合企業經營實際選擇合適的財務報表分析方法,或者選擇的分析方法過于單一,難以全面揭示企業當前的財務狀況;②過于重視靜態分析,對行業發展動態、時間序列的關注度不高,導致財務報表信息的可比性不足,分析結果缺乏前瞻性;③主觀性較強,導致財務報表分析結果的客觀性不足,難以真實反映企業經營情況。
(四)忽視非財務信息
在財務報表分析過程中,企業應堅持全面性要求,不僅要評估企業財務活動效果,還要關注生產經營、市場營銷等領域。目前,部分企業在開展財務報表分析時,密切關注財務信息,而忽視戰略規劃、市場環境等非財務信息,從而嚴重影響財務報表分析的準確性。例如,在分析利潤表時,財務人員可能只關注營業成本、營業收入等關鍵指標,而忽視競爭環境、客戶需求等業務指標。如此一來,財務人員就難以通過財務報表分析,為企業管理層制訂財務及業務計劃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持。
(一)增強財務報表分析意識
為了促進財務報表分析工作的有序開展,企業要提高對財務報表分析的重視程度,突出財務報表分析在財務管理中的地位,通過內部宣傳、管理轉型等方式,增強相關人員的財務報表分析意識。
首先,企業管理層要以身作則,充分認識到財務報表分析的重要性,并加大內部宣傳力度,組織各部門配合財務人員有序落實財務報表分析工作,以真實反映企業實際經營情況。
其次,企業要推進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突破傳統財務模式的限制,將財務管理移到業務前端,使企業的管理決策更加科學;加強專業人才培養,最大限度地保障財務報表分析的專業性。
最后,企業應將財務報表分析工作開展情況納入績效考核體系,與部門業績、人員績效掛鉤,引導更多員工積極參與財務報表分析工作,提高財務報表分析的質量和效率。
(二)保障財務報表數據的真實性
企業要認真梳理三大報表及相關數據的內在關系,做好財務數據收集、匯總等工作,嚴格審核財務報表編制流程,以確保財務報表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為財務報表分析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4]首先,在編制資產負債表的過程中,財務人員需要明確資產負債表的未分配利潤和利潤表的凈利潤之間的鉤稽關系,并檢驗報表數據的真實性。其次,財務人員需要提高對現金流量表分析的重視程度,準確掌握企業現金流狀況,以保證報表分析的準確性。最后,財務人員應結合生產經營特點,嚴格審核利潤表中的銷售毛利率、銷售成本率、銷售費用比例等指標,核查銀行流水,確保報表數據與經營實際相契合,以保障財務報表數據的真實性。
(三)合理選擇報表分析方法
企業要結合當前經營發展情況,靈活選擇適宜的財務報表分析方法,并通過多種方法的相互補充與印證,深度挖掘財務報表數據的價值。
1.比較分析法
通過比較分析法,財務人員能夠以財務報表數據為依據,將某項財務指標與性質相同的指標評價標準進行對比,找出數據差異,以真實揭示企業經營情況、財務狀況以及現金流量情況,客觀判斷企業經營狀況是否良好。
2.趨勢分析法
在特定會計期間,財務人員可以通過趨勢分析法,對比財務報表內某項數據指標在一定時期內的增減情況,并確定其增減變動的方向、數額,以掌握該項數據的變動趨勢,及時發現異常變動。
3.因素分析法
通過因素分析法,財務人員可以根據財務指標與其影響因素之間的關系,確定各因素對財務指標帶來的影響。[5]值得注意的是,財務人員需要在綜合考慮戰略決策、經營環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基礎上,將定量分析方法與定性分析方法結合,以更全面地了解企業的經營績效與財務狀況,制定科學的財務管理策略。
(四)綜合考慮非財務因素
在開展財務報表分析時,企業需要明確財務指標與非財務指標之間的關系,在關注財務指標的同時,綜合衡量市場需求、競爭環境、產品質量等非財務指標因素,保證財務報表分析的全面性與準確性,以便獲得更有效的分析結果。
市場需求變化會對企業的產品銷售情況產生直接影響。當市場需求減少時,企業的銷售額將隨之下降。因此,財務人員需要時刻關注市場發展趨勢,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來明確財務報表分析的重點,綜合分析財務指標與非財務指標,以增強財務報表分析效果。
競爭環境會影響企業的財務表現。在經營過程中,當出現市場份額浮動、產品定價調整等問題時,財務人員需要密切關注并及時分析財務報表相關數據,為業務部門調整營銷策略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持。
產品質量直接影響著產品銷售額、市場份額與客戶滿意度。優質的產品能夠提高企業銷售額,擴大企業業務范疇,幫助企業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因此,在開展財務報表分析時,財務人員應密切關注產品質量,全面分析產品質量對企業財務狀況的影響,確保財務報表分析結果的全面性與可靠性。
財務報表分析質量間接反映了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與企業的發展戰略息息相關。因此,企業應從財務管理的角度出發,加深對財務報表分析工作的認識,樹立良好的財務報表分析意識,合理選擇財務報表分析方法,綜合衡量財務及非財務指標,確保財務報表分析工作順利開展,為管理層決策提供更加精準和有價值的財務信息。
參考文獻:
[1] 楊娟.財務報表分析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作用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24(07):169-172.
[2] 朱曉琦.淺議財務報表分析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作用[J].天津經濟,2024(02):47-49.
[3] 張陽.如何加強財務報表分析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商界,2024(02):140-141.
[4] 朱敬彤.淺談財務報表分析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應用[J].財訊,2024(03):174-176.
[5] 勾凌敏.財務報表分析在民營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應用探討[J].現代營銷(上旬刊),2024(01):64-66.
(作者單位:成都新潮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