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聲,這一深受群眾歡迎的傳統藝術,以簡單的表演形式和道具為人們帶來了無盡的歡樂。在山東省嘉祥縣實驗小學雙橋校區,筆者提出了一種別開生面的教學方式——校園相聲,即將相聲藝術與語文教學中的“聽、說、讀、寫、練”相結合,同時融入音樂、體育、美術、舞蹈等多個學科,不僅實現了各學科的有機融合,而且提升了學生的藝術修養和綜合素質。為了拓展校園相聲的學科融合,助推“泛在學習”,學校積極構建數字化場景。
搭建數字化平臺,打造學習新天地
學校建設一個功能齊全的校園相聲網站,包含相聲作品展示區、創作交流區和學習資源區等板塊。在作品展示區,學生們可以盡情欣賞各類校園相聲表演視頻,從優秀作品中汲取靈感;在創作交流區,學生們可以分享自己的相聲腳本創作思路,討論表演技巧,實現相互學習、共同進步;學習資源區則提供了相聲歷史、表演藝術理論和語言表達技巧等豐富的內容,方便學生隨時隨地自主學習。
此外,學校還充分利用班級微信群,定期推送新的相聲作品、創作活動信息和學習資源。學生們可以在微信上輕松訪問這些資源,利用晚間、周末、假期等時間學習和欣賞。
豐富數字化內容,提升學習趣味性
為豐富數字化內容,學校在校園內搭建了專業的錄音和錄像設備,為學生們錄制針對不同學科創作的主題相聲表演。這些相聲表演以祖國河山、科學實驗、長方體的體積等為題材,既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學科知識,又激發了他們對學習的興趣。
此外,教師團隊教研制作一系列數字化的相聲學習課件。這些課件以圖文、視頻動畫等形式呈現相聲的基本知識、表演技巧、創作方法等內容,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自主選擇課件學習。
開展數字化活動,激發創作熱情
為了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學校定期舉辦線上相聲創作比賽。這個比賽面向全校學生征集相聲腳本,并設置多個獎項,如最佳創意獎、最佳表演獎、最具人氣獎等,以表彰優秀作品。同時,學校還會邀請獲獎學生分享創作經驗,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學習。
除了線上比賽外,學校還會在學期末舉行校園相聲表演秀。表演秀設置了觀眾投票、提問等互動環節,讓學生與表演者進行實時互動。同時,邀請專業的相聲演員參與表演,并為學生提供學習和交流的機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作者單位:山東省嘉祥縣實驗小學雙橋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