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是個數詞,“零”的英文是zero。zero一詞源自古西班牙語的zuro和法語的zéro,但最終可追溯到阿拉伯文,義為“空的”(empty)。zerobalance(零余額)、zerointerest(零利率)、zeroinflation(零通貨膨脹率)等短語的意思從字面就能看出來。當年美國總統里根在美蘇兩個超級大國核裁軍談判中提出過“零點方案”(zerooption,又作doublezerooption,zero-zeroapproach,后者常譯為“雙零方案”)的建議,要求美蘇都撤走其在中歐部署的中程導彈。美國政府預算中有一個術語叫zeroout,意思是“一分錢不給”。美國還設有zero-stagetechnologyfund,是專門為高科技公司設立的“起點技術基金”。
現代漢語中含有“零”的詞匯也很多,如“零接觸”(zerocontact)、“零風險投資”(zeroriskinvestment)、“零就業家庭”(zeroemploymentfamily)、“零首付”(zerodownpayment)等。以成本價出售的豬肉被稱為“零利肉”(zero-profitpork);為了降低醫療費用,取消藥品批發和零售環節的差價被稱為“零差率”(zeropricedifference)。“沒有增長”被稱為“零增長”(zerogrowth),“掃黃打黑”(clampingdownonpornographyandunderworldgangs)中提出了“零容忍”(譯自英語的zerotolerance,此詞最早于1982年出現在美國媒體,其定義就是non-acceptanceofantisocial,especiallycriminalbehavior,typicallybystrictanduncompromisingapplicationofthelaw,和現在漢語用法的意思一樣)的口號。提倡環保綠色出行,推廣“無車日”(nodrivingday)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甚至“零排放”(zeroemission,20世紀90年代就有人提出zero-emissionvehicle的概念)。比較常用的還有“零和游戲”(zero-sumgame,也稱“零和博弈”,指一方得益會引起另一方損失的競賽)。
當然zero有時并不能譯為“零”。例如,zerogravity指“失重狀態”,農業中的zerotillage通常譯為“免耕種植(法)”。zerograzing指畜牧業的“割青舍飼”,即不直接在草地上放牧,而是將青飼料割下喂牲口。zero-ratedgoods是“免稅商品”(其實只是免除了商品增值稅)。在語言學中,漢語的“無主句”被稱為zero-subjectsentence,英語名詞前不用冠詞的現象則稱為zeroarticle。
英文中還有兩個常用詞表示“零”的意思,一個是1(亦作nil),如數學上的“點圓(零圓)”就是1circle,物理學的“零差測量法”是1methodofmeasurement;另一個是naught,如“最后一切努力都化為零。”(Finallyalleffortscametonaught.)體育比賽中的“零比零”(0∶0)常說成是loveall。
“零”表示“無”或“沒有”,但是攝氏溫度的“零度”只是人為設定的一個溫度狀態(量),一天時間中的“零時”也只是和其他時間一樣的一個時間點,不是“沒有”的意思。flyatzero不是“在零高度飛行”,而是在1000英尺以下的高度進行“低空飛行”;airzero是“原子彈在空中的爆炸中心點”。zerohour指重要軍事行動的開始時間,而zeroday是指溫度為攝氏零度或零度以下的“大冷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