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為了進一步明確汾陽市幾種典型植物物候對氣候變化的響應,利用1996—2023年汾陽市氣象站物候期資料,采用線性趨勢估計、相關分析、一元線性回歸等方法,分析物候變化及其對氣候變化的響應。結果表明:1996—2023年,小葉楊、榆樹、蒲公英、車前、蒼耳的展葉盛期均呈現提前趨勢,小葉楊、榆樹落葉末期和車前黃枯普期呈現推后趨勢,蒲公英和蒼耳黃枯普期呈現提前趨勢。5種植物的展葉盛期,小葉楊、榆樹、蒲公英、車前受春季氣溫影響較大,與3月氣溫相關性強;蒼耳受春季降水量影響較大,與9月氣溫相關性強。5種植物的黃枯普期或落葉末期,小葉楊和榆樹受秋季氣溫影響較大,分別與9月、11月氣溫相關性強;蒲公英和車前受秋季日照時數影響較大,分別與9月、10月日照時數相關性強;蒼耳受春季氣溫影響較大,與4月氣溫相關性強。
關鍵詞氣候變化;典型植物;物候;響應;汾陽市
中圖分類號S16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517-6611(2025)02-0220-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5.02.044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ResponseofTypicalPlantPhenologytoClimateChangeinFenyangCity
LIXuan
(MeteorologicalBureauofFenyangCity,Fenyang,Shanxi032200)
AbstractInordertofurtherclarifytheresponseofphenologyofseveraltypicalplantstoclimatechangeinFenyangCity,usingphenologicaldatafrommeteorologicalstationsinFenyangCityduring1996-202"thephenologicalchangeanditsresponsetoclimatechangewereanalyzedbylineartrendestimation,correlationanalysisandunarylinearregression.TheresultsshowedthattherewasadvancedtrendofthemidleafunfoldingofPopulussimonii,Ulmuspumila,Taraxacummongolicum,AsiaticplantainandXanthiumsibiricum.TherewasdelayedtrendofthewitheringperiodofPopulussimonii,UlmuspumilaandleaffullydefoliationofAsiaticplantain.TherewasadvancedtrendofthewitheringperiodoftheTaraxacummongolicumandXanthiumsibiricum.ThemidleafunfoldingofPopulussimonii,Ulmuspumila,Taraxacummongolicum,AsiaticplantainwasgreatlyaffectedbyspringtemperatureandhadastrongcorrelationwithMarchtemperature.ThemidleafunfoldingofXanthiumsibiricumwasgreatlyaffectedbyspringprecipitationandhadastrongcorrelationwithSeptembertemperature.TheleaffullydefoliationofPopulussimoniiandUlmuspumilaweregreatlyaffectedbyautumntemperaturesandhadstrongcorrelationswithtemperaturesinSeptemberandNovember,respectively.ThewitheringperiodofTaraxacummongolicumandAsiaticplantainweregreatlyaffectedbyautumnsunshinedurationandhadstrongcorrelationswithsunshinedurationinSeptemberandOctober,respectively.ThewitheringperiodofXanthiumsibiricumwasgreatlyaffectedbyspringtemperatureandhadastrongcorrelationwithApriltemperature.
KeywordsClimatechange;Typicalplant;Phenology;Response;FenyangCity
氣候變化目前已經引起世界各國的科學家極大關注。隨著全球氣候發生變化,物候也在不斷變化[1-4]。研究表明,全球變暖使植物的春季物候變得提前,秋季物候變得推遲,生長期延長[5]。溫度是植物物候產生變化的主要因子[6-9],許多學者在氣候變暖對植物物候期的影響上進行了研究。寶烏日其其格[10]分析得出科爾沁草原植物物候期的最大影響因子是氣溫。李燕等[11]研究發現隨著氣溫升高,春季物候期呈現提前趨勢,秋季物候期木本植物呈現推遲趨勢,草本植物大多呈現提前趨勢。曹艷芳等[12]研究發現車前草開花期與冬春季溫度呈現顯著負相關關系,黃枯期與秋季溫度呈顯著正相關關系。王冬妮等[13]研究發現,長白山區3種落葉喬木的展葉期呈現提前趨勢,落葉期呈現推后趨勢;氣溫影響展葉始期的最優時段是3月上旬至4月中旬,氣溫影響葉黃末期的最優時段是9月中旬至10月上旬。
從前人的研究成果看,物候期變化呈現較強的區域性特征,表現在影響植物物候的主要氣象因子、影響時段和影響程度等方面。筆者分析了近28年汾陽市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春季、秋季物候變化及其對氣候變化的響應,為掌握當地物候變化規律、指導農業生產、監測生態環境變化等提供依據。
1資料與方法
物候資料和氣象資料均來自山西省汾陽市氣象局,站點海拔747.7 m,地理位置為111°46′56″E、37°14′38″N。選取當地常見、分布較廣、指示性強且對季節變化響應明顯的5種植物作為觀測對象[14],分別是小葉楊、榆樹、蒲公英、車前草、蒼耳。春季物候期以展葉盛期為代表,秋季物候期以落葉末期或黃枯普期為代表,資料時段為1996—2023年,并選取同期氣象資料。
在計算方法上,物候期采用時間序列,選擇Pearson相關系數絕對值最大且通過顯著性0.05、0.01水平檢驗的因子作為影響物候期的最優因子[15-16]。物候期對氣候響應可由物候期對氣候因子的線性回歸方程表征。
2結果與分析
2.1氣候變化特征
2.1.1氣溫變化。
由圖1可知,1996—2023年汾陽市氣溫分2個明顯階段,2010年以前為低值期,多數年份氣溫低于平均值;2010年以后為高值期,多數年份氣溫高于平均值。該研究的植物物候期時段為1996—2023年,氣溫由冷轉暖,且呈上升趨勢。
由表1可知,1996—2023年汾陽市年、季平均氣溫傾向率均為正值,說明近28年來該市年、季平均氣溫均呈上升趨勢。從傾向率來看,汾陽市春季、冬季平均氣溫增溫趨勢較大,其中年平均氣溫和春季、秋季平均氣溫傾向率通過顯著性檢驗(Plt;0.01),增溫趨勢達到極顯著水平;冬季、夏季平均氣溫傾向率通過顯著性檢驗(Plt;0.05),增溫趨勢顯著。
2.1.2降水變化。
由圖2可知,1996—2023年汾陽市降水量分2個明顯階段,2010年以前為低值期,多數年份降水量低于平均值;2010年以后為高值期,多數年份降水量高于平均值。該研究的植物物候期時段為1996—2023年,降水量由少轉多,且呈增加趨勢。
由表1可知,1996—2023年汾陽市年、季降水量傾向率均為正值,說明近28年來該市年、季降水量均呈增加趨勢。從傾向率來看,汾陽市春季、夏季降水量增加趨勢較秋季、冬季大。其中年降水量和春季降水量傾向率通過顯著性檢驗(Plt;0.05),降水量增加趨勢顯著;夏季、秋季、冬季降水量傾向率未通過顯著性檢驗(Pgt;0.05),降水量增加趨勢不顯著。
2.1.3日照變化。
由圖3可知,1996—2023年汾陽市日照時數分3個明顯階段,2003年以前為高值期,多數年份日照時數高于平均值;2003—2019年為低值期,多數年份日照時數低于平均值;2019年以后為高值期,多數年份日照時數高于平均值。該研究的植物物候期時段為1996—2023年,日照時數呈先減少后增加的趨勢。
由表1可知,1996—2023年汾陽市年、季日照時數傾向率均為負值,說明近28年來該市年、季日照時數均呈減少趨勢。從傾向率來看,汾陽市秋季、冬季日照時數減少趨勢較春季、夏季大。其中年、季日照時數傾向率均未通過顯著性檢驗(Pgt;0.05),日照時數減少趨勢不顯著。
2.2物候期時間變化與季節氣候的關系
2.2.1物候期時間分布。由表2可見,汾陽市木本植物小葉楊與榆樹展葉盛期一般為4月,草本植物蒲公英與車前展葉盛期一般為3月底,蒼耳為5月初;木本植物小葉楊落葉末期一般為10月,榆樹為11月;草本植物蒲公英與車前黃枯普期一般為11月,蒼耳為10月。
2.2.2物候期時間變化趨勢。
由表3可知,5種植物展葉盛期變化傾向率均為負值,即為提前趨勢,傾向率在物種間差異較大,為-0.84~-0.42d/a;其中,小葉楊、榆樹、蒲公英、車前的展葉盛期傾向率通過顯著性檢驗(Plt;0.01),提前趨勢達到極顯著水平,蒼耳提前趨勢不顯著(Pgt;0.05)。木本植物小葉楊和榆樹落葉末期傾向率為正值,即為推后趨勢;草本植物蒲公英和蒼耳黃枯普期為提前趨勢,車前為推后趨勢。其中,蒲公英黃枯普期傾向率通過顯著性檢驗(Plt;0.01),提前趨勢達到極顯著水平,榆樹落葉末期傾向率通過顯著性檢驗(Plt;0.05),小葉楊落葉末期、車前和蒼耳黃枯普期傾向率未通過顯著性檢驗(Pgt;0.05)。
2.2.3物候期與氣候關系。
基于光、溫、水是影響植物生長發育的主要氣候因子,選用春季氣溫、日照時數、降水量和秋季氣溫、日照時數、降水量與物候期進行相關分析,以找到物候期變化的主要影響因子。選取相關系數通過顯著性檢驗的氣候因子列于表4。選取相關系數絕對值均最大的因子為主要影響因子。
從表4可以看出,小葉楊、榆樹、蒲公英的展葉盛期與春季氣溫、春季降水量、秋季氣溫均呈負相關;車前展葉盛期與春季氣溫、春季降水量呈負相關;蒼耳展葉盛期與春季降水量、秋季氣溫呈負相關;小葉楊落葉末期與春季降水量、秋季氣溫呈正相關;榆樹落葉末期與秋季氣溫呈正相關;蒲公英黃枯普期與秋季日照時數呈正相關,車前黃枯普期與秋季日照時數呈負相關,蒼耳黃枯普期與春季氣溫呈負相關。木本植物小葉楊和榆樹展葉盛期受春季氣溫影響最大,落葉末期受秋季氣溫影響最大;草本植物蒲公英和車前展葉盛期受春季氣溫影響最大,黃枯普期受秋季日照影響最大;蒼耳展葉盛期受春季降水影響最大,黃枯普期受春季氣溫影響最大。
2.3物候期對氣候變化的響應
2.3.1氣候影響物候期的最優因子。為了進一步探究影響
物候期變化的主要氣候因子和主要影響月份,對春季和秋季的氣溫、日照時數、降水量按月與物候期進行相關分析,選取相關系數通過顯著性檢驗的氣候因子列于表5。
由表5可知,小葉楊、榆樹、蒲公英、車前展葉盛期與3月氣溫呈極顯著負相關,且相關系數絕對值均最大,蒼耳展葉盛期與9月氣溫呈極顯著負相關,且相關系數絕對值最大;小葉楊落葉末期與9月氣溫呈極顯著正相關,且相關系數絕對值最大;榆樹落葉末期與11月氣溫呈顯著正相關,蒲公英黃枯普期與9月日照時數呈顯著正相關,車前黃枯普期與10月日照時數呈顯著負相關,蒼耳黃枯普期與4月氣溫呈極顯著負相關。因此,確定影響小葉楊、榆樹、蒲公英、車前展葉盛期的最優因子是3月氣溫,影響蒼耳展葉盛期的最優因子是9月氣溫;影響小葉楊落葉末期的最優因子是9月氣溫,影響榆樹落葉末期的最優因子是11月氣溫;影響蒲公英黃枯普期的最優因子是9月日照時數,影響車前黃枯普期的最優因子是10月日照時數,影響蒼耳黃枯普期的最優因子是4月氣溫。
2.3.2物候期對最優氣候因子的響應。由于物候期與最優氣候因子的相關性顯著,可以通過計算得到植物展葉盛期、落葉末期、黃枯普期對最優氣候因子的回歸方程,如表6所示。
3結論
(1)近28年汾陽市年平均氣溫及四季平均氣溫增溫趨勢顯著,年降水量和春季降水量增加趨勢顯著,其他季節降水量也呈增加趨勢但不顯著,年日照時數及四季日照時數均為減少趨勢但不顯著。
(2)春季物候期以展葉盛期為代表,秋季物候期以落葉末期或黃枯普期為代表。小葉楊、榆樹、蒲公英、車前春季物候期呈極顯著提前趨勢(Plt;0.01),蒼耳春季物候期呈提前趨勢但不顯著。小葉楊、榆樹和車前秋季物候期呈推后趨勢,榆樹趨勢顯著(Plt;0.05);蒲公英和蒼耳秋季物候期呈提前趨勢,蒲公英趨勢極顯著(Plt;0.01)。
(3)植物的展葉盛期,小葉楊、榆樹、蒲公英、車前受春季氣溫影響較大,與3月氣溫相關性極強;蒼耳受春季降水量影響較大,與9月氣溫相關性極強。植物的黃枯普期或落葉末期,小葉楊和榆樹受秋季氣溫影響較大,分別與9月、11月氣溫相關性較強;蒲公英和車前受秋季日照時數影響較大,分別與9月、10月日照時數相關性較強;蒼耳受春季氣溫影響較大,與4月氣溫相關性極強。
參考文獻
[1]MENZELA.TrendsinphenologicalphasesinEuropebetween1951and1996[J].IntJBiometeorol,2000,44(2):76-81.
[2]林學春,于淑秋.近40年我國氣候趨勢[J].氣象,1990,16(10):16-22.
[3]王馥棠.近十年來我國氣候變暖影響研究的若干進展[J].應用氣象學報,2002,13(6):755-766.
[4]何遠政,黃文達,趙昕,等.氣候變化對植物多樣性的影響研究綜述[J].中國沙漠,20241(1):59-66.
[5]方修琦,余衛紅.物候對全球變暖響應的研究綜述[J].地球科學進展,2002,17(5):714-719.
[6]AHASR,AASAA,MENZELA,etal.ChangesinEuropeanspringphenology[J].Internationaljournalofclimatology,2002,22(14):1727-1738.
[7]吳榮軍,鄭有飛,趙國強,等.鄭州主要植物春季物候變化及其對氣溫變化的響應[J].生態學雜志,2009,28(6):1049-1054.
[8]陳效逑,張福春.近50年北京春季物候的變化及其對氣候變化的響應[J].中國農業氣象,20022(1):1-5.
[9]謝光園,趙富群.衡陽市常見彩葉樹種物候期對氣候變化的響應[J].安徽農業科學,20251(12):181-184.
[10]寶烏日其其格.氣候因子對科爾沁草原植物物候期的影響研究[J].黑龍江環境通報,20234(4):2-6.
[11]李燕,王志偉,張建玲.氣候變暖對山西南部典型植物物候的影響[J].中國農業氣象,2012,33(2):178-184.
[12]曹艷芳,吳瑞芬,閆偉雄.車前草物候變化特征及對氣候變化的響應[J].內蒙古氣象,2008(6):8-9,31.
[13]王冬妮,唐曉玲,廉毅,等.氣候增暖對3種典型落葉喬木物候的影響:以長白山區為例[J].東北林業大學學報,2020,48(9):51-55.
[14]國家氣象局.農業氣象觀測規范(上卷)[M].北京:氣象出版社,1993:133-141.
[15]黃文婕,葛全勝,戴君虎,等.貴陽木本植物始花期對溫度變化的敏感度[J].地理科學進展,2017,36(8):1015-1024.
[16]鄭景云,葛全勝,趙會霞.近40年中國植物物候對氣候變化的響應研究[J].中國農業氣象,20024(1):2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