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探討宮頸癌前病變患者接受宮頸環形電切術(LEEP)聯合陰道鏡治療的效果。方法 選取2023年1月至6月鳳岡縣人民醫院收治的180例宮頸癌前病變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90例。對照組患者接受LEEP治療,觀察組患者接受LEEP聯合陰道鏡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療效、手術指標、炎癥因子水平、并發癥發生情況及復發情況。結果 觀察組患者整體療效更優,總有效率更高(均Plt;0.05)。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術后陰道出血時間和住院時間均更短、術中出血量更少(均Plt;0.05)。兩組患者術后7 d各項炎癥因子水平均降低,且觀察組均更低(均Plt;0.05)。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總發生率、復發率均更低(均Plt;0.05)。結論 LEEP聯合陰道鏡治療宮頸癌前病變的效果較好,不僅能夠有效縮短手術時間、術后陰道流血持續時間和住院時間,還能減少術中出血量,對患者的炎癥反應具有改善作用,并能有效減少并發癥的發生率與疾病的復發率。
【關鍵詞】宮頸環形電切術;陰道鏡;宮頸癌前病變;炎癥因子;復發
【中圖分類號】R7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2665.2025.03.0004.03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5.03.002
宮頸癌前病變是指在病毒感染等各種因素影響下,宮頸部正常細胞變為異常細胞。持續性感染人乳頭狀瘤病毒為主要發病因素,該病變若長期存在可能會導致疾病發展為宮頸癌[1]。宮頸癌前病變常用治療術式為宮頸環形電切術(LEEP),其主要利用高頻電波生成的瞬時高熱切割病灶組織,不僅可去除患者病灶組織,還可保留其子宮頸功能與結構。但受患者年齡等因素影響,LEEP術后仍有復發風險[2]。因此,尋找更安全且有效的手術方案對改善宮頸癌前病變患者預后具有重要意義。陰道鏡為臨床常用的診治儀器,在各種宮頸疾病手術中應用廣泛,可直接觀察宮頸情況,確定病灶部位,指導手術精準操作,取得較好的手術效果[3]。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LEEP聯合陰道鏡在治療宮頸癌前病變中的實際應用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3年1月至6月鳳岡縣人民醫院收治的180例宮頸癌前病變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90例。對照組患者年齡24~66歲,平均年齡(49.15±11.65)歲;BMI 18~25 kg/m2,平均BMI(20.92±2.64)kg/m2;病程2~10個月,平均病程(6.52±1.24)個月;孕次1~4次,平均孕次(1.59±0.35)次。觀察組患者年齡24~64歲,平均年齡(48.96±11.89)歲;BMI 18~24 kg/m2,平均BMI(20.89±2.69)kg/m2;病程1~9個月,平均病程(6.49±1.32)個月;孕次1~3次,平均孕次(1.62±0.32)次。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gt;0.05),組間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鳳岡縣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其家屬均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⑴符合宮頸癌前病變的診斷標準[4];⑵均有性生活者;⑶符合陰道鏡治療指征[5]。排除標準:⑴有宮頸病變治療史者;⑵存在凝血、免疫功能障礙者;⑶存在心、腦、腎等臟器功能障礙者;⑷合并精神、認知功能障礙者;⑸妊娠期、哺乳期婦女;⑹存在全身性感染者;⑺存在惡性腫瘤者。
1.2 手術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者單一LEEP治療:囑患者術前排空膀胱,取膀胱截石位,采用鹽酸利多卡因膠漿(Ⅰ)(邯鄲康業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3021217,規格:10 g∶0.2 g)200~400 mg行局部麻醉,再采用陰道擴張器(西安美佳家醫療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型號:XⅢ型)充分暴露外陰及宮頸組織,擦凈其分泌物,行常規消毒;操作醫師根據自身臨床經驗及肉眼觀察宮頸病變,針對其程度選擇合適高頻電刀(北京格瑞朗博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國械注準20173010887,型號:RF-100)功率45~50 W,選擇在宮頸的9點方向開始,順時針方向環繞并切除病灶區域,切除深度0.5~1.5 cm,切除面積需超過病灶邊緣3~5 mm,保證病灶組織的徹底切除,若病灶組織較大,可行多次切除,切除完畢后,行電凝止血,術畢。給予觀察組患者LEEP聯合陰道鏡治療:于患者月經干凈后第5天進行手術。術中采用陰道鏡(廣西奧順儀器有限公司,桂械注準20222180293,型號:AC-5000)觀察并引導手術病灶組織切除,其余操作同對照組。兩組患者術后均切除組織送檢,術后2~3 d囑患者將保婦康栓(海南碧凱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46020058,規格:1.74 g/粒)1粒放于陰道后穹隆處,1次/d,1周為1個療程,均治療3個療程,同時囑患者術后6周內不得進行性生活或盆浴,術后隨訪1年。
1.3 觀察指標 ⑴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于術后1個月評估兩組的臨床療效。若宮頸表面光滑,創面完全消失,則判定為顯效;若宮頸相對光滑,且創面面積縮小75%或以上,則判定為有效;若宮頸表面粗糙,且創面面積縮小不足75%,則判定為無效[6]。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⑵比較兩組患者手術相關指標。包括術中出血量(紗布稱重法)、術后陰道出血、手術及住院時間。出院標準:生命體征(包括心率、血壓、呼吸)穩定在正常范圍內;手術后未出現大出血,且陰道出血量逐步減少;術后疼痛得到有效管理;患者能夠自主排尿,未出現尿潴留;且恢復日常活動能力。⑶比較兩組患者炎癥因子水平。包括白細胞介素-6(IL-6)、C反應蛋白(CRP)、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抽取患者空腹靜脈血3 mL,使用離心機以3 000 r/min的轉速離心10 min(離心半徑為10 cm),使用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廣西艾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型號:LC-6200)于術前及術后7 d檢測。⑷比較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及復發情況。并發癥(宮頸粘連、宮頸狹窄、創面感染、術后出血)總發生率=各項并發癥發生例數之和/總例數×100%。術后隨訪1年,記錄兩組患者復發情況,復發率=復發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例(%)]表示,行χ2檢驗或秩和檢驗;計量資料以(x)表示,行t檢驗。以Plt;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患者整體療效更優,總有效率更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手術相關指標比較 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術后陰道出血時間和住院時間均更短、術中出血量更少,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術前,兩組患者炎癥因子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gt;0.05);兩組患者術后7 d炎癥因子水平均降低,且觀察組均更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并發癥及復發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總發生率、復發率均更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4。
3 討論
宮頸癌前病變的發病與多種因素密切相關,包括持續性感染人乳頭瘤病毒、遺傳因素等。多數患者并不會表現出明顯的癥狀,但也有部分患者會出現陰道流血、白帶增多等。該病有癌變可能,長期易發展至宮頸癌,會進一步影響患者心理、身體健康,降低其生活質量[7-8]。因此,早期治療宮頸癌前病變對防止其進展至關重要。既往多采用LEEP治療宮頸癌前病變,該手術中主要利用高頻電刀產生的高頻電波準確、有效地切除病灶組織,但該術式創傷較大,會對患者預后產生不良影響,且部分患者甚至還會出現膀胱損傷等并發癥,影響其術后恢復[9]。陰道鏡不僅能夠精確識別宮頸病變的具體部位、病變的類型及形態特征,從而提升活檢的陽性率,確保病理診斷的準確性,還能清晰地辨認病灶的確切位置,進而極大地提高手術的精確性和安全性[10-11]。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索LEEP聯合陰道鏡技術在宮頸癌前病變治療中的效果,以期為臨床實踐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依據。
本研究結果顯示,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在接受LEEP聯合陰道鏡治療后展現出更佳的整體治療效果,其治療總有效率較高。同時,該治療方法還可縮短手術時間、術后陰道出血時間及住院時間,并且減少手術過程中的出血量。這些結果提示LEEP聯合陰道鏡是治療宮頸癌前病變的一種有效手段,能夠優化治療過程,減輕患者負擔。分析原因為,LEEP術通過高頻電波產生熱能,以切除病變組織并止血,實現快速治療。在該手術中使用陰道鏡輔助,以清晰顯示手術視野,幫助臨床明確病變類型、部位,實現精確切除病變的目的,進而提高手術治療效果。此外,LEEP手術中引入陰道鏡,其清晰、直觀的手術視野有利于減輕對周圍正常組織的損傷,不僅降低手術過程中的出血量,還進一步縮短術后的出血時間,從而加速患者的康復進程,縮短住院時間,使患者能夠更快地回歸正常生活[12]。炎癥因子在宮頸癌前病變的發生和發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其通過影響細胞的生長、分化、凋亡等過程,以及促進血管生成和免疫逃避等機制,為癌前病變向宮頸癌的進展提供適宜的微環境。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治療后各項炎癥因子水平均降低,且觀察組均更低,提示LEEP聯合陰道鏡治療宮頸癌前病變可減輕患者術后炎癥反應。分析原因為,LEEP手術采用陰道鏡輔助,可清晰觀察子宮頸表皮特征,發現微小病灶,從而提高手術操作精確度。LEEP可減輕損傷患者周圍組織,進而減輕炎癥反應。因此,能夠降低患者血清CRP、IL-6、TNF-α等炎癥因子水平[13]。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總發生率、復發率均更低,提示在宮頸癌前病變的治療中,采用LEEP與陰道鏡聯合應用的方式,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和復發率。分析原因為,LEEP聯合陰道鏡治療宮頸癌前病變的手術操作更精確,對患者組織的損傷少,減少宮頸粘連、宮頸狹窄、創面感染和術后出血等并發癥[14]。另外,陰道鏡憑借其高清晰度成像技術,能夠精確展現患者的病變組織細節,這不僅有利于術中更準確地識別并徹底切除病變組織,而且還可降低術后復發的風險[15]。
綜上所述,LEEP技術與陰道鏡的聯合應用在宮頸癌前病變的治療中展現出顯著效果,可改善患者手術相關指標和炎癥因子,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及復發率。
參考文獻
張博,柳鑫.人乳頭瘤病毒多重感染與宮頸癌前病變及宮頸癌關系的研究進展[J].中國性科學, 2023, 32(2): 83-87.
段小令,王鳳芹,陸琦.宮頸環形電切術治療宮頸癌前病變患者的效果研究[J].中國藥物與臨床, 2021, 21(8): 1312-1314.
宋文榕,崔焱.陰道鏡下宮頸活檢在宮頸癌前病變診斷中的應用及相關因素分析[J].山西醫藥雜志, 2023, 52(13): 971-975.
謝幸,孔北華,段濤.婦產科學[M]. 9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8: 251-257.
陳飛,尤志學,隋龍,等.陰道鏡應用的中國專家共識[J].中華婦產科雜志, 2020, 55(7): 443-449.
王丹波,張晶.子宮頸高級別鱗狀上皮內病變選擇性應用全子宮切除術治療的中國專家共識(2022年版)[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 2022, 38(11): 1108-1110.
陳劍.宮頸癌癌前病變及宮頸癌患者陰道微生態失調相關因素[J].中國微生態學雜志, 2020, 32(8): 942-945.
張勤,王冬.高危型HPV感染在宮頸癌前病變、宮頸癌中的臨床意義[J].現代腫瘤醫學, 2020, 28(5): 788-791.
袁敏,代蔭梅.宮頸環形電切術后宮頸上皮內病變持續或復發的高危因素研究進展[J].醫學綜述, 2020, 26(7): 1337-1342.
羅晶,李婷婷,王倩,等.液基薄層細胞學檢查、人乳頭狀瘤病毒檢測及陰道鏡檢查在宮頸癌前病變及宮頸癌篩查中的應用價值[J].新鄉醫學院學報, 2021, 38(5): 427-430, 435.
方飛鳳,陳啟霞.陰道鏡聯合LEEP刀技術治療宮頸癌前病變的應用效果觀察:評《陰道內鏡學:基礎與臨床》[J].中國國境衛生檢疫雜志, 2022, 45(5): 432.
白軍麗. 宮腔鏡子宮肌瘤電切術和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治療子宮肌瘤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 大醫生, 2024, 9(17): 12-15.
崔英,青措吉,祁海蘭,等.宮頸環形電切術聯合陰道鏡治療宮頸癌前病變患者的臨床療效[J].癌癥進展, 2023, 21(8): 862-865.
姜蕓.早期宮頸癌前病變患者應用陰道鏡輔助宮頸環形電切術治療療效及安全性探析[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 2023, 29(18): 60-62.
王卉明,王赟.陰道鏡聯合宮頸環形電切術治療宮頸癌前病變的臨床療效及復發率分析[J].中國藥物與臨床, 2021, 21(10): 1757-1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