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課改深入推進的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學設計應貫徹落實新課標精神,進行大單元整體設計,立足學生核心素養來創設學習目標,精心構建學習任務群和設計多元科學的課堂評價,使教學設計符合新課標理念要求。
一、要圍繞特定主題進行大單元整體設計
新課標背景下的語文教學設計以核心素養為導向,圍繞特定的主題,以學習任務群來進行整體單元設計已成為一種共識。這種圍繞特定主題進行的整體單元設計也被稱為“大單元教學設計”。但這顯然不是簡單地把單元內的課文進行歸類分板塊教學,而是要求教師圍繞教材的單元人文主題,依據新課標要求,結合學情,整合教學資源,從大單元的角度設計教學目標,設計達成學習目標的一個個學習任務,構建單元學習任務群,并設計科學合理的學習評價和教學質量測評,使大單元整體設計符合新課標提出的“教—學—評”一體化要求。
二、要立足核心素養設計學習目標
基于核心素養的大單元學習目標的設計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學習目標要緊扣單元主題,目標內容要立足于學情,有明確的指向性,對具體的學習任務有可操作性指導,對所要達到的學業質量和學生所要形成的某方面核心素養有清晰的描述。
同時,學習目標的陳述方式可以靈活多樣。實踐中,有的教師按照學習內容的次序來陳述學習目標;也有教師按照核心素養四個方面來分類陳述目標內容;還有教師把核心素養四個方面歸為語言目標(語言運用)、思維目標(思維能力)和價值目標(文化自信和審美創造)三個維度來陳述……不管采用那種陳述方式,重要的是能體現核心素養的內涵,能夠彰顯以文化人的育人導向,符合實際教學需要。
需注意的是,學習目標的設計不能割裂核心素養的四個方面,不能把學習目標以核心素養四個方面模板化羅列陳述,這樣不僅會讓目標設計陷入僵化模式,更無法體現課程目標的真正內涵。
三、要創設科學合理的學習任務群
大單元下的語文課堂以學習任務群的形式組織和實施,設計科學合理的學習任務群是貫徹落實新課標精神的內在要求。學習任務群,要圍繞單元主題創設,要符合學情,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還要聚焦核心任務,整合課程資源。
需要注意的是,學習活動的創設要以學生生活為基礎,要把豐富多彩的生活場景融入語文課堂,讓學生在具體的生活場景和特定的語境中探求語文知識,解決現實的語文問題,完成學習任務,以此提升語文核心素養。
同時,要體現教師的引導作用,要明確教師在任務活動中的組織、引導和評價作用,使學習任務能有序有效開展。還要善于借用多媒體云教學、微課在內的多種高效教學手段提高活動創設的效率和質量。
四、要設計科學多元的課堂評價
在以學習任務群為框架來組織教學的情況下,課堂評價的設計也有很大變化。傳統課堂評價設計強調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和學生課堂總體表現的整體性評價;而新課標“倡導課程評價的過程性和整體性,重視評價的導向作用”。強調“課堂評價是過程性評價的主渠道”,“評價要真實、完整地記錄學生參與語文實踐活動的整體表現,關注學生在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溝通、合作和創新能力”。也就是基于學習任務群的課堂評價既要有整體的課堂評價,更要有對學生的課堂表現的及時反饋的過程性評價。
課堂評價的設計不能只是簡單的分數或等級呈現,而是要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對學生完成活動的表現和效果作出針對性的評議,為學生的素養發展指明方向。而對于情景式、實踐式的學習活動應設計相應的量化評價標準,以便學生能參照標準開展活動,也能及時參照標準對活動作出反饋,讓師生更好了解活動效果。
另外,傳統課堂往往以教師為主體進行評價設計,而新課標則主張多元主體評價,鼓勵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和教師點評。一些實踐性的課堂活動還鼓勵學校管理人員、班主任、家長參與評價,這些在設計上要有所體現。在評價方式上,教師還應該善于借用多媒體等信息技術工具進行云網評價設計,方便課堂評價的實施,提高評價的效率。
總之,在新課改不斷推進的背景下,教師應以新課標精神為指導,立足學生核心素養,不斷優化語文教學設計和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使新課標精神真正落地開花。
責任編輯 韋英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