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設情境,導入新課,是課堂教學的重要一環。情境創設是否成功,直接影響到本節課的學習效果。因此,廣大教師都非常重視這一環節,常常為更好地導入新課不斷創新方式。根據新課標的指導,新課的導入,要做到“創設真實情境,解決實際問題”,既強調了真實性又要求緊緊圍繞切實性。本輪課程方案修訂組組長、華中師范大學教授崔永灝指出,教師在導入環節,要解決好“為什么學”的問題,圍繞這兩項要求,本文對新課標下如何創設真實情境,導入精彩課堂進行了探討。
一、對標新課標,梳理導入環節存在的問題
傳統教學所沿用的情境創設存在以下問題。第一,機械性復習上節課的內容作為導入。第二,將通用的熱身活動當作導入。第三,導入的內容與本節課的關聯性不強。第四,只創設了情境,沒有導入。例如,在講授初中信息科技的《互聯網安全—賬號密碼安全》時,老師先播放了一段在國外某個拍賣會上,將個人各種隱私信息進行公拍賣的視頻,然后就直接進入新課講授賬號密碼安全問題。老師在播放完視頻后,還應引導學生思考,保護個人信息安全有哪些措施,從而引出保護措施之一的賬號密碼安全問題。第五,利用非真實情境進行導入。例如,在講授小學信息科技《在線學習》時,老師給出這樣的導入:在航天日當天,小明計劃到珠海太空中心進行研學,請你為小明制定一份研學計劃書。學生們內心隨之會產生疑問:我根本不想去太空中心研學,我為什么要幫小明制定這份計劃書?它對我個人有什么提升?首先,到珠海太空中心研學是一項小眾需求,沒有廣泛的代表性,難以讓學生在情感上產生共鳴。其次是小明是一位虛擬的人物,他要在航天日當天去研學,本身是一個假設,缺乏真實性,與新課標所強調的真實情境不符,難以達成所要的導入效果。
二、明確新課導入的途徑和目的
根據《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的要求,導入新課環節,要達成兩個目的:一是創設真實的情境,二是解答好“為什么學”,兩者缺一不可。創設了真實的情境,才能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引發師生在情感上產生共鳴,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為新課的學習鋪墊氛圍。為了最大限度調動學生學習的內驅力,老師還應當讓學生切實意識到學習本節課的目的性和必要性,只有做到這點,才能較好地讓學生主動開展自主學習和小組探究,實現提高教和學效率的最終目的。
三、緊扣真實性和目的性,開展實踐研究
一方面,明確創設情境的目的是什么,其最終目標是解決“為什么學”的問題,即我們為什么要學習這節課的內容。例如,小學信息科技學科《一起來計算》,這節課的主要內容是用源碼編輯器設計、制作一個自動出題并判斷對錯的交互式小游戲。我們要解決好“為什么要學習編寫自動出題這個交互式小游戲”,首先要從問題出發。教師可出示學生在平時作業或測試中出現大量因計算失分的圖片,指出提升同學們的計算能力很有必要,接著再出示采訪學生的畫面,指出失分的同學也很想提升自己的計算能力。其次是從學以致用出發。為了幫助同學們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將用自己學到的知識編寫自動出題這個交互式小游戲,同學們用它,既有趣,又能提高計算能力。至此,“為什么學”的問題就能得到較好的解決。另一方面,如何實現創設情境的真實性。老師在選材時,要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哪些情境是他們常常能看到的,并且會引起他們思考的,哪些情境是他們親身經歷,并深有感觸的,遵從“從學生中來”的原則。因此,本節課的導入材料可直接取材于本班同學的作業和測試的卷面,以及學生考后的失分自我分析報告,甚至設置好問題。此外,我們在創設情境時還需考慮另兩個因素:一是學生的年齡特點。二是當前社會的熱點問題。
四、實踐活動效果檢測
為了檢測新課標理念下的情境創設,導入新課的實際效果。我們設計了訪談內容,對實驗班學生進行了隨機訪談,效果與預期相當。訪談內容如下:1.現有的導入方式跟以往有較大的區別。2.你是更喜歡現有的導入方式。3.現有的導入環節更真實。4.現有的導入環節,每節課我都知道自己“為什么學”。5.現有的導入環節更容易引起情感的共鳴。6.現有的導入環節更能激發我們的學習主動性。7.現有的課堂學習氛圍比以前更好。8.現有導入環節能提高我們的學習效率。
責任編輯 邱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