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9 月召開的全國教育大會,是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習近平總書記在大會上作出建設教育強國的戰略部署,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教育強國建設的高度重視和殷切期望。學習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加快建設教育強國重點要做好以下工作。
深刻把握教育強國建設的形勢任務。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國際競爭日趨激烈。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成教育強國。目前我國教育已進入中等偏上收入國家水平,在2023 年發布的教育強國報告中排名第23位,2024 年的排名是第21 位。但我國在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高中階段教育完成率以及生師和班師比等方面與發達國家還有較大差距。從人民群眾需求的角度來看,人民對公平、平等地接受高質量教育的訴求越來越強烈。建設教育強國,最終是要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深刻領悟教育強國建設的內涵外延。在2023 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政治局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建設教育強國“四個是”的戰略價值判斷和“六個以”的基本要求。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教育強國的六大特質——強大的思政引領力、人才競爭力、科技支撐力、民生保障力、社會協同力、國際影響力;深刻闡述了教育強國建設要正確處理好的五個重大關系——支撐國家戰略和滿足民生需求、知識學習和全面發展、培養人才和滿足社會需要、規范有序和激發活力、扎根中國大地和借鑒國際經驗;系統部署了全面推進教育強國建設的戰略任務——堅持不懈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提高教育對科技和人才的支撐作用;提升教育公共服務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以教育家精神為引領培養造就新時代高水平教師隊伍;統籌“引進來”和“走出去”,不斷提升我國教育的國際影響力、競爭力和話語權。
深入落實教育強國建設的實踐方略。一是要構建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身心健康為基礎的德智體美勞五育融合的全面培養體系,堅定不移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強體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把美育浸潤到每個學科,提高勞動教育質量,推進素養導向的新課程改革。二是構建縱向貫通、橫向融通的高質量教育體系,強化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科教融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支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三是以教育家精神為引領,構建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健全師德師風的長效機制,提高教師政治、社會和職業地位。四是以激發活力為重點,深化教育綜合改革,特別是深化教育評價改革、推進依法治教和現代學校制度建設。五是完善教育科技人才統籌推進機制,建立科教定期會商機制、協同育人機制、互聯共享機制以及相互支撐機制。六是發揮教育科研的支撐、驅動和引領作用,不僅要加強理論研究,還需要加強實證研究以及國際和區域比較研究、跨學科研究,運用新技術探索支撐教育科學研究,以高質量教育科研支撐教育強國建設。
于發友系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
(本文根據作者在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建院40周年發展大會暨教育強國專題報告會上的報告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