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損傷在影響運動員競技狀態的同時,也會對運動員心理健康產生長期影響。如何對體操項目運動員進行有效的心理疏導,以幫助他們克服心理障礙、防止和處理運動損傷,成為體操項目思想政治教育與運動訓練過程中不容忽視的課題。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如何融合心理疏導設計適合體操運動員的新型思想政治教育框架,從而為體操運動員教育提供更科學的依據與綜合配套,增進身心健康,提高競技水平。
體操是一項對運動員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要求極高的運動項目。在體操比賽中,運動員不僅需要展現出高超的技術水平,更需要在壓力巨大的環境下保持心理穩定。心理因素,如自信心、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情緒控制、應對壓力的能力等,對體操運動員的最終成績有著決定性的影響。自信心的高低直接影響運動員在比賽中的表現,自信的運動員更有可能發揮出平時訓練的水平,甚至超常發揮。注意力的集中能力決定了運動員能否在關鍵時刻排除干擾,專注于每一個動作的執行。情緒控制和應對壓力的能力則關系到運動員在面對失誤或不利情況時能否迅速調整狀態,保持冷靜,繼續比賽。
心理疏導有助于運動員形成健全的人格。通過心理疏導,運動員可以更好地認識自我,理解自己的情緒和行為模式,從而在面對挑戰和壓力時,能夠以更加成熟和積極的態度應對。心理疏導有助于穩定運動員在比賽中的發揮。在競技體育中,運動員經常會遇到各種壓力和挑戰,心理疏導能夠幫助他們學會如何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緒和壓力,保持心理平衡,從而在關鍵時刻能夠穩定發揮,減少失誤。
融合心理疏導的新型體操項目思想政治教育框架設計強調體操運動的身心雙重益處,通過規律的體操鍛煉,增強學生的體質,同時在運動中釋放壓力,提升心理健康水平。設計中融入心理疏導元素,通過專業心理輔導老師的引導,幫助學生認識自我,處理情緒問題,增強抗壓能力,培養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與愛國情懷。在應用層面,該框架注重個性化和互動性,根據學生的不同需求和特點,設計多樣化的體操項目和心理疏導活動。例如,通過團體體操活動增強團隊協作能力與奧林匹克精神、中華體育精神、新時代中國精神熏陶,通過個別輔導解決學生的個性化問題。此外,該框架還強調持續性和系統性,將體操鍛煉和心理疏導融入日常教育體系,形成常態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應根據不同人群的心理問題加以分類和引導,并設計出不同的目標。對于體操項目選手來說,應結合他們心理問題的特征,在出現運動損傷前進行相關心理疏導工作,以幫助他們減輕身心壓力,促進競技水平提高;對于其他人群,應通過運動損傷后的思想政治教育,幫助他們增強自我意識及身體保護意識,讓他們主動參與訓練與競賽,為國爭光。
融合心理疏導于一體的新型體操項目思想政治教育框架設計要從教育對象的現實需要入手,分析體操項目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該研究還深入探討了如何通過心理輔導手段來協助體操運動員更好地克服運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損傷。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體操運動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主要有:缺乏自信,自卑,害怕,焦慮,煩躁和郁悶。在開展具體心理疏導時,要結合體操項目運動員具體情況加以分析,對不同的心理問題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幫助體操運動員攻克運動損傷難題。
對體操項目來說,心理疏導方法就是融合心理疏導于一體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它有如下特點:第一,它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第二,能有效地減輕運動員運動壓力;第三,能促進運動員身心健康的發展;第四,有針對性,效果好。這種方法把心理疏導的思想與方法同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相結合,不僅能夠適應體操訓練的實際需要,而且能夠實現學生的身心全面健康發展。
在體操項目選手所面臨心理壓力與運動損傷日益突出的情況下,本研究提出的融合心理疏導于一體的體操項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框架設計是為了給選手們提供更全面、更科學地支持。通過對研究對象,研究內容,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形式等方面進行綜合設計,在注重運動員競技表現的同時,也注重運動員思想政治意識培養與心理健康發展等整體福祉。
(作者單位:湖南省體操運動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