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語文學科教學改革的基本要求。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激發學生興趣,幫助學生打開教學效率提升的大門;可以利用多媒體優化體驗,夯實教學效率提升的基礎;可以利用多媒體促進學生深度反思,為教學效率提升提供保障。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提升策略
課程改革的視野之下,學科教學效率的提升有著更加豐富的內涵,無論是語文學科知識的積累與運用,還是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核心素養的發展,都是課堂教學效率的應有之義。對于學生而言,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不僅體現在知識量上,更體現在學生的學習體驗與學習品質提升上,只有切合學生的認知需要而作出努力,才能真正發揮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的作用。伴隨著社會經濟的穩定發展和科技水平的顯著提高,多媒體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手段逐漸被應用至各學科的課堂教學之中,而在初中語文這一基礎學科的教學過程中,如何巧用多媒體實現課程資源的擴充以及教學模式的改進,始終都是初中語文教師所面臨的難題[1]。筆者從三個方面談談自己的教學體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用“最好”這一形容詞,來凸顯興趣在學生學習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任何基于教學效率的努力,都不能忽視興趣這一要素。多媒體運用要防止淺層興趣的滿足,即多媒體所天然具有的聲光電對學生感知器官的刺激,引發的學生感知需要得到滿足。大量的教學實踐經驗表明,這樣的淺層次滿足是不能有效提高教學效率的,多媒體作用的真正發揮,應當建立在激發學生深層次興趣的基礎上。
例如,部編版七年級上冊中《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的教學,很多時候教師往往從“童趣”與“道理”兩個層面來實施教學,以期待讓學生感受魯迅先生童年的樂趣,同時接受一些關于學習和成長的大道理。這樣的教學思路容易導致學生在課堂上的思維無處歸依,他們既難以切身體會到文中有哪些童趣,同時更對那些大道理存在排斥心理。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引導學生在激活自身經驗與想象力的基礎上對課文形成深度理解。如可以通過多媒體來呈現作者小時候的生活場景,讓學生看到而不只是讀到“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這樣學生也就能夠基于視覺與聽覺效果來建立起關于課文描寫的表象,從而能夠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心理需要——一種期待自己也能有類似生活場景的需要,從而能在課文描述的生活場景與現實生活狀態之間的進一步比較中,思考當下應當怎樣協調好辛苦學習與期待快樂之間的關系。
這樣的多媒體應用,一方面契合了課文解讀的需要,另一方面能夠更好地引導學生將思維的重心放在對作者童年快樂生活的理解,與對自己學習成長的判斷上。學生可以在強烈的興趣驅動之下去理解課文,去讀懂自己。可以看到,這是現代教學手段輔助學生學習、激發學生課文解讀深度興趣的有效舉措。
語文學習不只是簡單地在課堂上接受教師所講授的知識,或接受教師傳遞觀點的過程。真正高效率的語文學習,應基于初中學生的認知特點,讓學生在更好的體驗中建構知識,形成與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相關的發展。因此,借助先進的信息技術,運用多媒體來創新教學手段,也就成為提高教學效果的關鍵[2]。那么,利用多媒體來優化語文學習的體驗具體可以怎么做呢?這里來看一個具體的課堂教學實例。
部編版八年級下冊有賀敬之的《回延安》一文,很多初中學生對其難以形成具身認知。這個時候僅憑教師空洞的闡述是不夠的,借助于多媒體讓學生認識延安并產生“回延安”的體驗感,是走入課文、理解課文的關鍵,同時也是重要途徑。在具體實施教學的時候,可以借助于多媒體課件先渲染一種情境:在那個革命年代,有志青年都滿腔熱血,對祖國的發展滿懷期待。在這種情形之下,他們往往會向往能夠帶領他們實現理想目標的地方,而這個地方就是“延安”。此處采用厚重的男低音加上延安風景尤其是寶塔山的圖片,就可以渲染出能夠讓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的情境。學生也會在該情境中產生一種代入感,希望自己就是那樣的有志青年,期待能夠到達自己理想中的圣地。待學生有了這種感受之后,教師可以進一步結合學生對詩歌的解讀,然后運用多媒體去給學生同步呈現一個迫切想回到延安的人“回延安”過程中緊張而激動的畫面。事實證明,通過類似多媒體手段的運用,詩歌中相對抽象的語言被轉換為形象的、可供直接加工的圖景,學生的理解則會更加豐富。
從學生學習體驗的角度來看,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運用使他們有更加真實的體驗感。學生走入多媒體支撐下的情境后,更容易形成切身體會,從而進一步形成具身認知。這些都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打下堅實基礎。
高效率的語文課堂教學,體現在學生對學習內容的深度加工和反思上。那么,多媒體如何發揮促進學生深度反思的作用呢?通過研究筆者發現,如果能夠用多媒體來凸顯課堂教學中的重點環節,將學生的思維引向對學習過程的回顧,就可以提升學生的反思品質。
例如,九年級上冊《沁園春·雪》這一課文的教學中,要領略毛澤東在詩歌中表現出來的宏大氣魄,就必須對詩歌中的關鍵詞句進行深刻理解。在課堂教學即將結束的時候,教師可以用多媒體呈現與詩歌相關的內容,再讓學生自主選擇最喜歡的一句詩,清晰地表達喜歡的理由……于是,學生就能夠有所思考且準確表達。這說明,多媒體恰到好處地使用,能夠促進學生對文本深度理解。
總而言之,多媒體對于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而言有著重要的作用。教師要緊扣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去思考多媒體的使用策略,明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從而讓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得到更加充分的實現。
參考文獻:
[1]張榮.多媒體與初中語文教學整合探析[J].中小學電教,2021(09):49-50.
[2]吳朝規.如何運用現代信息手段提升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J].第二課堂(D),2024(03):26-27.
作者簡介:陜西省榆林市府谷縣第七中學語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