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時節,《科學導報》新春走基層記者走進長治市壺關縣龍泉鎮楊家堆村康乃馨種植基地,大棚內陣陣花香撲鼻而來,一株株嬌艷的康乃馨含苞待放、花香四溢。放眼望去,花農們正在精心打枝、修剪、采摘,一派繁忙景象。
春節臨近,為保障節日期間的鮮花供應,花卉種植戶郭連芳根據往年的經驗,早早開始籌備,一大早就忙著對花進行打枝、修剪、采摘,精心呵護著花骨朵,確保每一株花卉都能獲得充足且均衡的養分。供應花前腳采摘完,后腳就有長期合作的花卉商販到大棚采購,讓這原本清閑的冬天變得忙碌起來,也把寒冷的天氣攪得熱熱乎乎。郭連芳說:“最近一個月是銷售旺季,剛剪下來就被拉走了,銷量特別好?!?/p>
據了解,郭連芳一家原先以種植玉米為生,2016年在村委會的帶領下,她積極響應號召,承包了3個花卉大棚,主要種植粉鉆康乃馨、紅福康乃馨,成了一名職業“花匠”。憑借著對花卉的熱愛和不斷的試種摸索,一年能增收10余萬元,實現了從農民到職業花匠的轉變。郭連芳喜笑顏開地說:“我一進大棚心情就會特別好,種花是我的愛好,更是我的職業,我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日子越過越紅火?!?/p>
郭連芳在不斷學習技術并反復試驗中,逐步掌握了種植技術要領,種花、養花知識也日益豐富。不僅如此,她還招收附近的村民來大棚里打工。
楊家堆村曾經是個山多地少的村子,祖祖輩輩以種玉米、土豆、小米為生,全村134戶372口人。為幫助村民拓寬增收致富渠道,楊家堆村黨支部和駐村工作隊走出去學習,經過充分考察,發現種植康乃馨比種植蔬菜、普通糧食作物效益更好。借著好政策的東風,利用村集體發展專項扶持資金,2016年打造了康乃馨種植基地。如今,康乃馨種植成了楊家堆村致富的主導產業,不僅讓村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增收,還增加了村集體經濟收入。
“在銷售環節上,既有長期合作的花卉經銷商到大棚采購,我們也親自攜帶花卉樣品赴外地進行推廣宣傳,既拓展了銷售渠道,又提升了品牌形象?!贝妩h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李兵說,村里有了產業,現在好多外出打工的村民也紛紛回到家鄉發展,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楊家堆村依托當地特有的環境氣候,把發展花卉產業作為促進農民增收的一項特色產業來抓,依托同豐種養專業合作社,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實行統一管理、統一技術、統一銷售。目前發展花卉大棚14座,實現了經營性收入、務工性收入、資產性收入“齊頭并進”,紅紅火火的花卉種植產業成為鄉村振興的新動能。
“楊家堆村將不斷延伸花卉品種,增強產業輻射帶動能力,培養更多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的花農一起種植鮮花,做大做強鮮花產業。同時,還大力開拓鴕鳥養殖項目,在推進特色養殖業走上規?;?、產業化、現代化的發展軌道上,壯大村集體經濟,促進村民就業增收,進一步賦能鄉村振興和產業發展?!闭劶敖窈蟮陌l展,李兵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