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疾控中心最新數據,目前國內流感病毒陽性率持續上升,其中99%以上為甲型H1N1流感亞型,即甲流。國內多地疾控發布提示,做好個人防護,注意防范呼吸道、腸道傳染病。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田耕介紹,流感病毒分為甲、乙、丙、丁4型,其中甲型流感傳染性最強、最容易發生變異。患者感染甲流后主要表現為突然高熱,常有咳嗽、咽喉痛、鼻塞、流涕等癥狀,伴有頭痛、肌肉酸痛等全身不適,部分患者會出現胃腸道不適感。
而常見的普通感冒則由鼻病毒等多種病原體導致,傳染性弱,發病沒有明顯的季節特征,癥狀表現為鼻塞、流涕、噴嚏、咳嗽等,一般不發熱或僅有低熱,沒有全身性癥狀,5~7天即可自愈,很少有并發癥出現。
在藥物選擇方面,田耕表示,目前國內可用的流感抗病毒藥物主要有奧司他韋、瑪巴洛沙韋等,在發病48小時內服用效果最佳,通常可在12~24小時內緩解癥狀。但即使超過48小時,重癥或高風險患者仍可考慮使用。
田耕提醒,奧司他韋、瑪巴洛沙韋均為處方藥,必須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抗病毒藥物并非預防流感的手段,有些人只是出現輕微感冒癥狀就自行服用抗病毒藥物,存在一定風險。
田耕建議,家中出現流感患者時,患者應居家休息,盡可能選擇單間居住,確保房間每日定時通風換氣,并盡量安排一名相對固定且非流感高危人群的家庭成員負責照顧患者。密切關注患者及家庭成員的健康狀況。一旦患者或家庭其他成員出現持續高熱,并伴有劇烈咳嗽、呼吸困難、神志改變、嚴重嘔吐與腹瀉等重癥傾向,應立即前往醫院就醫。患者及陪護人員在就醫全程需佩戴口罩,防止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