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穿“絕緣戰袍”,頭戴“絕緣頭盔”,穿梭于15米高空電網間,與1萬伏高電壓等級的導線“零距離”接觸。這是國網北京昌平供電公司線纜運檢中心配電不停電作業室班長王月鵬在萬伏高壓下開展帶電作業時的工作場景。
參加工作以來,王月鵬發揮專業優勢,用高超技藝守護萬家燈火,一次次有力保障了國家大型活動用電安全,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國慶70周年、2022年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以及2023年成都大運會、杭州亞運會等重大保電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他先后榮獲“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北京大工匠”等諸多榮譽稱號,被譽為高壓線上的“手術師”。
1998年,王月鵬以優異成績從電力技校畢業,彼時的他本可以選擇相對輕松、安全的工作,可他卻偏偏選擇了最富挑戰性的帶電作業。
入行第一天,王月鵬的師傅彭新立就十分嚴肅地告訴他:“電力行業本就是一個高危精細的行業,你選擇了帶電作業,就是選擇了高危中的高危,精細中的精細。”
師傅的教導,王月鵬牢記在心。他開始了勤學苦練。冬天,為了保持臂力和手勁,他在絕緣服內只穿單薄的衣服,十幾米的高空,寒風一打即透。他咬牙堅持,戴了三層又厚又笨的防護手套,直到將直徑8毫米的螺絲擰得得心應手。夏天,他穿著厚厚的絕緣服,絕緣手套里的溫度更是高達50攝氏度,豆大的汗珠從他額頭滾落,流進眼睛,他的技術動作仍然標準規范,絲毫不受影響。
正是憑著這份毅力和執著的精神,王月鵬練就了一身超凡本領。2005年,他在北京市電力公司專業技術比賽中獲得第一名。2009年,他成為最年輕的帶電作業高級技師。
2016年,王月鵬參加了北京市總工會舉辦的北京大工匠比武挑戰選拔賽。比賽時間正值寒冬,為了不影響比賽質量,王月鵬只穿單衣。參賽前,他裹著大衣,圍著場地一圈一圈地跑,以求保持身體的溫度。輪到他比賽,大衣一脫,他第一個沖到桿下,麻利上桿,利落操作。最終,王月鵬從335名參賽挑戰者中脫穎而出,榮膺首屆“北京大工匠”。
2023年,王月鵬當選國家電網公司首位同時也是唯一一位配網不停電作業首席專家。2024年,王月鵬又入選大國工匠培育對象。
2007年,他憑借在帶電作業方面的精湛技藝和高超的理論水平,以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帶電作業專家身份參與了多項技術規程的編寫,并重新參與修編了《國網北京電力10千伏架空配電線路帶電作業操作規程》。
2009年,王月鵬邁開技術革新的第一步。為解決線路帶電作業時高壓引流線擺動過大,易造成作業危險系數高、人員勞動強度大、作業時間長的問題,他帶領班組人員通過一次次嘗試、一次次改進,最終研制成功了“配電線路帶電作業絕緣引流線支架”,從根本上簡化了工作程序,降低了作業風險,縮短了作業時間。
此外,王月鵬還依托以他名字命名的創新工作室,帶領團隊成員圍繞“卡脖子”難題開展技術攻關。他先后帶領團隊研發了“三種快裝線夾及其安裝工具”“10kV線路檔距內絕緣桿法快速斷開、接續導線的關鍵技術研發與應用”等多項創新成果,獲得專利19項。其中,“三種快裝線夾及其安裝工具”填補了國內J型線夾的空白,在電商平臺推廣應用,被稱為帶電作業專業的“教科書”。
如今,王月鵬不僅把師傅教的本領悉數傳承,還把自己工作20多年來總結的經驗成果,傳遞給了新一代帶電作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