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文章利用文本分析和圖表分析方法對我國研究生教育培養質量體系進行分析,并以數據為依據,對我國不同等級院校生源來源進行普遍性分析。通過數據和過往文獻分析可知,我國高校生源以及招生方式呈現多元化趨勢。通過某高校研究生推免成績數據、北京師范大學博士畢業生論文成績和某高校碩士畢業生論文成績,研究生教育培養質量與生源的關系,得出研究生教育培養質量與生源關系的結論,并針對高校研究生教育培養給出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研究生教育;生源來源;培養質量;招生方式;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437(2025)01-0128-05
研究生教育是中國高等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培養中國各領域多層次、高水平的創新型人才的使命,是國家進步發展、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基石。研究生教育質量影響著我國各領域的發展,研究生教育也是我國在世界人才競爭中的重要力量。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在《關于加快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的意見》中明確指出,要推進研究生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快建設研究生教育強國。近年來,我國研究生數量不斷增加,而研究生培養質量與生源的關系密切相關,生源質量直接影響研究生的培養質量[1]。在“大招生”的背景下,研究生教育質量需要保證。
一、研究生教育培養體系分析
(一)我國研究生教育培養體系分析
我國研究生教育培養體系是指通過教育培養,將中國有潛力的研究生培養為高水平、高素質的創新型專業人才的完整教育體系。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積極推動研究生教育改革,促進研究生教育發展從側重發展規模到側重質量的轉變,培養體系從注重培養學術型研究生轉變為學術型、專業型研究生兼顧培養協調發展,注重研究生學識與能力共同提升,人才質量評價不再以學術水平為唯一標準,而轉變為學術能力與職業發展共同評價(見圖1)。
(二)高等院校研究生招生與生源分析
1.生源來源分析
我國高等院校一般分為四個等級,“985工程”院校、“211工程”院校、“雙一流”院校和普通院校,不同等級的高等院校生源不同。
“985工程”院校的研究生生源主要來源于本校、部分同水平院校和部分其他院校。上海交通大學2023年研究生擬錄取數據顯示,該校2023年招生人數約為7000人,其中推免生人數為3534人,占總招生人數的一半,本校推免生人數為1279人,占總招生人數的36%,除去本校學生,其他學生大多為水平相近的“985工程”院校學生,如四川大學、中南大學等。
“211工程”院校的研究生生源主要來源于本校、少部分同水平“211工程”院校和其他“雙一流”院校以及普通院校。根據西南交通大學2023年碩士統招復試分數線的數據,一些強勢和熱門學科,比如交通運輸、通信工程等的復試分數線遠超國家線幾十分,而對于一些冷門專業和弱勢學科,復試分數線則剛超過國家線。
“雙一流”院校以及普通院校的研究生生源則主要來源于本校和其他院校。根據深圳大學2022年碩士研究生統計數據(見圖2)[2],其招生來源主要為國內的普通高校,“211工程”院校和“985工程”院校等的生源相對較少。而且對于一些地方普通院校,部分專業第一志愿生源嚴重不足,需要靠調劑來補充。根據濟南大學的數據[3],該校的部分重點學科碩士研究生招生中,第一志愿錄取的學生往往難以滿足招生計劃,需要通過調劑來補充生源。對于一些較弱的學科,甚至出現了招生計劃指標無法完成的情況。據不完全統計,在每年的研究生考試中,需要調劑的人數占比約40%,且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4]。
2.生源呈現多元化趨勢
近年來,隨著研究生招生規模的擴大,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政策的提出,研究生報考人數、招生人數在快速增加,報錄比也在不斷提高,考研調劑成為熱門。研究生生源不僅有應屆生,而且有很多往屆生。根據深圳大學的數據,深圳大學2022年研究生招生人數為3160人,有25915名學生報考。其中應屆生到考10877人中,錄取1800人,占應屆生到考人數的16.55%;往屆生到考10418人中,錄取1360人,占往屆生到考人數的13.05%,占總錄取人數的43%,接近一半。此外,調劑生978人,占總錄取人數的30.94%。調劑生的成績普遍較高,調劑也是院校吸收高質量生源的一種方式。
3.不同培養方式與生源分析
我國碩士研究生的培養方式主要有兩種,分別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培養(見表1)。對于非全日制研究生,主要是在職人員進一步提升自己的方式,但隨著研究生考試難度以及報考人數不斷增加,部分應屆生選擇考試難度相對較低的非全日制研究生進行研究生階段的學習。
對于非全日制研究生,許多高等院校有生源不能滿足招生計劃的情況。為了完成招生計劃,部分院校通過調劑的方式來獲取生源,出現了大量的全日制考生調往非全日制的現象[5],其中也包括校內外同專業或相近專業非全日制之間的調劑。部分高校為了吸引更多優秀生源就讀非全日制研究生,推出了許多激勵政策。比如中國計量大學承諾非全日制與全日制享有相同的100%覆蓋獎學金[6]。根據廣西大學的數據[7-8],廣西大學2023年碩士研究生招生5461人,其中一志愿錄取人數僅為3083人,占總錄取人數的56.45%,有幾乎一半研究生為調劑考生。這些調劑考生中,很多考生為“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雙一流”高校畢業,也變相優化了生源質量。
二、研究生教育培養質量與生源分析
(一)生源質量分析
在碩士研究生招生過程中,高校可以通過考生的本科信息初步判斷生源,一般認為,畢業于“985工程”院校、“211工程”院校、“雙一流”高校的學生綜合素質較高[9]。基于此,本文選取國內某“211工程”院校2023年某學院的推免生數據,根據其本科來源、本科平均成績和復試綜合成績對生源質量進行了分析(見圖3)。
根據圖3數據,來自“211工程”院校本校的推免生和“985工程”院校學生的復試平均成績最高,明顯高于其他高校。而其他“211工程”院校和其他院校學生的復試平均成績則相對較低,其他“211工程”院校學生的平均成績比其他高校學生的復試平均成績要低。此外,本科平均成績更能反映學生在本科的學習和科研情況,某種程度上也能反映學生的綜合素質表現。根據圖3數據,學生的本科平均成績和復試綜合成績關聯性不大,高校不能簡單地通過學生的本科平均成績來評價學生的整體素質水平。
(二)培養質量與生源分析
影響研究生教育培養質量的因素有很多,如導師、教育資源、個人興趣、個人的努力程度和個人的天賦等,本次研究著重于從生源角度分析其對研究生教育培養質量的影響。研究生教育培養的宗旨在于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綜合能力和科研創新能力,一般以學位論文的形式來考查學生的研究成果,考查高校研究生培養的質量。尤其是博士研究生的培養,一些學生本科、碩士和博士三個階段可能來自三所等級不同的高校,因此更能凸顯研究生教育培養質量與生源的關系。
本次研究選取北京師范大學2013年至2017年博士畢業生的學位論文成績作為依據[10]。為了確定研究生培養質量與生源的關系,將樣本分為本科、碩士來自不同等級院校的生源組。評分規則為由3位相關領域的專家,根據學位論文的質量做出“優秀”“良好”“一般”和“較差”四個等級的評價,分別賦值為10、8、6和4分。該篇學位論文的最終成績為3位專家的評分之和。
從圖4數據可以看出,碩士來自“985工程”院校的學生畢業論文成績高于碩士來自“211工程”院校和“普通院校”的學生畢業論文成績。而本科是否來自“985工程”院校或“211工程”院校與其畢業論文成績關系不大。但從圖5的數據可得,本科來自“211工程”院校的學生畢業論文平均成績最高,“985工程”院校次之,普通院校的最低。碩士來自“985工程”院校的學生畢業論文平均成績最高,“211工程”院校次之,普通院校的最低。總的來說,博士畢業論文成績或博士研究生培養質量主要與生源的碩士畢業院校有關,而與本科畢業院校關系不大。
選取某高校2018年學術型碩士畢業論文成績作為依據,從選題、創新性、學術性、應用性和準確性五個角度對論文進行評審,根據論文質量分別賦值為5、4、3、2、1分,再將五個角度的評分相加為該論文的最終評審成績[11]。根據圖6數據可以看出,推免生的論文成績無論是平均總成績還是各個評審角度的平均成績,基本上比統考生高,但差距不大。
三、結論和建議
(一)結果分析
1.研究生教育培養質量中,推免生優于統考生
以上研究表明,推免生的畢業論文成績更高。推免生通常在本科期間,無論是學習習慣還是綜合素質都保持優秀水平,是各個高校頂尖的人才。在進入研究生階段之后,其繼續保持了本科期間的學習習慣,其畢業論文成績普遍優于統招生。對于統招生,其在本科期間的成績及整體素質低于推免生,加上統招生中除了應屆生還有往屆生,部分考生參加了多次研究生考試,所以統招生的整體素質相差較大,導致其論文成績普遍低于推免生。
2.研究生教育培養質量與生源的本科院校無明顯關系
研究生培養質量的影響因素有很多,而生源所在的本科院校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學生的整體素質。從數據中也可以看出,無論是某高校碩士招生入學時,不同等級高校的學生復試成績,還是北京師范大學博士畢業生的畢業論文成績,都說明研究生教育培養質量與學生的本科院校無明顯關系。
(二)對策建議
1.適當增加推免資格
研究生教育培養是為國家培養高素質的科研人才,在生源的篩選中也要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尤其是科研素質。適當增加推免資格,不僅可以吸引更多高質量的本科生進入研究生教育體系,而且能夠提高研究生群體的整體素質和科研潛力。需要注意的是,在增加推免比例的過程中,必須確保推免制度的公平與透明,通過制定嚴格的推免標準,對推免生在本科階段的學術表現進行綜合評估,以確保推免資格的授予與研究生教育質量的提升相一致。在增加推免比例的同時,激勵學生在本科期間更加認真學習,積極參加與科研相關的活動、競賽,為之后的研究生階段打下基礎。
2.注重吸收綜合素質更高的優質生源
優質生源是提升研究生教育質量的關鍵因素之一。高校除了注意來自重點高校的生源,也要注重其他高校的高素質生源。高校應加強與國內外知名高校的合作,積極拓展優質生源的來源渠道。同時,優化招生宣傳策略,提升學校的學術影響力與吸引力,吸引更多優秀的考生報考。此外,可以通過設立獎學金、提供科研資源等方式,吸引高質量的生源。具有推免資格的高校中,高校的等級越高,推免的比例越高。對于一些普通高校的生源,因其推免比例較低,推免生往往是該高校最優秀的學生。在某種程度上,這部分學生可能相較于其他重點院校的排名靠后的學生更加優秀。因此,無論是來自哪種等級院校的生源,都應當對其進行嚴格考核,吸收綜合素質更高的優質生源,不應當將生源的“出身”作為唯一的評選指標,而是將生源的綜合素質作為評價生源質量的關鍵評選指標。
3.衡量初試、復試成績占比
初試與復試成績的比例在研究生招生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高校應合理衡量初試與復試成績的占比。在研究生考試的過程中,初試成績體現了學生在公共課和專業課上的能力,但難以考查考生的綜合能力,尤其是在科研方面的能力。適當調整初試與復試成績的權重,可以更好地衡量考生的綜合能力與學術潛力。高校應根據不同的學科特點,制定合理的初試、復試成績比例。例如,對于實踐性強的學科,復試成績所占比例可以適當提高,以便全面地評估考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與研究能力。同時,應加強復試環節的規范性與科學性,確保考核結果的公平公正。
4.制定不同培養方案
制定靈活多樣的培養方案是提升教育質量的重要舉措。高校應根據學科特點、社會需求及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設計不同的培養模式,如學術型、應用型和交叉學科培養模式等。同時,應加強導師隊伍的建設,確保導師能夠為不同類型的研究生提供有針對性的指導與支持。通過制定多元化的培養方案,可以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術與職業發展需求,提升研究生教育的整體質量。在綜合科研素質上,推免生在一定程度上優于統招生,高校可以給推免生增加學術型研究生的名額,將一部分專業型研究生的名額向統招生傾斜。此外,針對極為優秀的生源,可以鼓勵其碩博連讀或者直博。
[ 參 考 文 獻 ]
[1] 周帥,劉殿華.基于研究生培養質量的招生政策探索與實踐[J].化工高等教育,2019,36(3):61-64.
[2] 深圳大學研究生招生. 揭秘!2022深大碩士新生數據來啦![EB/OL].(2022-09-17)[2024-08-24].https://mp.weixin.qq.com/s/_tTO2abDhK4VjK8Sihk76Q.
[3] 原長洲,侯林瑞,劉洋.創新素養視角下透視地方高校研究生生源質量及優化策略[J].教育教學論壇,2019(25):238-240.
[4] 繆志心.期望理論視角下研究生招生調劑的策略優化:基于“雙調劑激勵力”平衡模型的建構與分析[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24(2):71-78.
[5] 李騏,戴一飛.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招生中“隱形失衡”問題探究[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20(2):32-38.
[6] 周文輝,曹鎮璽.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新形勢、問題及對策[J].我國高教研究,2018(1):81-86.
[7] 廣西大學2023年碩士研究生招生一志愿擬錄取考生名單公示[EB/OL].(2023-04-05)[2024-08-24]. https://yjsc.gxu.edu.cn/info/1021/1492.htm.
[8] 廣西大學2023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擬錄取考生名單公示[EB/OL].(2023-05-09)[2024-08-24].https://yjsc.gxu.edu.cn/info/1021/1443.htm.
[9] 吳海民.地方高校吸引本校優秀學生報考本校研究生的策略研究[J].高教學刊,2024,10(14):91-94.
[10] 劉春榮,郭海燕,張志斌.前置學校與博士學位論文質量關系的實證研究:基于北京師范大學博士學位論文匿名評審結果的分析[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8(5):45-49.
[11] 周星.推薦免試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學業表現研究:基于E高校的問卷調查[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9.
[責任編輯:黃緊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