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互聯網+”時代,各行各業都在經歷數字化轉型的時代浪潮。在這一背景下,高職酒店管理與數字化運營專業教學也需要緊跟時代發展步伐,明確當前社會對人才的培養需求,有針對性地進行人才培養方向的轉變,助力酒店業整體經濟效益的提升。基于此,本文探討了目前高職院校酒店管理與數字化運營專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改革措施,以適應數字化時代對酒店專業人才的需求。
關鍵詞:互聯網;高職院校;管理與數字化運營專業
一、引言
教育部頒布的最新《高等職業教育專業目錄》中,將酒店管理專業更名為酒店管理與數字化運營專業,進一步明確了酒店業發展的方向,對高職酒店管理與數字化運營專業教師提出了新的教學要求。互聯網背景下,酒店業的數字化轉型已成為行業發展的趨勢。酒店業只有通過數字化技術引領組織成功轉型,并從上至下持續推進變革進程,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更好地發展。這離不開職業院校酒店管理專業為企業培養了解酒店管理業務且具有數字化思維理念的人才。基于此,職業院校酒店管理與數字化運營專業教學要緊跟社會對于創新型人才的培養需求,通過重置酒店管理與數字化運營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改進酒店管理與數字化運營專業的教學方法以及梳理人才培養方案、重構課程體系與內容等,培養符合社會發展需求的數字化人才,為酒店企業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
二、互聯網背景下職業院校酒店管理與數字化運營專業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目標不符合當前人才培養要求
高職院校作為專業人才培養院校,其教學目的是培養符合當前社會實際需求的實用型人才。在當前互聯網背景下,酒店管理正朝著數字化方向發展,學生需要具備更多的數字化運營技能,包括數據分析、人工智能應用、電子商務等方面的知識,才能更好地滿足職業需求[1]。但是當前高職酒店管理與數字化運營專業教師的教學目標還停留在傳統的管理范疇,未能及時更新以適應酒店管理行業的數字化發展趨勢,導致學生畢業后面臨自身能力不足的問題,不利于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
(二)教學方法缺乏創新
高職學生面臨就業壓力,所需要學習的科目較多,教學內容較為繁雜。面對大量的學習內容,學生很容易產生厭煩和排斥心理,不利于學生高效地掌握學習內容。教師在進行酒店管理內容的教學時,一直沿用傳統講授式的教學模式,未能充分利用數字化技術教學優勢,無法滿足學生對于實際案例分析、行業趨勢解讀等更深層次的需求,使得學生對數字化運營的理解和運用能力相對較弱,不僅無法滿足當前的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需求,而且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數字化實訓條件和基礎設施匱乏
數字化實訓條件和基礎設施建設是培養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學生實踐技能的重要基礎和保障。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如學校資金投入不足、對于數字化實訓建設不夠重視等原因,部分職業院校內部數字化實訓配置不完善,缺乏實踐開展平臺,無法為學生提供充分參與實際操作的機會,導致學生缺乏對數字化工具和軟件的熟練掌握。在這種教學環境下,學生無法在畢業后快速地投入職業,降低了高職院校實用型人才的培養效率[2]。
(四)教學評價單一落后
目前,一些高職院校仍然采用傳統單一的評價方法,只注重對學生學習考試成績的評價,忽視了對學生學習過程的全面反饋。教師無法了解學生在數字化運營領域的實際能力,造成學生的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效率較差。隨著數字化運營領域的快速發展,新技術、新方法層出不窮。然而,教師的教學評價體系仍然停留在過去,未能及時調整以適應新趨勢的評價需求,導致教學評價無法準確反映學生對最新技術和方法的應用能力,無法助力學生專業能力的提升。
三、互聯網背景下職業院校酒店管理與數字化運營專業教學改革策略
(一)重置酒店管理與數字化運營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
傳統酒店管理課程注重學生對酒店運營管理理論的學習,旨在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提升學生對該專業的了解和對職業發展的認知。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社會形態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數字化運營技能變得至關重要[3]。在高職酒店管理與數字化運營專業教學中,教師要根據當前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重置人才培養目標,突出培養學生在數字化工具、平臺、數據分析等方面的實際操作能力,重視學生對行業最新動態的關注能力和學生終身學習意識的培養,使其能夠在職業生涯中不斷適應行業的發展變化,能夠更好地適應未來職業需求。
例如,在《餐飲服務與管理》中的“餐飲消費需求分析”教學中,高職酒店管理與數字化運營專業教師要基于當前酒店數字化發展趨勢,根據職業對人才的實際需求重置“酒店管理與數字化運營”課程的人才培養目標,以為社會培養出更多實用型人才。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引入大數據分析教學內容,讓學生能夠利用信息技術進行餐飲消費者的需求分析,在掌握餐飲消費者的就餐動機、餐飲消費者需求和餐飲消費者類型的基礎上,進行實際調研和分析,借助大數據的便利,更好地開展酒店管理工作。學生在為消費者提供高效精準服務的前提下,能夠提升酒店管理的效率,更好地適應互聯網背景下酒店管理對于人才的實際需求,提升自身的職業競爭力。
(二)改進酒店管理與數字化運營專業的教學方法
1.深化產教融合,增加大數據運用崗位
產教融合是職業院校基于所設專業,積極開辦專業產業,將產業和教學進行密切結合,強化兩者的合作共贏,形成職業院校和企業渾然天成的辦學模式。在當前互聯網背景下,高職酒店管理與數字化運營專業教師想要培養出更貼近實際職業需求的全面發展的學生,就需要重視產教融合,通過與酒店行業合作,引入行業專業人士參與課程設計和教學,將實際崗位需求融入教學內容,使課程教學更符合行業標準,為學生提供更真實的學習體驗,使學生更好地適應酒店管理與數字化運營領域的工作。在實際教學時,高職院校可以加強與企業的合作,增加大數據運用職業內容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如何收集、分析和應用大數據來優化酒店運營和提升客戶體驗,從而提升學生大數據運用能力,為學生今后的工作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4]。
例如,在《餐飲服務與管理》中的“餐飲原料采購管理”教學中,高職院校可以通過深化產教融合,加強與企業的合作交流;在進行餐飲原料采購管理內容的教學時,可以引入大數據運用崗位,讓學習立足于酒店管理真實工作,開展餐飲原料的采購程序。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基于菜點的銷售量、市場情況(就餐客人流量及變化)、儲存情況以及運輸和使用量的變化等因素合理控制采購種類和數量,并利用大數據分析工具進行原料采購價格的控制,以此保障餐飲原料采購管理工作更高效。通過深化產教融合,引入大數據運用崗位,可以讓學生在實踐中應用所用知識,貼近實際職業需求,更好地培養學生在數字化時代的綜合能力,讓學生更高效地融入該領域,實現自身未來更好地成長和發展。
2.加強校企合作,融入行業新業態教學
校企合作是一種注重培養質量,注重在校學習與企業實踐,注重學校與企業資源、信息共享的“雙贏”模式。高職院校作為專業人才培養的基地,想要高效實現自身育人價值,就需要加強企業的互動合作,與市場接軌,對標職業需求更好地實現人才培養目標。在酒店管理與數字化運營專業教學中,高職院校要與酒店業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及時了解酒店行業的最新發展趨勢和技術需求,以使院校內教學內容更符合實際工作場景,讓學生掌握實際崗位職能要求。在互聯網時代,酒店管理行業更新日益快速,酒店管理領域涌現出許多新的業態,如智能化服務、在線預訂等。通過加強校企合作,學生能夠更好地了解行業的最新動態,提前接觸到未來可能面臨的工作場景,增強自身適應能力。高職院校還可以讓學生去合作酒店企業實習,讓學生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中實干真做,從而培養能夠適應互聯網時代酒店管理與數字化運營領域需求的高素質專業人才。
3.注重學生實踐,鼓勵學生參與職業實習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為酒店管理專業學生未來職業需求提出了新的挑戰。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這可以通過院校與其他企業合作,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讓學生能夠將課堂上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具體工作,從而提高學生在酒店管理與數字化運營領域的實際操作水平。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可以在真實工作環境中認知教學與工作的差異性,讓學生在深入行業實踐中了解行業的運作機制、業務流程以及數字化運營的實際應用情況,從而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和實踐參與度,為學生未來的職業規劃提供清晰的方向,為酒店管理與數字化運營領域輸送更加優秀的人才。
(三)完善數字化實訓條件和基礎設施建設
數字化實訓條件和基礎設施建設是提升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基礎和前提。尤其是“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學生更需要在教學中靈活掌握與數字技術相關的實際操作技能,才能更高效地適應當前激烈競爭環境下酒店對人才的需求。數字化運營涉及大數據分析、云計算、物聯網等多個方面,需要相應的硬件設備和軟件支持。通過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可以確保教學過程中各類設備的正常運行,為教師和學生提供更好的數字化教學環境。為此,高職院校要認識到學生具備數字化能力和掌握實踐技能的重要性,加大對酒店管理與數字化運營專業數字化實訓條件和基礎設施的建設,為教學過程提供了更為先進和便捷的工具,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實訓氛圍,創建真實的工作情景,使酒店管理與數字化運營專業更好地適應互聯網時代的發展趨勢,為學生提供更為優質的教育體驗[5]。
(四)調整酒店管理與數字化運營專業教學評價機制
在當前互聯網背景下,酒店管理實際工作場景日新月異,更新快速,其對專業人才的要求不再限于理論知識的掌握,更強調技能的更新和掌握。教師想要培養更符合當前實際需求的專業酒店管理人才,就需要根據專業培養目標和行業發展需求,及時更新課程教學評價體系,以便對學生進行全面、深度的評價,以實現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轉變傳統考試、論文的評價形式,引入更為靈活多樣的評價方式,如項目實踐、實習報告、模擬運營等,并且要注重新知識和新技術的更新,采用持續性的評價方式,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展,以全面衡量學生在數字化運營中的綜合素養。
例如,在《前廳客房服務與管理》中的“前廳收銀服務”教學中,該課時的教學內容是客賬管理的程序、外幣兌換的服務程序、貴重物品保管的程序和保管箱的使用方法。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信息技術制作該課時教學內容在實際操作中的具體流程,標注重點注意事項,強化學生對實際工作流程的把握。這個過程可以更好地反映學生在數字化運營領域的真實水平,促使教學過程更加貼近實際需求,有助于培養適應互聯網時代的酒店管理與數字化運營專業人才,提高教學質量。
四、結束語
在互聯網背景下,職業院校酒店管理與數字化運營專業教學改革符合當前社會發展對人才的培養要求,能夠更高效地實現高職院校育人目標。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通過重置酒店管理與數字化運營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優化教學方法、提升實訓條件、調整教學評價機制等措施,使教學更好地適應數字時代的發展趨勢,培養更符合行業需求的高素質專業人才。
作者單位:王莉華 蘭州現代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1]馬小玲,楊海妮.“互聯網+”高職酒店管理與數字化運營專業校企合作模式轉變[J].辦公自動化,2023,28(07):15-17.
[2]張佩.“互聯網+”時代高職院校旅游與酒店管理專業改革策略[J].旅游與攝影,2023,(03):125-127.
[3]周艷.“互聯網+”背景下酒店信息化管理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互聯網周刊,2023,(01):13-15.
[4]姜海.“互聯網+”背景下酒店信息化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商場現代化,2022,(19):61-63.
[5]范懋煒.“互聯網+”背景下實訓教學數字化資源開發的路徑研究——以高職酒店管理專業為例[J].科教導刊,2022,(11):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