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單元整體教學改變了過去以課時為單位的教學設計方式,更加注重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邏輯關系。以此來確定單元教學目標,將數學學科素養落實到單元整體教學的各個環節,體現了教學設計的整體性、連貫性、層次性。因此,在單元整體教學實施中,教師應引領學生去質疑,去探析,去批判,在分析、推理、演繹中發展數學邏輯思維能力,探究數學知識的本質和基本原理,提升學生數學綜合素質。
一、 整體分析單元內容,明確單元主題
教材是教學的基礎,教師要通過梳理單元教學要素,全面掌握單元內容,厘清單元整體教學的重難點。同時,單元整體教學要合理統籌教學知識點,把握好課時的連續性,根據學生認知規律,設置以學科素養為導向的數學學習活動。
比如,在蘇科版數學教材八(上)“全等三角形”單元教學中,教師可以對單元主要內容進行梳理,主要涵蓋全等三角形的概念,以及與全等三角形相關的性質、判定方法、定理等知識點。在概念呈現上,教師可以借助于相鄰的樓房、相同的課桌等生活中常見的實物圖形或圖片,抓住“完全重合”特征,引出“全等”概念。從一般到特殊,由此來類比兩個三角形之間的關系,從而引出“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接著,圍繞全等三角形的“對應邊”“對應角”“對應頂點”等方面,組織學生探究全等三角形的性質。最后,教師運用“邊角邊”“角角邊”“角邊角”“邊邊邊”等判定方法,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認知水平,制訂出符合學生需求的教學計劃,確保學生能夠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本單元的知識內容。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以進一步挖掘單元主題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設計生動有趣的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提高教學效果。
二、創設問題情境,以問題串促進學生建構新知
在單元整體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問題的合理設計,做到以問促教,以問導學。問題的設計要科學、合理,突出問題的開放性、探究性。教師要掌握學生的認知起點和認知需要,設計出具有挑戰性和吸引力的問題,尤其要重視問題的梯度化,借助于問題串,引領學生將思維從無序走向有序,從淺層走向深層,達到深度學習目標。
比如,在蘇科版數學教材七(下)“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單元教學設計中,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已經掌握的“一元一次方程”等相關知識,設計問題串,幫助學生厘清知識點間的內在邏輯關系,循序漸進地創設問題情境,引發學生深度思考。首先,引入類比思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回顧思考,并提問:面對一元一次方程,其概念、解法是什么?學生通過回顧舊知,在交流、討論后,能夠明晰解題思路。然后,教師再追問學生:一元一次方程中的“元”與“次”各代表什么含義?我們今天要學的二元一次方程也是這樣嗎?二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方程有什么區別和聯系?通過對知識的遷移,學生能夠明白“元”為未知數的個數,“次”為未知數的最高次數。隨后,教師展示多個方程,引導學生識別二元一次方程,以加深學生對二元一次方程的理解。最后,教師將兩個等式方程聯立起來,引出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概念,并提問:二元一次方程組有什么特征?與二元一次方程有什么區別?在整個過程中,教師以一系列問題串,促進學生思考,實現從舊知到新知的過渡,從而提升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
三、及時歸納和反思,提升單元整體教學質量
單元整體教學將提升學生數學核心素養與問題解決能力作為重要目標,既要突出數學知識的邏輯關系,還要強調學生的理解、掌握和應用,激發學生的數學探究欲,促進學生更深層次理解數學原理,提高數學思維品質。因此,教師要能夠及時歸納和反思,以提升單元整體教學質量,具體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要關注學情,貼近學生認知水平,以學定教。對數學概念、定理及難點知識,教師要強調分層教學,將知識點按照邏輯關系進行重組,按梯度進行呈現,逐步揭示數學完整的知識結構。二要強調合作與探究,把握好數學知識點的內在關聯性。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要激發學生的自主性、能動性,提高教學設計的吸引力、趣味性。在問題情境創設中,要突出結構化設計,從問題的提出、分析、解決等環節,將零散知識進行綜合銜接,巧用問題串,驅動學生探究數學,在分享、合作中鞏固單元所學,積累數學經驗。三要變換教法,突出案例分析,增進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單元整體教學,最終落實于一系列單元任務的解決。教師要通過實例解析,闡明數學概念,抓好生活化教學,讓學生領會數學作為解決問題有效工具的重要性。四要落實好評價,以評價來提升單元整體教學質量,將評價融入單元整體教學全過程。一方面,根據教學活動來設定評價方法。對概念的講解,要抓住語言評價,激發學生主動思考;另一方面,立足單元學習任務,細化評價指標。如在講解數學定理時,教師要結合學生表現,將觀察、分析、推理、建模意識等作為重要評價指標,借助于評價來增進師生、生生互動,幫助學生更好掌握數學知識點,發展學生數學綜合能力。
總之,單元整體教學,教師要重視教學資源的有效整合,堅持單元視角,遵循整體性、漸進性、趣味性、問題性、自主性原則;要優化和調整問題難度,把控教學節奏;要全面厘清單元重難點,對接學情,設定單元整體教學框架。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還要善于啟發學生進行交流、互動、協作學習,助力學生理解知識點間的內在關聯,洞悉數學規律,感受質疑與思辨,增強應用意識,促進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形成。
(作者單位: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