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節假期剛過,大學生申保平返回河北雄安新區三臺鎮的工廠,立志實習結束后做一名“三臺鞋匠”;節前搭乘免費列車返鄉的湖北鐘祥市康復醫生薛澤林,夢想今后在家鄉開一家自己的診所……
促發展,穩就業,惠民生。人們在一個個工作崗位上,努力實現人生價值,創造幸福生活。
新時代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把就業工作擺在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強調把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目標。
各地區各部門因地制宜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與就業促進協調聯動,著力解決結構性就業矛盾,提升發展的就業帶動力。同時,完善高校畢業生、農村勞動力、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就業支持體系,健全就業公共服務體系,提升勞動者就業權益保障水平。
在“新春走基層”采訪活動中,《民生周刊》記者奔赴浙江、湖北、湖南、河北、吉林、安徽等多個省份,探訪各地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舉措和經驗,傾聽不同行業奮斗者講述就業創業故事。
得益于一系列促進就業、鼓勵創業的政策措施,浙江衢州市創業者張文龍錨定超高純聚合物材料領域,實現國產替代,突破“卡脖子”技術;湖南湘鄉市構建起電力施工完整產業鏈,“電力湘軍”走出國門,參與20多個國家的電力項目施工。
就業是民生之本。面對穩就業的挑戰,必須打好“組合拳”,增強政策合力,努力做到就業機會更充分、就業環境更公平、就業結構更優化、人崗匹配更高效、勞動關系更和諧,不斷增強勞動者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讓人人都有通過辛勤努力實現自身發展、為社會作出貢獻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