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圖書館擁有豐富的文獻信息資源,完善文獻信息資源保障服務是發揮圖書館價值的重要途徑。文章分析了高校圖書館構建文獻信息資源保障體系存在的問題,明確了構建文獻信息資源保障體系需要遵循的原則,并提出構建文獻信息資源保障體系的策略,以促進高校圖書館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保障體系
中圖分類號:G253 文獻標識碼:A
高校圖書館作為學校教學、科研和學科建設的重要支撐,構建文獻信息資源保障體系,有助于提高學校師生的學術水平。高校圖書館要積極參與學校的學科建設與發展,統籌規劃文獻信息資源,構建完善的文獻資源保障體系,更好地服務廣大師生,促進高校高質量發展。
一、高校圖書館構建文獻信息資源保障體系的意義
1.有助于教師及科研人員獲取文獻信息資源
高校圖書館可以通過文獻信息資源保障體系為教師提供文獻信息資源服務。高校圖書館可以向年輕教師提供專業的教學資源信息,幫助年輕教師積累更多的教學經驗,縮短與中老年教師的差距。高校圖書館可以向教師提供前沿的學術動態,幫助教師及時獲取最新的行業信息,還能夠向其提供學科及專業的新觀點和新成果。
2.有助于滿足學生的文獻信息資源需求
高校圖書館具有豐富的文獻信息資源,可以滿足不同專業和不同興趣愛好的學生的信息需求,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更多幫助。高校圖書館館藏資源能夠滿足大部分學生的學習需求,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階段和學習進度,向他們提供有針對性的文獻信息資源服務。例如,在每學期的學習成果檢驗測試中,高校圖書館可以根據教師的教學規劃為學生提供文獻信息資源,幫助學生強化復習效果。在假期實踐中,高校圖書館可以向學生提供完成社會實踐報告所需的相關資料。在日常學習過程中,學生需要了解專業的學術論文和權威的科研成果,以拓展知識面,增加知識儲備,提升綜合素質。在實際工作中,高校圖書館可以征求學生的建議,通過學生的反饋,及時了解他們的文獻信息資源需求,進一步完善圖書館文獻服務工作。
二、高校圖書館構建文獻信息資源保障體系存在的問題
1.資源分配不均,資源更新不及時
高校圖書館在資源采購和分配上不均衡。一些熱門或傳統學科因學校的重點支持而資源充足,新興或邊緣學科的資源則相對匱乏。這種不均衡導致資源不能全面滿足所有學生的需求,影響教學質量和科研進展。部分高校圖書館的文獻信息資源更新跟不上時代的發展,影響師生獲取最新、最權威的文獻信息資源。
2.信息技術應用不足
部分高校圖書館在資源整合、數字化服務和用戶體驗優化等方面應用大數據技術程度不足,不利于圖書館服務效率的提高和信息資源的挖掘。
3.預算限制
經費是支撐高校圖書館發展的基礎,部分高校圖書館經費預算不足,無法購買足夠高質量的文獻信息資源,加上各個數據庫訂閱的費用不斷上漲,給高校圖書館帶來經濟壓力,直接影響了高校圖書館提供的信息服務質量。
4.人員結構不合理
專業化的學科館員是提供優質服務的關鍵,部分高校圖書館人員結構不合理,水平參差不齊。此外,現有高校圖書館工作人員的培訓和專業發展機會較少,難以跟上新技術的發展。
5.合作與共享機制不健全
高校圖書館與其他研究機構的合作與共享機制不夠完善,不利于資源的有效利用和知識的廣泛傳播。
三、高校圖書館構建文獻信息資源保障體系的原則
為保證高校圖書館構建文獻信息資源保障體系的有效性,提升文獻信息服務質量,高校圖書館在構建文獻信息資源保障體系時應遵循以下原則。
1.整體性原則
高校圖書館不同于公共圖書館,其服務對象主要是學校師生,涉及多種學科和門類,需要向師生提供具有一定深度和廣度的文獻信息資源,保證師生獲得較為完整的信息資源,并兼顧信息資源的針對性及連續性。因此,高校圖書館在收集文獻信息資源時,除了供應商定期提供的專題書目外,還要擴大書目信息收集渠道,了解更加全面的專業圖書出版信息,不斷擴充圖書館館藏資源,以提升圖書館信息服務質量。
2.動態性原則
高校各專業學科是不斷發展的,師生文獻信息資源的需求也是不斷變化的,高校圖書館館藏資源管理需要體現動態性原則,必須隨著師生需求的變化和圖書館服務目標的發展而進行動態調整。高校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服務人員需要定期評價館藏資源,定期了解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的應用情況,分析師生的信息需求偏好,調整文獻信息資源建設策略及建設方向,不斷優化館藏結構,提高學校師生對文獻信息資源服務的滿意度。
3.突出重點原則
在構建高校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保障體系時,突出重點原則非常重要。由于經費有限,不可能將資源平均分配到每個學科。因此,必須優先考慮學校的重點學科和專業。這種策略不僅確保了重點領域能夠獲得充足的支持,還促進了該領域的學術研究和教學質量。高校圖書館應該建立一個以重點學科為中心的多載體資源體系,包括印刷品、電子書籍、在線數據庫和多媒體資源,確保這些資源能夠滿足師生的研究和學習需求。通過這種方式,圖書館能夠更有效地使用有限的資金,實現資源的最大化利用。同時,也要為非重點領域提供必要的基礎支持,以維持學術活動的整體平衡和發展。
四、高校圖書館構建文獻信息資源保障體系的策略
1.加強文獻信息資源建設
第一,完善文獻信息資源捐贈制度。高校圖書館可以按照館藏資源建設規劃、接受文獻信息資源的捐贈辦法等,接受社會各界捐贈的文獻信息資源,并加強對捐贈文獻信息資源的管理。高校圖書館應積極向社會各界公布文獻信息資源的捐贈方法和渠道,如果捐贈數目較多、范圍較廣,可視情況在館內設置專門的圖書捐贈管理部門,負責協調統計文獻信息資源的捐贈事宜。高校圖書館要制定規范的文獻信息資源捐贈管理制度,并將其納入圖書館日常管理制度體系,與時俱進地制定電子文獻捐贈管理辦法。針對捐贈的文獻信息資源,高校圖書館要做好篩選與審核,明確入藏高校圖書館的標準。
第二,加強文獻信息資源的質量控制。館藏資源的質量直接影響人工服務質量。高校圖書館要以高校的發展規劃為依據,建設文獻信息資源保障體系。高校圖書館要統籌規劃文獻信息資源建設經費,做到合理分配、專款專用,保證文獻信息資源建設的系統性、完整性及可持續性,按照內容、學科、時間和等級等條件,篩選文獻信息資源,選擇優質的文獻納入館藏。
第三,拓展印本合作,創新特色資源建設。高校圖書館應加強與其他高校圖書館和公共圖書館的合作,建立圖書館印本文獻資源聯合存儲基地。以聯合存儲基地為基礎,進一步拓展文獻信息資源建設合作鏈條,逐漸形成包含聯合采訪、聯合編目、聯合存儲、聯合流通的全業務鏈,既提高文獻信息資源建設的全面性,又突出各個高校的資源特色,充分發揮各高校的特色資源建設。
2.完善學科館員制度,組建學科服務團隊,設立學科服務范式
為了更好地服務廣大師生,高校圖書館需要進一步提升文獻信息資源服務的深度與廣度,為學校的教學科研提供更好的知識服務。學科服務是高校圖書館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構建文獻信息資源保障體系的必要手段。因此,高校圖書館需要進一步完善學科館員制度,組建學科服務團隊,設立學科服務范式。
第一,建立學科服務領導小組。一般情況下,由圖書館館長、副館長組成領導小組,其中館長負責學科服務團隊的組建,針對學科服務需求,配備具有專業背景的專職學科館員。專職學科服務館員的主要職責是聯絡各學科學術帶頭人和學術團隊,調查學科服務需求,從教學、科研、學科規劃三個方面為高校師生提供服務。學科服務領導小組要做好專職學科館員和各部門兼職學科館員的統籌協調工作,拓展高校學科服務的深度,提升學科服務的質量。
第二,對學科服務館員和兼職學科館員開展常態化培訓,提升學科服務的質量。常態化培訓的內容包括計算機信息技術、網絡知識、多媒體技術、學科服務范式及流程等,尤其要提高學科館員的信息服務水平,包括信息檢索、信息篩選、信息分析和預測以及數據庫和信息分析工具的使用等。為保障學科服務質量,高校圖書館要明確上崗資質要求,只有通過資質培訓及考核的館員才能上崗。高校圖書館要注重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優化人才結構。在選聘學科館員方面,高校圖書館應要求其不僅要具備圖書情報學、哲學、統計學等專業知識背景,還要具備豐富的文獻信息資源保障服務經驗。高校圖書館要鼓勵文獻信息資源保障服務人員多參與各類研討、智庫建設等培訓活動,進一步提高專業能力。
第三,建立科學的評估激勵機制。針對學科服務質量,制定可量化的評價標準,并根據評價標準評估學科館員的服務質量。對于服務質量高的學科館員,高校圖書館應給予一定的物質或精神激勵,將學科服務質量與館員的薪資福利掛鉤,激發其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
3.完善數字文獻信息資源的采購模式
數字文獻信息資源的采購是構建文獻信息資源保障體系的基礎。加強文獻信息資源的共建共享,不僅可以豐富高校圖書館館藏,還可以避免重復采購。隨著數字文獻信息資源采購成本的增加,高校圖書館要轉變傳統的資源收集思維,向著知識服務目標轉化,充分利用有限的資金,在降低采購成本的同時,為用戶提供高質量的信息資源服務。
目前,我國高校圖書館文獻信息數字化資源采購模式包括統一采購、補貼采購及“平臺服務”式采購。統一采購是指國家撥款統一購買信息資源,全國所有高校都可以訪問這部分電子資源;補貼采購是指高校圖書館支付一部分電子信息資源的購買費用,政府部門再補貼一部分,以擴大電子資源的覆蓋面積;“平臺服務”式采購是指以國家為主導,投資建設一個統一的電子文獻信息資源平臺,國家集中管理電子信息資源,政府出資維護平臺的正常運行,各高校圖書館通過電子文獻平臺購買所需的資源。對于高校而言,后兩種采購模式更滿足高校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保障服務的要求。
4.應用大數據技術
在構建文獻信息資源保障體系時,應用大數據技術可以在海量的信息資源中挖掘更具針對性的數據信息,能夠及時了解師生的文獻信息資源需求,保證文獻信息資源保障服務的精準性,實現個性化的文獻信息服務。
第一,利用數據挖掘技術分析高校師生的信息資源動態需求,通過聚類分析、用戶畫像分析形成精準的知識導航。
第二,采用數據處理技術對圖書館的信息資源實行標引、聚合及數據關聯,細化信息資源分類,提升文獻信息資源的質量及可信度。
第三,開發、設計文獻信息資源保障服務云平臺,拓寬線上服務的路徑,優化用戶體驗,提升服務滿意度。運用數據支撐技術分析專業學科及行業發展趨勢,為師生提供參考。在實際文獻信息資源保障服務過程中,高校圖書館要不斷研究、開發針對大數據匯聚管理、智能分析、知識服務等項目的先進技術,以保證海量數據的高速、實時處理效果,為高校圖書館的文獻信息資源保障服務提供更先進的技術支持。
第四,高校圖書館要加強與其他機構的合作,構建協同機制,豐富文獻信息資源建設。比如,高校圖書館加強與企業的協同合作,補充專業、行業領域的研究成果、行業信息。高校圖書館加強與政府機構的合作,提升文獻信息資源保障服務的深度,發揮政府部門在輿情收集方面的優勢。此外,高校圖書館還可以與社會其他科研機構合作,共同開展科研項目,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整合數據庫,進一步拓展研究成果的傳播渠道,真正實現項目協作、資源共享及平臺共建,提升高校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保障服務的深度及廣度。
五、結語
文獻信息資源保障服務是高校圖書館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圖書館要結合館藏情況及師生的文獻信息資源實際需求,從學校發展、學科建設的角度,構建文獻信息資源保障體系,要遵循整體性、動態性、突出重點的原則,完善資源結構及學科館員制度,組建學科服務團隊,設立學科服務范式,優化數字文獻信息資源采購模式,并在文獻信息資源保障體系中應用大數據技術,不斷提升文獻資源保障服務質量,使圖書館服務更加適應高校發展的要求,更好地服務高校教學及科研工作。
參考文獻:
[1]朱 蓓.公共圖書館立法決策服務歷程的回顧與思考:以國家圖書館服務實踐為例[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20(04):72-75.
[2]姚曉霞,陳 凌.從共建共享到融合開放:培育高校圖書館資源共享的新生態——紀念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體系(CALIS)啟動建設20周年[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8(06):44-48.
[3]蔣巖波,生修雯.地方高校重點學科區域性文獻資源保障體系建設問題研究——以江西省昌北高校圖書館聯盟為例[J].圖書情報工作,2015(11):89-93.
[4]黃琴玲,宋海艷,高 協,等.高校圖書館學科資源建設的創新舉措與思考——以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為例[J].圖書館雜志,2017(03):46-51+120.
[5]范欣寧,謝 明,趙彥輝,等.大學圖書館館藏質量評價方法探究——以部分高校本草類館藏圖書實證探究為例[J].中國中醫藥圖書情報雜志,2017(05):28-34.
[6]陳毅暉.深圳大學城圖書館外文文獻資源保障策略研究[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9(02):38-41.
[7]杜玉玲,鄒美群,趙旭鵬.“雙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館院共建模式探究:以江西師范大學圖書館與院系合作為例[J].圖書館研究,2020(05):58-65.
[8]汪志莉,李 欣,于亞秀.高校圖書館館藏利用現狀及對策數據評估——以華東師范大學圖書館為例[J].圖書館論壇,2017(03):116-122.
作者單位:福州大學至誠學院
作者簡介:江嶸(1987—),男,漢族,福建福州人,本科,助理館員,研究方向:圖書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