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飛速發展,圖書館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變革。文章通過回顧圖書館的傳統角色和功能,探討人工智能時代圖書館的角色轉變與發展趨勢,分析面臨的挑戰和機遇,并提出了應對策略,旨在為圖書館在未來角色定位和功能重塑提供了參考,進一步促使圖書館在人工智能時代發揮更大的作用。
關鍵詞:圖書館;人工智能;角色轉變;發展趨勢
中圖分類號:G252 文獻標識碼:A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飛速發展,圖書館從傳統的以藏書、借閱為核心的服務模式逐漸向以用戶為中心、以數據為驅動的智能化服務轉變。面對角色的轉變及挑戰,圖書館必須重新審視自身的角色定位,明確發展方向,探索新的發展路徑,真正成為知識創新的孵化器、學術交流的橋梁和終身學習的促進者。
一、圖書館的傳統角色與功能
1. 信息資源的收集與管理者
信息資源的收集與管理是傳統圖書館最基本的職能之一,包括各類書籍、期刊、學術論文及多媒體資料等的采購、整理和保存。圖書館通過系統的分類和編目,使得這些資源能夠被高效地檢索和利用。圖書館傳統的管理模式強調物理空間的利用,如書架的布局、閱覽區的設置等。
2.信息資源的提供者
傳統圖書館主要通過圖書借閱系統,提供圖書借閱服務。通過舉辦信息素養教育活動,提高讀者的信息獲取、分析和利用能力。根據讀者的具體需求,提供信息檢索和咨詢服務。
3.學術研究的支持者
圖書館不僅收藏有大量的學術著作和期刊,還訂閱了豐富的數據庫和電子資源,通過提供豐富的學術資源和研究工具,為學者的學術探索提供堅實基礎。此外,圖書館還通過組織學術講座和研討會等促進學術交流,推動學術成果的傳播與應用。
4.文化交流的傳播者
圖書館通過舉辦各種文化活動,如展覽、講座或讀書會等,促進不同文化背景讀者之間的交流,也增強了圖書館的社會影響力。傳統的圖書館作為文化交流的平臺和傳播者,還體現在其對多元文化資源的收藏和推廣,通過收藏不同語言和文化背景的書刊,為讀者提供了了解和學習不同文化的窗口,促進了文化的多樣性和包容性。
二、人工智能時代圖書館的角色轉變
1.信息中介的角色轉變
傳統的信息中介主要是以紙質為主,隨著時代的變革和人工智能技術的飛速發展,現代型的圖書館可以通過利用機器學習和數據挖掘技術,對海量的文獻資源展開智能分類、索引和檢索,優化資源管理,信息中介已轉電子化與網絡化,成為用戶獲取和利用信息的引導者和助手。
2.知識服務者的角色轉變
人工智能時代圖書館將從傳統的信息資源提供者轉變為知識的服務者。圖書館可以通過人工智能技術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用戶的知識需求,提供更加深入、全面的多元化與多功能服務。例如,圖書館可以通過知識圖譜和語義分析等,運用智能推薦系統根據用戶的閱讀歷史、搜索習慣和偏好提供個性化的閱讀推薦,極大地提高了服務的精準度和用戶滿意度。
3.文化教育者的角色轉變
隨著信息技術的應用和新型教育模式的變革,圖書館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建設未來學習中心,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學習資源和學習路徑,支持用戶的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向助力新質生產力人才培養的教育者角色轉變。通過智能分析用戶的學習行為和成績,為用戶提供定制化的學習建議和資源推薦,開展在線教育和遠程教育。
4.個性服務和智能管理的提升轉變
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也為圖書館提供了個性服務和智能管理的發展方向。圖書館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對用戶進行行為分析和數據分析,為用戶提供更加個性化的推薦服務。利用智能搜索、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等技術,為用戶提供沉浸式的閱讀和學習體驗。同時,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和手段,實現圖書館資源的智能管理和服務,提高圖書館的管理效率和服務質量(如圖1)。
圖1 智慧圖書館的智能轉變
三、人工智能時代圖書館的發展趨勢
1.智慧空間設計
智慧空間設計是圖書館發展的前沿領域。隨著物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應用,圖書館空間更加智能化和互動化,根據用戶的行為和偏好,自動調整環境設置,如燈光、溫度和聲音,以創造最佳的學習氛圍。此外,智慧空間還集成了先進的信息展示系統和互動設備,使用戶能夠更直觀、更便捷地獲取和分享信息。
2.數字資源整合
數字資源整合是圖書館適應數字化時代的關鍵策略。圖書館通過數字化轉換項目,將傳統的紙質資源轉換為電子格式,使得用戶能夠通過網絡隨時隨地訪問。同時,圖書館也在積極與外部數據庫和在線資源平臺建立合作關系,整合更加廣泛的學術資源和研究數據。
3.個性化的學習支持
個性化的學習支持是圖書館提升服務質量的重要手段。圖書館根據用戶的學習行為、興趣和需求,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定制學習資源,開發更智能的推薦系統、搜索工具和語音助手,為用戶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務。個性化學習支持不僅限于書籍推薦,還包括學習路徑規劃、學術研究指導和職業發展規劃等。
4.互動增強的學習支持
互動增強的學習支持是圖書館服務創新的重要方向。圖書館通過在線討論平臺、虛擬研討室和協作工具等,促進用戶之間的交流和協作,有助于知識的共享和觀點的碰撞,為用戶提供了實踐和應用知識的機會。同時,還可以利用游戲化學習、模擬實驗等互動技術,提升學習的趣味性和實效性。
四、人工智能時代圖書館面臨的挑戰
1. 技術更新與維護的挑戰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圖書館需要不斷跟進最新的技術趨勢,更新其服務系統和設備設施。然而,技術的快速迭代也意味著圖書館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和人力展開技術升級和維護,對于許多圖書館來說是一項巨大的經濟負擔。此外,技術的復雜性也增加了圖書館館員的技術培訓難度。
2.數據管理與安全的挑戰
在數字化和智能化的背景下,圖書館積累了大量的用戶數據和文獻資源。如何有效管理和保護這些數據成為圖書館面臨的一個重要挑戰。數據的安全性和隱私性是用戶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因此,圖書館需要采取有效的技術手段和管理措施,確保數據的安全存儲和傳輸,防止數據被泄露和濫用。同時,圖書館還需要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處理好數據的開放與保護之間的關系。
3.用戶需求多樣化的挑戰
用戶不僅需要獲取傳統的文獻資源,還希望獲得更多的數字資源和在線服務。圖書館不僅需要根據用戶的需求,提供多樣化的資源和服務,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還需要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分析用戶的行為和偏好,提供個性化的推薦和服務。這就要求圖書館具備強大的數據分析能力和靈活的服務模式。
4.資源獲取與利用的挑戰
在數字化時代,圖書館需要獲取更多的數字資源和在線資源,以滿足用戶的需求。然而,資源的獲取和利用也面臨著諸多挑戰。首先,數字資源的版權問題是一個重要的障礙。圖書館需要與出版商和資源提供商談判,獲取資源的使用權。其次,數字資源的管理和維護也是一個挑戰。圖書館需要投入大量的資源,對數字資源展開分類、索引和維護,確保資源的可用性和準確性。
5.倫理與法律的挑戰
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也帶來了一些倫理和法律問題。例如,智能推薦系統可能會侵犯用戶的隱私權,數據挖掘技術可能會引發數據濫用的問題。圖書館需要在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合理利用人工智能技術,處理好技術應用與用戶權益之間的關系。此外,圖書館還需要加強倫理教育和培訓,增強圖書館館員的倫理意識和法律意識,確保技術應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五、圖書館在人工智能時代的應對策略
1.加強空間智能化改造
空間智能化改造是人工智能時代圖書館應對挑戰的一項重要措施。圖書館通過智能照明、溫控系統等,創造一個更加舒適和智能的學習環境。利用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等技術,提供沉浸式閱讀體驗,使用導航服務、互動信息展示、智能書架、多功能學習空間和智能預約系統等更好地滿足新時代用戶的需求,促使圖書館成為促進知識交流和學術研究的重要場所。
2.加強資源數字化建設
數字化是圖書館發展的基礎。圖書館應該加強數字化建設,提高數字化服務水平,為用戶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務。數字化建設不僅包括數字資源的采集、加工、存儲、管理和利用等,還包括數字資源的版權、知識產權等問題。圖書館運用人工智能技術,加強資源數字化建設,對圖書館的文獻資源實行智能化管理和分析,提高文獻資源的利用率和覆蓋率。例如,可以通過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對圖書館的書籍、期刊等展開分類、索引和檢索,提高檢索效率和準確性。通過機器學習技術對圖書館的文獻資源預測和推薦,提高文獻資源的利用率和用戶滿意度。
3.加強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
圖書館應該加強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從而提高圖書館的服務效率和服務質量。例如,使用自然語言處理技術、機器學習技術和大數據技術等,為讀者提供更加智能化的服務。通過語音識別技術為用戶提供語音搜索服務,通過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為用戶提供自然語言檢索服務,通過機器學習技術為用戶提供個性化推薦服務。同時,可以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實現一站式和智能化的圖書館服務(如圖2),提高用戶體驗和服務效率。
圖2 圖書館人工智能應用框架
4.加強安全與隱私保護
在人工智能時代,圖書館在享受技術帶來的便利和效率提升的同時,也面臨著安全與隱私保護的重大挑戰。圖書館需要重視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將安全與隱私保護作為服務的核心內容之一,制定相應的政策和措施,確保讀者信息的安全,避免數據被泄露和濫用。通過加強數據加密、用戶身份驗證、訪問控制、數據備份與恢復、隱私政策透明化、員工培訓和法律法規的遵守,更好地保護用戶數據,提升服務質量。同時,圖書館也應不斷提高技術防護能力,確保圖書館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的可持續發展。
5.加強跨界合作與資源共享
在人工智能時代,圖書館的跨界合作與資源共享是實現知識創新的重要途徑。圖書館可以與其他部門、企業、研究機構等跨界合作,共享資源,拓展服務范圍。比如,與學術部門合作開展研究項目與企業合作開發新技術等。通過與不同領域的合作伙伴建立合作關系,共享資源,共同推動知識傳播和學術研究。同時,圖書館也應關注合作中的挑戰,尋求合理的合作模式和資源分配機制,確保跨界合作與資源共享的可持續性和有效性。通過跨界合作與資源共享,更好地服務于學術研究、知識創新和文化交流。
6.持續創新與人才培養
擁有一支具備先進技術應用能力和創新思維的專業團隊是圖書館應對未來挑戰、把握發展機遇的關鍵。圖書館應持續關注人工智能領域的最新發展,不斷探索新的應用場景和服務模式,提高圖書館工作人員的技術水平和服務能力。還應將人才培養作為核心戰略,通過創新項目孵化、跨學科交流、專業培訓、人才引進、用戶反饋以及合作網絡構建等措施,?提高館員的科學計算決策能力、?計算機技術應用能力和大數據技術開發能力,以適應時代的發展。同時,圖書館也應關注創新與人才培養過程中的挑戰,制定有效的應對策略,確保圖書館在人工智能時代的可持續發展。
六、結束語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發展,圖書館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需要不斷適應技術發展的步伐,創新服務模式,提升服務質量,滿足用戶日益增長的信息需求。我們相信,未來充滿了無限可能,在人工智能技術的助力下,圖書館的角色將不再局限于傳統的信息提供者,而是成為連接知識與用戶、現實與虛擬以及傳統與未來的橋梁。
參考文獻:
[1]趙 雨.電力營銷精細化策略的應用與管理[J].自動化應用,2023(12):226-228.
[2]欒旭倫.基于大數據挖掘的學科化信息服務系統研究[J].情報探索,2014(11):107-110.
[3]程 華,趙 琳.新時代增強青年的志氣、骨氣和底氣研究[J].時代報告2024(05):20-22.
[4]顧 君.“十四五”時期圖書館發展路徑與策略[J].文化月刊,2023(12):102-104.
[5]鄒婭一. ChatGPT 賦能圖書館智慧服務:機遇、挑戰與發展策略[J].農業圖書館情報學報,2023,45(05):8-11-16.
[6]黃勇凱.以空間建設為基礎的高校圖書館學習中心構建實踐及展望[J]. 圖書館雜志,2023,42(09):29-34.
作者單位:廣西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基金項目:本文系教育部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指導委員會2022年度職業院校數字化轉型行動研究課題(課題編號:KT22044)、廣西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2023年校級課題(課題編號:2023KY12)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黎意慧(1976—),女,壯族,廣西柳州人,本科,副研究館員,研究方向:圖書館管理與讀者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