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自主生長力,是指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主動參與學習與發展活動,持續提升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的能力。杭州市文瀾小學基于本校教師面臨的實際問題,以校本研修為切入點,從以下四個實踐研修層面出發,提升教師的自主生長力。
個人自研場:基于專業素養的日常教學能力進階。個人自研場指的是教師在個人日常教學中進行反思性實踐。教師以學校“生長課堂”建設對教師的任務設計能力等方面的評價標準為導向,以日常教學的實施為反思對象,借助“個人生長反思手冊”,聚焦某一個能力點進行個性化的自研。其中包括三個環節:一是“現場重現”,指教師描述目前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個人感受;二是“多方問診”,指通過查閱資料、請教師傅和學習同伴等方式,形成對該能力點執行情況的全面分析與評價;三是“進階方案”,指根據分析得出結論,從而形成針對該能力點的下一階段的行動方案,指導日常教學的實施。
小組共研場:基于教學目標的任務設計能力進階。小組共研場指的是以年級學科備課組為單位,根據生長課堂建設要求,立足核心素養背景下的單元核心目標的具體化實施,借助“單元任務設計書”進行教學內容的研磨。其中包括三個環節:一是“任務展示”,指每位教師通過說課、模擬上課、課堂教學等形式呈現對問題的描述和感受;二是“任務評析”,指小組內的教師通過分析和互評進一步明晰任務設計要點;三是“任務重構”,指形成新的設計用于下一輪的展示。
團隊創研場:基于核心素養的知行合一能力進階。團隊創研場指的是以學科教研組為單位,圍繞課程改革中的專題,基于小組共研的思考與困惑,借助“策略課例集”,引領教師在反思性實踐中將理念落地。其中包括三個環節:一是“案例呈現”,指某一個備課組通過現場課例、視頻片段、專題匯報等形式,呈現對于研究主題的理解與感受;二是“策略互通”,指不同小組結合自身在小組共研中的思考進行互鑒、互賞、互評;三是“策略建構”,指形成針對主題的普適性策略,并指導下一輪實踐。
學校高研場:基于課堂文化的教學實踐能力進階。學校高研場指的是以校本研修的形式,各教研組在團隊創研的基礎上,圍繞生長課堂要點,借助“生長課堂案例本”,進行學校課堂文化構建的高位研討。其中包括三個環節:一是“案例陳述”,指各學科教研組通過研修歷程展示、課例透視等形式描述團隊共研過程及感受;二是“求同存異”,指不同學科之間通過對比分析尋找共性策略;三是“策略貫通”,指形成新的策略并指導下一輪實踐。
【本文系杭州市教育科研教師教育課題“三維六步:指向自主生長力的小學教師反思性實踐研修校本運作”(立項編號2024JSJY042)的中期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杭州市文瀾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