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在幼兒教育中,繪本閱讀是幼兒獲得知識經驗、知識技能的重要途徑,也是幼兒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繪本具有圖文并茂、易于理解的特點,對于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影響。幼兒園教師可以借助繪本閱讀,培養幼兒良好的閱讀興趣,讓幼兒愛上閱讀喜歡閱讀,并在閱讀中體驗學習的樂趣,從而促進幼兒綜合全面的發展。
一、幼兒園繪本閱讀教學培養幼兒閱讀興趣的原則
(一)本體性原則
在幼兒園繪本閱讀教學中,教師應遵循主體性原則,充分尊重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展需求,確保閱讀活動貼合他們的認知水平。幼兒處于語言發展的關鍵期,注意力集中的時間較短,選擇繪本時需要考慮內容的簡潔性與趣味性。教師應當選擇富有想象力且充滿色彩的繪本,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好奇心。為了更好地滿足幼兒的認知需求,還可以根據幼兒的興趣愛好創設相應的閱讀主題,選擇適合幼兒的繪本,讓他們更容易投入到閱讀活動中。教師還通過共讀的方式與幼兒建立深厚的情感聯系,營造溫馨和諧的學習氛圍。教師通過聲音的變化、表情的運用和肢體語言的配合來傳達故事的情感,使幼兒在聽故事的過程中感受到溫暖和支持,培養閱讀興趣。這樣可以幫助幼兒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探索世界,發展語言能力和社交技巧,同時也能讓他們更加享受閱讀的過程。
(二)適度性原則
在幼兒園繪本閱讀教學中,控制閱讀量是保證幼兒閱讀興趣不被過度消耗的關鍵。合理的閱讀時間和頻率有助于保持幼兒對閱讀活動的新鮮感和好奇心。教師需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注意力持續時間來安排每次閱讀的時間長度,還需要注意每周閱讀活動的次數,不宜過于頻繁,以免給幼兒造成心理壓力。教師要細心觀察每位幼兒的語言水平、認知能力和興趣點,以此為基礎挑選適宜的繪本,確保閱讀材料既具有挑戰性又能讓幼兒理解。此外,教師還可以根據幼兒的發展情況適時調整繪本的難度,逐步引導他們接觸更多的詞匯和句型,幫助他們拓展語言表達能力。
(三)指向性原則
在幼兒園繪本閱讀教學中,明確教學目標是至關重要的。教師需要根據班級的具體情況和幼兒的年齡特征,設定具體、可實現的教學目標。這些目標不僅包括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想象力的發展,還包括情感態度的培養和社會交往技能的學習等方面。教師還應當注重效果反饋,以便及時調整教學策略,發現某些幼兒在聽故事時顯得不耐煩或者注意力分散,需要考慮更換更為吸引人的繪本,或者改變講故事的方式。教師還可以通過提問、討論等方式了解幼兒對故事的理解程度,以及他們從中學到了什么。根據反饋的信息,教師可以靈活調整教學方法,確保教學活動能夠有效達到預期的效果。教師需要結合幼兒的閱讀表現和反饋,動態調整的閱讀方式,更好地滿足不同幼兒的需求,從而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二、幼兒園繪本閱讀教學培養幼兒閱讀興趣的意義
(一)培養閱讀能力
幼兒園階段是幼兒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通過繪本閱讀教學不僅可以豐富幼兒的詞匯量,還能有效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繪本通常配有精美的圖畫和簡潔易懂的文字,使得幼兒在享受故事的同時,自然而然地接觸到新的詞匯和句式結構。教師在閱讀過程中適時地解釋和引導,有助于加深幼兒對新詞的理解和記憶,進而促進其語言能力的整體提升。此外,早期接觸閱讀對于培養幼兒的良好閱讀習慣至關重要。在幼兒園階段通過繪本閱讀教學,可以讓幼兒逐漸形成穩定的閱讀興趣和習慣。教師可以通過定期組織繪本分享會、設置“閱讀角”等活動,創造一個充滿書香的環境,使幼兒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地融入閱讀。這種習慣的養成不僅能夠為幼兒未來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還有助于他們在成長過程中持續保持對知識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二)鍛煉思考方式
繪本閱讀不僅是語言學習的過程,也是鍛煉幼兒思考方式的重要途徑。通過提問和討論的方式,教師可以有效地促進幼兒邏輯思維的發展。繪本中的故事往往充滿了想象的空間,為幼兒提供了發揮創造力的機會。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從故事中尋找新奇點子,多角度思考問題,發揮想象,對結局進行改寫,以此來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這樣的活動不僅能夠激發幼兒的想象力,還能增強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繪本閱讀,幼兒能夠在享受閱讀樂趣的同時獲得寶貴的思維訓練,為之后的學習旅程增添無限可能。
(三)開闊學習眼界
繪本是通往多元文化的窗口,也是情感交流的橋梁。通過接觸不同文化和背景的故事,幼兒可以拓寬自己的視野,了解世界各地不同的生活方式、傳統習俗和價值觀。幼兒通過閱讀繪本能了解更多新奇的事物,開拓眼界,還能尊重不同的文化。同時,繪本中的故事情節能夠引發幼兒的情感共鳴,讓他們在跟隨故事人物經歷喜怒哀樂的過程中,逐漸學會理解他人的情緒和感受,進而增進同理心。良好的情感體驗不僅能夠豐富幼兒的心靈世界,還能讓他們學會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更好地與他人相處,從而培養情商和社會技能。
三、幼兒園繪本閱讀教學培養幼兒閱讀興趣的策略
(一)科學選擇繪本主題
幼兒作為獨立的個體,擁有自己獨特的思考方式和興趣點。因此,在為他們挑選閱讀材料時,教師需要充分考慮每個幼兒的認知水平和發展需求,選擇既能滿足其個性化需求又能激發其想象力的繪本。教師應該首先評估每個幼兒的語言能力和閱讀水平。對于初次閱讀的幼兒而言,可以選擇含有大量插圖且文字簡單易懂的繪本,幫助他們建立從圖像到文字的理解橋梁。隨著幼兒閱讀能力的增長,可以逐步引入更多富含情節轉折和復雜角色設定的故事,以此來挑戰他們的思維并擴大其詞匯量。考慮到幼兒的注意力持續時間較短,選擇具有吸引力的主題和簡潔明快的語言風格的繪本尤為重要。如對于喜歡動物的幼兒,可以提供一些以動物為主角的故事書;對于好奇心旺盛的幼兒,可以選擇包含探索和發現元素的冒險故事。教師要確保每個幼兒都能找到符合自己興趣的閱讀材料,從而更加積極地參與到閱讀活動中。《我爸爸》和《我媽媽》這樣的繪本以貼近生活的主題和富有創意的畫面,深受幼兒的喜愛。教師可以基于幼兒的興趣點,通過這些繪本中的趣味性畫面來激發幼兒對故事情節的探索欲望,引導他們結合書中的圖畫與生活經驗進行自由表達。在閱讀過程中,教師可以鼓勵幼兒圍繞故事情節展開大膽想象,如描述心目中的爸爸或媽媽的樣子,或是講述一些與父母之間的溫馨小故事。這樣不僅可以營造充滿歡聲笑語的閱讀環境,還能讓閱讀活動變得更加生動有趣,逐步提高幼兒的表達能力和想象力。通過這種方式,教師能夠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逐步培養幼兒的閱讀興趣,讓他們在享受閱讀樂趣的同時促進語言能力的發展,最終實現教育的目標。
(二)傳授繪本閱讀技巧
繪本中的故事是由連貫的畫面組成,需要幼兒對上下文的內容進行綜合分析。通過觀察繪本圖片中人物的表情及背景,幼兒可以思考文字的含義,也能沉浸在故事情節中,獲得全新的認知。因此,教師可以借助繪本閱讀鍛煉幼兒獲取信息的能力,讓幼兒獲得讀圖技巧,并結合自己的理解進行故事的闡述,從而鍛煉表達技巧。
例如,在進行《丑小鴨》繪本教學時,教師需要鼓勵幼兒仔細觀察每一頁的畫面細節,如丑小鴨的表情變化、周圍環境的不同,以及它與其他動物的互動。通過這種方式,幼兒能夠學會從圖像中提取信息。教師要鼓勵幼兒討論丑小鴨的感受及其所處的情境,讓幼兒想象如果自己是丑小鴨會怎么想、怎么做,這種情感上的投入有助于培養幼兒的同理心。完成繪本的閱讀之后,教師鼓勵幼兒用自己的話來復述故事,可以讓幾個幼兒輪流講一小段,或者讓全班一起創造一個新的結局。這樣不僅能鍛煉幼兒的語言組織能力,還能激發他們的創造力。
(三)圍繞繪本巧妙設疑
為了更有效地培養幼兒的閱讀興趣,教師可以通過圍繞繪本巧妙設疑的方式來進行教學,提高幼兒的參與度,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在幼兒閱讀繪本之前或閱讀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出一些開放性的問題來激發他們的好奇心。教師創設的問題沒有固定答案,能夠鼓勵幼兒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并且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這種互動方式能夠增強幼兒的思維活躍度,促進他們主動參與到故事中。
例如,在進行《好餓的毛毛蟲》繪本閱讀時,教師可以先提出“你們猜猜這本書講的是什么故事?”“如果你們是故事里的小動物,你們會做什么呢?”等問題。在幼兒閱讀過程中,教師可以適時停下來,讓幼兒猜測接下來會發生什么事情。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能夠提高幼兒的參與度,還能夠幫助他們培養邏輯思維和想象力。當故事的真實發展與幼兒的預測不同時,教師可以引導他們思考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變化,從而進一步深化對故事情節的理解。教師還可以讓幼兒在閱讀之后向其他幼兒提出問題,以繪本為中心進行內容延伸,促使幼兒在問題的帶動下獲得全新的閱讀思路,拓展知識面。
(四)適當組織繪本游戲
繪本閱讀活動是幼兒園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活動,為了讓繪本閱讀更加生動有趣,教師可以設計與繪本相關的游戲活動,增強幼兒的學習樂趣,讓他們在玩樂中學習更多的知識。
例如,教師可以鼓勵幼兒扮演故事中的不同角色,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故事內容。在讀完《三只小豬》的故事后,可以讓幼兒分別扮演大野狼和三只小豬,重現故事中的對話和情景。通過角色扮演,幼兒不僅能更深刻地感受到每個角色的性格特點以及故事中的情感變化,還能提升表達能力和自信心。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動手制作與故事相關的手工藝品,鍛煉動手能力,回顧和思考故事情節。在讀過《小紅帽》之后,可以讓幼兒制作小紅帽的帽子或者外婆的小房子。通過親手創造與故事相關的物品,幼兒可以更加投入地體驗故事世界,提高對故事的記憶力。通過創設這些有趣的繪本游戲,教師不僅能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享受閱讀的樂趣,還能培養他們語言表達、創造力、團隊合作等方面的技能,對于幼兒的全面發展起到了積極的影響。
(五)開展家園協同教育
為了進一步促進幼兒的閱讀興趣和習慣,教師應該積極搭建家園協同教育的橋梁,讓家庭成為幼兒園教育的有效延伸。家長作為幼兒的第一任老師,在培養幼兒的閱讀興趣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可以通過家長會、家訪等形式,定期向家長推薦一些適合幼兒年齡階段的經典繪本,并分享閱讀指導方法,幫助家長了解哪些書籍能夠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教會家長如何有效地指導幼兒閱讀,提高幼兒的閱讀興趣和理解能力。
例如,教師可以鼓勵家長與幼兒共同參與閱讀活動,指導家長在晚上睡前與幼兒一起閱讀,通過講故事的方式增進親子間的感情,還可以讓幼兒分享在幼兒園讀的繪本,說出繪本給予自己的啟示。借助這種溫馨的共讀時刻,家長不僅能讓幼兒感受到家庭的溫暖,還能培養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在與幼兒共同閱讀繪本時,還可以模仿故事中的聲音和表情,使閱讀過程變得更加生動有趣,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通過家校之間的緊密合作,教師可以確保幼兒在家也能得到持續的閱讀刺激和支持。家長的積極參與不僅有助于強化幼兒在學校學到的知識,還能幫助幼兒建立長期的閱讀興趣。
(六)創設繪本閱讀環境
為了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并培養其良好的閱讀習慣,幼兒園需要為幼兒創設一個溫馨且吸引人的繪本閱讀環境。在班級內設立一個專門的圖書角,這個角落需要精心布置,使之成為一個舒適、安靜且充滿吸引力的地方。
例如,為了保持圖書角的新鮮感,教師可以根據季節的變化或即將到來的節日更新相應的書籍,如春天可以選擇關于花和動物復蘇的繪本;在圣誕節期間可以擺放與節日相關的童話故事。教師還可以打印繪本中的圖片,在班級中進行張貼。幼兒被圖片吸引,能對繪本中的故事產生良好的探究欲望,從而積極進行繪本閱讀。教師定期更新閱讀方式并創設適宜的閱讀環境,不僅可以吸引幼兒的注意力,還能讓他們了解不同文化和傳統,拓寬他們的視野。
此外,班級中圖書角的設計還應該考慮到安全性和功能性,書架的高度應該適合幼兒,便于他們自己取書和放回,促使幼兒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習文明禮儀,在溫馨的環境中體驗閱讀的樂趣,進而提升閱讀質量。
四、結語
綜上所述,興趣是進行一切知識學習的原動力。幼兒教師注重幼兒良好閱讀興趣的培養,能結合幼兒的實際閱讀需求選擇合適的繪本,積極調動幼兒的閱讀興趣,讓幼兒快樂且自愿地投入到閱讀活動之中,不斷強化學習熱情,逐步培養閱讀習慣,為未來的小學生涯奠定堅實有力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