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語言領域提出:“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中發展起來的。經常和幼兒一起看圖書、講故事,豐富其語言表達能力,培養閱讀興趣和良好的閱讀習慣。”家長是幼兒最親密的人,其語言表達能力和閱讀習慣對幼兒有著深遠的影響。早期閱讀是幼兒成長過程中一把開啟智慧大門的鑰匙,更是培養他們成為終身學習者的秘密武器。
一、家庭早期閱讀的現狀剖析
(一)家長對早期閱讀認識不足
在日常交流活動中,教師發現幾乎所有家長都認為早期閱讀十分重要,但70%的家長可能仍將早期閱讀與識字教育直接掛鉤,認為幼兒識字便達到了閱讀的目的。這種觀念具有片面化傾向,忽視了早期閱讀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幼兒閱讀興趣、提升幼兒語言表達能力、拓展幼兒想象力等方面的綜合作用。10%的家長可能認為早期閱讀是學校的責任,不是家庭教育的重點。他們可能更關注幼兒的日常生活和玩耍,忽視了閱讀在幼兒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作用。還有20%的家長可能對幼兒的閱讀能力和興趣缺乏信心,認為幼兒年齡太小,無法理解書本內容,因此沒有給予足夠的關注和引導。
(二)早期閱讀環境欠缺
教師在與家長交流過程中發現許多家庭沒有為幼兒設立專門的、安靜的、舒適的閱讀區域,家庭閱讀氛圍差,不利于幼兒集中注意力和培養閱讀習慣。還有一些家庭沒有為幼兒提供足夠的閱讀材料,或者提供的閱讀材料與幼兒的年齡和興趣不匹配,導致他們喪失閱讀興趣,難以從閱讀中汲取成長的養分。另外,家長缺乏閱讀意識和閱讀習慣,親子閱讀時間較少,也會影響幼兒對閱讀的興趣和重視程度。
(三)家長早期閱讀指導方法欠缺
在家庭閱讀過程中,家長指導幼兒閱讀往往缺乏有效的方法和策略。例如,有些家長只是機械地教幼兒識字或朗讀,沒有引導他們深入理解故事內容和情感表達。這種缺乏針對性、單一的指導方式可能無法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也容易讓他們在閱讀過程中感到枯燥,缺乏足夠的興趣,影響閱讀效果和長期閱讀興趣的培養。過于注重知識的灌輸而忽略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可能導致閱讀材料與幼兒的實際需求脫節,難以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和積極性。
二、提高家庭早期閱讀質量的策略與建議
(一)營造閱讀氛圍
首先,家長需要重視早期閱讀環境的布置,可以在家中陽光充足的區域設立專門的閱讀角,或放置一些小帳篷、小沙發等,為幼兒提供舒適、安靜的閱讀空間。其次,選擇適合幼兒年齡和興趣的閱讀材料,豐富他們的閱讀資源。值得注意的是,創設完善的早期閱讀環境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家長的持續努力和長期關注。家長可以根據幼兒的成長階段和閱讀興趣不斷調整和完善閱讀環境,讓他們接觸到更多、更豐富的書籍和文學作品,有機會或許還能隨機感受其他民族的語言等。最后,家長還可以多帶幼兒去圖書館、博物館等閱讀氛圍濃厚的場所,讓幼兒隨時隨地能接觸到書籍,感受閱讀的氛圍,鼓勵他們自主選擇閱讀材料,提升他們的思維能力。
(二)定時陪伴閱讀
家長可以和幼兒約定固定的閱讀時間,每天與幼兒一起閱讀,讓他們逐漸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陪伴式閱讀不僅能夠增進親子關系,還能夠培養幼兒的專注力和注意力,使其逐漸對閱讀產生興趣,愛上閱讀。
(三)閱讀形式多元
家長應該采取更加多元化的閱讀方式來豐富幼兒的閱讀經驗、提升其閱讀能力。例如,可以通過角色扮演、情境模擬等方式讓幼兒走進閱讀,提升他們的參與感和體驗感。
家長應根據幼兒年齡特點選擇適宜的閱讀內容。早期閱讀最好搭配畫面簡潔、色彩鮮艷、內容簡單、富有童趣的繪本,滿足不同年齡段幼兒的認知和興趣需求。小班幼兒開始對周圍世界充滿更多的好奇,可選擇情節簡單、富有想象力的繪本。例如,繪本《好餓的毛毛蟲》文字簡潔明了、畫面生動活潑,很適合作為小班幼兒的啟蒙閱讀,幫助他們建立語言認知,輕松理解故事內容;繪本《大衛不可以》以調皮的大衛為主角,讓幼兒通過閱讀明白哪些行為不可取,提升自我認知能力。中班幼兒認知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顯著提高,可選擇《逃家小兔》一類的繪本激發他們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大班幼兒表達能力進一步增強,能夠清晰、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和觀點,可以選擇內容更豐富、具有一定教育意義的繪本。例如,繪本《爺爺一定有辦法》能夠培養幼兒的節約意識;繪本《花婆婆》為幼兒傳遞美好的人生價值觀;繪本《小黑魚》鼓勵幼兒勇敢面對困難,學會與他人合作。
興趣愛好也是影響幼兒早期閱讀質量的重要因素。如果幼兒喜歡細膩的畫風,繪本《安的種子》通過簡潔而優美的場景講述了一個關于等待與成長的故事;如果家長想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繪本《田鼠阿佛》以細膩的畫面和溫暖的故事展現了不同的美,可以引導幼兒發現生活中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美好,如自然的色彩、溫暖的陽光、優美的詞語等。此外,繪本插畫色彩豐富、構圖精美,能為幼兒帶來視覺上的享受,激發他們對美的感知和欣賞能力。在親子閱讀過程中,家長可以和幼兒一起討論繪本中的畫面、色彩和故事傳達的美感,進一步提升幼兒的審美素養。
還有一些適合親子互動閱讀的繪本,有助于增進親子感情,助力幼兒健康成長。例如,繪本《一園青菜成了精》充滿了幽默感和想象力,把一園青菜描繪得活靈活現,仿佛它們真的成了精在打仗一樣。家長可以和幼兒一起模仿各種青菜的動作和表情,進行角色扮演,增加閱讀的趣味性;繪本《鱷魚怕怕,牙醫怕怕》講述了鱷魚與牙醫之間的有趣互動,家長可以和幼兒一起模仿鱷魚和牙醫害怕的樣子,感受他們的心理變化;繪本《母雞蘿絲去散步》畫面簡潔卻充滿戲劇性,家長可以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中的細節,猜測劇情走向;繪本《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么?》通過一問一答展現了各種動物和色彩,家長可以和幼兒一起重復書中的句式,進行互動問答,幫助幼兒認識不同的顏色和動物。此外,家長也應該注重培養幼兒的自主閱讀能力,鼓勵他們獨立閱讀并分享閱讀感受。
三、不同年齡段早期閱讀指導策略
(一)小班幼兒早期閱讀指導
小班幼兒處于初步認識世界的階段,表達能力有限,開展閱讀活動旨在激發其閱讀興趣,使其感受閱讀的快樂。這一階段幼兒語言發展屬于模仿的時期,依賴于家長直接或間接的正確示范。因此,早期閱讀活動以家長講故事為主,讓幼兒通過傾聽潛移默化地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二)中班幼兒早期閱讀指導
中班幼兒思維能力逐步提升,更適合分享式的閱讀活動,可以設置親子討論的環節。閱讀活動不再局限于家長講述、幼兒傾聽的模式,家長要鼓勵幼兒提出問題,也可通過推測、提問、復述等策略加深幼兒對閱讀內容的理解。
(三)大班幼兒早期閱讀指導
大班幼兒已經有一定的自主閱讀能力,家長首先可以鼓勵他們從封面、標題、插圖等方面了解繪本的基本信息。其次,引導他們從圖畫中獲取信息,根據信息提供的線索進行思考與想象,逐步理解故事內容并為故事增添新色彩。再次,指導他們用規范的語言、恰當的詞匯、必要的肢體語言準確表達圖書內容。最后,可以逐漸增加繪本文字量,讓幼兒開始接觸簡單的文字閱讀,幫助他們理解詞義和句子結構,還可適當鼓勵幼兒嘗試閱讀一些有挑戰性的書籍,激發他們的閱讀潛力。
四、結語
閱讀不僅是輸入的過程,也是輸出的過程。家長在幼兒家庭早期閱讀中的角色是多方面的,不僅是幼兒的閱讀引導者和領讀者,還是示范者、對話者、情感支持者和選擇者。通過積極參與和陪伴閱讀,家長可以為幼兒創造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幫助他們培養閱讀的興趣和習慣,提升語言表達和邏輯思維能力,為他們未來的學習和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