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隨著全球化的加速和英語作為國際交流語言的地位日益凸顯,英語教育在中國小學階段的普及程度和教學質量也逐步提升。然而,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往往以傳授語法知識和詞匯為主,忽視了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及閱讀習慣的養成。針對這一問題,教育界日益重視通過多樣化的教學資源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閱讀動機,其中繪本作為一種結合圖畫與文字、富有情感和趣味性的學習材料,逐漸成為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備受關注的資源之一。繪本是一種具有豐富圖文互動和情節設計的閱讀材料,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提升閱讀技能,還能夠促進其語言表達和跨文化理解能力提升。因此,本文旨在深入探討繪本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實際應用情況及效果,分析其對學生語言習得和閱讀能力發展的積極作用,探索有效的教學策略和方法,以期為提升小學英語閱讀教學質量提供理論支持和實踐指導。
繪本作為一種融合圖像與文字的閱讀材料,近年來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備受關注與推崇。其獨特的藝術形式不僅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能通過生動的圖像和簡潔的語言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語言知識。繪本因形象生動、情節簡單、語言通俗易懂等特點,被廣泛應用于小學階段的英語閱讀教學中,成為教師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隨著教育理論的不斷發展和認知心理學的深入研究,人們對繪本在教學中的作用和價值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繪本不僅是一種閱讀材料,更是一種教學工具,它能夠通過色彩、形狀、情節等多種元素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促進他們的語言表達和閱讀理解能力全面發展。因此,本文進一步探討如何有效地運用繪本資源,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促進他們全面發展。
一、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現狀
(一)學生年齡小,難以理解英文閱讀材料
小學生通常處于語言習得的初級階段,對英語閱讀材料的理解能力和閱讀技能尚處于發展初期。首先,他們可能英文詞匯量有限,對句法結構不熟悉,因此在面對較為復雜或抽象的英語閱讀材料時,會感到挑戰重重。其次,由于小學生的認知發展和語言能力尚未成熟,他們可能難以理解和解釋文字中的隱含含義或抽象概念。這導致傳統的英語教材在教學上顯得有些抽象,難以吸引學生的興趣,尤其是對那些缺乏英語文化背景的學生而言。
(二)閱讀材料單一,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僅照本宣科
許多學校和教師傾向于使用相似類型和難度的閱讀材料,這可能導致學生的閱讀體驗缺乏多樣性和挑戰性。缺乏多樣性的閱讀材料可能無法滿足不同學生的興趣和閱讀能力,限制他們閱讀能力的發展。有些教師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可能只是簡單地按照教科書或教學大綱上的內容進行教學,缺乏靈活性和創新性,導致教學內容單一,難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和動力。
(三)閱讀模式單一,難以做到帶著問題去閱讀
傳統的閱讀教學往往側重于單純的文字理解和詞匯記憶,缺乏對學生閱讀目的和理解深度的引導。首先,學生在英語閱讀過程中通常面臨的模式單一問題表現為教師或教材往往只側重于提升學生理解文字表面意義的能力,沒有進一步引導學生培養更深層次的理解和思考能力,導致學生對閱讀失去興趣,或者僅停留在表層的記憶和重復。其次,難以帶著問題去閱讀反映了學生在閱讀時缺乏積極探索和提問的習慣。閱讀不應只是被動地接受信息,而應是一個主動的學習過程,學生應該學會在閱讀中提出問題、尋找答案,獲得新的見解和知識。
二、英語繪本的特點分析
(一)形象性
繪本通過精美的插圖和簡潔的文字為學生呈現了生動的視覺畫面。這些插圖通常色彩豐富、線條清晰,能夠直觀地展示故事的情節和人物,幫助學生理解故事內容。繪本的文字通常簡單明了,語言貼近學生的理解水平。文字和插圖相輔相成,共同構建起一個容易理解的故事世界,讓學生能夠輕松地掌握故事情節。
(二)生活性
繪本通常描述的是學生能夠直接理解和體驗的日常生活場景,如家庭、學校、朋友之間的互動等。這種貼近實際的內容讓學生更容易理解故事情節和角色的行為動機。繪本中的角色和情節往往與學生的情感和心理狀態密切相關,如面對友誼、競爭、成長等問題時的情緒反應。這種情感共鳴使得學生能夠更深地投入故事中,增強閱讀興趣和情感參與度。為匹配學生的語言水平和閱讀能力,小學英語繪本通常使用簡單明了的日常用語和句式,有助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更輕松地理解故事內容和對話。
(三)故事性
繪本通常包含一個明確的、連貫的故事情節,讓學生能夠跟隨故事角色一起去經歷和冒險。繪本中的角色往往生動且具有個性,有時會有明確的主角和配角,他們的行為和對話助推故事情節發展。故事性繪本通過情節發展和角色的情感反應傳遞各種情緒和價值觀念,幫助學生理解和處理不同的情感狀態。同時,圖像和文字結合的故事更加生動、具體,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故事。
三、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教學的應用策略
(一)科學把握學情,精選繪本素材
繪本要根據學生的語言水平和閱讀能力進行選擇,更好地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通過科學分析學情,根據學生的閱讀水平和興趣愛好選擇適合的繪本,增加教學的吸引力,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繪本因生動的場景和有趣的情節常常能夠引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習的參與度??茖W把握學情,確保選擇的繪本既滿足學習內容的要求,又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學習興趣,提高英語教學的生動性和有效性。
以“Where's the bird”一節為例,這一單元的主題是介紹方位介詞,如under、inside、in、behind、between等。因此,選擇的繪本應與這些詞匯和主題密切相關。繪本Where's the spot? 就涉及不同的方位介詞,并且通過具體的場景和插圖展示了這些介詞的使用情境。如繪本中的立體場景可以讓學生看到不同的物體和動物在空間中的位置,這與教材的學習目標高度匹配。同時,挑選的繪本應該具有足夠的趣味性,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促使他們積極參與閱讀和討論。繪本Where's the spot? 通過互動和多樣的場景設置,能夠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使他們更愿意學習和探索方位介詞的使用情況。教師在使用繪本時應該充分結合教材的內容,設計相關的教學活動和任務。如可以讓學生觀察繪本中不同場景的插圖,找出其中的方位介詞,并用英語描述各個物體的位置關系。這種互動式的學習方式能夠增強學生的理解和記憶效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理解情況和反饋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和活動設計。繪本的選擇和使用應該是靈活和動態的過程,確保最大化地達到教學目標。通過繪本補充具有趣味性和互動性的閱讀材料,不僅與教材內容緊密關聯,還能有效地提升學生對方位介詞的理解和運用能力。
(二)開展與繪本相關的閱讀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繪本常常具有生動有趣的故事情節和引人入勝的插圖,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首先,通過開展相關的閱讀活動,如朗讀比賽、角色扮演、繪本分享會等,能夠增強學生的參與感和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更愿意投入到英語學習中。其次,繪本不僅是語言的輸入工具,還可以幫助學生綜合發展語言技能,包括聽、說、讀、寫能力。通過與繪本相關的閱讀活動,學生可以在實際的語境中運用英語,提高語言的運用能力和溝通技能。
以“My family”一節為例,教師可選擇繪本My Mom,該繪本以學生的視角描繪了母親的形象,故事溫馨,具有較強的感染力,適合探索“My family”單元中家庭關系和情感的教學內容。通過閱讀繪本My Mom,學生既能了解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表達對家庭成員的感情,又能提升英語閱讀和語言表達能力,還能學習家庭成員的稱謂、描述性形容詞、動詞短語,如“help with baking a cake”等。在閱讀前,教師首先可以展示繪本中的插圖,簡要介紹故事背景,激發學生對繪本的興趣。其次,適時提問學生:“如何描述你的媽媽?”“她每天做什么?”“你最喜歡她的哪一點?”最后,組織學生分組使用英語描述家庭成員并分享給其他小組,還可以模仿繪本中的場景,如一起做蛋糕或跳舞,練習日常用語和動詞短語。通過這樣的教學活動,教師能夠有效地利用繪本My Mom 指導學生提升英語閱讀能力,還能夠幫助他們深入探討家庭關系和情感,使其在語言學習中感受到更多的情感共鳴和文化理解。這種繪本融合教學的方式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他們的學習動機和參與度。
(三)應用繪本優勢,完善教師教學手段
小學英語繪本通過生動的故事情節和清晰的語言表達,能夠有效促進學生語言習得和閱讀能力的發展。繪本的文本通常簡潔明了、句式簡單,適合學生理解和模仿,有利于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教師在課堂上使用小學英語繪本可以提升課堂的趣味性和互動性,還可通過角色扮演、情境復述、討論和創作等方式,引導學生參與閱讀過程,使學習更加生動和有效。
以“The Lion and the Mouse”一節為例,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繪本的優勢來完善教學手段,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和語言表達能力。首先,可以使用教材中提供的簡要版本或概述介紹故事的基本情節和主題,如“The Lion and the Mouse”中的友誼和互助主題。其次,引入原版繪本The Lion and the Mouse。通過閱讀原版繪本,學生可以接觸到更加生動詳細的情節和豐富的語言結構,這些在教材中可能沒有詳細展現。再次,安排學生劃分小組,讓他們在小組內選擇感興趣的部分閱讀。如可以為不同的小組分配不同的章節或場景,讓他們深入理解和感受每個場景中的人物變化和行動動機。安排每個小組閱讀完畢后進行分享和討論,有助于提升他們的口語表達和對故事深層次理解的能力。同時,繪本中的語言通常更加生動和多樣,相比教材中的簡化版本,學生能夠接觸到更豐富的詞匯和句型結構。通過小組合作朗讀和角色扮演,學生可以更好地體驗和運用這些語言元素。最后,引導學生討論故事的寓意和主題。通過繪本中生動的情節和人物互動,學生能夠更深刻地理解友誼、互助等價值觀,并將這些價值觀應用到他們自己的生活中。通過以上教學,教師能夠充分利用繪本的優勢,幫助學生在閱讀和語言表達方面取得更好的發展,也能豐富教材中未能詳盡呈現的內容和情感體驗。
(四)靈活設置英文繪本難度,降低閱讀障礙
學生的英語水平和閱讀能力各不相同。通過靈活設置繪本的難度,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繪本,使每個學生都能在適當的挑戰下進行學習,不至于遇到過大的閱讀障礙。當學生能夠相對輕松地理解繪本內容時,他們更有可能保持閱讀的動機和興趣。這種成功的體驗可以激發學生繼續閱讀更復雜繪本的愿望,使其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另外,閱讀英文繪本是提高閱讀流暢度的有效途徑。通過選擇適當難度的繪本,學生可以在不斷閱讀中提高閱讀速度和理解能力,逐步克服閱讀中的障礙。
以“My friend”一節為例,教師可以選擇海尼曼分級繪本中適合三年級學生閱讀的版本,如B級的My friend。這類繪本通常語言簡單、情節清晰,符合學生的閱讀水平和理解能力。在教學中,將繪本My friend引入“My friend”單元,擴展教材中的簡單句型。繪本還可以通過更多的對話和活動描述,豐富朋友的形象,使學生能更深入地了解朋友的特點和喜好。在閱讀過程中,需要重點關注繪本中的關鍵句型,如:“My friend likes to... with me.”“I like my friend.”并通過朗讀和討論加深學生對這些句型的理解。完成繪本閱讀后,教師可以設計開放性問題,鼓勵學生分享他們對朋友的感受和體驗,如:“Do you love your friend? ”“What do you do with your friend?”“Can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your friend?”這些問題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還能幫助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和描述朋友。考慮到學生的語言能力和詞匯儲備,教師可以允許部分學生用中文表達不會的單詞,重點是理解和運用句型來描述朋友。通過繪本和教材的結合,可以打開學生的思路,鼓勵他們嘗試用英語進行多樣化的描述,提升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通過以上策略,教師能夠有效地利用英文繪本中豐富的教學內容,靈活地調整難度來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幫助他們在語言學習中取得更多的進步和成就。
四、結語
繪本作為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重要輔助工具,具有獨特的教學價值和廣泛的應用前景。通過對繪本的定義、特點及其在教學實踐中的應用分析,本文提出繪本不僅是一種故事書籍,更是一種促進學生語言發展、培養其閱讀興趣的有力工具。在實際教學中,繪本通過生動的插圖和簡潔的語言,不僅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能幫助他們理解復雜的語言結構和文化背景。通過與學生的互動閱讀,教師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批判性思維。然而,在繪本應用過程中可能面臨一些挑戰,如怎么選擇適合學生水平和興趣的繪本、如何有效地整合繪本教學到課堂實踐等。因此,教師需要不斷地探索和創新,使繪本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發揮最大的教育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