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歲的曉宇是一名令家長、老師頭痛的“小皮猴兒”,上課時經常不遵守課堂紀律,寫作業、聽課時無法集中注意力。無論老師、父母如何耐心勸導,曉宇總是老樣子。無奈之下,曉宇媽媽帶其到醫院的“學習困難門診”就診,經過醫師檢查,曉宇被診斷為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曉宇媽媽一下子慌了,自己的孩子怎么就患上了“多動癥”?這可怎么辦呢?
“多動癥”究竟是疾病,還是“不聽話”?
1.“多動癥”是一種疾病
“多動癥”患兒的智力、體能發育正常,但是會表現出和同齡人智力、自制力不相符的行為特征,比如注意力極其不集中,在課堂上不能按照老師要求保持安靜,小動作多,突然大發脾氣等。由于臨床病例以男孩子居多,很多患兒家長起初會認為自家孩子僅僅是淘氣、調皮,不會聯想到“多動癥”。也有家長認為,“多動癥”不是病,等孩子長大自然就會好了。
其實不然?!岸鄤影Y”的學名是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是一種神經發育障礙類疾病,以注意力無法持久集中、過度活躍和情緒易沖動為主要癥狀。按照患者年齡進行劃分,可分為兒童青少年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和成人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兒童青少年患者多數在學齡前出現相關癥狀。目前該病的病因并不明確,一般認為與遺傳因素、神經生物因素、社會心理因素、大腦發育異常等相關。
2.不及時治療會導致嚴重后果
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的全球兒童發病率為7.2%,我國兒童的患病率為6.26%。
患兒病情不會隨著年齡增長而自愈," " 60%~80%的患兒病情可持續至青少年期,50%的患兒會發展為成人注意缺陷多動障礙。
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患兒不僅會表現得“特別不聽話”,其學業、社交技能、認知能力等都會受到該病的影響。而且,在疾病和外界訓誡的共同作用下,患兒可能產生焦慮、抑郁情緒,影響心理健康。有些病情嚴重、未及時規范治療的患兒可能發展為抑郁癥、雙相情感障礙等心理疾病,甚至會出現暴力傾向,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因此,孩子得了“多動癥”,家長不能坐視不理,等待孩子自愈。
如何判斷孩子是否患上了
“多動癥”?
如果12歲以下兒童具有以下表現,且持續6個月以上,即可能患有注意缺陷多動障礙:
1.注意力持續時間短、活動過多
患兒主動注意(也稱有意注意,指自發的、有目的性的、需要付出主觀意志努力的注意)時間達不到和自己年紀、智力相符的水平,頻繁改變所注意的對象。比如,上課時不能長時間專心聽課、做作業,很容易被周圍同學使用的文具、前方同學的發型等事物吸引。
與同齡兒童相比,患兒的活動明顯過多,動作不斷。即使在課堂上,也可能做出搖動桌椅,拿別人的東西,甚至是行走等不遵守課堂紀律的行為。
2.情緒起伏大
患兒情緒多變、起伏大,不能將自己的情緒控制在合適的范圍內。面對自己喜愛的事物常常過度興奮,如果受到批評、事情發展不順心,很容易因為受挫被激怒或情緒消沉。
3.社交困難、行為沖動
患兒不能準確表達自己的想法,與其他人交往困難;行為沖動、不計后果;可能具有攻擊性,如言語挑釁他人,甚至攻擊其他同學,導致同學關系惡化。
如果孩子有上述表現,家長應及時帶其到醫院的心理科、神經科、發育行為門診就診。醫師會通過對孩子、家長進行心理量表評測,讓孩子進行持續性操作測驗等方式,以明確診斷。
治療建議
一旦確診為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患兒應在醫師指導下規范進行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同時應配合生活方式調整,以控制病情。
1.藥物治療
6歲以上、核心癥狀明顯,尤其是易沖動、攻擊性強,癥狀持續時間超過6個月的患兒可以遵醫囑用藥。常用藥物為:
(1)鹽酸哌甲酯:該藥可以提高大腦內神經遞質的濃度,延長神經遞質的作用時間,調節大腦前額葉皮層的功能活動,提高用藥者的注意力,改善其計劃、組織及行為控制能力。該藥可能導致嗜睡、頭痛、頭暈等不良反應,6歲以下兒童禁用。臨床用藥應遵醫囑,從小劑量用起,根據患兒的用藥反應,隨時調整用藥劑量。
(2)托莫西?。涸撍幙梢赃x擇性抑制去甲腎上腺素的突觸前運轉,增強去甲腎上腺素功能,從而改善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的癥狀。藥物不良反應包括惡心、嘔吐、眩暈等,但發生的可能性不高。
為保證用藥的安全性,患兒必須在明確診斷后,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家長不可自行讓孩子服藥。
2.心理治療
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的心理治療具有很強的專業性要求,且需要患兒長期、規律接受治療,建議家長帶孩子到公立醫院的心理科就診。具體的治療方式包括行為治療、沙盤游戲治療、感覺統合訓練等。在對患兒進行心理治療的過程中,家長要密切配合。
以行為治療為例,治療的主要目的是幫助患兒改變不良思維模式和行為。在思維模式方面,心理醫師會鼓勵患兒向其他同齡人學習,了解自己行為和其他人行為的區別,預測自己的不良行為可能導致的后果,并指導患兒改變不良行為。在行為管理方面,心理醫師會指導家長采用獎懲機制、制定時間表等策略,引導患兒建立正常的行為邏輯,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3.生活方式調整
患兒進行適度運動、規律作息,有助于改善癥狀。有研究發現,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患兒進行體育活動可以提高認知能力,延長注意力持續時間。參與團體運動還有助于提高患兒的社交能力。家長應幫助患兒養成規律的作息習慣,保證其身心健康,并培養其規則意識。
對于“多動癥”患兒的家長來說,養育之路的確更加艱辛。家長朋友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關注孩子的行為表現,及時鼓勵、引導、干預,配合規范治療,盡量降低疾病對孩子學習、生活、心理健康的影響。經過及時治療,患兒的癥狀會得到明顯改善,未來的生活受病情干擾的可能性很小。讓我們和孩子一起努力,幫他們邁過“多動癥”這個坎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