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探索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實施途徑,加強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通知》明確加強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的總體要求,提出人工智能教育六大主要任務和舉措,包括構建系統化課程體系、實施常態化教學與評價、開發普適化教學資源、建設泛在化教學環境、推動規模化教師供給和組織多樣化交流活動等方面,確保教育質量的全面提升。《通知》還提出加強頂層設計和部門協同,2030年前在中小學基本普及人工智能教育。
觀點:國家一直高度重視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將其納入人工智能整體發展戰略中一體部署推進。2017年,國務院頒布《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能相關課程。2022年,教育部印發《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將包含編程的信息科技課程從原有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獨立出來。2024年2月,教育部在全國遴選確定184個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引導學校加強人工智能教育探索。這次發布的《通知》,更是我國近些年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的經驗總結和創新深化,為我國全面布局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提供了重要操作指引。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北京市教育委員會主任李弈認為,當前,人工智能的飛速發展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世界,對人類的社會結構、經濟活動、生活方式乃至思維方式都產生了深遠影響,尤其是在教育領域,人工智能正在深刻改變著知識的產生和傳播方式,成為教育變革的重要引擎。當前,要把握好全球人工智能發展態勢,找準突破口和主攻方向,全面提升青少年數字素養與數字技能,培養大批具有創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的人工智能人才,為教育現代化提供有效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