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我還是讓晴晴抄了一遍單詞,鞏固一下。”這是晴晴媽給英語老師的回復。起因是晴晴最近一周單詞聽寫全對,所以老師獎勵她這個周末免抄單詞的作業,只需要做閱讀部分。可晴晴媽非讓晴晴把周末布置的單詞抄寫了一遍,還把上周聽寫過的單詞也全抄了一遍。
英語老師說,晴晴的英語語感特別好,平日學習勤奮認真,單詞聽寫幾乎全對。在這種情況下,機械地抄寫單詞對晴晴而言意義不大。語文老師也說,上周布置的作文,明明晴晴已經完成得很好了,晴晴媽非要晴晴再寫一篇。結果,新作文不僅字跡潦草,內容也遜色不少,一看就知道是敷衍的。
關于給晴晴“作業加餐”這個問題,我之前和晴晴媽談過。當時她嘴上答應,但私下里還是給晴晴額外布置她認為“有用”的習題。結果,晴晴的睡覺時間越來越晚,上課打盹的次數越來越多。
顯然,晴晴媽沒有意識到,自己的“作業加餐”行為已經嚴重影響到孩子的正常學習。這個問題亟待解決。老師商量之后,決定來一招“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恰好學校即將召開家長經驗交流會,會前安排了家長代表一分鐘致辭環節,這個任務就落到了晴晴媽頭上。晴晴媽一聽說發言稿得自己寫,上臺還得脫稿,就有點猶豫。我趕忙用“這可是難得的交流機會”“晴晴那么優秀”等理由說服了她。
晴晴媽寫了一篇二百字左右的稿子,我簡單“審閱”一番后,她第二天就背下來了。晴晴笑著說:“我媽在家把我和我爸當觀眾,演練了好幾遍呢。” 我對晴晴說:“你回家跟媽媽講,讓她把稿子工整地抄寫兩遍,這是老師給她留的作業,明天上學時帶給我。”
第三天,我從晴晴手里接過那份字跡工整的“作業”,又讓晴晴傳話:“回家告訴媽媽,今晚再抄兩遍。”晴晴一臉疑惑,卻沒敢多問。第四天,我拿到的“作業”字跡明顯更潦草了。晴晴猶豫了好一會兒才問:“老師,我媽問你為什么讓她抄那么多遍呀?” 我回答:“老師怕她上臺太緊張忘詞了,讓她多抄幾遍加深印象。還有,問問你媽媽,能不能再寫一份優秀家長教育經驗分享的稿子?接地氣的那種。”
當天晚上,我就接到了晴晴媽的電話:“老師,晴晴說您是怕我忘詞,所以讓我一遍又一遍地抄寫。您看,這稿子也就二百來字,我現在都倒背如流了,您就放心吧,家長會上我肯定不會出錯。我是不是不用再抄了?還有,我寫這二百字的致辭就已經絞盡腦汁了,哪還能寫出什么教育經驗呀?況且,這幾天我忙完家務,陪晴晴弟弟讀完書,還得完成您布置的作業,快十一點才睡,困得我第二天上班都無精打采的……”
這一刻終于來了,我順勢引導:“晴晴媽,您才抄了兩天就跟我訴苦了。您不妨站在晴晴的立場換位思考一下,那些晴晴早就背得滾瓜爛熟的英語單詞,您非要她再抄幾遍。她的作文都被語文老師當作范文在全班朗讀了,可您還是讓她再寫一篇。對于晴晴已經完全掌握的知識點,再讓她重復書寫,只會讓孩子身心俱疲,長此以往,還會讓她失去學習興趣和動力。老師會根據每個孩子的情況布置相應的作業。而家長的職責,是在家中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并在孩子遇到困難時給予精神支持。所以,請您相信老師的專業能力,也請您相信晴晴的能力,給予她足夠的學習自由。”
在家長經驗交流會上,晴晴媽主動分享了自己被“罰”作業的經歷。她愧疚地說:“我一直打著為孩子好的旗號盲目加作業,卻沒考慮孩子的感受。這次老師給我上了一課,讓我徹底明白了,學習不是機械重復。”接著,她話鋒一轉,真誠地呼吁:“各位家長,我們要尊重老師的專業判斷,相信孩子的學習能力,別再用錯誤的方式愛孩子。讓我們家校一條心、勁往一處使,一起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文中學生均為化名)
(作者單位:吉林省白山市靖宇縣龍泉學校)
責任編輯" 魏" 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