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經濟社會轉型和教育需求增長,珠海市斗門區井岸鎮第四小學(以下簡稱“四小”)通過整合科技教育資源、打造科技教育環境、規范科技教育管理、構建科技教師團隊和建設科技課程文化等措施,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
一、挖掘科技教育資源,重塑辦學理念
1.匯集多方智慧,梳理科技教育歷史。筆者廣泛拜訪了校友、老校長以及老教師,收集了大量的校史資料,初步梳理了學校在科技教育方面的歷史發展脈絡。同時,積極整合校內外的科技教育資源,包括各級科協部門、社區科技企業、高校科研機構等,為學校的科技教育特色發展奠定基礎。
2.深化科技教育內涵,修正辦學理念。學校專門成立了科技教育小組,組織師生、家長大力探討和解讀科技教育的內涵,提煉學校科技教育的文化風骨。學校以“科技引領未來”為核心理念,提出了“創新、合作、實踐”的校訓,“探索、發現、創造”的校風,“啟發式教學、探究式學習”的教風,“勤學善思、動手實踐”的學風,旨在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新時代學子。
二、打造科技教育環境,彰顯創新精神
1.加大投入力度,改造科技教育硬件環境。學校抓住區教育提質創優的時機,積極爭取資金投入,改造學校內外環境,特別是科技教育相關的設施設備。學校先后投入了大量資金,更新了科學實驗室、計算機房、“斗膽創客空間”等科技教育場所,為學校提質創優工作提供了前提保障。
2.營造校園科技文化氛圍。學校注重營造濃厚的校園科技文化氛圍,通過校園廣播、宣傳欄、科技角等形式,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精神。學校還定期舉辦科技講座和工作坊,邀請科學副校長、科學家和科技工作者,與學生面對面交流,激發學生的科學興趣和創新意識。
3.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良好社會氛圍。通過每學期的家長會、美篇推送等渠道,學校全方位對外展示校園環境變化、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以及師生的精神風貌等。在多角度的宣傳下,家長和社會對四小的科技文化建設充滿了信心和期待,學校的辦學口碑越來越好。
三、規范科技教育管理,踐行科學育人
1.擬定規范的科技教育制度。學校組織各部門和教師根據原有的規章制度進行修訂,匯總成學校的規章制度文稿,分步組織落實師生學習,明確各項要求,逐步規范師生的日常各項行為,特別是在科技教育活動中的操作流程和安全規范。
2.建設高效的科技教育管理團隊。學校通過自薦和他薦相結合的方式,重組了學校的行政干部隊伍和班主任隊伍,特別強化了科技教育管理團隊的建設。學校少先隊值日生與班級自主管理的護航員一同參與學校班級每天的日常管理,促進科技教育活動的順利開展。
3.改進傳統評價制度與方式。學校提出不讓一個師生掉隊的管理理念,開展團隊過程性和個人評價結合的多棱鏡評價。結合學校發展目標,圍繞科技、藝術、閱讀、德行、專業等方面,讓每個師生都樹立一個發展目標,建立正行生、正行師評價體系。
四、構建科技教師團隊,引領共同發展
1.建設學習型團隊,提升專業素質。四小致力于構建一個以“教學相長”為目標的學習型教師團隊,為每位教師提供不斷更新知識的平臺。學校利用假期和學期中的空閑時間組織教師同讀一本書,如《科技教育的前沿》等,邀請科技教育領域的專家與教師們分享讀書心得,結合教育實踐探討科技教育的方法和策略。此外,學校積極組織教師參加各級各類培訓,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進行學習,不斷開拓教師視野,更新教育教學觀念,提升教育教學水平,特別是在科技教育領域。
2.強化科技教育師資培訓。為了提升教師的科技教育能力,四小定期為教師提供科技教育相關的培訓和研討機會。學校鼓勵教師參與科技教育研究,提升教師的科研能力和教學水平。通過這些培訓和研討,教師能夠不斷更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更好地滿足學生的科技教育需求。
五、建設科技課程文化,豐富辦學內涵
1.統籌規劃科技教育課程體系。學校致力于構建一個以科技教育為核心的課程體系,強調知識與實踐的結合,重視學生的體驗和收獲。學校整合了現有的科技教育資源,結合學生、家長、教師的素養發展需求,打造了一系列科技特色課程。這些課程不僅包括基礎的科學知識教育,還涵蓋了機器人編程、電子制作、3D打印等現代科技教育內容,旨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
2.實施跨學科科技教育項目。學校推動跨學科學習,鼓勵學生在不同學科領域中應用科技知識,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校通過項目式學習,整合主題教育和校園節日,將科技教育融入學生的日常生活。例如,學校開展了“綠色科技節”“科技創新大賽”等活動,讓學生在參與中學習科技知識,體驗科技創新的樂趣。
3.拓展校外科技教育資源。學校積極拓展校外科技教育資源,與科技館、研究所、高校等建立合作關系,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學習平臺。學校定期組織學生參與校外的科技實踐活動,如參觀科技展覽、參與科研實驗等,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增強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科學探究能力。
四小發生的變化,只是珠海市教育發展的一個縮影,成績還是微不足道,但卻大大振奮了每個四小教育人的信心,改薄創優邁出了可喜的第一步。奮勇爭先,不甘人后的精神,也大大鼓舞了四小教育人的信心,更加堅定了我們前進的方向和步伐。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相信在科技教育特色的引領下,四小的教育教學提質創優將再上一個新的臺階。
【注:本文系珠海市教育科研規劃課題(2024年度)“扭轉型領導與薄弱學校改進的實踐研究——以珠海市某區S學校為例”(2024ZHGHKT024)的研究成果】
責任編輯 王思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