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在教學建議中指導小學道法課要充分運用體驗式教學,在課堂中通過巧妙創設生活情境、將社會大課堂引入思政小課堂,以課前調查分析存在的真實問題,新聞速遞,視頻情境,角色扮演,思考爭辯等活動,學生們在自主探究合作中學習和掌握道德與法律的基本規范,提升思想政治素養、道德修養、法治素養和人格修養。
一、挖掘資源,融入課堂,讓教學內容“富”起來
1.指導學生開展課前調查,生成課堂教學資源。“課前我們做了這樣一份家庭交通違章情況調查表,發現有一半的家庭有過不遵守交通秩序的行為,其中闖紅燈和騎電動車不戴頭盔是最多的……”“明明就設置了公共秩序,還有公共標志的提醒,為什么還有這么多人違章呢?”學習《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時,教師課前指導學生對家庭違章情況進行調查,生成課堂教學資源,把社會大課堂與思政小課堂聯系起來,讓學生在分析中深切感受公共生活需要良好的秩序來維護,樹立構建有序和諧的公共生活人人有責的思想,自覺遵守和維護公共秩序。
2.根據學校特色就地取材,拓展活動實踐平臺。“這是罌粟,這是冰毒,這是海洛因,這是偽裝毒品奶茶包……大家看了禁毒教育展覽,有什么想說的?”“毒品危害極大且隱藏性極強,我們一定要提高防范意識”“要遠離第一支煙、第一口酒、第一次毒”“要遠離可能對我們產生危害的地方,如酒吧、網吧、歌廳等”……學習《主動拒絕煙酒與毒品》時,禁毒教育示范校的老師把學生帶到了禁毒教育宣傳室,讓學生們在沉浸式的參觀中,感受毒品的危害,激發拒絕毒品的強烈意識,產生主動遠離毒品的有意行為。
二、創設情境,開展活動,讓課堂體驗“活”起來
1.活動體驗,學習熱情瞬間點燃。“陳老師給大家帶了迪斯尼樂園的紀念品,可剛才大家爭先恐后地一擁而上,鬧得有點同學因為搶不到禮物而哭鼻子,還有的同學為了搶到禮物被桌子撞傷了,這可怎么辦呀?”“我們應先按座位號排好隊,然后從左邊一個一個上去領取,再從右邊一個一個回到座位……”果不其然,孩子們順利而又快速地領到了心愛的禮物,開心地說:“我們一定要做個懂規矩,守規矩的好孩子。”這不,《生活離不開規則》一課的教學重點“知道規矩的重要性,樹立自覺遵守規矩的意識”不就在這學生喜聞樂見的游戲中、在這寓教于樂的活動體驗中落實了嗎?
2.情景體驗,思政課堂穿越時空。學習《探訪古代文明》一課時,教師課前根據教材內容制作出土文物模型,創設“遺址考古”的情境:提供一個大沙盤,將課本《活動園》中提供的半坡居民房屋和河姆渡居民房屋的模型、小口尖底瓶和骨耜的圖片、以及粟稻谷實物埋進沙堆里。然后組織學生探訪古代文明,讓學生通過仔細觀察文物、大膽展開聯想,運用知識儲備合理推測,培養學生觀察、思辨、探究的能力。
3.角色體驗,理解感悟深刻難忘。學習《公共生活需要秩序》時,教師播放了一則男孩高速路上突發疾病,急救車及時趕到,可要把病人送醫院急救時,卻因為應急通道被占用延誤了救治,男孩不幸病逝的視頻。在學生深受震動時,適時提問:如果你就是那病人的家屬,你想說什么?如果你是那位違規占用應急車道的駕駛員,此刻你的心情如何?讓學生在角色體驗中感受病人家屬的憤慨和違章駕駛員的愧疚,深刻體會遵守秩序的重要性,產生要自覺遵守和維護秩序的責任意識。
三、現場教學,協同育人,讓思政實踐“紅”起來
1.舉行研學活動,培植濃厚家國情懷。潮州交通旅社——中央秘密交通線中轉站展館于1月11日開館,集陳列展覽、文旅融合、愛國主義教育等功能于一體,是展示、傳播、保護、傳承潮州紅色革命文化的重要窗口和載體。不少學校組織學生前往參觀,通過藏品,大家仿佛打開了一本生動的歷史教科書,那段艱苦卓絕的崢嶸歲月重現眼前。過去一年,學生們的研學足跡遍布西湖公園的涵碧樓、鐵鋪的李梨英故居、饒平茂芝會議舊址、黃埔軍校潮州分校舊址、饒宗頤學術館、百師園、龍湖古寨等。
2.開展志愿行動,培養責任擔當精神。學完了《我參與我奉獻》,學生們周末在父母的陪同下,一起到濱江長廊參與愛綠護綠環保活動;放學了,高年級的值日生加入了學校交通護暢隊,一起維持校門口的交通秩序;節假日,在老師的帶領下前往牌坊街,當起了志愿者,為游客們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務。
責任編輯 徐國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