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小學教育管理工作多年,我作為沙坪街道中心小學的校長,想方設法,多措并舉,打造學校“至慧”品牌,擦亮集團共贏名片,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踔厲奮發,打造學校“至慧”教育品牌
品牌是學校文化的載體,是學校內在品質的外在表現,是學校教育理念、辦學特色、教育質量和發展水平等綜合實力的表現。我所管理的作為鶴山第一所學堂鶴山市沙坪街道第一小學,設法爭當教育先鋒,勇立潮頭,敢為人先,追求卓越,勇爭“第一”,獲得“全國優秀家長學校”“全國青少年籃球特色學校”“全國青少年足球特色學校”“全國象棋特色學校”“廣東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廣東省校本研修示范學校”“廣東省優質基礎教育集團培育對象”等100多項榮譽,交出了一份又一份亮眼成績單。
(一)至慧黨建,筑牢學校教育之魂。學校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以黨建促教育,培養師生的愛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感,為教育事業注入強大的精神動力。鶴山市沙坪街道第一小學教育集團以打造“五個一”至慧黨建為總抓手,不斷創新工作載體,著力做實學校基層黨建,發揮聚變效應,助推集團各校的高質量發展。
(二)培養“至慧”教師。我高度重視教師人才培養,緊緊依托名師團隊,打造中青年教師培養平臺,引導教師在團隊中成長,通過青藍工程、一人一課、每周一研、名師曬課、專題講座、磨課賽課等措施,為教師成長搭橋鋪路。我們學校是江門市第一批校長、教師培育基地,如今在鶴山市教育系統,不少名校長、名教師,都曾任職于沙坪一小。學校注重培養骨干教師,形成了一支業務精湛、師德高尚的教師隊伍。
(三)打造“至慧”課堂。我校注重開足體育課,每課必進行身體素質鍛煉,如慢跑、拉伸等。沙坪一小是全國足球、籃球、象棋特色學校,我校加強特色項目教學。“武”動校園,把詠春文化融入課堂教學。近年來,我校牢固樹立“立德樹人、育人為本、健康第一”的理念,結合地方傳統武術——詠春拳,全面推進“詠春進校園”特色教育工作。
二、同頻共振,擦亮集團教育共贏名片
(一)黨建引領,實現共進共贏。我作為鶴山市沙坪街道第一小學教育集團的總校長,堅持黨管辦學方向與改革發展,充分發揮引領作用,把黨建引領貫徹辦學立校全過程。集團黨支部不斷創新工作載體,著力提升基層黨支部的組織能力。鶴山市沙坪街道第一小學是江門市教育系統優秀黨建資料示范學校;鶴山市先進基層黨組織;榮獲“2021年市直系統最優黨建品牌”稱號。
(二)常態交流,走活“一盤棋”。為充分發揮龍頭校骨干教師的示范引領作用,集團內在龍頭學校與成員學校間實行定向加成員校自選的方式互派骨干教師,交流時間為一學年。骨干教師的交流,把龍頭校先進文化理念、經驗融入成員學校,共同實現教師專業化發展和學校教學質量的提升。
(三)搭建平臺,激活一潭春水。集團內啟動名師工程與青藍工程,開展師徒結對活動,發揮各學科名師和骨干教師的“傳、幫、帶”作用。師傅通過跟崗培訓、備課指導、課堂指導、家校溝通技巧、作業布置、班級管理等方面的悉心幫扶,使青年教師的師德修養和業務水平得到全面提高。
(四)項目帶動,開啟學育共研。2021年5月,鶴山市沙坪街道第一小學以語文學科為優勢學科,被評為廣東省校本研修示范學校。我通過加強示范學校建設,形成具有廣東特色的“一校一案”“一科一策”“一師一題” 的創新校本研修新模式。校本研修項目以鶴山市沙坪街道第一小學教育集團總校長的我為領導小組組長。各學校負責教學的副校長為副組長。語數英學科主管和科組長為成員,深入開展“共研互學齊進步,強師賦能共成長”主題教研活動,實現師生與學校的雙向提升。
(五)理念融合,盤活教育資源。鶴山市沙坪街道第一小學教育集團緊緊圍繞“一校一特色,一校一品牌”的工作思路,精準定位,分步推進,開發特色項目,展現本集團的生命力、影響力。龍頭學校率先打造品牌——“至慧教育,第一品質”,并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從辦學理念、校園文化、課程改革等方面形成一集團多特色的面貌。鶴山市沙坪街道第一小學以“至慧”教育為辦學特色,設計出“慧學”“慧玩”“慧生活”三大板塊的“大拇指至慧課程”特色課程體系,并輻射到集團成員學校。鶴山市沙坪街道第一小學教育集團被評為江門市第一批優質教育集團。沙坪一小連續三年被評為江門市協同教育質量先進學校。
責任編輯 徐國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