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發展素質教育并更新先進的教育理念,成為提高基礎教育質量的重要途徑。UbD理念(Understanding by Design)是美國教育家格蘭特·威金斯提出的,該理念以教師“確定預期結果(目標)”為起點,而后依據預期結果確定評估證據,最后設計教學活動或學習任務。與傳統模式相比,該理念采用逆向教學設計,即在單元教學設計上強調圍繞重要概念和核心問題組織課程內容,確保教學效果與目標的一致性,與新課標的要求不謀而合,都強調以學生為中心,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
在初中音樂大單元教學實踐中運用UbD理念,不僅能夠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應用所學知識,更能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幫助他們更好地適應未來社會的需求。本文旨在深入探討UbD理念,并以人音版八年級上冊“國樂飄香”這一單元為例,分享筆者將該理念應用于大單元教學實踐中的思考與具體做法。
解析單元設計的內涵
在應用大單元教學的過程中,UbD理念賦予了“單元”更深層次的內涵,使其成為提升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抓手。“單元”不僅是知識的簡單劃分或堆砌,而是一個內容具有內在聯系、目標導向明確的教學整體。在這個教學整體中,各個知識點緊密圍繞核心目標,通過有機的組織和設計,構建成完整而系統的教學單元。這種單元設計,不僅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深入理解和掌握,更能促進他們對知識的整體串聯以及知識體系的構建。
UbD理念要求教師注重學生的實際需求和學習效果,以新課標為遵循,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任務和活動。在初中音樂大單元教學實踐中,教師首先要明確學生在音樂素養和能力等方面的教學目標,并結合新課標學業質量標準,細化教學內容和方法。通過這種方式,教學目標的實現就有了著力點,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審美感知、藝術表現、創意實踐、文化理解等能力,也促使教師更有針對性地開展貼近學生的教學,讓學生在體驗中收獲對音樂的感悟,進而激發他們的音樂興趣,更好地實現音樂的育人價值。
UbD理念下的初中音樂大單元教學實踐
挖掘單元內涵,明確整體教學目標
在UbD理念的指導下,初中音樂大單元教學設計要求教師整體把握單元教學內容,以單元大概念為核心,明確單元整體教學目標。“國樂飄香”這一單元共有6首作品,包含1首器樂改編聲樂曲、2首絲竹樂、1首河北吹管樂、1首絳州鼓樂、1首民族管弦樂。每首作品都具有獨特的民族地方特色。通過深入挖掘單元內涵,我們可提煉出“社會文化變遷促進音樂風格的形成與發展”的單元大概念,確定“在聽賞中能理解音樂表現要素與樂曲體裁、風格之間的聯系,理解社會生活及文化對音樂體裁、風格的影響作用”的單元整體教學目標。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引導學生分組探究各類民族音樂的風格,并探討現代音樂元素與傳統民族音樂的融合,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團隊協作能力。
明確學習目標,表征評估證據
在本單元教學中,教師可在課程開始前結合具體曲目為學生設定清晰的學習目標。例如,通過學習《雨打芭蕉》《歡樂歌》這兩首絲竹樂,學生能夠感知江南絲竹與廣東音樂樂器的音色,分析其對民間器樂體裁形成與發展的重要性,深入理解體裁背后的文化內涵,體會社會文化背景變革對絲竹樂的影響。這種目標設定為學生探究民間音樂的體裁風格特點奠定了基礎。此外,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引入多元化的評估方式,以此作為學生學習進步的直觀證據。例如,引導學生在觀看演奏視頻后表述不同演奏技法形成的音響效果特征;開展聽辨對比游戲,辨別高胡、二胡、揚琴等樂器的音色,供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此外,教師還應鼓勵學生進行互評和自評,為他們提供進行自我反思的機會,讓他們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并根據他人的反饋,及時調整學習策略,以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設計學習進階,實踐教學活動
初中音樂大單元教學通過設計學習進階和實踐教學,能夠促進學生深度理解知識與技能,提升他們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根據學生的音樂素養和興趣愛好,分層次地擬定學習目標。對于音樂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教師可將目標設定為“能夠了解民族音樂主要樂器的形制、音色特征以及演奏姿勢”;對于有扎實音樂基礎的學生,教師則可以要求他們嘗試分辨音樂的地域,準確表達音樂的藝術特征和風格。這種分層次的學習進階設計,考慮到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同時也能夠引導他們從基礎知識出發,逐步拓展和深化學習內容。為了讓學生在親身體驗中感受音樂的魅力,教師還可組織豐富多彩的音樂實踐活動。例如在《春江花月夜》一課中,教師可以著重引導學生聆聽其中的《欸乃歸舟》片段,之后結合音樂要素進行分析,感受音樂所表現的歸舟破水、浪花飛濺、百舟競歸的意境,讓學生沉浸在優美的旋律中,更好地領略民族音樂的獨特韻味。
整體設計單元作業,適時拓展延伸
在UbD理念下的初中音樂大單元教學中,整體設計單元作業是檢驗及提升學生學習效果的關鍵環節。在本單元教學中,教師可通過精心設計作業,幫助學生系統地鞏固和應用所學音樂知識。作業內容上,應涵蓋音樂賞析、歌曲學唱、節奏練習等多樣化內容,形成一套層次性強、相互關聯的學習體系。作業形式上,可采用項目式學習引導學生深入探究民族音樂的歷史背景和文化內涵。例如,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選擇一首民族音樂作品,通過查閱資料、開展討論等環節,挖掘作品背后的歷史文化元素,最終形成一份簡短的書面報告或進行現場演講,不僅能鍛煉學生的信息搜集和整理能力,還能培養他們的團隊協作精神和表達能力。又如,鼓勵學生對所學的民族音樂進行改編創作,為學生提供廣闊的創作空間,讓他們能夠結合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創作出與“國樂飄香”主題相關的音樂作品,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資源,為學生提供豐富的作業資料,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音樂知識,同時讓他們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拓寬音樂視野,增強學習興趣。
UbD理念為初中音樂大單元教學實踐帶來了新的視角。教師應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為目標,重新審視和調整初中音樂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實現音樂知識、藝術技能與學生個體發展的和諧統一。展望未來,筆者將繼續深化該理念在音樂教學中的應用,不斷探索教學創新,盡可能保證每一名學生都能體驗音樂的深邃魅力,進而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本文系廈門市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2年度課題“大單元視域下中學音樂逆向教學設計研究”(課題編號:22136)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