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賦魅與刻寫:榜樣模范作為信仰符號生產的儀式邏輯

2025-03-12 00:00:00楊惠戴海波
未來傳播 2025年1期

摘 要:在中國共產黨波瀾壯闊的百年歷史發展征程中,榜樣模范所彰顯出的深刻道德美感及高尚人格特質成為凝聚個體意志、形塑價值信仰、維系政治合法性的重要資源,并在獨特的中國政治文化語境中演化成為一種信仰符號。本文以21世紀以來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作為觀測對象,試圖探究在權力體系的主導與規訓之下,榜樣模范作為一種信仰符號被形塑與生產的獨特路徑,以期為中國式現代化視域下榜樣文化的承續與發揚提供理據性觀照與支持。

關鍵詞:榜樣模范;信仰符號;話語修辭;勞模大會

中圖分類號:G206.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6-8418(2025)01-0075-08

從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到社會主義現代化新時期,作為“中國精神譜系”活化的榜樣模范通過其所發揮的價值引領效力,在中國共產黨波瀾壯闊的百年歷史發展征程中書寫了濃墨重彩的篇章。也正如習近平所指出:“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1]在美國哲學家約翰·洛克(John Locke)看來,榜樣是一種溫和而又深刻的力量,能夠悄無聲息地滲透進人們的內心。榜樣模范作為某一社會歷史發展階段中某個領域、某個行業或某個群體所涌現出來的卓越或典型人物,其與當下的經濟、政治、文化緊密勾連在一起,呈現出時代性、流變性與動態性特質,是某一時代、某一階級、某一群體道德標準和精神追求的縮影。列寧曾形象地將其比喻為“燈塔”“火炬”,并認為通過榜樣模范先鋒帶頭示范作用的宣導與凸顯,能夠起到堅守理想、堅持方向、堅定信念的作用。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榜樣模范已不僅僅是某個具象化的群體或個人的代稱,而是演化為一種蘊含國家意志、道德準則、政治信仰、民族精神的象征符號與文化形態,鐫刻與滲透著每個時代最獨特的文化印跡與時代特征。

在權力體系的主導之下,對于榜樣模范的選樹及宣揚,已抽離其生物性的屬性,而升華為對于其所彰顯的社會主流價值觀、道德準則及政治信仰的凸顯與強化。比如,有著“非凡的敘事能力、獨特的凝聚功能和鮮明的教化價值”[2]的各種表彰大會,其在周期化、規范化、程式化的儀式展演中,通過對榜樣模范及其所內蘊的榜樣精神、榜樣文化的多角度話語修辭,在對榜樣模范的正能量形象不斷進行賦魅的同時,亦在為權力體系所倡導的主流意識形態提供著鮮活的確證,從而為民眾心中政治信仰、政治信念的形塑與固化持續性地累積著意識形態資源。

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以下簡稱勞模大會)作為國家層面主導與規訓的極具意指象征性的政治儀式,毋庸置疑地成為眾多表彰大會中規格最高、影響力最大、關注度最高的儀式活動。本文將以21世紀以來所舉行的勞模大會作為觀測窗口,試圖探究在中國獨有的文化傳播語境下,榜樣模范作為一種信仰符號被形塑與生產的獨特路徑,以期為中國式現代化視域下榜樣文化的承續與發揚提供理據性觀照與支持。

一、榜樣模范:國家主流意識形態的凝結與象征

在中華民族古老而悠久的歷史發展長河中,尊敬和崇尚榜樣模范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亦是進行社會動員最有效的隱形動力。榜樣模范借由“人格魅力、品性、風格、聲望、心理品質、禮儀修煉等個人內在與外在素質的綜合作用”[3]所踐行出的榜樣道德行為,以及其所彰顯出的深刻道德美感及高尚人格特質,在一定條件的推動下,轉換成為促使社會成員生發崇敬心理和情感共鳴的感召力量,激發出社會成員的道德需要與信仰追求,引導其自覺遵從社會道德實踐準則及政治秩序,從而成為凝聚個體意志、形塑價值信仰、維系政治合法性的重要資源。

在大多數國人的認知中,榜樣模范一直是對某一領域某一行業杰出代表、先進典型的統稱。其實,這兩個詞古已有之。“榜樣”一詞最初主要是“樣子”“模樣”的意思,如詩句“何妨云影雜,榜樣自天成”[4]。而具有“先鋒”“表率”等現代意義的“榜樣”則在明代開始出現,如“以為天下榜樣”[5]的表述。現代語境中的“榜樣”概念承續了古代“榜樣”所具有的“值得學習的范式”的教化意義,并加入新的時代內涵。例如,《辭海》把“榜樣”視為是具有代表性的、突出的“先進典型”。而“模范”一詞本意是制造器物的模型,后引申為規則、法度之意,并逐漸具有了“值得學習或取法的榜樣”之意,如《法言·學行》中所言:“師者,人之模范也。”[6]《現代漢語詞典》把“模范”解釋為“值得學習的、作為榜樣的人”[7]。彭懷祖等學者結合當代中國的政治文化語境對“模范”進行了更為細致的界說,認為其是“值得公眾效仿和學習的先進典型”[8],代表著先進文化、先進生產力的發展方向與發展要求,彰顯出鮮明的時代精神。通過分別對“榜樣”“模范”概念的梳理,可以發現,榜樣模范是這樣的一類人或行為主體:他們契合與彰顯著社會主流價值文化取向與傳統倫理道德規范,在經濟、文化、社會、政治等各生產實踐領域取得了杰出成就。他們“是高尚的道德品格、理想信念、精神追求、人生境界的綜合體”[9],能夠對社會成員產生穩定、持久而又深刻的示范效用與感召力量。

因此,培養、選樹、宣導一定的榜樣模范人物,將主流價值文化與主流意識形態隱性地滲透、承載于榜樣模范身上,成為整合國家意志、凝聚社會認同的重要方式,并演變成為一種獨特的榜樣文化。意大利馬克思主義者葛蘭西(Antonio Gramsci)曾指出,統治階級要鞏固其合法統治的有效性,除了要依賴暴力與“國家機器”等強硬手段外,還須借助柔性的規訓方式,“即讓廣大群眾接受為他們生活的社會所公認的道德、風俗和行為準則”[10]。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通過對符合權力體系利益訴求及價值取向的先進典型進行宣揚、獎勵與形塑,榜樣模范的選樹彰顯出權力體系對于共同體精神文明建設的基本原則、要求與標準,滲透著權力體系的觀念意識與價值信仰。因此,榜樣模范在長期的社會生產實踐中,逐漸凝練成為一種精神力量與信仰符號,凝結著國家的主流意識形態與價值導向,成為國家話語與民族精神的象征,亦是權力體系達成所謂的構筑“共同志向”這一政治主旨所必須的“柔性”方式。權力體系通過將榜樣模范樹立為社會成員在思想、道德、信仰和行為上的標桿,借由各種途徑與渠道對其行為與形象進行全方位的凸顯與形塑,使榜樣模范迅速得到社會成員的認知、認同與認可。在這一過程中,榜樣模范無疑發揮著“聚合器”的功效,促使社會成員在模仿學習榜樣模范的實踐中,達成同頻共振的情感張力與心理體驗,并由此激發與固化他們堅持理想、堅守信念、堅定信仰的共同思想意識,散在化、異質化、碎片化的個體意志被重新聚合、凝結、升華為共同的國家意志,并得到個體由內而外自發、自愿、自覺地肯認與遵從。比如,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就是通過樹立“敦煌的女兒”樊錦詩、“太行新愚公”李保國、“英雄機長”劉長健、“大湖鴻雁”唐真亞、“中國好弟弟”吳建智等榜樣模范,通過榜樣模范映射與彰顯出的甘于奉獻、愛崗敬業、守正創新的獨特品質作為強大的浸潤力量,使權力體系倡導的價值理念、道德規范內化為社會成員“共通的、習慣的行為模式、情感依托和價值根基”[11]。在此種柔性化的涵化模式之下,權力體系與個體的思想、道德、價值取向達成了某種程度的一致性,不斷為權力體系的合法性統治及政治秩序的穩定累積著意識形態資源。

二、“人民的楷模”:權力體系對榜樣模范的修辭賦魅

“話語”(discourse)作為現代西方學術研究領域中的核心概念,其最初來源于語言學。語言學之父索緒爾(Ferdinandde Saussure)將語言區分為語言與言語兩部分,言語中的口頭表達則被其稱為“話語”。蘇聯符號學家巴赫金(Mikhail Bakhtin)以對話理論為視角,進一步指出話語“存在于一種特定的意識形態語境之中”[12]。即是說,話語的表達離不開一定的社會、歷史、文化語境,意識形態是話語天生具有的自我屬性,任何話語都內蘊著立場取向的殊異與價值理念的沖突。在福柯(Michel Foucault)看來,話語不是一種單純的語言符號,其本身就是一個社會文化意義事件。話語的形成、散播、轉換與合并離不開社會文化因素的纏繞,離不開權力的運作與操控,其滲透與鐫刻著深刻的權力印跡。政治儀式作為權力體系主導的規范化、象征化的文化實踐活動,蘊含在儀式主題中的政治理念、價值關切、國家意志等需借助官方話語的意識形態詢喚機制進行宣導與內化。作為國家力量象征的官方話語,國家領導人在政治儀式中的講話,借由周期性、規范性、同質性的話語言說實踐,持續對榜樣模范內蘊的主流價值進行賦魅與確證。在“內化于心,浸潤于情”的修辭動員中,為榜樣模范作為一種信仰符號賦予正當性與合法性。作為一場備受矚目的政治儀式,勞模大會每隔五年舉行一次,2000年以來共舉行了五次,國家領導人江澤民、胡錦濤及習近平在會上發表了五次重要講話。以這五次講話內容為考察對象,筆者發現其話語修辭策略主要呈現為三種方式。

第一,在重復性話語修辭中強化勞動模范的正面形象。不同時代語境下,不同國家領導人在每一次的講話中,都會反復性地運用大量正向性詞匯,以“下定義”的方式對勞動模范的形象進行清晰的勾勒與描繪。借助詞頻分析軟件,部分高頻正向性詞匯出現數據統計如下。

在上述五次領導人講話中,對于“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江澤民(2000年)把他們定義為“杰出代表”“文明的先鋒”“人民的楷模”。[13]胡錦濤(2005年)也將他們視為是一群具有“偉大勞模精神”的“國家的棟梁”,并用“立場鮮明”“勇于奉獻”“開拓創新”等8個褒揚性語詞對他們在崗位上所展現的主人翁風采進行著具象化詮釋。習近平(2015年)將“勞模”界定為為全國人民樹立“學習榜樣”的“凝聚中國力量的楷模”,并強調他們在平凡崗位上創造的不平凡業績“詮釋了中國人民具有的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斗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夢想精神”[14]。

結合表格數據及領導人的講話內容,可以發現,領導人作為權力體系的代言人,不同時代語境下,其對“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這一群體的界定與表述卻呈現出差別一致性。通過反復性地運用“先進”“杰出”“楷模”“奉獻”“愛崗敬業”等正向性詞匯,以“……是……”這樣的肯定判斷句為話語基底,在情緒遞進式的言說結構中,具象化地描摹與勾勒出“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鮮活的群體畫像。“先進典型”的形象在周期性的權力話語修辭實踐中被不斷賦魅與升華,在大量煽情性排比句所營造的“排山倒海”的情感氣勢中逐漸凝練成為一種具有政治動員功能的象征符號。在權力話語的反復性賦魅中,“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的高大正面形象在被持續性凸顯與強化的同時,其所內蘊的價值取向、思想觀念與國家意識也潛移默化地累積成為具有強大感召力的意識形態資源,在日常化的社會實踐中對民眾的思想信仰與行為方式進行著隱蔽化的滲透與規訓。

第二,在褒揚性話語修辭中闡發勞模精神的價值意蘊。縱觀五次領導人的講話,其形成了較為固定化的模式結構,主要由“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的概念界定、勞模精神所彰顯的價值意蘊、對工人階級及勞動群眾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所發揮的主力軍作用給予高度評價這三部分構成。其中,勞模精神作為民族精神的凝聚與國家意識形態的重要內核性資源,彰顯出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時代底蘊。因此,對于勞模精神價值意蘊的當代詮釋成為講話中的核心主旨。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奮斗史與改革生產實踐中,逐漸形成了“愛崗敬業、爭創一流,艱苦奮斗、勇于創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獻”的當代勞模精神。對于這一勞模精神的價值內核及意蘊,五位領導人都以褒揚性的話語、肯定性的評價做出了闡釋。江澤民對勞模精神的引領作用,以“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的人間奇跡”[13]這一表述給予了高度評價。胡錦濤以“精神動力”“寶貴財富”“精神力量”等語詞對勞模精神所彰顯的價值效力進行了凝練概括。習近平則將勞模精神與民族命運、國家利益、時代特征進行更為密切的勾連,用“民族精神”“時代精神”的概念框定將三者進行無縫對接,對勞模精神所蘊含的價值意蘊賦予更為深刻的解讀,凸顯出其“愛國主義”“改革創新”的核心基質。從上述講話內容可以看出,無論何種時代語境下,“民族精神”“精神動力”“精神力量”“精神財富”等褒揚性話語構成了勞模精神價值內涵的主要意義所指。領導人從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及實踐邏輯層面對勞模精神進行了“生動闡釋”與“鮮活論證”,在權力體系周期性、反復性的話語賦值中,勞模精神無疑被賦予了積極正面的政治意涵及正當合法性,延展了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的外延與內涵,被升華凝練為與當代中國崛起進程遙相呼應的“中國精神”,并成功納入到新時代具有中國特色的主流意識形態譜系之中,將其與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無縫對接,“賦予其深厚的理論底蘊、時代氣息和民族特色”[15],成為國家意識形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亦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與改革持續深入不可或缺的政治文化資源。

第三,在互文性話語修辭中潛移默化滲透意識形態導向。發表于不同時代語境下的五次領導人講話,其文字內容、文字字數與行文結構雖有所差異,但在主要問題的闡述上卻呈現出鮮明的互文性特征。在相互借鑒、滋養、呼應、肯定的互文性話語實踐中,彰顯出權力體系鮮明的政治立場與價值取向,潛移默化地進行著主流意識形態的滲透與宣導。比如對于“人民”地位與作用的評價,江澤民將“人民”看作是“推動歷史前進的動力”[13]。胡錦濤也著重提出:“人民推動歷史前進……為國家發展、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建立了卓越功勛。”[16]習近平以“歷史的創造者”這一評價賦予了“人民”以更高的地位,指出他們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賴以存續的“基本力量和基本依靠”[17]。在對“勞模精神的弘揚”這一主旨進行闡述時,江澤民以“六個努力”進行了詳細論述,從宏觀、中觀、微觀三個層面將國家、社會與個體之間的密切關系進行有效勾連,指出要從樹立堅定理想信念、貫徹執行國家方針政策等六個方面來著手踐行。[13]胡錦濤用“尊重”“關心”以及“三個學習”來進行精練概括,強調勞模們的“偉大情懷”“堅定信念”“優良作風”是全黨和全國人民學習的榜樣。[16]習近平則以“兩個大力、一個引導”對如何弘揚勞模精神進行更為細致的延展與觀照,強調要通過先進典型事跡的宣傳、創造性勞動理念的樹立,在全社會形成“勞動光榮、創造偉大”的價值共識。[17]從上述話語可以發現,從“人民是推動歷史前進的動力”到“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從“以先進模范人物為榜樣”到“學習勞模優良作風”再到“樹立勞動最光榮理念”的觀點的延伸與拓展,并非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都是在相互借鑒、相互吸納、相互肯定、相互強化的互文性話語實踐中,是在回應與契合時代發展與民眾需求的社會生產實踐中凝練而成。在這些話語延展與意義生產的背后,無不滲透著權力體系的價值取向與政治主張,浸潤著權力體系的道德考量與文化審視,借助循環往復、如約而至的政治儀式實踐,以互文性話語修辭策略巧妙地將其與一個民族的精神追求、一個國家的思想道德取向進行深度勾連與融合,從而將權力體系意志合法化地升華為一種國家意志、國家信仰,為民眾政治信仰的固基與政治權力的承續提供著持續性的意識形態資源。

三、“愛崗敬業”“甘于奉獻”:官方媒體對榜樣模范的具化刻寫

作為一場象征性符號的集體表意實踐活動,勞模大會選樹與宣揚的榜樣模范及勞模精神在周期性、程序性的儀式實踐中,借助政治權力體系具有意向性的話語修辭編碼而凝練升華為一種獨特的政治符號與精神象征。而作為隸屬于政治權力體系的官方媒體,其“意識形態國家機器”的屬性,使其政治導向與宣傳主旨始終與權力體系保持著同向性。因此,其圍繞勞模大會所進行的宣傳報道也構成此類政治儀式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保障著其傳播旨歸的有效達成。在形式生動、風格多元的新聞體裁與新聞話語的加持下,為榜樣模范的可視、可親、可觸、可感賦予可能性。官方媒體對抽象化的榜樣模范所進行的具化刻寫無疑形成了二次賦魅效力,在與權力體系互為映照、互為強化的“雙向奔赴”話語實踐中,潛移默化地“涵養”著民眾的價值取向、道德準則與政治信仰。

以《工人日報》為例,作為中華全國總工會主辦的綜合性官方報刊,在五年一次的勞模大會中,其以勞模特刊、專版等版塊欄目,通過消息、社論、人物通訊、新聞特寫、新聞攝影等體裁形式,全景式、多角度地對榜樣模范及勞模精神進行著描摹與刻寫。筆者選取2015年及2020年兩次勞模大會報道內容為考察對象,對其報道類型進行了分類整理,其中消息類報道4篇、社論2篇、人物通訊11篇、深度報道8篇、新聞特寫8篇、新聞評論3篇、新聞圖表及圖片報道6篇。縱觀兩次大會中呈現的一系列新聞報道,可以發現《工人日報》對于榜樣模范形象的塑造主要以三種敘事策略鋪陳展開。

首先,在人物通訊報道中,通過對榜樣模范“言”“行”的動態性細致刻畫,使榜樣模范的形象在文本中鮮活地“站”“立”起來。比如,在《帶領工友一起“飛”——記中國北車長客股份公司焊工謝元立》(2015)中,主人公謝元立認為能帶領團隊“飛多高”“做多大貢獻”是他對自我價值的客觀評估,與標題形成了遙相呼應的傳播效力。在談到未來的工作目標時,謝元立用“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來形容,希望和團隊一起為“中國創造”增輝添彩,以“實現技能報國的人生理想”[18]。在《在創新與堅守中成就夢想——那些奮斗時刻的勞模身影》(2020)中,通過“冷硬的鋼鐵在他的電焊槍下變得順服,或飛弧點睛,或穩如泰山,平焊、立焊、挑立焊等手法運用純熟……”“白天登車頂、鉆車底、進車廂,晚上翻圖紙、查資料、琢磨原理”[19]等一系列微觀化的工作場景與動作細節的刻寫與描摹,將“扎根基層、愛崗敬業、忠于職守”的抽象化勞模形象進行著具象化的詮釋與書寫。在《60后、70后、80后、90后4位勞模揭秘“勞模是怎樣‘煉’成的”》(2020)人物速寫報道中,從神態、外貌、心理等角度結合細微化、多維度的動作與行為刻畫,以大量直觀化的數據為佐證,如“拼過兩次命”“肺部75%的面積被侵蝕”“貓腰在電纜井里”“效率提高50%以上”“花費了8年時間”“一天3000多袋包裹扛下來”“不超過1毫米誤差”[20]等描寫,凸顯出四位不同年齡、不同行業的勞模所共有的“不懈奮斗”之精神特質。擺脫了傳統歌功頌德式的人物報道框架,上述人物通訊、深度報道將主題意蘊內化在了文中對于情節、細節以及場景等圖式中,此種生活化的細節與情節的刻畫如同顯微鏡,清晰地呈現出人物在特定語境下的行動,結合人物白描化、樸實化的語言修辭,在情、景交融中榜樣模范“吃苦耐勞”“敬業奉獻”“舍己為公”等抽象化的精神品質被建構出來,成為信仰詢喚的能量之源。

其次,在新聞評論中,通過對勞模及勞模精神內涵的學理性解讀與詮釋,彰顯出勞模精神的時代價值。相較于以敘述為主的人物報道,新聞評論以論說性話語為主,從文化、歷史、哲學等角度去挖掘新聞表象背后真正的本質問題,使新聞本身所承載滲透的內在思想得以深化與傳播,并借助文學性的修辭表達手法,開門見山、旗幟鮮明地闡述編輯部及作者的觀點和對事實的評價與看法,以此來導引思想、傳播觀念。在社論《用勞動續寫光榮與夢想》(2015)中,以“2968名貢獻卓著的全國先進模范人物受到表彰”這一話題為切入點,開宗明義地表達出“尊重勞動、尊重創造是國家的重要理念”的鮮明觀點。全文以“人民創造歷史,勞動開創未來 ”“勞動模范是億萬勞動者的杰出代表”“沒有勞動創造,就沒有中國的今天,也不會有中國的明天”[21]作為三個核心論點來深入分析與解讀“尊重勞動、尊重創造”的價值意蘊。在論述過程中,又進一步結合“‘蛟龍’潛海刷新中國深度”“‘嫦娥’飛天標注中國高度”“經濟總量首次突破60萬億元”[21]等直觀化符號對上述觀點進行著確證與回應,并通過“讓勞動最光榮的理念深入人心”“在全社會形成勞動光榮、知識崇高、人才寶貴、創造偉大的價值導向”[21]等觀點的凝練,在反復性的言說實踐中隱蔽性地對勞模精神的時代價值進行著升華與觀照。社論《大力弘揚勞模精神》(2020)開篇就旗幟鮮明地對勞動的價值進行了詮釋與解讀,通過“勞動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根本力量”“實現宏偉藍圖,歸根到底要靠勞動創造”[22]等觀點的提煉賦予對勞動價值認同、對先進榜樣尊崇的合法正當性,并將勞模及勞模精神用“創造精神”“奮斗精神”“團結精神”“夢想精神”[22]四個褒揚性語詞進行深度凝練與概括。在此基礎上,又圍繞“空談誤國,實干興邦”這一論點結合客觀化的事實依據對“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始終是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維護社會安定團結的根本力量”“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22]這些主流價值觀念進行著邏輯化的論證與深化。上述新聞評論通過擺事實、講道理的敘事策略,在歸納、推理、演繹的話語修辭中高屋建瓴,勞模及勞模精神的內涵及價值意蘊在不斷被延展與豐富的同時,亦合理性、合法性地被納入到國家主流意識形態話語譜系之中。

最后,在新聞圖片中,通過可視化圖像與數據的呈現,在視覺化的語言表征中強化榜樣模范正能量群像的感染力。作為一種兼具能指與所指的視覺符號綜合體,視覺主體、拍攝角度、畫面景別、色調組合等構成了圖片進行意義生產與意義傳達的“能指”元素,在依循某種“規則”的話語邏輯之下,巧妙地將畫面內容與符號的內在意義勾連在一起,潛移默化地達成“所指”意涵與傳播意旨,在遮蔽與放大的雙重同構中以強調某些深層次的價值,從而制造某種觀看的認同。此次報道中,新聞圖片主要包含攝影圖片與圖表兩類。攝影圖片以抓拍的形式,將鏡頭聚焦于動態性的表彰大會現場,通過俯拍、仰拍、平視、特寫、近景等多元化的視覺修辭,將勞模們的形象進行著多角度的刻畫與描摹。比如,由13張圖片所構成的組圖《時代楷模 星光閃耀》(2015)中,運用全景、遠景、特寫等多角度的視覺敘事,在多元化視覺符碼的賦能下,不斷深化與呼應著“星光閃耀”這一主題意蘊。組圖《勞動者的幸福榮光》(2020)則將視點聚焦于身處于天安門廣場、記者見面會、人民大會堂內、大巴車上等不同空間場域下的勞模們,通過日常化、生活化、碎片化的行為動態捕捉,勾勒出勞模們樸實、親切的具化形象。迥異于動態性的視象圖片展演,新聞圖表則以具象化的數字結合網感化的漫畫元素對勞模大會的相關背景資料進行著直觀化的呈現。如《一圖解讀勞模結構》(2015)以柱狀圖的形式對此次被表彰的2968名人員的職業、年齡、性別、學歷等分布情況進行著全景化的展示。《全國勞模表彰大會回顧》(2020)則以詳實的數據結合軌跡圖的演示,將新中國成立以來從1950年到2015年勞模表彰大會歷史名稱的演進及歷屆獲表彰個體及群體的數字進行了清晰的勾勒。從1950年的“464人”、1979年的“340人”到2015年的“2968人”,這一系列客觀字符的遞進與嬗變,在直觀地闡明榜樣模范群體在持續壯大的同時,亦在為榜樣模范作為一種精神象征符號而被凝練升華為國家話語力量提供著鮮活的軌跡印證。上述新聞圖片,無論是以勞模為視覺主體的圖片,還是以數據為視覺中心的圖表,其借助自身所具有的獨特話語表意機制,使隱藏在媒介話語中的主流價值與意識形態“在日常生活層面看起來客觀公正,理所當然”[23],從而使得積極正面的勞模形象及其所內蘊的精神價值,在權力話語及媒介話語的雙重加持之下被進一步凸顯與固化,不斷為政治信仰的詢喚累積著巨大的感召力量。

四、結語

無論是古代社會抑或是現代國家,通過對符合權力體系利益需求及價值取向的先進典型、榜樣模范進行表彰、獎勵與弘揚,彰顯出權力體系對于共同體精神文明建設的基本原則、要求與標準,滲透著權力體系的觀念意識與價值信仰。因此,在長期的社會生產實踐中,榜樣模范凝練成為一種精神力量與信仰符號,凝結著國家的主流意識形態與價值導向,成為有效連接宏觀權力與微觀個體的中介橋梁。其不僅是當代國人認知中國、理解中國、融入中國的獨特文化符號,亦成為當下黨和國家全面深化改革、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一環,在政治信仰的固基中發揮著“向心力”“助推器”的潛隱式動員效力。而承載著獨特政治意蘊的各種表彰儀式活動無疑成為榜樣文化感召的優先場域,習近平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就明確強調,要“發揮黨和國家功勛榮譽表彰的精神引領、典型示范作用,推動全社會見賢思齊、崇尚英雄、爭做先鋒”[24]。在此類政治儀式中,通過權力體系的周期性話語賦魅,榜樣模范正面形象在被持續性凸顯與強化的同時,其所內蘊的文化取向、價值觀念與國家意識也潛移默化地累積成為具有強大感召力的意識形態資源,在日常化的社會實踐中對民眾的思想信仰與行為方式進行著隱蔽化的滲透與規訓。而官方媒體在多元化的形象刻寫中,與權力體系話語形成了互為映證、互為吸納的“復魅”效力,在具象化、直觀化、可視化的敘事邏輯架構中,將微觀的個體經驗、價值取向巧妙納入到宏觀的國家意識形態譜系中,賦予國家權力與政治合法性話語日常化、生活化意涵,以達成對既有的意識形態、社會規范與社會秩序進行強化與鞏固的“涵化”目的。

榜樣模范作為一種信仰符號的生產實踐其實質是一個由權力體系主導的,旨在為青年群體建構“闡釋框架”的過程。從交往實踐視角來審視的話,作為受眾端的“Z世代”青年們在這一建構過程中并非一味是被動的接受者、受施方。正如斯圖亞特·霍爾(Stuart Hall)所強調的,在內容的生產端上,雖然權力體系可以憑借其經濟、文化、社會資本優勢對符號進行意向性編碼,但在符號的消費端上卻存在霸權式、協商式與對抗式三種解碼方式。基于此,有著獨立自主性的當代青年受眾對于作為精神象征和信仰符號的榜樣模范,未必能生發權力體系所希冀的認同、尊崇心理,甚或出現冷漠、歪曲、解構的異化心理。尤其是短視頻時代海量碎片化信息所形構的眾聲喧嘩場域,置身其中的青年群體在多元化思潮的裹挾下更易加劇其拒斥心理。此外,作為數字原住民的他們呈現出鮮明的媒介性格特征及文化情感認知,“更加重視虛擬情感和文化元素帶來的體驗,追求深層審美與泛化審美的結合”[25]。因此,如何因應與契合短視頻時代“Z世代”青年群體的心理需求與文化表達、科學合理地闡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理論思想框架,并與當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之進程相呼應,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榜樣模范在青年群體中的價值引領和典型示范作用,成為中國式現代化發展進程中亟需關注和解決的問題。習近平多次強調:“要深入研究當代青年成長的新特點和新規律,把準方向、摸準脈搏”“牢牢把廣大青年團結和凝聚到黨的周圍,堅定理想信念。”[26]青年群體作為新媒體平臺最龐大、最忠誠的用戶群,無論是權力體系還是官方媒體都應深刻把握與洞察他們的媒介接觸特點與使用習慣,以新媒介技術作為引擎抓手,不斷豐富創新榜樣文化宣揚的儀式展演模式,以平等的“雙向對話”取代單一的“宣傳說教”,在與青年群體同頻共振的情感雙向奔赴中搭建起游戲化、沉浸化、互動化的傳播場域,方能實現榜樣模范的強勢“破圈”。

參考文獻:

[1]習近平.習近平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 70 周年系列活動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19.

[2]張智,馬琳.儀式禮儀: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載體[J].思想教育研究,2019(4):118-122.

[3]劉文江.非權力領導藝術[M].北京: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02:30.

[4][宋]張镃.南湖集附[M].北京:中華書局,1985:114.

[5][明]李贄.焚書·續焚書[M].長沙:岳麓書社,1990:362.

[6][漢]揚雄.法言·學行[M].北京:中華書局,2012:235.

[7]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訶典[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0:800.

[8]彭懷祖等.榜樣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8.

[9]龐申偉.榜樣文化及其當代建設研究[D].長沙:湖南大學,2017.

[10]陳翠芳.葛蘭西“文化領導權”的中國解讀[J].馬克思主義研究,2011(10):100-106.

[11]劉鐵芳.生命與教化[M].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04:38.

[12]趙一凡.話語理論的誕生[J].讀書,1993(8):109-117.

[13]江澤民.在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00-05-01(02).

[14]習近平.在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20-11-25(02).

[15]劉佳.論勞模精神的政治邏輯[J].南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4):22-28.

[16]胡錦濤.在2005年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05-05-01(02).

[17]習近平.在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5-04-28(02).

[18]柳姍姍等.帶領工友一起“飛”—記中國北車長客股份公司焊工謝元立[N].工人日報,2015-04-28(01).

[19]李丹青等.在創新與堅守中成就夢想——那些奮斗時刻的勞模身影[N].工人日報,2020-11-24(06).

[20]王維硯.60后、70后、80后、90后4位勞模揭秘“勞模是怎樣‘煉’成的”[N].工人日報,2020-11-24(05).

[21]人民日報社論部.用勞動續寫光榮與夢想[N].工人日報,2015-04-28(01).

[22]人民日報社論部.大力弘揚勞模精神[N].工人日報,2020-11-24(01).

[23]吳學琴.媒介話語的意識形態性及其建設[J].馬克思主義研究,2014(1):116-123.

[24]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2022-10-26(01).

[25]李厚銳.面向“Z世代”的精準化國家傳播[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3(9):53-62.

[26]人民日報.讓青春在奉獻中煥發絢麗光彩——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重要論述綜述.[N].2021-05-04(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欧美日韩专区发布| 亚洲无码精品在线播放| 久久综合一个色综合网|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AV| 久久精品亚洲专区| 日韩色图在线观看| 免费Aⅴ片在线观看蜜芽Tⅴ| 五月丁香伊人啪啪手机免费观看| 看国产一级毛片| 亚洲无线视频| 2021天堂在线亚洲精品专区| 免费人成网站在线高清| 无套av在线| 午夜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网站免费| 91蝌蚪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1024精品| 久久精品只有这里有|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 日韩av无码DVD| 国产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 欧美午夜精品| 国产区网址| 韩日无码在线不卡| 人妻无码中文字幕第一区| 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综合网| 国产日韩AV高潮在线| 热99re99首页精品亚洲五月天| 国产精品免费露脸视频| 狠狠色丁婷婷综合久久| 日韩欧美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98福利播放视频免费| 熟妇丰满人妻av无码区| 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 香蕉eeww99国产在线观看| 国内精品视频| 国产成人1024精品| 欧美午夜在线观看| 亚洲开心婷婷中文字幕| 欧美日韩精品在线播放| 91美女视频在线| 91在线播放国产| 爱做久久久久久| 欧美三级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放| 青青青视频免费一区二区| 午夜精品影院| 一级香蕉人体视频| 亚洲精品成人7777在线观看| 国产福利免费视频| 免费高清自慰一区二区三区| 小13箩利洗澡无码视频免费网站|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精品自窥自偷在线看| 国产成人你懂的在线观看| 欧洲成人免费视频| 热久久综合这里只有精品电影| 国产一区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色AV无码看| 99这里只有精品免费视频| 婷婷六月色| 国产AV毛片| 亚洲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 亚洲第一黄色网址| 久久久久青草线综合超碰| 国产96在线 | 亚洲精品你懂的| 日韩欧美中文亚洲高清在线| 曰韩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中文字幕不卡一二区| 国产一级毛片高清完整视频版|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 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在线播放| 成年午夜精品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内射视频| 国模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另类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伊人久久久久7777人| a天堂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