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 要:近幾年來,吐魯番市在葡萄套種花生方面進行了深入探索,取得了較好的成效。目前,已形成了一套較完善的葡萄套種花生栽培技術體系,包括品種選擇、播種時間、覆膜及施肥、病蟲害防治、收獲等環節。該技術體系在保證葡萄產量的同時,有效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復種指數,為農民增收開辟了新途徑。總結了吐魯番市葡萄套種花生優質高效栽培技術,以期為當地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葡萄;套種;花生;優質高效;栽培技術
在農業發展日益追求高效和多元化的當下,探索創新的種植模式成為提升土地利用率和農業經濟效益的重要途徑。吐魯番,以其獨特的氣候和地理條件,在葡萄種植方面久負盛名。然而,單一的葡萄種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土地資源的充分利用。
在此背景下,葡萄套種花生的栽培模式應運而生。這種模式不僅能夠充分利用土地空間和光熱資源,還能實現兩種作物的優勢互補,從而提高整體的農業生產效益(圖1)。
本研究聚焦于吐魯番葡萄套種花生優質高效栽培技術,旨在深入探討如何在吐魯番的特殊環境中,實現葡萄與花生的和諧共生、協同發展。通過對種植技術的優化和創新,為當地農業生產者提供科學、可行的指南,推動吐魯番農業向更加高效、可持續的方向邁進。
希望通過對這一栽培技術的深入研究和推廣應用,能夠為吐魯番市的農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美好愿景。
1 吐魯番葡萄套種花生的經濟效益
葡萄與花生盡管功能與用途各不相同,但也有相似的地方。花生具有較強的固氮能力,能提高土壤氮素含量,有利于葡萄生長發育。同時,花生還能改善土壤質量,防止水土流失,對維持葡萄生態環境具有重要意義。選擇適宜的葡萄品種及花生品種十分重要。
1.1 葡萄的667 m2產量與產值
吐魯番葡萄的667m2產量會受到葡萄品種、栽培管理技術以及氣候條件等因素的影響。一般來說,鮮食葡萄的667 m2產量在2.5~4 t。例如鄯善縣葡萄品種較多,主栽葡萄品種無核白葡萄的667 m2產量在2.5~2.8 t。而一些經過改良的優質葡萄品種,在管理得當的情況下,鮮食葡萄667 m2產量可在4 t以上。
葡萄的產值因產量、品質和市場價格而異。以2023年為例,當年吐魯番市銷售鮮食葡萄37.3萬t,實現銷售收入19.8億元,由此可大致估算出平均每t葡萄的銷售收入。如果按照鮮食葡萄平均售價3500元/t左右來計算,若667 m2產量為2.0 t,667 m2產值約為7000元;若667 m2產量為4 t,667 m2產值則可達1 4000元。當然,實際的市場價格會因年份、葡萄品質以及銷售渠道等因素有所波動。
1.2 花生的667 m2產量與產值
花生的667 m2產量同樣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品種、土壤肥力、種植管理水平等。通常情況下,吐魯番市花生667 m2產量在500~600 kg。如果土壤肥力好且管理得當,花生667 m2產量可以達到1000 kg;花生的產值主要取決于產量和市場價格。以2024年為例,按平均花生銷售價3.3元/kg計算,若按照500 kg/667 m2,按花生3.3元/kg計算,667 m2產值為1650元;若按照600 kg/667 m2,花生3.3元/kg計算,667 m2產值為1980元。但需要注意的是,花生的市場價格也會因地區、品質以及市場供需關系等因素而有所不同。選擇與當地氣候、土壤條件相適應的品種,既能增加產量,又能提高品質。葡萄地里套種花生,把花生種在葡萄溝里,每排葡萄溝里種植1行花生,667 m2葡萄地就能收50~80 kg花生,按花生3.3元/kg計算,667 m2產值為165~264元。
花生間作:一是可以有效地控制葡萄園內雜草的滋生,同時收獲后的秸稈還田,改善了土壤,促進了葡萄的健康生長;二是葡萄田常施農家肥,土質肥沃,能使花生獲得較高的產量;三是葡萄園地面溫度普遍高于室外1~2 ℃,這對花生生長有利;四是葡萄園畦高溝深,排水通暢,可有效減輕持續低溫陰雨天氣對花生生長的不利影響。此外,花生根系較淺,可以從土壤中吸取土壤中的營養,而這些營養物質是葡萄樹無法吸收的,從而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
花生行間連作能增加經濟效益。花生種植能提高土地收入,實現葡萄和花生種植的最佳效益。花生與葡萄是相輔相成的。但是,由于花生生長過程中占用了一定的土地資源,勢必影響葡萄的產量。因此,在具體的種植過程中,應結合當地的地形、氣候條件,從花生與葡萄的互作關系出發,制定合理的種植計劃。
2 吐魯番葡萄套種花生優質高效栽培技術
2.1 選地整地
選擇地塊排水性能良好、肥力中等以上、土壤質地疏松肥沃的沙壤土作為葡萄套種花生的種植地,避免土壤黏重、易板結,影響花生出苗。同時,在葡萄套種花生時要將葡萄架與花生的間距控制在2 m左右。
2.2 品種選擇
吐魯番市氣候干燥,土壤含鹽堿量高,應選擇適應性強、抗旱能力強、抗病抗蟲的葡萄品種。吐魯番葡萄品種主要有無核白、波爾來特、馬奶子、無核紫等(圖2),成熟期在7月上中旬。
在葡萄套種花生過程中選擇花生品種應注意以下幾點:一是選擇顆粒飽滿、無破損的花生種子;二是根據當地土壤氣候特點選擇抗病性強、適應性強的花生品種;三是根據葡萄種植品種的特性選擇抗除草劑能力強的花生種子;四是根據當地消費習慣和市場需求選擇適合的花生品種。花生品種主要有本地花生、白沙308、四粒紅等(圖3)。
2.3 播種
在土層5 cm地溫穩定在12 ℃以上時播種花生。播期選擇吐魯番一般在4月上旬。
可采用露地播種或薄膜覆蓋播種,如有條件,3月20日左右在葡萄溝間一壟單行覆膜播種花生,比常規播種提早1個月,到開花期及時撤膜并正常管理,實現水肥共用,能提高土地利用率與經濟效益。播種方法選用人工播種。
上年秋季葡萄園葡萄采摘完后,開葡萄溝施足底肥,每667m2施優質農家肥2500 kg、硫酸鉀復合肥60 kg或三元復合肥60 kg[1]。
花生播種時需要澆1次透水,一般澆水量以濕潤土地為宜;花生播后7 d左右需要進行除草和間苗工作。在花生出苗后50 d左右時需要及時追施1次肥料,施肥量為復合肥1~2 kg/667 m2[2]。
2.4 田間管理
中耕除草是花生高產的關鍵措施,對花生根系的生長發育和營養物質的吸收有重要影響。一般在花生出苗后至開花前中耕除草,以達到“三鏟三趟”的目的。“鏟”指用鋤頭在花生植株周圍進行淺層松土,去除雜草,動作類似鏟土;“趟”是使用犁或其他農具在花生行間進行較深的耕翻,疏松土壤,改善土壤結構,促進根系下扎,還能切斷部分雜草根系,起到除草和保墑作用。“三鏟三趟”表示在花生出苗后至開花前這段時間,要進行三次中耕松土(鏟)和三次行間耕翻(趟)。定苗時要盡量避免傷根,同時要拔除病苗、弱苗及雜苗[3-4]。
第一次中耕除草在花生出苗后7 d左右,結合中耕進行間苗、定苗;第二次中耕除草在花生開花前,同時間苗、定苗;第三次中耕除草在花生吐絲期。
在花生的生長過程中,若土壤肥力不足,應及時追施適量的化肥,一般情況下施尿素20~30 kg/667 m2。在花生生長后期需肥較多,可追施尿素10~15 kg/667 m2、磷酸二氫鉀3~5 kg/667 m2[5](圖4)。
2.5 病蟲害防治
花生主要病害有銹病、炭疽病、褐斑病、葉斑病等。花生銹病是一種真菌性病害,病菌以菌絲體和孢子在土壤中越冬,在適宜的條件下可產生大量分生孢子進行傳播[6]。該病可通過輪作、清除病株和病葉進行防治。在發病初期,可用1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施,每7~10 d噴施1次,連續噴施2~3次。炭疽病主要危害花生莖基部,可通過挖除病株及清除病殘體等方法防治。葉斑病可通過控制濕度和降低土壤濕度防治。花生葉斑病的防治方法為發病初期用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施。
2.6 適時采收
采收的最佳時間是在花生的莢果成熟后,這時的果實飽滿、果型大、果皮光滑、色澤鮮亮,出仁率高,產量高。采收時,應將花生植株上的果與下部的果一起采收[7]。花生不成熟時采收會影響產量和品質。只有果實飽滿,成熟時才能采收。具體操作方法為:先用鐵锨等工具挖出花生植株,避免損傷莢果,抖落根部泥土,將花生植株在田間晾曬2~3天,使莢果初步脫水后再繼續晾曬至莢果含水量10%以下,將莢果放置陰涼通風處備用。在采收過程中,應注意不要損傷花托和莢果。為防止花生腐爛、霉變等現象的發生,要加強對花生貯藏庫的溫度、濕度、通風和光照等環境條件的控制。同時應保持庫內通風透氣,保證庫內空氣濕度在80%以下,庫內溫度低于10 ℃時要注意保溫防寒。
3 結 論
葡萄套種花生的模式,能夠有效利用土地資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復種指數,為農民增收開辟新途徑,對發展高效農業和農業結構調整具有重要意義。在今后的葡萄套種花生生產實踐中,應不斷探索新品種、新模式,總結并完善葡萄套種花生優質高效栽培技術體系。同時還應加強與科研院所的合作,對吐魯番適合套種花生的葡萄品種進行篩選。只有這樣,才能進一步提升葡萄和花生兩種作物的生產水平和經濟效益,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開辟新途徑。
參考文獻
[1] 秦清偉,朱曉麗.日光溫室葡萄套種草莓高產栽培技術[J].農村科技,2012(6):46-48.
[2] 劉芳,李勁松,廖新福,等.吐魯番地區嫁接西瓜套種豇豆高效栽培技術[J].中國瓜菜,2014,27(4):67-68.
[3] 楊軍,廖新福.吐魯番溫室西瓜甜瓜套種三收綜合栽培技術[J].中國瓜菜,2007,20(4):39-39.
[4] 張勇文.溫室葡萄套種西葫蘆種植技術[J].新疆農業科技,2012(1):26.
[5] 李西萍,侯春英.溫室葡萄套種哈密瓜栽培技術[J].農村科技,2012(7):43-44.
[6] 朱小江,劉芳,楊軍.吐魯番辣椒套種哈密瓜四季豆立體高效栽培[J].西北園藝(綜合),2020(5):10-11.
[7] 劉芳,楊軍,黎萬春,等.吐魯番地區哈密瓜1年2熟高效栽培技術[J].中國瓜菜,2012,25(6):49-50.
通信作者:王宣倉(1984—),男,漢族,本科,高級農藝師,主要從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E-mail:1597270111@qq.com,電話:18609950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