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蘋掌舟蛾又稱枇杷舟蛾,俗稱黑毛蟲、舟形毛蟲。屬鱗翅目舟蛾科。以沂源縣地區金冠品種為例,重點介紹了蘋掌舟蛾的危害特點及其生活習性,并針對其特性,提出了人工防治、物理防治、農業防治等多項措施,旨在為當地蘋果生產中防治該蟲害提供有效的建議與參考。
關鍵詞:蘋掌舟蛾;危害習性;物理防治;菊酯類藥劑
沂源縣地處“齊魯之心”,是“山東屋脊”、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全縣蘋果種植面積2.1萬hm2、年產70萬t,果業收入占農民收入的70%。近年來,沂源縣積極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5G等技術實現果園標準化、智能化管理,助力果農增收。當地蘋果主栽品種有金冠、喬納金、富士等。蘋掌舟蛾是危害蘋果園的害蟲之一,對蘋果危害不容忽視。
1 蘋掌舟蛾
蘋掌舟蛾(Phalera flavescens Bremer amp; Grey)是舟蛾科掌舟蛾屬的一種。雌雄蟲腹部背面色澤不同,雌蟲為土黃色,雄蟲為淺黃褐色,但兩性的尾端均為淡黃色;卵,球形,長約1 mm,初產時淡綠色,近孵化時為灰色。剛孵出幼蟲黃褐色,后變成紫紅色,老熟時紫黑色。老熟幼蟲體長50 mm,頭部黑色,胴部紫黑色,兩側各有3條紫紅色線。體背生有淡黃色長毛(圖1)。幼蟲靜止時首尾翹起如舟形。蛹,紡錘形,長20~23 mm,暗紅褐色。中胸背板后緣有9個缺刻,腹部尾節背板前緣也有7個缺刻。臀棘6個,中間的2個粗大,兩側的2個不明顯或消失[1]。
2 蘋掌舟蛾的害蟲等級
害蟲等級是對農業害蟲進行分類和等級劃分的一種方法。農業害蟲根據其危害程度,一般被劃分為1~4級害蟲。其中,1級害蟲是指對植物危害最大、經濟損失最嚴重的害蟲;4級害蟲是指對植物危害較小、經濟損失較輕的害蟲。蘋掌舟蛾是農業害蟲中的2級害蟲。雖然它不是最危險的害蟲,但其對果樹的危害和影響仍然不容忽視。因此,在果樹種植時,需要對蘋掌舟蛾進行防治,以減少其危害和造成的經濟損失。
3 生活史及習性
此蟲1年發生1代,以蛹在樹根部附近土中越冬。次年6月下旬至8月上旬成蟲羽化出土,7月中旬為盛發期。成蟲夜晚活動,有趨光性。產卵于葉背面,有數十粒至百余粒卵排列整齊組成卵塊。幼蟲孵化后,在葉上頭向外排列成行取食葉肉,被害葉留下表皮呈篩網狀。幼蟲受驚動則成群吐絲下垂,隨風轉移。幼蟲稍大后逐漸分散。白天停留于枝、干、葉柄上抬頭舉尾不活動,夜間取食(圖2)。幼蟲危害至8—9月份,先后老熟入土化蛹越冬[2]。
4 人工防治
針對蘋掌舟蛾的防治,人工干預是一個有效手段。在越冬蛹集中時期,春季果園翻耕時,可挖掘樹盤暴露蛹體,進行清除。在7月中旬至8月上旬幼蟲尚未分散時,定期巡查,及時剪除聚集的幼蟲枝葉,利用它們受驚時吐絲下垂的特點,通過振動樹枝收集并消滅落地的幼蟲(圖3)。
5 物理防治
5.1 殺蟲燈
殺蟲燈的原理是通過運用光波配以高壓電網,達到誘殺害蟲的目的。殺蟲燈誘殺害蟲種類多、數量大,對人畜無害,對環境污染輕,有利于種植地生態平衡。試驗證明,在果園內,掛燈高度以120~150 cm為宜,一般不能低于120 cm。經相同掛燈高度與相同間隔期清刷網與不刷網捕蟲量試驗,3 d刷1次網,蟲量減少16%,因此以間隔1~2 d刷1次高壓網為宜。
5.2 粘蟲板
在果園內設置黃色或藍色的粘蟲板,以吸引蘋掌舟蛾落腳,進而殺死。果園粘蟲板安裝數量應控制在每667 m2掛20~30張,懸掛高度一般在植株頂端15~20 cm處,或在樹冠枝條稀疏處懸掛,板面以東西方向為宜。
5.3 天敵防控
天敵防控在關鍵的卵發生期,即7月中下旬,可以通過釋放松毛蟲赤眼蜂來滅卵,寄生率在95%以上,單個卵通常被5~9頭蜂寄生,平均約為5.9頭。
6 農業防治
沂源縣蘋果種植區域可在“小雪”和“大雪”節氣之間,每年的11月下旬,翻耕園土15~20 cm,可以直接殺死和凍死在土壤中過冬的蛹。翻耕園土,是一種直接而有效的防控措施。這不僅有助于減少來年害蟲的數量,還能有效地保護農作物的生長。與此同時,翻耕園土還有助于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肥力,為農作物的茁壯生長創造有利條件[3]。
7 菊酯類藥劑防治
菊酯類殺蟲劑是一類廣譜性殺蟲劑,具有速效、高效、低毒、低殘留的特點,對多種害蟲有顯著的防治效果。 這些殺蟲劑不僅對140多種害蟲有特效,還能有效對抗地下害蟲和螨類害蟲。菊酯類農藥的作用機制是通過干擾昆蟲神經傳導系統,使昆蟲由興奮、痙攣到麻痹而死亡。此外,某些菊酯類農藥如甲氰菊酯和溴氰菊酯等,具有觸殺、胃毒作用,且無內吸和熏蒸作用,對害蟲具有迅速擊倒和長殘效的作用。
7.1 高效氯氰菊酯
該藥屬于擬除蟲菊酯類殺蟲劑,它是氯氰菊酯的異構體,其活性要比氯氰菊酯高。在防治害蟲時,具有觸殺作用、胃毒作用,能很快地殺滅害蟲,且對多種害蟲有很好的防治效果。高效氯氰菊酯在植物體內沒有傳導和內吸作用,對鱗翅目和鞘翅目害蟲防治效果較好,并且藥物持效期比較長,但高效氯氰菊酯藥效的發揮受溫度的影響較大,隨溫度的升高藥效明顯提升,溫度降低藥效下降。
7.1.1 使用方式 高效氯氰菊酯一般劑型為4.5%或5%的劑型1500倍液或10%的劑型3000倍液,選在蟲害的發生初期防效較好。由于高效氯氰菊酯容易受溫度的影響,因此可與其他殺蟲劑復配來彌補缺陷,如復配馬拉硫磷或甲維鹽等。在3齡幼蟲前,用4.5%高效氯氰菊酯1500~2000倍液+甲維鹽2000倍液,均勻噴霧防治(圖4)[4]。
7.1.2 注意事項 由于高效氯氰菊酯的傳導性和內吸性差,噴施藥物要均勻周到。
7.2 甲氰菊酯
甲氰菊酯是一種擬除蟲菊酯類殺蟲殺螨劑,具有觸殺、胃毒和一定的驅避作用,無內吸、熏蒸作用。它的化學名稱為α-氰基-3-苯氧基芐基-2,2,3,3-四甲基環丙烷酸酯,作用于昆蟲的神經系統,使昆蟲過度興奮、麻痹而死亡。
7.2.1 使用方式 20%甲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10%阿維菌素懸浮劑2000~3000倍液噴施。噴霧使用時,應用足夠清水稀釋,并做到噴施均勻周到。大風或雨天請勿施藥。
7.2.2 注意事項 (1)作物安全間隔期:蘋果樹30 d,每季作物最多使用次數均為3次。(2)該劑不可與堿性農藥等物質混合使用。(3)使用該藥劑時應穿戴防護服和手套,避免吸入藥液。配藥時應遠離水源和居民點。施藥后應及時洗手和洗臉。
8 其他藥物防治
在成蟲羽化期至卵的盛孵期,與初齡幼蟲盛發期噴布90%晶體敵百蟲800~1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2000倍液;50%殺螟硫磷乳油2000倍液;50%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6號青蟲菌液劑2000倍液;連續2次(每7 d 1次)具有較好的防治效果[5]。
9 總 結
通過了解蘋掌舟蛾的危害習性,采用人工、物理、生物等防治方法,結合菊酯類藥劑防治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蘋掌舟蛾對蘋果的危害。在實際防治過程中,應根據具體情況調整防治策略,注重綜合防治,以期為當地蘋果生產創造有利條件。
參考文獻
[1] 王楠,王煒.蘋掌舟蛾的發生規律及防治對策[J].陜西農業科學,2016,62(5):89.
[2] 劉志軍,張萬軍,馬忠秋,等.蘋掌舟蛾成蟲種群動態變化規律研究[J].山西林業科技,2001(3):1-4.
[3] 伊伯仁,喬春貴,康芝仙,等.蘋掌舟蛾預測預報的數學模型與化學防治[J].吉林農業大學學報,1991,13(1):20-23.
[4] 李傳波.山東臨沂地區套袋紅富士蘋果病蟲害防治措施[J].果農之友,2024(7):89-91.
[5] 李玉鋒.無公害蘋果種植及病蟲害防治技術要點[J].世界熱帶農業信息,2024(5):53-55.
作者簡介:張秀娟(1982—),女,漢族,山東淄博人,本科,農藝師,從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