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做歷史材料題時,可以采用“讀審破答”法。
“讀”,指的是通讀題目。從第一字開始讀,讀導語,讀材料(包括材料正文、圖片、注釋、出處),最后讀問題。
“審”,即審題。審題應做到四個“審清”:一是審清答案來源,如“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二是審清問題及問數,明確題目要求;三是審清時空要素,如“我國、古今”,避免答題范圍錯誤;四是審清分值,推斷要點數量,確保答題全面且符合要求。
“破”,破題是建立在審題的基礎之上。此時,需要帶著問題再次精讀材料,精準定位答案的落點,并將其圈出來。同時,深入思考每個落點是從何種角度來回答問題的,在圈出落點的旁邊進行簡要概括。
“答”,是將之前找到的落點和簡要概括的內容進行加工轉化為答案。有幾個關鍵要點:答題句式應根據問題的類型靈活變化,比如回答趨勢時,句式可選用“從……到……”“越來越……”“……化”等。
(摘自《楚天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