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12月17日,國家移民管理局發布公告,全面放寬優化過境免簽政策,過境免簽外國人在境內停留時間由原72小時和144小時均延長為240小時(10天),同時,新增21個口岸作為過境免簽人員入出境口岸,新增山西、安徽、江西、貴州、海南5省為過境免簽旅游地,將過境免簽人員在福建、湖北、陜西3省停留活動區域擴大至全省,廣西停留活動區域擴大至12市行政區域,并允許跨區域通行。
新政策公布一小時內,同程旅行數據顯示,國內酒店和入境機票的海外游客搜索熱度較前日同一時段上漲87%。“隨著各類支持政策的加速落地,我國入境游將迎來規模化發展階段,無論是總量還是客源覆蓋面以及入境游收入水平均有望取得重要突破,成為一個萬億級的大市場。隨著客源地覆蓋越來越廣,客群結構越來越多元化,入境游需求將更加多元化,反推入境游供給結構的持續優化,市場將迎來一個新的繁榮周期。”同程研究院首席研究員程超功分析道。
隨著免簽政策持續釋放紅利,入境游成為重要增量市場,各地方政府、旅游業相關單位通過分析入境客源偏好,紛紛制定有針對性的吸引策略,研發多樣化的入境游產品。與此同時,不斷提升入境游客接待能力,優化入境游服務等。在政策端、市場端雙重推動下,中國旅游業大有可為成業內共識。
世界旅游聯盟發布的《2024年上半年中國入境旅游市場景氣報告》指出,2024年是中國出入境游市場從恢復性增長邁向持續性繁榮的重要一年。
2024年,伴隨免簽“朋友圈”進一步擴大、入境便利度進一步提升、國際航線陸續恢復、市場主體積極推廣等因素的疊加發力,中國入境游成績斐然。根據國家移民管理局公布的數據,2024年1月至11月,全國各口岸入境外國人2921.8萬人次,同比增長86.2%,其中通過免簽入境1744.6萬人次,同比增長123.3%,三季度外國人入境人數創自2014年有統計數據以來新高。
進入2025年,入境游繼續維持良好增長態勢。根據國家移民管理局通報,今年元旦假期全國邊檢機關共計保障180.3萬人次中外人員出入境,較去年同期增長13.7%,其中外國人18.5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33.6%。
中國旅游研究院國際研究所所長楊勁松在接受《中國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未來,入境游的發展不會只局限在一線城市或東部地區,在二三線城市和中西部地區,入境客源的重要性也將逐漸顯現成為各地普遍關注,并能夠產生巨大影響的常態化客源。
在2024攜程集團全球合作伙伴峰會上,攜程集團CEO孫潔表示:“我們相信,入境游市場將迎來高質量發展階段,更好賦能高水平對外開放,講好新時代的中國故事。”
據介紹,2024年前11個月,攜程平臺入境游人次同比增長119%;第三季度,攜程平臺上入境游酒店預訂同比增長約100%,入境游蓬勃發展不僅為國內的景區、酒店、旅行社帶來實實在在的訂單增長,也帶動了餐飲、交通等相關領域的消費。
可以預見,隨著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持續推進和入境游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將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關注、參與到入境游產品創新和服務提升,通過充分的市場競爭進一步賦能行業可持續發展,吸引更多海外游客來到中國、愛上中國。

新年前后,海南進入“避寒游”旺季。1月3日上午,“鼓浪嶼”號郵輪搭載456名旅客停靠在三亞鳳凰島國際郵輪港,這是中國首艘由央企自主運營的郵輪,也是2025年首艘入境海南的國際郵輪。接下來,“鼓浪嶼”號將從三亞啟程前往越南峴港。
2024年5月15日起,乘坐郵輪并經由境內旅行社組織接待的外國旅游團,可從包括海口和三亞在內的13個城市郵輪口岸免辦簽證整團入境停留不超過15天。全球每年有超3000萬人次選擇郵輪旅行,優質的郵輪游產品是吸引海外中高端旅客群體的一大利器,入境政策的不斷優化提升了相關企業向國際旅客提供多樣化航線的自由度,推動了跨境郵輪游產品高質量創新。
“免簽政策的放寬提升了兩個方面的自由度,一方面是境外游客的選擇自由度,他們可以從更多的口岸享受免簽待遇,能夠就近體驗不同的目的地、不同的旅游環境和服務;另一方面是市場主體為入境游客提供產品的自由度。”楊勁松告訴記者。
楊勁松指出,過去受到時間、空間和成本等因素的限制,市場主體在整合資源時難以將一部分目的地納入產品組合中,現在這些問題都迎刃而解。在此基礎上,企業要開展更多的市場調研,更加深入地了解不同年齡、不同出行目的、不同文化背景的入境客源想要什么,同時改善旅游服務供應鏈,讓供應鏈變得更有彈性,對游客的需求進行更迅捷、更精準的反饋。
2024年11月22日,中國旅游研究院發布《中國入境旅游發展趨勢與展望》報告指出,在來華免簽、支付等入境便利化政策的推動下,加之社交媒體上有關來華旅游的信息更加豐富,入境游客的需求特征呈現出旅行方式散客化、目的地小眾化、體驗內容生活化的新特點。
程超功表示:“隨著自由行逐漸成為入境游的主流,境外游客在國內的旅游消費興趣點越來越多樣化,在中國傳統文化之外,境外游客對于‘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成果的深度體驗將成為‘China Travel’新潮流,從高鐵到移動支付等智能化體驗及分享,逐漸成為年輕游客中國旅行的新時尚。在新的發展階段,越來越多非一線城市成為新興的入境游目的地,從而帶動當地入境游公共服務的加速升級,對于提升我國入境游的全球競爭力有積極意義。”
最新政策頒布后,過境免簽人員入境口岸增加到60個,54國旅客可以在24省(區、市)進行最長10天的跨區域旅行,這不僅利好非一線城市發展入境游,也有利于提升旅游企業產品供給靈活度。
中國國旅旅行社總社執行董事、總經理,中國旅行社協會入境旅游分會會長張克雄撰文分析,過境免簽政策有利于入境旅游企業開發跨境旅游產品,例如北京—東京—上海的產品、云南—泰國的產品、廣西—越南的產品等。
作為最重要的市場主體,相關企業應當充分利用最新的240小時過境免簽政策帶來的紅利,積極進行產品創新,推出更多的政策入境旅游線路和產品,通過口岸窗口、線上平臺等渠道吸引過境免簽游客選擇。
面對入境游潛在的巨大增量,為搶占市場先機,旅游業紛紛發力。
同程旅行聯合旗下藝龍酒店科技平臺啟動了四海“藝”家計劃,針對入境游核心客源市場的消費習慣,深度優化外賓入住體驗,積極幫助國內旅游城市開拓國際市場。同程旅行旗下的一站式國際旅行服務平臺Hopegoo率先在香港市場投入使用,主要服務于香港同胞及外國人前往中國內地的旅行需求,在新加坡、日本、美國等地區,同程旅行也設立了分支機構,并嘗試在相關地區開發本地化線上平臺,開拓國際市場。
攜程在新馬泰、印尼、越南、日韓等主要入境游客源地市場持續推廣“Super China”品牌,上架交通、住宿、游玩等全鏈路產品與服務,搭建高效連接通路,為國內旅游業帶來新增量。
支付方式方面,在中國人民銀行和國家外匯管理局支持和指導下,螞蟻集團與網聯清算公司、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境外錢包等緊密協作,實現了境外人士通過“外卡內綁”(下載支付寶APP后綁定境外銀行卡)以及“外包內用”(直接使用境外電子錢包掃支付寶二維碼)(外包內用)兩套支付服務方案。2024年1月至8月,這兩套入境移動支付方案帶動國際消費者近450萬(同比增長3倍)、入境交易消費額近160億元(同比增長6倍)。
為進一步吸引入境游客消費,2024年1月,支付寶與飛豬開啟“中國游機票計劃”,分別落地馬來西亞和阿聯酋,為當地有意來華的游客提供機票補貼,飛豬還通過該活動,提供境內特價機票的搜索及預訂功能、目的地熱門酒店推薦及預訂功能,方便境外用戶使用。2024年11月,支付寶再次聯合飛豬、滴滴等行業伙伴面向全球游客共同推出“暢游中國大禮包”,針對每位入境游客提供價值200元的權益,涵蓋機票、酒店、火車、商圈消費等多場景,為來中國旅行的全球游客提供支付便利,助推入境游消費活力。此外,面向過境免簽以及與中國相互免簽國家的國際游客,提供機票優惠券。
《中國報道》記者從支付寶方面獲悉,2024年12月17日全面放寬優化過境免簽政策后,注冊使用支付寶的境外游客數量也迎來新的增長。
“年初以來,各方面針對入境游存在的‘堵點’接連采取了多項舉措,包括酒店住宿、門票預約、購物支付等領域,但多為臨時性舉措,很多成功經驗和做法亟須形成標準在全國推廣,這將是‘中國服務’走向世界的關鍵和基礎。”程超功講道。
“我們的二三線城市其實有很多現有資源不僅可以服務國內游客,同時也可以服務入境游客。無論是來自哪個客源地的游客,對語言環境、旅游安全、市場秩序和服務品質的關注都是相近的,只是在過往因為簽證、航班、市場知名度等問題,入境游客很難接觸到一些二三線城市和冷門目的地。”楊勁松告訴記者,下一階段,盤活存量資源,并在此基礎上抓住入境游客帶來的增量市場,是旅游企業需要著重考慮的。
“旅游業是一個綜合產業,與異地生活方式相聯系的各個方面都可以囊括進來,對于入境游客也是如此。”楊勁松補充道,過境免簽期限已經延長到10天、240個小時,在這樣一個較長的停留時間里,游客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語言、娛樂、社交等都可能成為商機,這需要市場來發現。
楊勁松同時指出,過去,由于規模偏小,對企業來說,入境游市場缺乏吸引力,并沒有得到充分開發。未來,隨著入境游從快速增長轉向穩定、持續、高質量發展,入境游細分市場正從無利變成有利,在這一過程中,需要管理部門充分發揮引導和支持作用,幫助市場主體抓住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