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15日,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T3航站樓國際出發層內,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正在此候機。David一家剛剛為巴西的家人購置完伴手禮,準備搭乘航班踏上歸途;來自日本的NAKAI正和自己的朋友YUKII分享旅行照片,討論下一次的旅行目的地;英國小伙Lucas正用手機記錄著獨自旅行的心情……
中國入境免簽政策的持續放寬與優化,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外國友人走進中國,感知中國,在中國解鎖文旅新體驗。
近日,上海街頭熱鬧非凡。外灘與武康路上隨處可見前來游覽的韓國游客,上海市民紛紛表示“五步一個韓國游客”已成為街頭常態。
20歲的成小姐剛剛和朋友結束在上海的“特種兵”旅行,他們趁著周末假期打卡了外灘、東方明珠塔、豫園、田子坊等多個熱門景點。成小姐告訴《中國報道》記者:“中國對韓國免簽以來,我的朋友們紛紛計劃前往中國旅行。大家都傾向于把上海作為目的地,因為上海不僅鄰近韓國,航班多,交通便捷,而且美食種類繁多,現代化的都市景觀也有著獨特的魅力。”
2024年“北京中軸線”的成功申遺讓北京這座熱門旅游城市的關注度再次提升。結束近一周的北京之旅,David在接受《中國報道》記者采訪時分享了此行中最令他難忘的時刻。“當站在景山公園上,遠眺黃昏時分的紫禁城時,我被那莊重而神秘的場景深深震撼。”
據同程旅行發布的《2024年度北京旅游消費報告》顯示,2024年度,“人文古跡”依然是北京文旅消費的基本盤。其中,“北京中軸線”已成為中外游客心目中的必到打卡地。
“我接觸到的大多數入境游客傾向于大環線旅游路線,他們一般會在廣州逗留兩日,隨后轉戰上海,最終到北京度過他們剩余的旅程。”浙江只為藝術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彥恒告訴《中國報道》記者。
“相比于之前,當前入境游產品創新創意更加豐富,高水平開放背景下簽證、支付、語言、交通等入境游可進入性更加便捷,科技賦能作用下入境游系統智能化水平更加完善。”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旅游管理系主任宋昌耀告訴《中國報道》記者,綜合性門戶城市以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為契機,應全力打造入境旅游第一站,全面優化國際化旅游環境,充分展示中國式現代化成就。
1月6日,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鐘曉敏表示,上海要做強旅游大市場,加快推動旅游品質提升,全力打造中國入境旅游第一站。例如,上海兩大國際機場內都設立了“口岸式”外籍人員一站式綜合服務中心,為入境國際旅客提供服務指南等便利服務。此外,上海正全新升級一日游、兩日游乃至六日游線路及產品,精準滿足不同客群需求。同時,上海正加強區域合作,與長三角城市共同打造“多地標旅游圈”,為外國游客提供“一步到位”的完整旅游體驗。
北京在提高“入境游第一站”服務水平的同時,則進一步挖掘京味內涵,健全中軸線旅游產品體系,提升入境游客旅游體驗。例如,北京首都國際機場T3航站樓設置了“免費北京半日游”項目。作為北京首個針對國際中轉旅客的免費旅游體驗項目,報名成功的國際中轉旅客將從北京首都機場出發,體驗長城和北京中軸線兩大熱門旅游IP;北京文旅局推出了多樣化的“非遺+旅游”中軸線生活體驗產品,包括“中軸攬勝—壯美北京”在內的12條核心區文化探訪線路,榫卯拼插模型、中軸線冰箱貼等80款主題文創產品等。
自入境游政策不斷放寬以來,杭州的張彥恒便看到了“非遺文化體驗”這片入境游中的新藍海。作為一名22歲的年輕創業者,他所在的浙江只為藝術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目前打造了“中華非遺入境深度游”項目,主要面向杭州、寧波、紹興等地,為入境游客提供非遺手作體驗等服務,讓入境游客深入體驗中國非遺文化的同時,親身感受江南水鄉的獨特城市風貌。
“我們接待的游客主要來自日本、韓國、巴基斯坦、印度等國。非遺文化體驗項目以宋韻為主,包括漢服妝造、宋氏點茶、古法香牌、插花等。”張彥恒告訴記者,“在策劃這些活動時,我們進行了全方位考慮,涵蓋漢服種類選擇、場景布置、活動內容多樣化等,以確保每個細節都盡善盡美。這不僅是我們要為入境游客提供優質服務,更因為這也代表了中國文化。”

NAKAI趁著中國對日本免簽的熱潮來到北京。相較于故宮、長城這些不可錯過的著名景點,她對北京的胡同情有獨鐘。“這里的煙火氣和獨有的北京韻味深深地吸引了我。”
中國旅游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入境旅游高質量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入境游客傾向于更深度、更加生活化的體驗內容。很多旅行商在既有線路產品中持續更新或增加文化體驗活動,帶領入境游客深入社區,與非遺傳承人等一起開展文化體驗活動。
《報告》指出,當前,全球旅游消費者正變得更加成熟而理性,獲取文化價值、情緒價值等成為他們的重要目標。一個旅游目的地想要贏得外國游客的情感共鳴,離不開煙火氣、文化味以及未來感。中國入境游市場正將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尖端的科技應用以及年輕、現代的生活模式相融合,向世界展示更加真實的中國。
“除了便捷的移動支付,支付寶聯合伙伴圍繞入境游客的‘吃喝玩樂住行購’,提供了豐富的數字旅行服務,讓全球游客能一部手機暢游中國。目前已經支持入境游客在線預定中國文旅景點門票,進一步提升外國游客的中國文化之旅體驗。此外,支付寶正全新升級面向國際游客的服務和體驗,其中包括推出具有中華文化特色的文旅服務板塊等。”螞蟻集團跨境業務管理部副總經理劉歡告訴《中國報道》記者。
據介紹,圍繞入境游客喜愛的中國文化,支付寶聯合伙伴推出了城市特色文化體驗。在海口,支付寶新上線了瓊州文化專區國際化旅行服務;以“有福之州”為主題,支付寶聯合福州三坊七巷景區、梁厝特色歷史文化街區等多個景區,上線了面向全球游客的線上購票、景點介紹等服務。
宋昌耀認為,文化型旅游目的地要建設好解說系統和多語言標識系統,講好中國故事,讓入境游客進得來、聽得懂、記得住,甚至愿意傳播;自然型旅游目的地要增加消費場景,通過與科技、體育、演藝、康養等深度融合,讓入境游客在場景消費中體會到中國大好河山的獨特魅力與別樣風采。
“大規模的旅游環線有其魅力,但若想為游客帶來極為出色的深度體驗,精心策劃的小型活動更為重要。”張彥恒表示。
郵輪旅游也正成為“中國行”的新玩法。多個沿海城市的郵輪入境游市場迎來新機遇。
1月8日,搭載了近400名來自美國、英國等境外游客的“銀色晨曦號”豪華郵輪正緩緩靠岸上海北外灘國際客運中心郵輪碼頭。同日,上海北外灘旅游度假區咨詢服務中心正式啟用。據悉,未來這里將成為上海郵輪入境游客的一大集散點。
據統計,2024年,上海港接待國際郵輪靠泊247艘次,接待郵輪旅客137.59萬人次。2025年,預計將有超20航次的訪問港郵輪來到上海。
相較于上海等綜合性門戶城市,山東因地理位置優勢成為日韓入境游的首選目的地之一。近日,山東煙臺口岸迎來2025年首批免簽入境韓國旅客,300多名韓國籍旅客乘坐新香雪蘭輪抵達煙臺開啟仙境海岸之旅。此外,中國自主設計、建造與運營的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將于今年4月6日從青島國際郵輪母港出發,開啟兩個4晚5天前往日本福岡、韓國濟州的國際郵輪航線。
中國交通運輸協會郵輪游艇分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鄭煒航表示,2024年中國郵輪免簽政策的發布,對郵輪經濟特別是郵輪入境游來說是個非常利好的消息。目前,全國從北到南已經有14個郵輪碼頭陸續建成運營。

據媒體報道,愛達郵輪旗下備受矚目的第二艘國產大型郵輪目前已進入總裝搭載的加速期,計劃于2026年底完成交付,并將于2027年正式在廣州南沙郵輪母港開啟國際航線。第二艘國產大型郵輪在產品及體驗設計中融入了嶺南文化和海上絲綢之路元素,并規劃了面向南亞與東南亞地區的航線,旨在進一步拓展郵輪入境旅游市場。
“豐富多樣且內涵深厚的旅游產品、開放包容且安全穩定的旅游環境、熱情好客且服務周到的本地居民都是中國入境游發展的優勢條件。”宋昌耀告訴《中國報道》記者,面向未來,一是要做好對外宣傳推廣工作,通過優化推廣機制、改善推廣方式、有針對性地選擇推廣內容等擴大宣傳效果;二是做好內部的解說優化工作,增強入境游客對中國文化的了解和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