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種公牛飼養過程中,瘤胃積食是一種常見的內科疾病,大多因粗飼料采食過多,滯留在瘤胃內,導致瘤胃體積增大,壁擴張,影響消化系統的正常功能。本文根據筆者的工作經驗,總結了種公牛飼養過程中瘤胃積食發生的原因及特點,提出了治療方案和措施,旨在為同行防治該病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瘤胃積食;病因;治療;種公牛
中圖分類號:S858.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1-0769(2025)01-0095-03
瘤胃積食又稱瘤胃擴張,是一種常見的疾病,發病時瘤胃內充滿較多的干性食物,多為粗飼料,致使瘤胃壁擴張,內容物大量阻塞,導致前胃功能受到影響。在種公牛飼養過程中,瘤胃積食是較常見的內科疾病,嚴重時會導致機體脫水或引起細菌感染而致死,應引起養殖戶的重視。
1 "發病原因
1.1 原發性瘤胃積食
在飼養過程中,飼料配比不當,如給舍飼的種公牛投喂過量的玉米糠、大米、麥草等粗硬飼料,突然更改草料種類導致牛貪食過多;投喂過多的優質青綠飼料或多汁飼料,牛在過度饑餓后暴食精料,缺乏飲水或運動,會迫使瘤胃壁擴張,對周圍的臟器造成損傷,引發原發性瘤胃積食。
1.2 繼發性瘤胃積食
種公牛在飼養過程中發生瓣胃阻塞、前胃遲緩、創傷性網胃炎、真胃變位及阻塞等原發性疾病后會繼發瘤胃積食。當原發性疾病治愈或緩解后,積食的情況會隨之緩解。
2 "臨床癥狀
牛患瘤胃積食臨床上表現為精神萎靡,食欲減退,反芻噯氣減少,腹部不適感明顯(短暫臥地后起立,頻頻回顧腹部),左腹圍膨大明顯,觸壓有堅硬感,叩診實音,聽診偶爾聽到極其微小的蠕動音,嚴重者蠕動音消失,運動緩慢,精神煩躁不安,糞便干燥且顏色灰暗,鼻鏡無汗,呼吸急促,口角流出黏稠狀的少量唾液。瘤胃按壓不易形成壓痕,即使形成壓痕也很難在短時間內消退。
如果牛發病是因食入過量飼料所致,在前期癥狀的基礎上,會出現拱背,尾根豎起,里急后重,不時排出少量黑色惡臭糞便,噯氣時會空嚼,人為拉舌、插胃管時瘤胃內噴出少量食物團塊,指壓左側腹壁堅硬如砂袋,眼結膜充血和發紺,口舌干燥呈赤紅色,瘤胃蠕動音消失,病情加重者左側腹圍進一步膨大,伴有四肢開張,痛苦呻吟聲,嚴重者昏迷倒地不起,若一周內得不到有效處理,會死亡。
3 "診斷
視診觀察到鼻鏡干燥,弓背不安,回顧腹部,糞便干燥,里急后重;觸診左側腹壁有明顯的脹滿感,壓之堅硬;聽診病牛瘤胃蠕動音減少甚至消失,瘤胃蠕動次數減少,后期出現呼吸不暢,結合病牛的飼喂史即可確診。
4 "治療
4.1 按摩
癥狀輕的發病牛可通過按摩治療,用手掌在牛左肷窩順時針勻速緩慢按摩,20~25次/min,連續按摩5~10 min,間隔30 min再按摩一次,期間灌服大量溫水,能獲得較好的治療效果。
4.2 藥物
靜脈注射500 mL質量濃度為10%的氯化鈉溶液,配合肌內注射3 mg新斯的明能夠起到興奮瘤胃蠕動的作用。高滲氯化鈉溶液能刺激血管感受器,引起瘤胃蠕動增強,興奮瘤胃迷走神經,促進瘤胃內容物的轉運和排出;新斯的明是一種副交感神經興奮藥物,配合使用后能起到興奮瘤胃蠕動的作用。
4.3 洗胃
選擇直徑4~5 cm、長3~4 m的橡膠管,將管經口插入瘤胃,來回抽插,刺激瘤胃發生收縮,使內容物經橡膠管流出體外。如果食物反流效果不佳,可以在橡膠管外部連接一漏斗,抬高牛頭并注入溫水50 mL,待溫水全部注入后放低插管和牛頭,通過虹吸作用將瘤胃內容物吸出。
4.4 手術治療
當上述方案治療效果不明顯時,說明牛多為重癥病例,需要迅速采用瘤胃切開術進行治療。剪取一段60 cm長的橡皮管,兩端連接,用線纏繞成圓形,并沿著橡皮管縫合寬約30 cm的塑料布,制成圓狀的“塑料筒”。切開瘤胃后先用湯匙取出少許內容物,然后將上述橡皮圈置于瘤胃內彈開,從縫制的“塑料筒”中取出剩余的內容物(約為瘤胃總體積的2/3),隨后縫合瘤胃切口。若內容物較為堅硬,則需要用水將內容物沖出,為減少對切口邊緣的刺激,需要助手輔助將切開的瘤胃創緣與腹膜、肌肉切口創緣抓住并緊貼在一起,避免內容物和沖洗液流入腹腔,沖好后縫合切口。使用瘤胃切開術治療瘤胃積食,操作較為簡單,能較快地緩解癥狀,安全性較高。配合抗生素治療能避免繼發感染,治療后的病牛能較快地恢復健康。
4.5 藥物療法
4.5.1 蘇打醋療法
200 g蘇打和300 g醋混合后加500 mL冷水,迅速灌服病牛,1次/d,連續用2~3 d。蘇打醋療法能興奮瘤胃迷走神經,加強瘤胃的蠕動;此外,還能調節瘤胃內酸堿度,抑制瘤胃內容物發酵,改善消化,促進反芻,緩解病牛的癥狀。
4.5.2 靜脈注射療法
將100萬IU慶大霉素溶于200 mL葡萄糖溶液中,靜脈注射,同時肌內注射鹽酸異丙嗪溶液(300 mg)。對于脫水嚴重的病牛在補液的同時還要補堿,如,將600 mL葡萄糖溶液(質量濃度25%)、3 000 mL復方氯化鈉溶液(可用質量濃度5%鹽糖水替代)、500 mL碳酸氫鈉溶液(質量濃度5%)混勻后一次靜脈注射。
4.5.3 中獸醫療法
方法一:將500 mL麻油加熱煮沸,加入60 g煙絲炸焦黑,晾至溫熱后加溫水2 000 mL,一次灌服。煙絲含有多種生物堿(尼古丁是最主要的),具有行氣止痛的功效,加麻油灌服后可刺激牛瘤胃黏膜,促進瘤胃蠕動和反芻,抑制瘤胃內容物發酵,同時還有殺菌解毒的功效。臨床經驗證實,該方能很好地緩解瘤胃積食和瘤胃鼓氣等癥狀。
方法二:取65 g炒萊菔子、35 g香附,混勻后充分研磨,加1 500 mL陳醋和適量溫水,一次灌服。炒萊菔子具有促進胃腸蠕動、改善消化、緩解腹脹的作用;香附可治療脾胃氣滯、脘腹脹痛、噯氣少諸癥;陳醋可促進唾液和胃液分泌,幫助食物消化和吸收。該方主要起到緩解腹脹、積食、胃脘脹滿疼痛等作用。
方法三:取60 g油當歸,24 g白芍,45 g枳實,24 g檳榔,24 g青皮,15 g木香,24 g郁李仁,30 g蒼術,混勻后研磨成粉狀,加入500 mL麻油和適量溫水調勻,成年種公牛一次灌服。方中油當歸具有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對于血瘀引起的脹痛有很好的緩解作用;白芍可調肝理脾,柔肝止痛;枳實可治飲食積滯,濕熱蘊結之脘腹脹滿;檳榔中含有的生物堿、酚類物質等可刺激胃腸道黏膜,加速胃腸蠕動,有助于改善消化不良;青皮能治食積氣滯,脘腹脹痛;木香治療脾虛氣滯,脘腹脹痛;郁李仁可潤腸通便,利水消腫;蒼術歸脾、胃經,能燥濕健脾;麻油潤腸通便,能機械性地刺激腸道蠕動,軟化糞便。上述諸藥合奏具有利水燥濕,調理脾胃,緩解脘腹脹痛,消除食積氣滯,潤腸通便的作用,用藥一次就能明顯緩解病牛積食的癥狀。
5 "小結
瘤胃積食主要是因為飼養管理不當造成的,因此,在生產中應按日糧標準定時定量飼喂,避免突然換料。治療時要抓住時機,治療越早效果越好,如果延誤時機則預后不良;治療時需要補鹽補液,先補鹽后補糖,補充大量水分后可加強瘤胃蠕動。瘤胃積食從中獸醫的角度稱為宿草不轉,也叫瘤胃滯癥,急性瘤胃擴張,因此治療時可選擇消積止痛、緩解胃脘不舒、幫助消化的藥物和方劑,中西醫合治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