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河北省擁有豐富的自然、人文資源和獨特的區位條件,為周末休閑游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尤其是隨著穩增長、擴內需、促消費系列政策的出臺,河北省周末休閑游消費呈現快速發展態勢。文章利用電信、攜程、銀聯、美團、12345 平臺等有關河北周末休閑旅游的消費數據,從消費水平、消費業態、消費品牌等方面分析了河北省周末休閑旅游發展的現狀特征,針對當前周末休閑旅游面臨大型文旅綜合項目少、品牌影響力不強、產業鏈條短、業態競爭性弱等問題,從整合文旅資源、打造文旅品牌、拓展文旅融合空間、加大政策支持等方面提出相關建議,進而推動文旅產業向更高水平邁進。
【關鍵詞】周末休閑旅游;文旅融合;路徑探索
【基金項目】2024 年河北省社會科學發展研究一般課題“大涿鹿歷史文化沉浸式數字體驗空間建設研究”(202402224)。
【作者簡介】李勇,碩士,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創新發展中心主任,研究方向:公共文化服務、文旅融合發展。
中圖分類號:F592.7 文獻標識碼:A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國內旅游提升計劃(2023—2025年)》提出,創新旅游產品體系,推出更多滿足市場需要、富有特色的旅游產品、旅游線路,開發體驗性、互動性強的旅游項目。近年來,各地紛紛將文旅消費作為擴大內需的重要抓手,不斷豐富和創新旅游業態產品,吸引流量,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活力[1]。為迎合周末短游蓬勃發展新趨勢,河北省推出“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的品牌宣傳,不斷提升服務品質,休閑游發展呈現出良好勢頭,越來越多的游客選擇在周末或節假日到河北感受獨特魅力,在滿足民眾美好生活需要的同時,為經濟強省美麗河北建設貢獻力量。
一、新階段周末休閑旅游發展現狀和特點
(一) 政策環境不斷利好,周末休閑旅游加快發展
近年來,為加快推動旅游業復蘇發展,中央和地方政府持續出臺政策措施,支持旅游業發展,不斷激發和釋放旅游消費需求。國家《“十四五”旅游業發展規劃》提出,要充分考慮游客和當地居民的旅游休閑需要,為群眾提供旅游休閑新空間,培育文化特色鮮明、旅游休閑消費旺盛、生態環境優美的國家級旅游休閑城市,建設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為城鄉居民“微度假”“微旅游”創造條件。《國內旅游提升計劃(2023-2025年)》提出,創新旅游產品體系,推出更多滿足市場需要、富有特色的旅游產品、旅游線路,開發體驗性、互動性強的旅游項目,著力推動研學、銀發、冰雪、海洋、郵輪、探險、觀星、避暑避寒、城市漫步等旅游新產品。與此同時,河北省政府先后印發《河北省加快建設旅游強省行動方案(2023—2027年)》《關于推動文化和旅游市場恢復振興的若干措施》,編制《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建設規劃》,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廳出臺《河北周末休閑省旅游場景業態提升建設指引》等系列舉措[2],為文化和旅游高質量發展提供政策支撐。在政策持續利好的環境下,河北省加大休閑旅游產品開發,著力提升旅游產品業態和服務品質,一批極具河北地方特色、備受游客歡迎的文旅休閑消費業態及場景陸續成為打造周末休閑旅游強省的重要基石,“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品牌成為新時尚。
(二) 周末休閑旅游業態不斷豐富,行業景氣度顯著提升
從全年旅游市場份額看,全國各省市周末休閑旅游市場份額占比基本在40%左右[3]。周末休閑旅游活動通常為1~2日,具有“高頻次、低消費、近距離、自由化(碎片化) ”特點,決定了周末游以城市為載體、鄉村為補充、娛樂為核心、興趣為驅動的多元業態、多種社交圈層疊加的高自由出游方式。
一是周末休閑游消費增勢良好。攜程數據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河北省周末旅游消費達74.92億元,同比增長13.45%。銀聯數據顯示,2024年河北省前三季度周末旅游消費人次達1.20 億人次,總消費1632.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9.57%,人均消費1364.87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0.64%,人均消費與去年基本持平。其中,夜間消費(18:00~24: 00) 387.66 億元, 較去年同期增長16.88%。省外游客消費1102.47 億元,人均消費1542.58 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7.7%。分行業看,與去年同期相比,餐飲消費增長54.26%,游玩消費同比增長49.61%,出行消費增長25.18%①。
二是周末休閑游消費呈現“在地性”“休閑體驗性”特點。受周末休閑游時間短、距離短、休閑娛樂特點影響,周末休閑旅游市場基本形成了兩大消費業態。一類突出在地性,初步形成了以動物園、植物園、游樂園、公園、大型綜合商圈、旅游休閑街區、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為主“四園一圈兩區”的城市周末休閑旅游格局。另一類突出休閑體驗性,形成了以文化休閑、商業休閑為兩核,體育休閑、農業及鄉村休閑為兩翼的“雙核雙翼”業態結構。生態觀光、文化體驗、海濱度假、避暑研學、滑雪運動、溫泉康養正成為河北省季節性周末休閑旅游的六大支柱。攜程數據顯示,承德避暑山莊、秦皇島老龍頭、山海關、張家口中都草原、唐山山葉口景區成為周末休閑旅游的熱門景區。
三是重點4A、5A 自然類景區備受消費者青睞。市場調研發現,重點4A、5A自然類、文化類景區營收、游客量實現較快增長。從營收增速和游客接待量增長情況看,數據顯示,南戴河國際娛樂中心營收增長425%、游客量增長37%;古武當山景區營收增長251%、游客量增長221%;響堂山景區營收增長198%、游客量增長28%;清東陵景區營收增長155%、游客量增長419%;館陶縣壽東糧畫小鎮營收增長194%、游客量增長119%;直隸總督署博物館營收增長123%、游客量增長62%;角山風景區營收增長117%、游客量增長70%;金山嶺長城營收增長102%、游客量增長18%;嶂石巖營收增長91%、游客量增長277%。白石山、太行五指山、天桂山、易水湖等重點景區營收漲幅均在50%以上②。
(三) 文旅融合不斷深入,沉浸式體驗成為各地休閑旅游新亮點
2023年以來,河北省精心培育新業態旅游產品,深度營造場景感、交互感、代入感,打造數字化沉浸式體驗場景,涌現一批文化休閑新業態。
一是創新成為文旅市場主體提質增效的新動能。唐山河頭老街文化街區以漢唐文化為主題,打造藝術街區、呔商宴演繹綜合體、民宿、博物館、文化主題廣場、音樂噴泉水舞劇場、摩天輪、夢幻親子游樂空間、飛行影院等多個景觀游玩項目,游客接待量明顯提升。電信信令大數據顯示,2024年1—9月,景區游客接待量較去年同期增長191.11%。保定戀鄉·太行水鎮今年新增水上花船,新開拓普學院、慶緣閣等主題店鋪,升級“夢回太行山水光影秀”表演,舉辦“和美鄉村騎行活動”,讓游客深度體驗太行山村風土人情及美景,吸引大批游客涌入。電信信令大數據顯示,2024年1—9月,景區游客接待量較去年同期增長63.8%。邯鄲古武當山景區的“夜爬”成為暑期打卡的爆款項目,七步溝景區投資千萬打造“七步溝峽谷浪漫夜”主題夜游融合表演演出、動感音樂和篝火晚會等多個精彩節目,讓游客在欣賞美景的同時感受濃厚文化氛圍。野三坡樂陽花拒馬河畔營地依托“露營+”模式,為游客提供徒步、瑜伽、飛盤等戶外項目,以及火鍋、咖啡、圍爐煮茶等餐飲服務,讓游客享受輕松慢生活。
二是大型沉浸式場景體驗項目成為引流熱點。“只有紅樓夢·戲劇幻城”通過再現“紅樓夢”文化經典,激發了游客共鳴,成為京畿地區文旅消費新地標,自2023 年7 月正式運營以來,持續吸引海內外游客前來“入戲入夢”,已吸引來自法、瑞、新、荷、日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海外游客體驗感受中國文化。邯鄲響堂山文化展示中心(石窟藝術數字館) 采用VR/AR、3D等現代數字技術將具有近1500年歷史的響堂山石窟及其造像藝術的發展史進行展示,使廣大游客身臨其境感受中國傳統石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震撼。唐山天元谷度假區魔方玩國開設《烽火極速》《黃帝勝跡》等虛擬體驗項目,打造時空沉浸感的項目《礦洞奇旅》,互動場景漂流《玄水奇兵》,全場景虛實交互體驗《魔方光影秀》,豐富了業態,提升了品質。
三是崇禮主要滑雪度假區成為京張體育休閑旅游的重要名片。隨著滑雪運動正在成為越來越多人的休閑生活方式,崇禮各主要滑雪聚集區積極升級硬件設施,優化配套服務,太舞滑雪場新增了四條林間雪道,開放4萬平方米的娛雪樂園,全齡段客群都能參與。富龍滑雪場在常規雪道外設置滑雪地形公園、追逐道、趣味性雪道、競技雪道等多樣性雪道內容,豐富了滑雪體驗感。攜程數據顯示,2024年1—9月崇禮冰雪旅游度假區與2023年同期相比,酒店間夜量增長47.46%,酒店訂單額增長23.14%,門票消費增長69.80%。
(四) 周末游品牌引領性不斷增強,各類休閑活動活躍度持續提升
一是休閑城市品牌建設和景區品牌影響力不斷增強。秦皇島、承德、張家口以夏季不超過30度的平均氣溫,疊加玩水、峽谷、草原等因素,上榜攜程口碑榜暑期十大避暑目的地。秦皇島阿那亞入選美國《時代》(TIME) 評選的全球“五十個最佳造訪(Places to Visit) 景點”榜單。避暑山莊、老龍頭、鴿子窩、山海關成為我省文化休閑旅游的核心品牌。承德豐寧國家一號風景大道、壩上草原,成為夏日避暑休閑的長紅打卡地。草原天路張北段年均接待游客約300萬人次、車輛約86萬輛次。截至2024年8月下旬,車輛和游客均比2023年同期增長174.8%,旅游高峰期每日接待自駕游車輛超過20000輛次。張家口云頂滑雪公園入選中國體育旅游精品景區,石家莊漫山花溪谷房車露營地今年被評為國家5C級自駕車旅居車營地名單,豐寧低空飛行馬術騎乘體育旅游線路入選中國體育旅游精品線路,衡水湖馬拉松賽入選中國體育旅游精品賽事。
二是文體旅融合持續助力周末休閑游。2024年4月,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廳、河北省體育局聯合發布的20條精品旅游線路,以及河北省體育消費季推出體育賽事“進景區、進街區、進商圈”專項活動在景區舉辦各類賽事項目,有力推動河北省文體旅產業融合發展。截至2024年8月9日,張家口崇禮游客達到459.87萬人次(京津游客占比60%左右),比去年同期增長17%,實現旅游綜合收入47.93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1%③。2024石家莊馬拉松規模達到了3.1萬人,其中市外參賽選手11574人,占比55.1%,同時所有選手在馬拉松舉辦期間可暢游石家莊22家A級旅游景區,其中20家景區免門票,2家景區半價服務。2024秦皇島馬拉松吸引1.7萬余名馬拉松愛好者及其親友,拉動消費1.16億元④。2024衡水湖馬拉松賽,來自27個國家和地區的2萬余名運動員參賽。活動期間,邀請侯店毛筆、內畫鼻煙壺、冀州剪紙等傳統文化技藝展位入駐,多業態融合服務消費場景共覆蓋衡水博物館、老白干景區、衡水湖景區、閭里古鎮等19個景區景點,直接帶動消費總額9848萬元。京津和省內外地區參賽人員直接消費總額為4173萬元⑤。
(五) 美食旅游成為周末休閑新勁旅,助力農文旅深度融合
近年來,各類新業態蓬勃發展,以美食為核心的文旅融合品牌正在成為河北省周末休閑旅游消費新亮點。
一是大型美食綜合體帶動效應不斷凸顯。唐山宴、保定宴等成為點燃游客探尋美食熱情、滿足味蕾需求的美食旅游新品牌。“唐山宴”不僅囊括150余種唐山風味特色小吃,還有10余種非遺傳承人現場展示制作的美食。在唐山宴梨園盛世戲臺上每天定時開展評劇、皮影、樂亭大鼓的展演,游客可邊品嘗非遺小吃,邊欣賞非遺表演。唐山宴日均接待游客約1.5 萬人次,其中京津游客占比約50%⑥,先后榮獲“中國最具影響力的文化美食旅游目的地”“夜游河北十大人氣目的地”等榮譽,并入選“2023中國旅游產業影響力案例”。
二是多業態融合成為休閑旅游新趨勢。“農業+旅游”方面,保定卓正神農現代農業示范園今年增加天空之境等打卡點,并利用澆灌稻田的水渠打造千米漂流環線,讓游客可以戲水觀景,獲得全新體驗感。夏季時節,“神農嘗百草”“龍鳳呈祥”“敦煌飛天”“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等稻田畫盡收眼底,周邊的千米稻田漂流項目吸引游客來此消暑暢游。“工業+旅游”方面,滄州大化工業遺存文化區通過美食、馬戲團表演、非遺文化展演、光影秀等形式,融合工業文明與現代藝術,使工業遺址變身“城市秀帶”。由原來電氣車間改造而成的12°藝術現場劇場,在重點節假日及周末期間,安排了原創繪本兒童劇、近景沉浸式互動魔術秀、吳橋雜技,戲劇、朗誦、詩會、兒童劇、非遺展演等活動,呈現全新的文化藝術盛宴。石鋼工業遺址公園將保留的原址廢棄高爐、部分廠房和設備改造成為工業遺址公園景觀性建筑,通過搖滾音樂季、電影博物館、電影主題展、藝術創意廠、沉浸式體驗館等多元要素融合,成為石家莊市工業歷史文化的新地標。
二、發展周末休閑旅游面臨形勢分析
當前,河北省周末休閑游取得了顯著成效,但仍面臨業態豐富性不足、產品供給水平不高、市場主體有待壯大、重要周末休閑活動少等問題。
(一) 周末休閑旅游的大體量精品項目少,品牌吸引力有待提升
5A級大型綜合類景區是吸引游客的核心,但河北省大型主題公園類的頭部品牌項目較少,僅有邯鄲方特1家。《2023中國主題公園競爭力評價報告》顯示⑦,總占地面積600畝及以上或總投資15億元及以上的大型主題公園,全國約有82家,其中河北省僅1家。而在相鄰省份中,山東8家、河南4家、北京3家、天津2家,山西2家。可見河北省現有大型主題公園方面在品牌、競爭力和數量方面仍有較大差距。河北省現有主題公園知名度不高,相關旅游功能還不健全,在滿足居民游玩方面還存在短板。
(二) 一線演出市場能級不高,演唱會經濟帶動效應尚未充分發揮
從演唱會發展情況看,2024年,張學友、陳奕迅、鄧紫棋、周杰倫等頭部藝人的演唱會在全國多個城市輪番上演,多場大型演唱會開票即售罄。大型演出持續發揮綜合帶動作用,其中5000人以上大型演唱會對市場增長的貢獻率最高。以周杰倫長沙演唱會為例,據相關機構測算,四天演唱會共吸引近14.9萬觀眾入場,跨城觀演比例達92%,跨省觀演比例達68%;除場內觀眾外,場外人次亦累計超5萬⑧。從2024上半年國內大型演唱會舉辦城市看,演出地點依然以一、二線城市為主,我省演出市場頭部藝人演唱會舉辦場次較少,僅有張韶涵在石家莊和唐山的兩場演唱會,以及甲等十八酒坊金獎明星演唱會⑨。
(三) 旅游產業鏈條短,與體育休閑等業態融合嵌入度不高
目前,河北省周末舉辦的體育及賽事活動主要是以大眾參與為主的城市馬拉松運動,但多數舉辦次數不超過3次,以春夏兩季為主。高級別賽事活動主要集中在專業性賽事,受眾面較窄。例如,崇禮舉辦的2023—2024國際雪聯單板和自由式滑雪U型場地技巧世界杯預選賽,承德舉辦的第10屆全國大學生滑雪挑戰賽暨第32屆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高山滑雪、單板滑雪項目選拔賽(華北賽區)。而中超、CBA、中羽聯賽等大眾參與度較高的國內重大賽事活動,以及英雄聯盟、王者榮耀等熱門游戲職業賽事活動在河北省的舉辦很少。此外,針對各類年輕群體的戶外休閑健身運動、中老年群體的周末休閑康養運動、不同運動休閑愛好群體的賽事活動,如公路騎行、山地越野、登山、攀巖等戶外體育休閑活動,以及沖浪、海釣、海捕等海洋休閑活動等依然不足,還有待進一步培育提升。從產業互補性看,體育與休閑旅游在功能和體驗上需求互補明顯,無論是城郊還是農村地區騎行,能夠提供城市無法比擬的自然環境,例如,安徽黃山附近農村根據黃山的地形地勢,開發出多條登山和騎行線路。游客在欣賞黃山景色的同時,可以參與相關的戶外運動,又能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實現功能需求的互補,游客滿意度較高[4]。
(四) 部分休閑業態產品同質化較高,創新能力不強
一是古鎮類發展模式雷同,創新度不足。古鎮、水鎮雖然業態較為豐富,要素較為完善,但模式比較單一、差異性不突出,美食小吃、購物店商品的種類與其他地區基本相同。二是鄉村休閑、農業休閑、工業休閑等方面業態較為傳統。如采摘園、農家樂、園林景觀等農業休閑市場存在季節性經營問題。石家莊君樂寶乳業工業旅游區、邢臺德龍鋼鐵文化園、承德山莊老酒文化產業園等部分工業休閑旅游主要以觀光、科普、研學、購物等體驗為主,對餐飲、游玩、娛樂等要素延伸和創新力度還不夠。三是周末演出市場供給依然以省內演出機構創作的傳統舞臺藝術為主,《大真探趙趕鵝》《知音號》《重慶·1949》《現在開市》《北平1948》《偷心晚宴》等融合游戲性、互動性的沉浸式戲劇在河北省演出市場還是空白[5]。
(五) 周末休閑旅游相關措施較少,政策支持力度有待增強
2024年上半年,河北省組織優質景區推出門票減免優惠等活動,在“5 · 19中國旅游日”發放各類文旅惠民卡(券) 等一系列促銷措施,但促銷措施力度如現金券(直接使用)、代金券(搭配使用) 等發放頻次和額度仍有待提升,特別是在寒暑期、小長假,對國內大眾散客周末期間到河北景區、度假區、旅游休閑街區等文旅消費補貼發放力度仍需加大。例如,《河南省支持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發展若干措施》提出,重點支持餐飲、文旅、住宿等消費活動,并于國慶期間在銀聯、支付寶分別發放2500萬元的餐飲、住宿、電影消費券,以及2500 萬元的餐飲、住宿消費券。只要在河南省范圍內的人員,包括他省市來豫人員均可使用。廣東省2024年7月至9月開展廣東文旅消費季惠民補貼活動,分多輪向公眾發放總計800萬元的文旅消費惠民補貼券,可在參與活動的省內旅行社、旅游景區、旅游度假區、藝術演出場館等購買廣東游線路、國內游線路,廣東文物主題游徑、鄉村旅游線路服務,以及省內景區門票、住宿、房車旅游產品、研學旅游產品、旅游裝備、旅游商品、文藝演出門票、文創產品等多種文旅產品,享受相關滿減優惠。
三、周末休閑旅游發展的路徑設計
(一) 謀劃一批大型文旅綜合體項目,增強周末休閑旅游吸引力
一是以謀劃頭部項目為導向整合文旅資源。緊密圍繞市場需求,推動旅游與文化、體育、農業等產業的跨界合作,形成多元化、綜合性的文旅產業鏈。以謀劃頭部文體旅融合項目為支撐,整合“吃住行游購娛”資源,打造文體旅精品線路,提升文旅產業整體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二是拓展“文旅+”融合發展模式。通過深度整合文化、旅游與其他相關產業資源,實現產業間的相互滲透、相互融合,開拓“文旅+科技”“旅游+康養”“旅游+工業”“旅游+農業”等融合路徑,從而創造出更多元化、更高附加值的文旅產品和服務。三是規劃一批具有示范性和帶動性的大型綜合體項目。依托河北文旅資源特色,發揮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旅游度假區、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的頭部帶動作用,深入挖掘文化符號,大力度招商引資,打造體現城市文化特色和歷史底蘊的標志性大型文體旅綜合體項目,為游客提供一站式、體驗型、高品質服務,提升項目智能化水平,提高城市知名度和影響力[6]。
(二) 加強周末演出市場供給,做強“觀演+旅游”產業鏈
一是大力引入一線商演項目,增強演出市場活力。從城市氣質和形象塑造看,演唱會是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徑之一,演唱會背后隱含的是粉絲經濟邏輯[7],針對性出臺河北省的相關支持政策,引入高規格商演項目和活動,能夠通過吸引青年群體“為一場演出而赴一座城”,快速打響城市知名度。二是積極發展劇本娛樂、沉浸式展演等新業態。當前“沉浸式體驗”已成為城市年輕群體文娛活動的風向標,要搶抓先機,布局一批適合“潮玩”群體的新業態。積極引進國內知名度較高的沉浸式演出項目,繁榮周末文化休閑市場。如77劇場打造的全景沉浸互動戲劇《大真探趙趕鵝》在北京四個月內連演了125 場,座無虛席。三是以場景革命為突破口,加大對劇本娛樂、沉浸式演出創作的扶持力度。社會學者丹尼爾· 西爾認為,場景既包括可觸可塑的物質意象,也包括價值觀、審美等精神內涵,涵蓋社區、人群、建筑、文化活動與公共空間等多個要素。場景構建強調營造氛圍,但更主要在于文化內核、主題設計、業態融合[8]。因此應積極發揮文化產業資金的引導示范作用,加強對現有各類劇場改造升級和文藝演出劇目創新,滿足年輕群體文化新體驗的需求。例如,開心麻花在北京打造以“戲劇小鎮”為核心的“花花世界”,包括環境劇場、戲劇酒吧劇場、劇本娛樂空間、開心小麻花兒童戲劇體驗中心等可邊吃、邊喝、邊看的演藝新空間。
(三) 創新文體旅融合發展方式,發揮多業態連鎖效應
聯合國旅游組織(UNWTO) 數據顯示,體育旅游產業正以每年14%的速度增長,超過旅游產業4%~5%的整體增長速度,體育旅游占全球旅游支出的10%[9]。當下,城市騎行(City Ride) 正成為年輕人的新型游玩打卡方式,人們不僅將騎行作為運動健身的方式,放松情緒、紓解壓力、享受騎行風光在騎友眼中同樣重要。通過將旅游場景融入騎行線路,實現旅游觀光、騎行體驗、社交娛樂、美食休閑等融合,形成文體旅共振,成為多業共融式發展的重要創新之路。例如,入選全國鄉村旅游精品線路的井陘太行天路,成為騎行愛好者打卡的網紅路,并帶火了周邊大梁江村、呂家村、于家村等傳統村落旅游和民宿。同時,相關數據顯示⑩,2024年上半年,戶外運動參與人數同比增長了19%。《2023運動戶外行業趨勢白皮書》顯示,溯溪、露營、騎行、城市徒步等休閑戶外運動的人群滲透率為80.7%,徒步、登山、滑雪、攀巖、漂流等硬核運動的人群滲透率為48.1%。為此,應加強周末高級別體育賽事活動和大眾戶外休閑運動的舉辦力度,積極引入國內重要體育賽事活動、戶外休閑運動和高級別職業游戲聯賽活動,增強大眾周末休閑活動豐富性。
(四) 搶抓入境游免簽政策,加快發展周末入境旅游
2024 年,隨著我國實施外國人過境免簽政策,直接帶火了我國入境游市場。目前,河南、浙江等省相繼出臺144 小時過境免簽政策工作方案,圍繞加大宣傳力度、優化服務保障、促進經貿文旅發展、深化國際人文交流等方面,充分發揮過境免簽政策效應,促進入境游發展。為此,河北應重點圍繞周末入境游接待,盡快出臺外國入境免簽旅游政策工作方案,加快豐富省域入境旅游線路產品。例如:加強京津冀區域聯動,提升京津冀入境旅游交通通達性,依托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的國際游客輸送能力,加強外國游客周末來河北旅游的交通接駁服務[10];面向俄、日、韓、東南亞為重點的國際客運航線網絡,支持全省各地設計開發適合周末入境旅游的精品線路。
(五) 出臺周末休閑旅游激勵措施,持續釋放旅游消費潛力
一是加大文旅消費券發放力度,釋放居民周末出游需求。探索持續通過財政獎補、直接發放方式、平臺合作等方式,面向大眾散客出游市場,在周末、小長假,如元旦、端午、中秋,以及寒暑期、春節、五一、國慶節等,面向家庭群體、大學生群體、老年群體、興趣圈層,加大代金券、現金券等支持力度[11]。例如,山東省提出實施“千萬億”文旅消費促進行動,發動萬家以上企業、商戶聯合金融機構、協會等開展文旅促消費活動。二是加強大型商業演出補貼,做強周末演藝經濟。當前各地都在不斷創新探索演藝經濟的新模式、新路徑,讓文藝演出發揮促消費、強體驗、增活力的溢出效應。美團數據顯示,演唱會門票消費對當地消費拉動達到1∶4.8。2024年,山東、山西、四川、湖北、廣西、海南等多個省份相繼推出大型營業性演出活動補貼政策,發展“音樂+旅游”“演出+旅游”等新業態,將演唱會經濟延伸至全文化旅游消費鏈。河北應盡快出臺相關獎勵措施,促進周末文化消費,激活周末文旅休閑市場活力,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注釋
①數據來源: 根據河北文化和旅游云平臺數據匯總統計(https://whlyy.mimk.cn/)。
②數據來源:根據文化和旅游部A 級旅游景區管理系統數據匯總整理(http://jq.mct.gov.cn/)。
③數據來源:河北日報“崇禮旅游從“一季火”走向“四季熱”的報道(https://hbxw.hebnews.cn/news/481355.html)。
④數據來源:河北省體育局官方賬號“秦皇島市創新四季賽事,以特色比賽拉動消費增長”的報道(https://sport.hebei.gov.cn/tiyukuaixun/2024/0918/25865.html)。
⑤數據來源:河北省體育局官方賬號“奔跑,為衡水帶來‘ 超級馬力’ !” 的報道(https://news.qq.com/rain/a/20240925A00XZK00)。
⑥數據來源:河北日報“打卡唐山宴:讓世界愛上河北風味特色美食” 的報道(https://www.he.news.cn/20230928/01b38edd68b2482a980f1c77b6d22161/c.html)。
⑦數據來源:21 世紀經濟官方賬號關于“周杰倫長沙演唱會” 的報道(https://www.21jingji.com/article/20240603/herald/c58587800dafe5aa8fc79c71c0e4d941.html) .⑧數據來源:《2024 上半年中國演唱會報告(上)》。
⑨數據來源:同程旅行聯合咕咚發布體育休閑消費報告。
參考文獻
[1]寧夏財政廳課題組. 寧夏擴大消費促進經濟增長的對策研究[J]. 財政科學,2023 (9): 134-140.
[2]煙成群. 河北:打造“周末休閑省”培育文旅新業態[N]. 河北經濟日報,2024-09-23 (1) .
[3]馬朝麗. 精準對接市場需求,做好周末休閑旅游[N]. 河北日報,2024-10-09 (5) .
[4]劉曉芳. 體育產業與農村休閑旅游融合發展的理論邏輯與實踐路徑[J]. 農村經濟與科技, 2024,35 (22):116-118+138.
[5]曹敬輝,李子慕. 文旅融合視域下“戲劇+旅游”的現狀與思考[J]. 戲劇文學,2024 (8): 93-98.
[6]陳波,涂曉晗. 旅游休閑街區消費場景的模式類型與文旅融合策略[J]. 南京社會科學, 2023 (8):134-145+166.
[7]呂萌.“粉絲經濟”背景下產業融合如何推動城市旅游發展的對策研究[J]. 商展經濟,2024 (1):47-50.
[8] 韓笑. 場景時代鄉村休閑旅游的理論邏輯、現實審視與推進轉向[J]. 社會科學家, 2023 (12): 48-54.
[9]劉旺.“體育+旅游”迎來熱潮成為消費新引擎[N]. 中國經營報,2024-10-21 (D3) .
[10]張才,李各青,張勝利. 著力打造周末休閑度假旅游品牌[J]. 共產黨員(河北),2023 (13):40-42.
[11]李岫儒,柴嬌. 政府補貼激勵下冰雪服務質量提升的演化博弈分析[J]. 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22,41 (4):14-21.
(責任編輯:高夢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