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服藥時,我們最關注的主要是藥物的療效和不良反應,而輔料作為藥品的重要組成部分,卻常常被忽略。其實,這些輔料同樣會隨著片劑、注射劑等進入我們的身體,它們的作用不容小覷。
藥用輔料,簡而言之,就是在藥物制造及配方調配的過程中,除活性成分外所使用的其他物質,通常在藥品說明書中的“成分”中標注。它們就像藥品的“綠葉”,雖不似紅花般顯眼,但缺少它們,藥品便無法完美呈現其效用。輔料在藥品中發揮著多重作用,包括協助藥品成型、支撐藥品結構、提升藥品的穩定性,以及增加藥品的溶解性、實現緩釋等功能。可以說,輔料是藥品的“小助手”,它們與活性成分協同工作,共同確保藥品的品質、安全性和有效性。那么,作為普通消費者,我們在看藥品說明書時,應該關注輔料的哪些方面呢?
輔料按來源可分為三類:天然、半天然、全合成。天然輔料如一些植物提取物,通常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和生物相容性,例如,淀粉來自谷物,常作為填充劑、崩解劑或黏合劑,在藥品制造中扮演重要角色。相比之下,半天然輔料如半乳糖苷,經過加工處理,性質更穩定,常用作甜味劑或穩定劑。而全合成輔料,則完全由人工合成,具有明確的化學結構,廣泛用于藥品的黏合劑和包衣材料,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在服藥前應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中的“成分”部分,有些藥品說明書中會列出可能引起過敏反應的輔料,如果懷疑對某種輔料過敏,務必咨詢醫生。醫生會根據您的過敏史和藥物信息,提供更具體的建議和預防措施。
輔料在藥品中可充當溶劑、拋射劑、增溶劑、乳化劑、著色劑、黏合劑等。例如,聚乙二醇在注射劑中作為溶劑和穩定劑使用,可以增加藥物的溶解性,使藥物在注射液中更加穩定。同時,它還能減少藥物對注射部位的刺激和疼痛,提高患者的舒適度。又如,乳糖作為填充劑和助流劑可以使藥片更加易于吞咽和崩解,從而提高患者的用藥依從性。
輔料也可按給藥途徑分類,如內服、注射、外用、吸入等均屬輔助品,也可按給藥方式分類給藥。給藥方式不同,所需的輔料也有差異。例如,某些抗生素注射劑中使用的無菌水和甘油等輔料,就是為了保證藥品的無菌性和穩定性。而口服藥品中的輔料則要求口感好、易吸收,如某些口服液體制劑中添加的甜味劑和香精等輔料,便是為了改善口感。
雖然輔料不像活性成分那樣直接發揮治療作用,但它們也可能會引起不良反應和禁忌。例如,聚山梨酯80(吐溫80)常作為增溶劑用于中藥注射劑中,但它易引起過敏反應。因此,對聚山梨酯80 過敏的患者在使用含有這種輔料的藥品時,需要仔細查看說明書并提前告知醫生過敏史,以免發生嚴重的過敏反應。又如阿斯巴甜作為一種廣泛使用的低熱量甜味劑,在無糖飲料、口香糖和某些藥物中都有應用。然而,對于苯丙酮尿癥患者來說,阿斯巴甜卻是絕對禁忌的。因為這類患者無法有效代謝阿斯巴甜產生的苯丙氨酸,易導致其在體內積累,從而引發嚴重的健康問題。另一個例子是某些含有酒精的藥品或輔料,對于酒精過敏或肝功能受損的患者來說,也是不宜使用的。
在藥物制劑中,常常會添加多種輔料以增強藥物的穩定性、改善其溶解性或調節其釋放速率等。然而,當多種藥物合并使用時,這些輔料間以及輔料與藥物間可能會產生相互作用,進而影響藥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例如,乳糖和硬脂酸鎂是兩種常見的藥用輔料。乳糖作為填充劑和助流劑在藥片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而硬脂酸鎂則作為潤滑劑有助于藥片的順利脫模。在特定條件(如高溫高濕度環境)下,乳糖的吸濕性可能會導致硬脂酸鎂的潤滑效果減弱,進而影響藥片的崩解和釋放。又如維生素C 作為一種廣泛使用的藥用輔料,若與抗生素類藥物一并服用,維生素C 的還原性質可能引發其與抗生素中的特定成分發生化學反應,進而削弱其抗菌作用。
藥品關乎健康,務必謹慎使用。大家在服用前請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即使是輔料信息也不能遺漏,如有疑惑應咨詢專業醫師,才能盡可能保障用藥安全與有效。